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 (2分) 2015•内蒙古通辽)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啜泣(chuò) 潜能(qiǎn) 扒窃(pá) 颓唐(tuí) B . 骊歌(lí) 撺掇(cuān) 恣睢( zì) 襁褓(qiánɡ) C . 吊唁(yàn) 叱咤(zhà) 处理(chù) 冗杂(rǒnɡ) D . 锃亮(zènɡ) 哂笑(shěn) 踌躇(chú) 炽热(chì) 2. (2分) 下面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跳槽 欣慰 情愫 酝酿 B . 犹豫 斑斓 侥幸 奔弛 C . 松弛 颟顸 咀嚼 波澜 D . 贻误 渊薮 憬悟 驾驭
3. (2分)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黄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母亲________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②做母亲的人一般总是抱着过高过大的________,一方面要孩子身体好,一方面又要孩子学习好,不过有时候这两件事情实在是难得________。
③要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有效________经济增长过快的势头,保持经济的平衡发展。 A . 管束 愿望 照顾 阻止 B . 管理 愿望 兼顾 遏制 C . 管束 期望 兼顾 遏制 D . 管理 期望 照顾 阻止
4. (2分) (2017七下·江都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一篇议论文观点正确、论据充分、结构完整,是衡量其好坏的重要标准。
B . 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以后近三百年来,广为传布,经久不衰,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
C . 采取各种办法培养餐饮业服务人员的水平,尤其是青年同志的水平,是当务之急 D . 数学课上,老师引导我们解决并分析了这个问题
二、 默写 (共1题;共8分)
5. (8分) (2017七下·南平期末) 根据提示填空 (1)
第 1 页 共 8 页
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赵翼《论诗》) (2)
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
鸟向檐上飞,________。(吴均《山中杂诗》) (4)
海日生残夜,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5)
“扑朔迷离”这个成语出自《木兰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三、 名著导读 (共1题;共8分)
6. (8分) (2017八下·杭州期中)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1) 阅读下面语段,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内容。
文学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是因为当文学与阅读相结合时,让我们遇见了美好。“惜别”这是《藤野先生》中________与恩师跨国的遇见。“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这是《与朱元思书》中“________”和富春江美景之间,悠然的遇见。“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这是《列夫·托尔斯泰》中________和偶像之间,崇拜的遇见。所以说,遇见仿佛是一种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开始。
(2) 小陆同学在读完《未选择的路》后,颇有感触:人的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一条路,无论对错,再难回头。她准备出一个黑板报,主题为“选择”,请你帮助她从以下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其相关故事来作为写作的素材。(70字左右)
A.保尔 B.祥子 C.贝多芬
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7. (5分) (2016七上·重庆期中) 在学校开展的“海量阅读”活动中,你一定看了不少名篇佳作,你能从《朝花夕拾》和《城南旧事》这两本书中选一本,写80字左右的推荐语,把它推荐给同学吗?(要求至少从两个方面来推荐,如:内容、人物、语言等)
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9分)
8. (25分) (2017七上·芜湖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秋天的怀念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
第 2 页 共 8 页
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要好好儿活……
(1) 文中反复写看花的原因是什么?
(2) 第一段中母亲为什么“悄悄地躲出去”,又“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呢? (3) 文中的划线句子属于哪种记叙顺序?具体说说它的作用。
(4) 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请结合结尾段中的描写内容具体说明。
(5) 学了这篇文章,你读懂了什么?你想对自己或是对史铁生说些什么? 9. (24分) 阅读选文,完成文后问题。
①不过,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
②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③认为“我不具备创造力”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从而进行自我压制。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 , 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相反,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④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采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⑤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获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 , 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1) 选段中几个划线的词语分别指代的是什么?
第 3 页 共 8 页
①“他们”是指:________。 ②“此”是指:________。 ③“它”是指:________。 ④“这些”是指:________。
(2) 第①段的两个句子是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 (3) 选段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
(4) “大多数情况下”“往往”“任何”等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5) 有人“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对不对?为什么?
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
10. (17分) 课外文言文阅读,回答相关问题
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请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
【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 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及事讫 及( )②须期乃入 乃( ) (2)
文中划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到 西 河 美 稷 有 童 儿 数 百 各 骑 竹 马 道 次 迎 拜。 (3)
对文中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
A . 郭伋因为失信于那些孩子,就停止在野亭中,等到约定日期才进城。 B . 郭伋为了失信于各个孩子,就停止在野亭中,到期才进城。
C . 郭伋怕失信于那些孩子,就歇宿在野外的亭子中,等到约定日期才进城。 D . 郭伋为了对那些孩子讲诚信,就歇宿在野亭中,到约定日期必须进城。
第 4 页 共 8 页
(4)
文章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11. (7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各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
请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
对(唐)王维《使至塞上》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故乡水;诗人自己。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怀念故乡,热爱故乡感情。“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常用它来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
B . 诗人以浓郁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单车欲问边”,写自已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属国过居延”,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C . 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感受。“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D . 尾联用典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个典故隐含在“燕然”两字中。
八、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2. (5分) (2019八上·宁波期中) 按要求写作。
进入初中一年多,我们或喜欢,或敬畏,或仰慕,或感激某一位老师,写一个进入初中以来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老师。
要求:①突出人物个性特点;②不要面面俱到,根据着重表现的特点,选用典型事例;③描写言行细节,使人物有血有肉,形象丰满。题目自拟,500字左右。
第 5 页 共 8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1、 2-1、 3-1、 4-1、
二、 默写 (共1题;共8分)
5-1、5-2、5-3、5-4、
5-5、
5-6、
三、 名著导读 (共1题;共8分)
6-1、6-2、
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7-1
、
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9分)
8-1、
第 6 页 共 8 页
8-2、
8-3、8-4
、
8-5、9-1
、
9-2、9-3、9-4
、
9-5、
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
10-1、10-2、10-3、 10-4
、
第 7 页 共 8 页
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11、答案:略
八、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2-1
、
第 8 页 共 8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