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下列加点字读音两两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 赫然——万恶不赦 富饶——百折不挠 ....B. 剽悍——虚无缥缈 即使——一如既往 ....C. 骸骨——骇人听闻 亘古——断壁残垣 ....D. 喝彩——随声附和 啜泣——笔耕不辍 ....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
A. 俯瞰 绵延 大庭广众 迥乎不同 B. 膺品 遨翔 头晕目眩 别出心才 C. 诙谐 追朔 拐弯抹角 相形见绌 D. 伦理 撕杀 出奇致胜 不计其数
5.下列诗句中,疑问句形式与其它各项不同的是 ( )(2分)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3分)
晋太和中,广陵人杨生畜一狗,甚爱怜之,行止与俱。后生饮醉,行大泽草中,眠,不能动。时方冬月燎原,风势极盛。犬乃周章①号唤,生醉不觉。前有一水坑,狗便走往水中,还,以身洒生左右草上。..如此数次,周旋跬步②,草皆沾湿,火至免焚。生醒,方见之。 ..
尔后生因暗行,堕于空井中。狗呻吟彻晓。有人经过,怪此狗向井号,往视,见生。生曰:“君可出..我,当有厚报。”人曰:“以此狗与我,便当相出。”生曰:“此狗曾活我,不得相与,余即无惜。”人曰:“若尔,便不相出。”狗乃引颈视井生知其意乃许焉。乃语路人云:“以狗相与。”即而出之,系之而去。却后..五日,狗夜走还。(选自《搜神后记》)
【注】①周章:急得团团转。②跬步:半步。 11.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狗便走往水中 录毕,走送之 ..B君可出我。 远出海门 ..C乃语路人云 此中人语云 ..D火至免焚 数至八层 ..
12.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以身洒生左右草上 计日以还 ..B生醒,方见之 物外之趣 ..C系之而去 结友而别 ..D 堕于空井中 所欲有甚于生者 ..13 .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1
(1)用“/”断句,只划两处。
狗 乃 引 颈 视 井 生 知 其 意 乃 许 焉 (2)用现代汉语翻译。
甚爱怜之,行止与俱
14.根据选文回答。(4分)
(1)从哪些事情可以看出这是一只神奇的狗?请概括回答。
(2)文中哪一处细节突出地表现了杨生对狗的“甚爱怜之”?(用原句回答)
(四)阅读小说,回答问题。(13分)
绝不回头
尹全生
①这是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长大、刚刚成年的一匹公狼,它承袭了祖辈在大漠里奔袭捕杀养成的桀骜不屈的野性,两眼闪着生机蓬勃、特立独行的气息和气吞万里的寒光。
②狼有昼伏夜出的习性,很少在白天出窝。可公狼不然,光天化日之下照样在荒漠上游荡。它矫健、敏捷、凶悍,那森冷凛然的目光不是在沙漠里寻找猎物,而是在扫视天空,好像它的猎物潜藏在天空哪片云朵后面,潜藏在蔚蓝色的深处。 ③它在等待和寻找一只鹰。
④那是一只曾经捕杀了它的父亲,又捕杀了它的母亲的一只食狼鹰。当时公狼还在哺乳期,父母太饥饿了,光天化日之下到荒漠上觅食,它跟随在后面撒欢。突然,飞过来一只巨鹰,就是凶猛强悍、以狼和黄羊为食的食狼鹰。乌孜别里山本来没有形体巨大的猛禽,这只食狼鹰不知什么时候从什么地方落户到这里,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狼的天敌。
⑤那时,公狼还不知道食狼鹰对于狼意味着什么,站着看稀奇。
⑥食狼鹰从高空俯冲而下,箭簇般迅猛。当它意识到危险,拼命逃跑时,食狼鹰已经逼近,巨翅扇起的风飞沙走石。父亲见状猛扑过来,用身体阻挡食狼鹰的攻击。近在咫尺的食狼鹰随即改变了攻击目标,一只钢钩般的爪子抓住了父亲的后腰。父亲嚎叫着转过头,欲同天敌拼一死活。不料食狼鹰老练而迅速地伸出另一只爪子,准确无误地钩进了父亲的双眼。
⑦那一刻,公狼目睹了食狼鹰的凶猛,凶猛到没有可能抵挡。对于相对弱小的狼来说,除了被捕杀似乎再无其他选择。不久,母亲同样丧命于食狼鹰的利爪。
⑧公狼是在对食狼鹰的仇恨和恐惧中长大的,是在对父母痛苦的思念中长大的。仇恨、恐惧和思念,最终熔铸成了讨还血债的欲望。它走上了光天化日之下的荒漠,向仇敌挑战……
⑨食狼鹰终于出现了,悠闲、高傲地在天际盘旋,如同在巡视自己的领地。公狼冲着仇敌仰天发出一声宣战般的长啸,而后不紧不慢地小跑。食狼鹰一阵回旋作势后,敛翅俯冲而下,像一道黑色的闪电射向....公狼。
⑩公狼开始加速,撒开四蹄向一片灌木丛狂奔,那是展示公狼全部野性和活力的狂奔。从天而降的食狼鹰还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逼近了公狼,一只钢钩般的爪子抓住了它的后腰。公狼感到钻心的疼痛,但
2
它没有停止狂奔,更没有像父辈那样掉转头与食狼鹰相搏。
(11)其实,对狼的攻击,食狼鹰的第一爪不是杀手,而是激发狼回头反击;当狼回头欲以死相拼时,食狼鹰才使出撒手锏——迅雷不及掩耳地将备用的利爪钩进狼的双眼。
(12)从对父母被捕杀惨痛景象的记忆中,从一次又一次同类遭捕杀血淋淋的场面中,公狼掌握了食狼鹰的伎俩。因此它克制、遏止住了自己的本能和天性,绝不回头,继续狂奔。而食狼鹰这时完全不必等..待狼的回头,它完全可以用另一只爪子,抓住狼的脖颈或脑门,腾空而去。但食狼鹰墨守惯用的章法套路,固执地、坚定不移地在等待狼的回头,被狂奔的公狼拖着朝前飞。
(13)公狼已经狂奔到了灌木丛的边缘,食狼鹰还抱着胜券在握的信心在等待。公狼拖着张开翅膀的食狼鹰,狂奔进了灌木丛,食狼鹰被灌木丛撕扯成了碎片。
(14)痊愈后的公狼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狼王。
(选自《微型小说名作选》,有删节) 19.阅读全文,梳理情节,完成填空。(3分)
等待寻找仇敌—— (插叙) —— ——最终获胜称王 22.赏析品味加点词语。(4分)
(1)文章第(12)节中加点的“伎俩”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2)赏析第⑨节中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公狼冲着仇敌仰天发出一声宣战般的长啸,而后不紧不慢地小跑。 ....
21.联系全文,说说“公狼最终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狼王”的原因。(3分) 2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是微型小说,虽然篇章短小,但情节相对完整,情节设计可谓一波三折,扣人心弦。
B.小说在写公狼与食狼鹰决斗时,将公狼的狂奔与食狼鹰的从天而降写得惊心动魄,公狼的狡猾本性一览无遗。
C.塔克拉玛干沙漠、乌孜别里山山麓、丛生的灌木、漫漫的风沙„„作者为故事的发展设置了一个苍凉劲美的环境,很好地突显公狼的形象。
D.微型小说必须“以小见大”,即通过短篇幅展示大主题。本文明写公狼与食狼鹰之间的决斗,实则是站在人类的视角去揭示社会生活的内在意义。
三、写作( 50分 )
人生旅途常常伴随离别。你一定有过与亲朋好友的离别,你也许有过与父母短暂离别的经历;一次旅行,再愉快充实,也要告别那里的山山水水,一本名著,读到结局,也如同一次作别;你一定还记得小升初时的恋恋不舍,眼前,你即将与初中生活挥手告别……离别常伴随感伤,离别常伴随回忆。可离别也意味着新的开始,离别伴随着你的成长,会让你更懂得珍惜。
请以“又是别离时”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2)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3
4
3.(2分)D 4.(2分)A 5.(2分)B 11. (3分)B 12. (2分)C 13.(2分)(1)狗乃引颈视井/生知其意/乃许焉 (2)(杨生)非常喜爱它,(常)和狗一起出行。 14.(4分)(1) 巧救杨生免于火灾 为救杨生跟随路人回家 从路人家逃离回到杨生身边 (2)生曰:“此狗曾活我,不得相与,余即无惜。”(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
译文:
晋朝太和年中,广陵人杨生养了一只狗,非常喜爱它,(常)和狗一起出行。有一次,杨
生喝酒喝醉了,走到了一大片水草之地,睡着了不能移动。当时正是冬天,野火燃了起来,风势很猛。杨生的狗急得在他周围一直呼唤他醒来,(但是)杨生喝醉了不知道。杨生的前面有一洼水,狗就走进水中,转身回来,将沾在身上的水洒在他左右。像这样反复几次,草沾了水,倒在地上了。火就绕了过去。杨生醒了才看到。
后来一晚上,杨生因为晚上赶路,不小心掉在了空井中,狗在旁边一直叫到天亮。过了一会儿,有人经过,对这狗向着井中嚎叫感到奇怪,过去看到了杨生。杨生说:“如果您能够救我出来,我肯定给您以丰厚的报酬。”那个人说:“把这狗给我,便会让你出来。(“见”和“相”,均作代词用)”杨生说:“这只狗曾把我从死地救活,不能给你,除了这个条件,我都答应你。”那个人说:“如果这样的话,就不救你出来了。”狗于是埋下头向井里面的杨生使眼色。杨生明白了它的意思,于是对路人说:“把狗给你。”路人立即救了杨生出来,将狗拴住就离开了。但五天之后,狗在晚上逃走了回到了杨生身边。
19. (3分)父母惨遭猎杀;自信挑战仇敌。(答对一点得2分)
20.(4分)(1)伎俩:食狼鹰猎杀狼时用第一爪激发狼回头反击,然后快速将备用的利爪钩进狼的双眼,致对方于死地。(2)“不紧不慢”写出了公狼为了吸引食狼鹰的注意力,诱惑其进入设计的圈套,实施复仇计划的智慧。
21.(3分)公狼敢于改变习性,乃至改变本能,挑战自我(1分)。此外,公狼能做到知己知彼,能牢牢抓住食狼鹰墨守成规,固执不知变通的天性。(2分)如此运用智慧进行斗争,自然应该成为种族的头领。 22.(3分)B
三、写作(50分)略
全卷书写4分,作文书写2分,(语基部分占2分)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