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画鸵萌宠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应用型本科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应用型本科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来源:画鸵萌宠网
国际商贸

应用型本科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孙龙建

()贵州商学院商贸物流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0

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根据专业开设现状和人才需求,对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研究.提出办学定位、课程结构、能力匹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新商科”课程范式等课程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应用型;国际商务;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cnki.1672G3198.2019.32.019j教育部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  2018年6月,断优化的重要环节.对于海外K发运D件出口业务,

零部件主要包括外购件、自制件;并根据包装计划及时拉动包材.外购件和包材通过循环取货或自运的方式按规定时间送达K具体采用何种送货方式,按D工厂,

采购合同执行.在自送的物流模式下,供应商或其委托的物流服务商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将零部件装卸到指定的交割地点.

,科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护公约,含有木质包装的出口货物,必须在出运前对木

质包装物进行除害处理,木质包装要加盖IPPC的专用标识.

另外,根据入厂包装规划的不同,可以将供应商零部件划分为两种类型:直供件和非直供件.对于直供件,已经完全按包装要求进行包装,可以直接贴出货标签,直接出口.对于非直供件,要按照厂内包装规划要求,进行重新包装,才能出口.对于供应商的直供件,在前期发货前要仔细检查包装情况,若不合格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改善流程管理,在源头解决包装问题.对后期开箱验货过程中出现的由于包装不合格所产生的一切货损费用将由相应的责任方承担,只有这样,才可以从长远发展的角度逐渐解决对包装不重视的问题.

在入集位、装箱之后,即可由货代公司提走,报关进港.

在整个物流运作过程中,信息的管理同样重要,要做到信息的标准化管理,实现从供应商送货信息无缝衔接到K最后到国外工厂收货信息D工厂出货信息,的无失真转换.

参考文献

[]上汽集团.12018上汽集团社会责任报告[R].2018.[]王家顺.未来十年,汽车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竞争维度在哪里2

摘 要:人才培养是本科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体系改革是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借鉴国内外国际商务

3 存储

对于KD工厂存储的物资要进行定置定位管理,

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库位.要保证工作场地及设备的清洁,与物料本身及其收发无关的物品,一律不得进入储存场地.

由于K为了节省存储D工厂不需要生产和加工,成本,零配件要实现快进快出,为了做到这一点,就要要求供应商按日计划送货,工厂按日计划包装发运.包装需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包装数量问题;二是包装质量问题.在包装数量方面,首先物流规划部门要做好包装规划,要注意实现采购零件的包装基数和客户订单数量成倍数关系,这样才能做到按客户要求的数量发货.因此,在前期规划时,入厂规划部门要和供应商谈最小生产数量是多少,出厂规划要和客户谈包装基数是多少,两者相匹配才能使包装成本最低.

在包装质量方面,包装问题已成为海外货物运输中产生货损的主要问题.海外汽车零配件运输多为海运或多式联运,运输周期长、运输环节多,为确保货物在运输途中能承受各种恶劣天气、多次装卸等的影响,保证货物安全到达,应根据零配件的特性、运输方式、国际标准等综合因素进行包装设计,选择合适的包装方式,明确包装的标志、包装方法、包装材料、包装质量等具体要求.比如,在包装材料方面,按照国际植物保

4 包装

[/[]:////EBOL].2019G4G9.httswww.iiou.com96941.html.pyp

[]王金玉.经贸规则深度调整认证法规不断升级车企走出去遭遇3

[]沈伟荣.]:如何积极承接海外订单[印刷工业,4J.2009,4(08)13G15+18.[]刘作梅,汪万福.快速发展新常态下新能源汽车的物流模式创新5

]():研究[中国商论,J.2019,1515G17.

/[://更高准入壁垒[EBOL].2019G8G29]httwww.cnautonews.p

///_6comt201908t2019082119024.html.j

[]王晨昱.]浅谈海外项目货物包装问题的重要性[化工管理,6J.():2018,2483G84.

;基金项目:贵州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立项:应用型本科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国家社会科2016SJ-JXGC-KC-01)

(;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教育资源利用效率评价与优化研究”贵州省重点BGA140032)

]支持学科:贵州商学院“工商管理”黔学位合字Z一流大学”建设项目“国际商务DXK[201618号;2016年度贵州省“

();特色专业建设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应用型本科商科类专业校企双主SJ-YLZY-2016-003

().体协同育人”201702038286

,作者简介:孙龙建(男,河北故城人,经济学博士,博士后,教授,贵州商学院商贸物流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为产业1978-)

经济.

 42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第32期 

,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为了深入贯彻新时代教育工作理念,需要扎实推进本科教学改革,课程体系改革就是重要的领域.

堂教学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对课堂学习的延伸和补充.以学科竞赛为例,广泛开展国际商务模拟谈判大赛、商务精英挑战赛等全国和地区赛事,行业协会和知名企业及参与,对产学研协同育人起到了良好支持作用.

1 课程体系发展现状

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财经类院校和南开大学等综合类大学普遍开设这一专业.各院校办学特色不同,专业建设呈现了一些差异,课程体系表现出以下特点.

1.1 基础课程标准一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共78所学校开设国际商务专

2 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课程体系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流专业的建设的基础.高校普遍重视课程领域的教学改革,解决课程体系与国际商务实践不相适应的问题,仍然有一些问题存在.

教育部颁布«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来,各高校积极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国际商务专业执行“工商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基本一致.学科基础课普遍包括了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和管理学原理等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为20学分左右.«标准»为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基本依据,规范了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的基本目标,为各学校人才培养提供了规范.

.2 专业课适应国际化要求

为了培养国际商务专业对国际经济活动的处理能力,突出国际化的要求是专业课程设置的必然要求.一方面,适应对外语能力的培养.各学校普遍的做法是增加全英文教学和双语教学,商务英语、专业英语是全英语授课的主要课程,跨文化商务沟通和国际结算等是主要的双语教学课程.这些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商务领域的英语口语交流和业务处理能力,比其他经济贸易类和工商管理类专业有更高的要求.

.3 实践课程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

本科阶段国际商务属于管理学专业,比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经济学专业更加突出应用性.国际商务硕士是专业硕士,更加强化实践能力,突出职业特点和背景.课程体系建设突出实践教学比重,教学方法和规格更加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实践课程重在强化商务策划和领导能力,商业模式的案例教学有助于提高市场认知能力,国际市场的模拟分析有助于提高科学分析决策能力,实践课程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关键的作用.

.4 选修课程突出办学特色

为了进一步体现学校办学思路和特色,各学校普遍强化了课程建设,专业课程呈现了差异化的特点.以政法院校为例,课程设置国际商法、海商法学和法经济学等课程,突出了法学在国际商务领域的影响.以传媒院校为例,课程设置媒体运营管理、贸易文化贸易等课程,突出在传媒产业的跨国商务管理学习.通过模块化的课程设置,依托学校整体的办学优势,各学校逐步呈现了差异化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更加适应多元化的市场需求.

.5 课外素质课程丰富多彩

课外素质教育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课

2.1 课程设置与专业定位存在偏差

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要求2,0每12年)»,不同专业的名称设置和划分有明确一个专业都有成熟的学科基础和社会需求.从国际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分析,存在一定课程与专业定位不相符的情况.例如,国际商务与商务英语专业区分度不明显,英语视听、写作和阅读等语言类课程比重较高,国际商务的业务能力的培养受到了忽视.国际商务和其他管理学专业区分度不明显,设置国际物流或国际市场营销方向,与物流管理或市场营销专业重合内容过多,作为其他专业在国际市场的拓展,不符合国际商务专业的定位.

2.2 新知识与原有课程有待融合

国际商务是新兴的本科专业,由原有国际企业管理专业演变而来,两者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变化和差异.随着国际商务领域的发展,不断有新的知识和内容注入,课程体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目前,课程体系改革重视了知识的更新,却忽视了与整个课程体系的衔接.以跨境电商的相关课程为例,需要将电子商务与市场营销、国际结算等专业课程有机结合,构建电子商务服务与销售、支付和财务等流程一体化的实践模块.从而将“互联网入课程体系,避免当前各专业课程相互割裂的状况+”国际商务的商业模式有机的.纳2.3 课程结构缺乏有机联系

国际商务是工商管理主干学科下的专业,管理学作为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从各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分析,国际商务专业课程综合了经济管理专业的涉外课程,缺乏严密的理论体系和系统安排.与相近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相比,这一问题较为明显.国际经济与贸易以经济学为理论基础,政治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课程体系非常清晰.国际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国际投资在贸易发展中存在自然演进的过程,课程结构安排符合贸易发展的规律.国际商务课程通常以实务课程为主,各门课程涉及的多项业务环节.以报关相关课程为例,与国际税收和国际运输等课程授课内容重合较多,系统设置授课内容和进度较为困难.

2.4 课程内容与能力要求不够匹配

应用型本科教育重在提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国际商务专业突出商务规划和操作能力的培养.目前,国际商务专业课程能够满足基本知识和技能,还缺乏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第32期

 43

1111国际商贸

对解决问题的引导和支持.以公司相关课程为例,主要从西方发达国家角度讲授跨国企业管理.缺乏对我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教学内容,没有体现“中国制造”等在国际市场的重要地位.需要针对我国对外贸易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关注我国出口的主导产业,提升机械制造等优势产业的行业分析能力.进一步关注出口的外贸区域布局,提升新兴市场的开拓能力.进一步关注新业态的变化趋势,提升品牌、标准和服务等核心竞争力的打造能力.2.5 开放课程尚未成为课堂教学有效补充

由于学制和学分的要求,课堂教学学时受到限制.为了进一步丰富课程体系,开放课程成为广泛推广的步相适应.国务院«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校企协同,合作育人.促进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统一,提高对外贸易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建设课程体系是深化“引企入教”改革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吸收、借鉴企业培训课程,筛选具有企业特色的素材进入本科课程.进一步合作开发、应用实践课程,提高虚拟仿真平台在国际商务环境的实用性.进一步共建开放课程,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选择范围和参与程度.

课程体系3.4 拓展围绕“1+X证书”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本科教学的课程体系服务于学历教教学模式.目前,开放课程集中在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这些课程受众覆盖面广,容易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虽然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项目支持,国际商务专业的开放课程还相对缺乏.目前,国际商务领域出现一些前沿和热点问题,例如贸易摩擦、自贸试验区建设等问题,一些问题错综复杂而且问题导向明显,更加适合通过开放课程进行专题讲授.

 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应用型转变是普通本科高校改革重要导向,课程体系改革应用型本科建设的重要措施.我国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国际商务专业应用型特点日益突出.推动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需要从教学范式、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等多方面探索路径.

.1 对接“

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适应我国全面开放的新格局,国际商务人才培养需要紧密对接“一带一路”建设.适当增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专题课程,密切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针对中蒙俄、中国治、经济、-中亚文化等-西亚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增强政国际商务环境课程,提高对沿线国家分析和适应能力.增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课程,小语种课程有助于提高商务谈判和沟通能力,带动信息沟通和民心相通.针对基础设施、能源资源和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增加涉及沿线国家的商务案例内容,为拓展国际商务提供经验借鉴..2 探索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虚拟仿真实验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重要手段.国际商务专业采用软件和网络平台进行实验教学,实现商务和信息技术有效结合.目前,国际商务专业主要进行业务流程的实验教学,模拟外贸企业、海关、银行等环节业务环节.此类实验教学主要提升业务操作和内部管理能力,虚拟仿真教学需要进一步提升国际环境的应对能力.通过网络平台与商务大数据结合,进一步提高国际市场的趋势分析能力.利用海关数据、行业数据等大数据分析,可以提高企业跨国经营机遇与风险进行分析决策.

.3 校企协同建设课程体系

我国对外贸易企业不断壮大,贸易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日益迫切,国际商务人才供给和需求需要进一 44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第32期 

育,需要进一步拓展、对接职业等级证书的要求.国际商务领域曾经存在多种职业证书,包括国际商务师、国际商务单证员、报关员等近1按照国家简政放权.0种,的要求取消了不必要的证书国际商务领域急需组织开展类似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资格考试,统一标准和权威性获得广泛认可.本科课程体系进一步强化考试科目的实际应用水平,突出外贸、外销、报关等综合岗位适应能力.

3.5 创新“

新商科”课程范式为了适应新的商业模式发展,“新商科”建设成为探索研究的热点,课程改革将采用新的理念和范式.采取“商务+外语+技术+法律”的新范式,国际商务专业课程进一步体现了“新商科”建设理念.外语课程适应“中国制造”市场拓展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技术课程突出了“互联网+外贸”新业态,法律课程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贸易规则和保护主义.范式改革适应国际商务新业态的发展,国际商务领域突出综合服务平台的整合能力,专业课程改革突出教学平台对课程模块的整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琼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国际商务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研究———[[2]杨依.应用型本科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视界,2018,(30):[1]25G126.

信息,2018,(17):428.

J.现代经济[3

]伍星,叶彬,王冰新探究———以成都工业学院为例.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创[52G54.

J].人才资源开发,2018,(14)

:[4]查贵勇学报,20.国际商务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分析[18,19(03):84G91.

J].上海商学院[5]柴利研究.本科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与结构优化[,2018,21(04):37G40.J].高等财经教育[6

]代成成,张益坚式探究[J].科技创业月刊.应用型本科国际商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7]顾颖.基于“互联网+”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18,31(09):110G112.[业学院学报,J].济南职[8

]樊琦.基于“互联网2018,(+03):”背景下国际商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改86G88.

革模式研究[[9

]龚素霞,罗利华J].教育教学论坛,.基于岗位群的国际商2018,(务37):专业11五0G1层12递.进式课程体系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6,(17):13.

333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8.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23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