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长江大学三学生救二儿童献身一事的看法

来源:画鸵萌宠网
长江大学三学生救二儿童献身一事,从人生价值角度写一篇评论

上次在思修课听老师讲了一则既令人感动又令人悲痛的新闻。10月24日在湖北古城荆州的长江边,为了救两名不慎落水的儿童,正在江边野炊的长江大学一年级的数十名学生立即展开了大营救。几名会游泳的同学纷纷跳进湍急的江水,救出了落水孩子,而他们自己却被漩涡捆住没能爬上岸来。岸上所有的同学们手拉手筑成了一道长长的人链,穿过浅滩进入江中,营救自己的同学。但更不幸的是,浅滩被急流冲跨,更多的学生落入江中!正在不远处锻炼的几位老人奋不顾身地跳进江中奋力救出了好几名大学生。后来专业营救人员赶到,在广大群众的配合下,展开了全面的大营救。大多数的数学生都被成功救上了岸,但是,有三名年轻的大学生被打捞上岸时,他们已经永远地停止了呼吸。为了挽救两个孩子的生命,他们三人却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他们三人都只有19岁!

看完这则消息后,我的心情非常沉重。三个青春灿烂的生命以一种高尚的方式瞬间离我们而去,三个家庭却又将必因此而承受巨大悲痛。在危急时刻,他们奋不顾身,勇于救人。毋庸置疑,三位大学生的英雄事迹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他们用生命打破了社会长期冷漠的死水,颠覆了人们冷淡漠然的消极心态,让那些对他人的不幸冷眼旁观、无动于衷的人感到无地自容。三位大学生走了,但我想人人都应当反思:反思一下自己是否有冷漠心态。现实中,很多人宁可“没在意”或者“看笑话”,也见死不救,且已成为一种对他人生存状态的习

惯性冷漠。就像广州某大型网站发起的一项“大街上听到有人喊救命,你会怎么样?”的调查,结果显示六成广州人不会出手相助。这种司空见惯的冷漠,不仅让人与人之间更加生疏,更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进程。三位大学生舍身救人的事迹让我们看到了当今这个社会善良和谐人际关系的一面。

三位大学生才19岁,是标准的“90后”,他们的悲壮之举,再一次击退了一些人关于“90后”的“垮掉的一代”的偏激判断。面对危急情况,他们奋不顾身,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体现了他们无私.善良的高贵品质;他们的悲壮之举,再一次展示了年轻一代高尚的道德品质,让人们看到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希望。他们有知识,他们有抱负,他们更有高尚的道德追求。危急关头,他们挺身而出;紧要时刻,他们没有犹豫。虽然不会游泳,但本能使他们没有犹豫,生命的神圣,没有让他们更多思考,在献出年轻生命的同时,也诠释了当代年轻人生命的内涵与价值。

虽然他们遇到落水事件是偶然,他们救人也是一种偶然,但在危

急时刻,他们奋不顾身,勇于救人,这是他们必然会采取的行动。这也是他们平时注重道德修养,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救人纯属是一次突发事件,但这是他们的一次必然选择。如果没有平时的积累与修养,他们只会是犹豫、观望或者束手无策。

然而让我感到可悲的是,他们的壮举,却引发了一些人关于价值观的讨论,探讨这一行为是否“值得” 。有人发问:“为了救两个小孩子,牺牲了三个大学生,值得吗?!” 我认为,这不是是否值得的问题,而是一种价值取向问题。想必大学生们救人一刹那,绝不会考虑那么多,他们脑子里想到的是快点救人。类似的事件还有很多 例如,上个世纪80年代,第四军医大学的一位名叫张华的大学生,为了救一名掏粪老农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社会上由此而引发了激烈的大辩论:一名大学生牺牲自己而救一名掏粪农民,值不值得? 今年10月5日,广东韶关南雄市乌迳镇4名中学生为救落水女生,不慎滑入深水身亡。

很多人都会问这样做值不值,这或许是一个永远都难有共识答案的问题,毕竟每个人价值取向都存在差异,不同的人会持有不同的观点,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中可能也会做出不同的判断。

很多人都会说“生命至上”,但他们也存在过于泛化的倾向和表现,从而形成自私的表现. 我们不可否认,对自己生命保持起码的尊重和敬畏,但“生命至上”在绝不是全部指向自我。湖北这10多名大学生结人梯救落水少年的举动,未尝不是“生命至上”的体现,只不过指向的是他人而已。

此外,有人认为,他们应该科学施救,要首先考虑自己会不会游泳,不会游泳就不要逞能,我想,当时情况危急,他们没有时间考虑那么多,也没有时间想出更好的救人方法,是他们内心的善良使他们

奋不顾身,勇于救人。 我最后再想,如果他们放弃救人,那应该是懦夫也是冷血,因为他们并不知道自己会死,他们在救人的同时肯定还希望能保存自己生命。我觉得他们下水救人还是应该的,因为在某些事情面前,我们不能只用价值来衡量,道德.大义等优秀品质是无价的,不能用经济价值来作为评估标准。

大学生舍身救人“值与不值”的争论,我觉得对大学生来说是十分残忍的。无论市场经济如何发展,都不能用金钱或加减乘除换算善良的价值。更为没人性的是儿童落水,渔船老板冷眼旁观.渔船老板说:“活人不救,捞尸体,白天每人1万2千元,晚上1万8千元”。老板说,长江上哪天不死人,不死几个人我们靠什么挣钱啊?”看到这里我真是义愤填膺,他们实在是太可恶了,社会上居然还存在这样的人渣。道德在他们心中成了什么!人在钱财面前,良心真的没有分量了吗?

为此,我觉得我们都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们要在学习生活各个方面思考和面对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等等一系列问题。我们要学会生存,学会奉献,这都是我们必须具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质。所以,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做人,做一个 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价值判断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几乎每时每刻都会碰到的问题。就像我们做事说话时经常会考虑“有没有用”,“有没有好处”,“值不值得”。我们赞美高尚杰出的人物时,常说“他比黄金还贵”,

指责别人不道德,不良行为时常说“不值钱”。我们必须要清楚,人生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就像长江大学三大学生救二儿童牺牲一事,我们就不能像社会上的某些人那样评论值还是不值,因为这样对他们来讲是残忍的,他们也永远不会想到他们死后会遭受到这样的评论。他们那种大无畏.无私的精神,那种高尚的情操,是无价的。他们的举动,毫无疑问的体现了他们正确的人生价值。是值还是不值,老百姓们自发组织,沉痛悼念这伟大三位英雄的举动足以给了我们答案。

在长江大学生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人间大爱、人间大义、看到了我们国家传统美德。大学生的优良品德和人生观、价值观在这里也得到了充分的诠释。让我们好好珍惜、铭记.发扬这种精神。三个小英雄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