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BZ-0633 配电箱(盘)安装
施工工艺标准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3.2配电箱安装要求:
3.2.1配电箱应安装在安全、干燥、易操作的场所。配电箱安装时,其底口距地为1.5m;在同一建筑物内,同类盘的高度应一致,允许偏差为10mm。
3.2.2安装配电箱所需的木砖及铁件等均应预埋。挂式配电箱应采用金属膨胀螺栓固定。
3.2.3铁制配电箱做好明显可靠的接地。导线引出面板时,面板线孔应光滑无毛刺,金属面板应装设绝缘保护套。
3.2.4配电箱带有器具的铁制盘面和装有器具的门及电器的金属外壳均应有明显可靠的PE保护地线(PE线为黄绿相间的双色线也可采用编织软裸铜线),但PE保护地线不允许利用箱体或盒体串接。
3.2.5配电箱配线排列整齐,并绑扎成束,在活动部位应固定。盘面引出及引进的导线应留有适当余度,以便于检修。
3.2.6导线剥削处不应伤线芯或线芯过长,导线压头应牢固可靠,多股导线不应盘圈压接,应加装压线端子(有压线孔者除外)。如必须穿孔用顶丝压接时,多股线应涮锡后再压接,不得减少导线股数。
3.2.7配电箱的盘面上安装的自动开关,当处于断路状态时,刀片可动部分均不应带电(特殊情况除外)。
3.2.8垂直装设的刀闸及熔断器等电器上端接电源,下端接负荷。横装者左侧(面对盘面)接电源,右侧接负荷。
3.2.9配电箱上的电源指示灯,其电源应接至总开关的外侧,并应装单独熔断器(电源侧)。盘面闸具位置应与支路相对应,其下面应装设卡片框,标明路别及容量。
3.2.低压配电系统中的中性线N应在箱体或盘面上,引入接地干线处做好重复接地。
3.2.11照明配电箱内的交流,直流或不同电压等级的电源,并具有明显标志。 3.2.13照明配电箱内,应分别设置中性N和保护地线(PE线)汇流排,中性线N和保护地线应在汇流排上连接,不得绞接,并应有编号。
3.2.15照明配电箱内装设的螺旋熔断器其电源线应接在中间触点的端子,负荷线应接在螺纹的端子上。
3.2.16当PE线所用材质与相线相同时应按热稳定要求选择截面不应小于表3.2.16所示。
PE线最小截面 表3.2.16
相线线芯截面 PE线最小截面(mm) 相线线芯截面 PE线最小截面
2
S(mm) S≤16
16≤S≤35
S
16
2
2
S>35
(mm) S/2
2
注:用此表若得出非标准藿面时,应选用与之最接近的标准截面导体,但不得小于:裸铜线4mm,裸铝线6mm,绝缘铜线索1.5mm,绝缘铝线2.5mm。
3.2.18配电箱上的母线其相线应涂颜色标出,A相(11)应涂黄色;B相(12)应涂绿色;C相(13)应涂红色;中性线N相应涂淡蓝色;保护地线(PE线)应涂黄绿相间双色。
3.2.19配电箱上电具,仪表应牢固、平正、整洁、间距均匀、铜端子无松动、启闭灵活,零部件齐全。其排列间距应符合表3.2.19。
2
2
2
2
电具、仪表排列间距要求 表3.2.19 间距
仪表侧面之间或侧面与盘边 仪表顶面或出线孔与盘边 闸具侧面之间或侧面与盘边
最小尺寸(mm)
60以上 50以上 30以上
40以上(隔有卡片框)
上下出线孔之间
20以上(未隔卡片框)
插入式熔断器顶面或底面与出线孔 插入式熔断器规格(A) 10~15 20以上
20~30 60
30以上 50以上
导线截面
仪表、胶盖闸顶面或底面与出线孔
10及以下
(mm)
16~25
100
2
80
3.3弹线定位:
根据设计要求找出配电箱位置,并按照箱的外形尺寸进行弹线定位;弹线定位的目的是对有预埋木砖或铁件的情况,可以更准确的找出预埋件,或者可以找出金属胀管螺栓的位置。
采用金属膨胀螺栓可在混凝土墙或砖墙上固定配电箱(盘)。其方法是根据第15.4.2条弹线定位的要求找出准确的固定点位置,用电钻或冲击钻在固定点位置钻孔,其孔径应刚好将金属膨胀螺栓的胀管部分埋入墙内,且孔洞应平直不得歪斜。
绝缘摇测:
配电箱(盘)全部电器安装完毕后,用500V兆欧表对线路进行绝缘摇测。摇测项目包括相线与相线之间,相线与中性线之间,相线与保护地线之间,中性线与保护地线之间。两人进行摇测,同时做好记录,做为技术资料存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8.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23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