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选取2001年-2012年我院曾经外逃过的住院精神病患者约10例,3例女性患者,7例男性患者,年龄最大50岁,最小35岁。其中有狂躁症、精神分裂症等。
2、逃跑时间。白天8例,夜间2例。
3、逃跑方式:患者外出检查时,趁人不备时逃跑,在医护人员进出病房时借机强行冲出门而逃的患者,院内户外活动时翻墙逃跑者等。
4、逃跑结果:主要由医护人员及时安全追回患者,其中也有患者回到家中由家属送回医院。
5、观察组患者外走行为单因素临床特征筛选
外走行为因素包括医护人员接触不当(言语不当23%,行为不当10%,适当要求不被满足14%,举止不当3%)、患者心理状态(易激惹50%,幻觉、妄想状态52%,治疗依从性差、不合作64%,敌意、偏执66%)、病房环境(基础设施4%,其它患者影响30%,防护设施缺陷12%)、医院人员强制手段(限制直立活动28%,单独禁闭18%,禁工娱活动32%,约束手或脚14%)、患者家属接触不当(行为不当6%,言语不当3%,>1月未探视4%,>5月8%)、既往外走史(>2次24%,2次18%,1次6%)。
二、逃跑原因分析
1、患者自身因素:由自身精神疾病所致: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没有正确的认识,甚至不知道自己患病,认为自己不应该住院,觉得自己是被迫住院的,想逃离医院。有被害妄想症,在自己病态的精神支配下,觉得自己在医院里是被囚禁,觉得有人要加害于自己,想逃出去到一个安全的地方。有自杀念头的患者在医院里无法实施自杀行为,想逃出医院再自杀。患者家属看望较少,患者思念家人,急切地想回到家人身边,想逃出医院跟家人生活。由于医院是封闭式管理,患者觉得自己是被囚禁,生活不愉快,而产生逃跑的念头。患者病情好转希望出院,担心住院的经济负担和家庭负担而采取逃跑方式。
2、医护人员工作因素:护理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安全意识薄弱,对患者不够关心。护理工作人员对待患者态度生硬,语言莽撞,没有顾虑到患者的感受,没有体恤患者的心情,使得患者对医院产生厌恶。护理工作人员不擅长观察患者的言行,推测患者的心理状态,不能及早的发现患者的反常举动,并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防患于未然。
3、医院环境因素:封闭式的管理:封闭式的管理使患者觉得生活单调无味,像是被囚禁在牢房里一样,令患者产生逃跑的念头。医疗设施不全:辅助检查设施不全,医护人员需带患者外出检查,增加了患者逃跑的机会。安全设施不全:病房门窗不够牢固,病区离医院大门太近。娱乐活动设施不全:缺少能提供给患者休闲娱乐的设施,如广播,电脑,健身器材等,室外活动区的空间小,环境不适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护理对策 1、医务人员注意言语
有时因为医务人员说错一句话就会引发患者逃跑的动机,医务人员要提高自身素质,同情、接纳、尊重患者,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
2、加强巡查,随时警惕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护士要了解患者病史,重视患者的主诉,如发现患者的情绪波动要及时交班并写好护理记录。
3、增强安全意识和责任心
护士接班后应仔细阅读病史,可将急性期患者姓名、病情记在小卡片上,随身携带,以便重点查看,并参加医生查房。对重点患者(新患者,18~35岁男性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有逃跑企图者)要心中有数。查房时要仔细观察,应经常巡视,不定时查房,并经常清点患者总数。尤其工作繁忙时,早上、傍晚及单独值班时,护士要自觉培养慎独精神,护士长在与不在一个样。
4、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素质
提高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增强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定期对医院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医护人员应注意自己的言语,语言上对患者应和蔼可亲,以达到安抚患者情绪的目的;多和患者交流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让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足够的了解,对医院的治疗过程和医院的住院制度有所认识,避免患者对医院的封闭式管理产生恐惧感;对于长期住院的患者,医护人员应当经常与患者家属沟通,安排家属定期来医院看望患者,减少患者对家
人的思念,安心在医院接受治疗;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如发现患者情绪异常应及时处理,对其进行必要的治疗或心理疏导。
5、做好安全检查
对病室及活动室损坏的门窗应及时维修。病区办公室、治疗室、值班室等场所应随时关锁,不能让患者进出这些场所。严格保管各类危险品,经常检查患者床单位、床头柜及自身(衣服、口袋、袖口、裤角、鞋袜),有无隐藏铁丝、铁片及卡片等危险品,尤其对外出检查或探视的患者要严格检查。工作人员要保管好钥匙,切不可随意乱放或借给患者,如有丢失应立即寻找。
6、加强患者外出管理
外出检查前认真筛选,对有外跑企图者暂缓带出。外出期间视线要紧紧盯住患者,而且要紧挨着患者,工作人员的人数一定要多于患者数。一次不易带太多患者,外出检查前要督促患者排便,以防等候检查时上厕所而发生逃跑。患者若要上厕所,最好嘱其到病区时再上,若一定要去,需陪同入厕。
7、加强医院的管理
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医院的管理制度。医护人员应牢记住院患者的病例信息,随身携带,不定时查房,清点患者人数;上下班交接明确,确保时时刻刻有工作人员看护;在病房以及其他工作场所出人时应及时关锁;严格检查患者身边的危险品,如筷子,勺子,刀片等;门锁钥匙应随身携带,切记不可随意放置;经常检查病区门窗的锁,如有破损应及时维修;带患者外出检查时,应专人陪护,避免患者外
逃。
8、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
医护人员应当多关心患者的心理变化,与患者交朋友,改善患者的情绪,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使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保持愉快的心情。除了语言上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外,医院也应注重患者的娱乐生活,医院应配备完善的娱乐活动设施和充足的文体用品,为患者积极组织和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来丰富患者的生活,使患者的注意力转移,减少患者住院期间的不安心理,淡化患者的想家情绪,消除患者的逃跑念头,这样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