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语言:迎春花 备课日期 第六周 星期 一 1.喜欢观赏春天的花-----迎春花。 2.学习有感情的朗诵儿歌。 3.发展语言能力。 活动重、难点:乐意参加活动,能较连贯的念儿歌。 活动准备: 1. 幼儿已经观察过公园里的迎春花。 2. 课件。 方法与手段:示范法、朗诵法、观察法、表演法 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一、引导幼儿讨论春天 1.教师引导幼儿说说现在是什么季节? 宝宝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哦,春天都有什么花? 2.教师出示迎春花的图片,请幼儿一起幼儿活动 一、了解春天的花 1. 说出现在是春天,春天有各种花。 2.说出迎春花的设计意图 通过讨论春天,让幼儿大概地了解春天的各种花卉。 来观察:这是什么花?你在哪里见过迎春名字,想一个个小花?迎春花像什么? 二、教师帮助幼儿理解迎春花的名字 1.提问:人们为什么叫它迎春花? 2.教师简单给幼儿讲述有关迎春花的知喇叭。 二、认识并理解迎春花 1.想一想为什么 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使幼儿知道迎春花名字的由来,也能增加相关的知识经验。 识,以及在春天里最先开放的花卉的名字人们叫它迎春花。有哪些。例如:像白玉兰、桃花、茶花等。2.幼儿安静倾听(教师可以随即将上述花卉的图片介绍给幼儿看) 老师的讲述,知道人们为什么叫它迎春花。 三、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儿歌《迎春花》 1.教师根据课件内容感情的朗诵儿歌。 2.提问:你喜欢儿歌里的哪些话? 3.引导幼儿完整的讲述自己喜欢的儿歌中的语句,例如:朵朵张开小嘴巴, 迎着春天吹喇叭。 4.启发其他孩子一起来念一念儿歌中的语句。 三、欣赏儿歌《迎春花》 1.听老师朗诵儿歌。 2.想想自己喜欢儿歌中的哪些话。 3.其余幼儿来跟着念。 请幼儿边念儿歌边跟着老师一起做手指动作,能更好的照顾个体差异,使幼儿更加了解儿歌。 请能力较强的幼儿与老师一起示范,能激发其他幼儿参与的兴趣。 四、引导幼儿学习朗诵儿歌 1.教师再示范朗诵儿歌2—3遍。 2.引导幼儿跟着老师自发的用动作表示相应的词、句。 四、幼儿学习朗诵儿歌 1.听老师朗诵儿歌。 游戏中的自主选择更能激起幼儿的乐趣,通过与同伴的互动,加深游戏的情趣,同时也进一步发展了幼儿语言语音的表达能力。 3.引导幼儿跟着老师念,并创编出相应的2.尝试用动作表动作。 4.请若干幼儿上前来表演一下自己创编示相应的词。 3.边念儿歌,编创的动作。教师引导其他幼儿与同伴一起来编动作。 学习和练习。 4.请幼儿自主找朋友,与好朋友一起边念儿歌边做游戏。老师作指导和帮助。 活动反思:这是一个以认识迎春花为目的的语言活动。在活动中,我首先让孩子观察迎春花的课件图片,做简单的介绍让他们认识迎春花,在这个基础上再朗诵一首迎春花的儿歌,这样便能激起他们对学习这首儿歌的兴趣。在学念儿歌的时候,儿歌的节奏很好把握,大家念的时候也是朗朗上口的,因此记忆儿歌的效果比较好。在朗诵的同时,我还让孩子创编了简单的动作,并且让孩子上台表演,活动效果较好。 授课日期 第 七 周 星期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