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乒乓球教练员岗位培训教学构想

来源:画鸵萌宠网
为贯彻落实国家体育总局教练员岗位培训工作,加快实施 识的能力,并培养兴趣,在工作中继续深化学习。面授的时间 乒乓球教练员岗位培训管理方法,促进我国乒乓球教练员业务 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完善我国乒乓球教练员队伍的建 设,在国家体育总局直接领导和乒羽运动管理中心的具体指导 下,原上海体育学院中国乒乓球协会培训中心承担了乒乓球教 练员的等级培训和继续培训工作,除直接举办高级教练员培训 班外,还指导和协助各省市乒乓球协会管理部门完成中级和初 级培训班的教学计划安排。 自1 994年乒乓球教练员岗位培训开班至今,共承办了高 级教练员岗位培训班14期,有426名中级以上职称的教练员接 受培训并获得合格证书;中级教练员培训班9期,有347名教 练员接受了培训;初级教练员培训班9期,有334名基层教练 员接受了培训。此外,还承办了国家级教练员研讨班、全国乒 乓球领队管理研讨班、全国乒乓球教练员岗位培训教学教材师 资工作会议。经过近20年的实践和探索,在培训的内容、形 式、教材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1乒乓球教练员岗位培训的形式与内容 为使培训更符合教练员的职业特点,提高实效,在教练 员岗位培训高级班第1、2期脱产培训后,广泛听取学员的意 见。借鉴其他项目的培训经验,改革办班形式、教学内容和 教学手段,从第3期开始采用面授与函授相结合的方式。即 第1阶段集中授课,第2阶段为在岗自学、撰写论文或专题报 告,提高了培训的实效性。学员们带着实践中的问题学,运 用理论指导实践,增强了训练的科学性;同时,也得到了上 级主管部门的肯定,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教练员岗位培训先 进单位。 实践表明,面授与函授相结合的方式较适合教练员的培 训。其具体做法是:面授15~20个学习日,集中到指定地点学 习。内容包括基础理论(与乒乓球运动相关的学科),专业理 论(主要开设专题讲座)。观摩比赛。专题讲座突出实用性、 实效性和实践性,内容以“能用”为前提,紧密围绕提高教练 员指导训练、指挥比赛、管理队伍、科学选材、恢复等能力进 行选择,将培训工作的重点放在理论的运用上,注意解决实际 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和教会学员获取、分辨、运用理论知 和地点,尽可能与国内大赛结合,直接了解项目的发展水平和 动态,便于将所学理论知识与现场观摩相结合,加深对理论的 理解和掌握,并运用理论指导实践。 函授阶段为30个学习日。教练员在本单位边工作边自学 完规定的函授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在总结工作实践经验的基 础上,撰写论文、读书笔记或专题报告(不同级别有不同要 求)。 2乒乓球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 在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和乒羽运动管理中心领导的关心 和支持下,组织专家、学者和知名教练员,在吸纳教练员培训 教学的成功经验,力求符合国际和国内乒乓球运动发展规律的 基础上,历时4年,编写和出版了《中国教练员岗位培训乒乓 球教材》。这是我国第1本系统的乒乓球教练员培训教材;同 时,建立了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使乒乓球教练员的培训工作 进一步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在培训实践中,还应根据教 材规定的任务和要求,结合具体培训对象作必要的调整,力争 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教材基本内容包括初、中级班各1 1讲,高级班12讲;教 学时数分别为初级班78学时,中级班80学时,高级班108学 时。为突出“能力本位”,所有级别培训的实践课时数均超过 50%。 初级班重点:乒乓球基本理论,技、战术。少年儿童特 征,选材与训练,基础建设,早出人才,快出人才,理解有 关人才“生产线”、新时期人才培养的方向。 中级班重点:精通乒乓球技、战术的教学与训练,领悟乒 乓球专项训练的理论和要求,青少年特征与训练,适应竞技的 需要。 高级班重点:培养乒乓球训练方面的战略人才,洞察世界 乒坛的技术发展,乒乓球各种打法的训练理论与实践,培养新 人,创新技术。 3乒乓球教练员岗位培训分类与分级 根据我国教练员的执教层次情况,将乒乓球教练员岗位培 训分为3类(表1)。 表1乒乓球教练员岗位培训分类 目前,教练员岗位培训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3个级别, 可按照目前的分级原则或方法,对群众体育、省市竞技体育、 国家队教练员3个系列分别进行分级培训,具体的分级方式应 结合各系列执教对象的参与人数与水平跨度。建议各系列培训 分为以下级别(表2)。 表2乒乓球教练员岗位培训各系列分级 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形势下,乒乓球各类各级教练员的 职能不同,岗位培训也应顺应时代发展,依据执教对象和职能 进行分类分级培训,构建一个涵盖乒乓球运动系统的培训网: 但它们之间又不是孤立的,应互有联系。建议在国家体育总局 的领导下,成立乒乓球教练员岗位培训中心。这样既保证我国 乒乓球教练员培训能够持续、稳定、高效、高质量地开展,同 时,还可以肩负起国外教练员的培训任务。 4乒乓球教练员岗位培训师资队伍 乒乓球教练员的岗位培训从一开始就重视师资的水平和 队伍的组建。起初以体育院校教师为主,但随着培训的开展, 不断总结和探索,逐步形成了院校教师、优秀教练员、科研人 .t.幽 月习目‘环贝I‘V_o十币。删 ,////////f,,,, ,,,,, ,,, ,,,,,,,,,,,, ,, , ,, 员和管理干部“四结合”的师资队伍。为保证培训教学质量和 水平,对任教资格提出了明确的规定:承担国家级研讨班的教 师必须是各专业、学科的专家、学者;高级班的教师必须具有 高级以上的职称;中级班的教师大多数应具有高级职称;初级 班的教师必须具有中级以上职称。 5乒乓球教练员岗位培训课程设置 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教学内容主要分为6大块,即乒乓 球专业理论、基础理论、实践观摩、讨论交流、实践考查和理 论考核。理论课让学员“知其所以然”,技术技能课突出“基 础与特长”,案例教学课重点分析“世界优秀运动员的技、战 术”。 培训班立足于实际,挖掘适合于教练员职业特点的教学方 法,不能墨守成规,应从实际出发巧加点拨。我们希望教师上课 应像教人射箭那样“引而不发”,让学员自己领悟。即通过前期 教学对学员进行理论上的思维训练,以拓展思路,引导学员从多 角度思考训练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讨论交流,则让学员各抒己 见,与学员一起交流、讨论自己的观点与经验。只有通过思维的 “碰撞”,才能产生智慧的火花。 实践表明,教练员培训时问短,不能像学历教育那样系 统、完整,而要突出重点。活学活用。因此,安排学员以组为 单位,带着前期授课主题内容的问题进行讨论。通过此方法, 复习已知,寻求新知,温故而知新,巩固和发展学习成果。学 员们感到这种方法学习效果好。只要有讨论就有集中交流,然 后通过抽签方式口试,给每位学员创造上讲台的机会,从学员 “发言姿态、脱稿技巧、语言表达、内容深度”等方面进行考 查。这一做法见效快,学员理解深,用得上。学员认真准备, 不仅提高了发言质量,而且提高了讲课水平。 在讨论中,学员也能各抒己见,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正是观点的“碰撞”与争鸣,推动了乒乓球技、战术的发展。 培训结束后,学员们能够“学有所悟、用有所成”。 6结束语 随着现代乒乓球运动竞技水平不断提高,运动训练理论 日臻完善,训练方法、手段不断创新,竞赛程度日趋激烈,对 传统的教练员培训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建立一个专门的 乒乓球教练员岗位培训专题网站,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推进教练 员岗位培训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刘雅玲与继续教育相结合,同国际培训接轨,乒乓球高级教练 员培训对策研究卟中国体育教练员,20()7(6) 【2】史康成.新形势下教练员岗位培训工作的创新与发展【J1中国体 育教练员,2004(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