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班科学不用手也行教案

来源:画鸵萌宠网
活动背景:《不用手也行》是一堂让孩子不直接用手碰到乒乓球,将球从一个箩筐运到另一个箩筐的“做中学”活动,孩子们在与不同层次的材料互动的过程中,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了有关的生活经验。本活动片段是在孩子们实验后互相交流演示解决难题的部分,从简单的教育现象中可以****出一个永恒的教育真理:充分相信每一个孩子。活动片段:师:刚才有小朋友看出用剪刀运乒乓球失败了,谁来帮助他呢?生1:老师,我成功了,我来!(高高举起手)师:先请你讲讲你用剪刀是怎么运的?生1:我是像这样把球夹住运过去的。(边说边用手做动作)师:那请你来试给大家看一看,好吗?(只见他自信地拿起一把剪刀,不断调整着开口的角度,希望能把球夹住,可是乒乓球不停地在滚动,很显然对于孩子来说想要用一把剪刀夹住球难度很大)生2:夹不到,要用两把剪刀呢!生3:对,我刚才就是用两把剪刀夹的!(的确,我在课前也尝试过用一把剪刀运球,可是都失败了,估计孩子们也都需要用两把剪刀才能把球固定住,于是我又准备了一把剪刀。)师:你需要拿两把剪刀试试吗?生1:不要!(大家都在聚精会神地关注他的实验,有两次球在被夹起,瞬间又掉了下去。师:请几位小朋友来帮助你好吗?生1:(不说话,摇摇头,继续着他的实验,这回他把剪刀反了过来,小心地调整着塑料柄的角度夹球,教室里很安静,大家都在期待着他的成功。)师:别着急,

慢慢来!(话音刚落,我们就欣喜地看到他用一把剪刀把球夹住并顺利从一个筐子运到另一个筐子,教室里响起了一片鼓掌喝彩声。)分析与思考:弗洛姆在《为自己的人》一书中指出:潜能是种子,如果给予适当的发展条件,这些种子就会生长,并有所展现,但如果缺乏条件,它们就会夭折。在该片段的教学中,教师能充分地信任孩子,等待幼儿,让孩子亲历探究的过程,从而获得充分的发展。活动中,幼儿提出的假设和探究方式与教师预想的不一致,教师能支持他们按自己的想法去做,虽然其中教师也提出给予帮助,但在孩子的坚持下,教师能充分尊重幼儿,给幼儿充足的时间实验,鼓励他们大胆尝试,让他们从事实中得到反馈,构建新的知识经验。

附赠材料:

幼儿园有效备课的原则

幼儿教师要想有效备课,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独立思考原则

教学活动的筹备,是教师研读教学内容、分析儿童发展、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流程的过程。这个过程,教师必须经过充分的思考,才能在心中留下印记。很多教师打开备课本就想查阅其他教师的教案或网上现成的案例,这样虽然便捷,却“不走心”,无法对该活动有深刻的理解,导致在教学活动现

场依然茫然和糊涂。当活动过程中产生混乱或问题时,他们才发现原来这些混乱或问题本来是可以避免的,早知道,而这个“早知道”就是认真备课应该达到的效果。而且,参考他人的备课还会导致自己的思想被東缚,容易被他人的思路带着跑,从而使自己的大脑麻木、僵化。

所以,教师在筹备教学活动时,独立思考是很重要的。不要急着去看其他人的已有教案,而应自己先来分析一下本教学活动是在什么主题背景之下产生的,主题的目标是什么,本活动承载的目标又是什么,本活动涉及的领域发展和情感态度发展有哪些,儿童在前一段时间都有怎样的经验积累,等等。如此这般地把事前研究与课后反思结合在一起,一定会为教师的能力带来很大的提升。 (二)交流讨论原则

当然,独立备课只是一个人的思考,而每个人都有可能受个人局限等原因而无法把教学活动筹备得十分完善。尤其是年轻教师,他们对教材不够熟悉,对儿童的发展状况不够了解,更容易出现思考不够全面设计安排不够科学等问题。因此,备课时除了独立思考外,教师还可以与同伴进行交流讨论,这也被称作“集体备课”。很多幼儿园把集体备课作为平行班教师教研活动的一项重要工作,目的就是整合大家的智慧共同思考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展教学活动。需要注意的是,集体备课的基础是每位教师事先都进行过独立的思考,不然,

大家坐下来时都是稀里糊涂的,既没有思路也没有困惑,又能讨论些什么呢?有些幼儿园在集体备课时会进行分工,比如,某人备某几个活动,某人备另几个活动,等等。这样一来,集体备课时间,大家就习惯于只听某人谈想法嗯嗯嗯”“好好好”地附和,争鸣和讨论消失了,可能出现的问题也就不会被发现了。所以,集体备课时,每位教师都需要事先对所要讨论的活动进行独立思考,带来自己独特的想法以及感到困惑、迷茫的问题在讨论的时候尽可能把困惑、问题都抛出来,并把自己对某个问题的不同想法及理由也提出来,从而产生讨论、质疑、争议,这才是真正有的集体备课 (三)实事求是原则

教学活动筹备的结果是要真实地实施活动,所以在备课的过程中尽量尊重现实是非常重要的。有的教师为了显示自己备课态度认真,有时候会把所使用的教具材料设计得非常先进、高端、复杂,而在实际工作中却根本无法使用,这样的“备”,是毫无意义的。所以,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条件、课程的实际进程及幼儿的实际发展来筹划整个教学活动。比如,筹备教唱新歌时,要思考自己班级的孩子是否已具备理解这个歌曲内容的经验,如果没有,是否应该增加一个谈话环节;如果已经有了,是否可以缩短开场的启发环节,抑或把这个经验的准备放在该教学活动之前的生活环节去渗透……总之,要想筹备一个高质量的教学活动,教师

一定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四)充分准备原则

备课,就是要教师在活动开始前做好一切准备。这个准备既包含教师思想上、心理上的准备,也包括教具、操作材料、器材设备、辅助资料等的物质准备,更包含儿童的前期经验准备。思想和心理上的准备要求教师能认真对待每一次活动,认真对待每一个孩子。老教师不要有“反正我以前开展过这个活动,没啥大问题”的骄傲心态,年轻教师则不要有“大概就这样了”的马虎心态。一名优秀的教师需要践行“终身备课的理念,即每一次教学活动都要认真地思考,从而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物质准备,是帮助教师顺利完成教学计划的重要保障,它既包括教学内容呈现的载体(如图片、动画、手偶等),也包括设备和环境的准备(如电脑的运用、桌椅的摆放等)。这些准备如果不充分,很有可能会引起环节之间的不流畅,进而打乱幼儿顺畅的思维,或分散幼儿的注意力,破坏他们愉快而饱满的学习情绪。而儿童的前期经验准备则是教学活动是否能有效开展的基础,也是教学活动设计的出发点。因为学前教育不像中小学教育那样有严密的学科知识体系,集体教学的最大意义是帮助儿童在现有的经验基础上向“最近发展区”迈进,所以儿童到底在前期已经拥有了哪些知识、能力和情感,是教师在教学活动筹备中最需要考虑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