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画鸵萌宠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太极拳桩功

来源:画鸵萌宠网
杨式太极拳》练功秘诀

太极园地 2010-09-01 21:01:39 阅读23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一套完整的太极拳是由无极桩(站桩)、拳架、推手组成的。无极桩(站桩)历来是许多流派门派秘不外传的重要功法。

一、无极站桩(1)

1、沉肩垂肘,两臂自然下垂,手指松开,中指轻贴“风市穴”(属足少阳胆经),即两手中指贴大腿裤缝处。中指贴风市穴,是让内气接通。沉肩即松肩,可使气沉丹田,重心稳固。保持虚腋是因为腋下有心包经通过。初学者,两手可放在最舒适的位置,不强求两手贴风市穴。

2、涵胸拔背,松腰松胯。涵胸就是胸部要放松,涵胸自然能拔背,拔背则气贴背,劲容易通过。太极拳十大要领之一,就是要涵胸拔背。腰要松而直,胯微向里收,不要凸臀。收胯是一个重要的要领,就是胯向内松,使上下气能通。胯犹如水闸,一松则气沉丹田,松到脚底。腰胯放松,气才容易通“天柱”透阳经(脖子后面两条筋,术语称为“天柱”;头是诸阳之会,百脉所通)。

3、两膝微曲,使身体重心投影落在脚掌前面三分之二的两脚“涌泉穴”连线的中点上,即膝盖大概对正涌泉,这时可再意想,从脚下这点向上引一直线对正“会阴穴”,上述两点再向上对正头顶的“百会穴”(在头的顶端,位于两耳尖连线与头面正中线的交叉点上)。一边对一边放松,身体保持中正不偏。站好后,全身自感舒适稳健,轻松自然,身体便从脚跟到头顶,整体的稍向前倾(约2°角)。

“三点一线”是无极桩的精粹,这样既能使无极桩稳定,也是导引内气畅通的重要因素。许多人此线一经调正到位,便可感到内气充盈。

该式要求:1、“五趾齐地”,即五个脚趾要轻轻地贴住地面,既不上翘,也不抓地;2、“五心齐意”,即两个脚心的涌泉穴、两个手心的劳宫穴和头顶百会穴均要有意贯注; 3、“五

指齐气”,即两掌手指平均的有气贯到。

二、无极站桩(2)

1、两足平行分开,与肩同宽,眼向前平视。意含顶劲,含胸拔背,松腰胯,精神内固,气沉丹田,一任自然。

2、两手掌自两胯向前举起,两臂弯曲,收至胸前,掌心相对,如抱球状。 3、两膝微屈,周身放松,无丝毫拙力,无思无虑,意守丹田。 三、马步站桩

1、两足平行分开,距离略宽于两肩,两脚尖向前,身体下蹲,成马步,重心分于两腿,小腿与大腿成90度。

2、上身正直,悬顶松腰,含胸拔背,沉肩垂肘,尾闾中正,眼向前视。 3、敛气凝神,以鼻呼吸,舌抵上腭,唇齿相合。 4、两臂弯屈,双手向前,掌心相对,如抱球。

练习日久,分为一升一沉。一升即身上升,两手掌稍开,为吸气,贴于脊背;一沉即身体略下坐,两手掌稍合,为呼气,沉于丹田。

胸腹中之气,出自中焦,分为上下二层。呼时上层气,亦即后天之气,由鼻呼出,同时下层气、先天气反沉入丹田;吸时上层气由鼻吸入,同时下层气反由丹田逼上。此种境界,为气通。

凡练习正宗太极拳术至相当程度时均能达到,初练者可不必过分强求。初学时,每次只需十分钟至十五分钟,渐渐加至半小时至1小时。日久以后,下部稳实有力,周身四肢内劲皆增强,丹田之气充足。

四、川步站桩

1、两腿平行站立,右足向前迈出半步,脚掌着地,左腿屈膝后坐,成虚步。 2、上身正直,臀部勿突出,含胸拔背,虚灵项劲,尾闾中正,眼向前视,无思无虑,

全身重心寄于左腿。

3、两臂略弯,双手向前平伸,沉肩、垂肘、坐腕,手指微屈,自然分开向上。右手在前,左手在后略近胸前,掌心参差相对,如抱球状。姿势与拳架中“提手上势”相同。

4、一吸气,贴于脊背,身体向上略升;一呼气,沉于丹田,身体往下略沉。随吸气,两手随身体上升向内略收;随呼气,两手随身体下沉向外略开。

5、左式一切动作与右式相同,惟左右相反。

练习此桩功,不论时间长短,如能有恒,于人身内部意气,周身内劲,及腰腿功夫皆有莫大助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