——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信息窗1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结合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等活动,体会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结合具体的情境,逐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与一位数(不进位)的算理并进行正确的笔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喜欢大课间的活动吗?请看三年级同学们的大课间,他们跳起舞来了。(出示信息窗)
师: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师:这节课我们先解决“三一班跳舞的有多少人?”的问题, 二、合作探索口算方法
1.解决问题:三一班跳舞的有多少人? 师:你会列式解答吗?
学生先独立列式计算20×2或2×20,再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然后汇报。
师:你为什么用乘法?
因为题意是求2个20相加的和是多少,所以可以用乘法。 师:20×2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算的? 生1:20×2就是2个20相加,20+20=40(元)。 生2:2个十乘2得4个十,4个十是40.
师:同学们分析的很到位,对于几个十的问题掌握的很牢固。 练习:课本上12页的第一题和第二题。 2、解决问题2:三二班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 师:你能算出来吗?
生:学生列式计算12×3或3×12,先同桌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再汇报。 生1:12×3就是3个12相加,12+12+12=36(人)。
生2:如果每组是10人,3个小组是10×3=30(人)。每个小组少算了2人,3个小组共少算2×3=6(人),一共有30+6=36(人)。
生3:12×3就是把12分成10和2,10×3=30,2×3=6,30+6=36(人)。 师:我们可以列竖式计算:
1 2 1 2
× 3 × 3
6 3 0 3 6 3 6
师:你们不仅会算,还会说,真能干!同学们,这两位同学的说的计算过程是一样的,但竖式的写法却不同。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第二种)对,竖式这样写简便。(指第二种)那用竖式的简便写法把这道题做出来。并同桌说一说是怎么计算的。
三、迁移练习,巩固模型
1. 计算: 12 32 34 24 × 4 × 3 × 2 × 2 2. 你会计算4×21吗?怎样列竖式?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你有什么收获? 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乘一位数,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乘一位数,最后把它们合起来。 五、巩固练习
智慧大闯关:课件出示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20×2=36 12×3=36
1 2 1 2 × 3 × 3 6 3 6 3 0 3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