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以专业群为主线的教学团队建设研究——以长春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

来源:画鸵萌宠网
第25卷第4期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1.25 No.4 2012年4月 Journal ofChangchun University of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Apr.2012 以专业群为主线的教学团队建设研究 一以长春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 张 肃 (长春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摘要] 专业群建设中人力资源建设是核心工作,在认清现状的基础上,打造与专业群相配套的教学团队有利于师资力 量的共享和师资队伍水平的快速提高。在此以经济管理学院师资队伍为研究对象,以学院专业群建设为主线,展开教学团 队构建研究。 [关键词] 经管类;专业群;教学团队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张肃(1972一),女,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本科生教学管理。 专业群的概念来源于经济学中的产业集群,是产业集群 一理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应用。专业群建设有利于形成 、经济管理专业群师资队伍现状 专业集群优势,系统提升学院实力。长春理工大学经济管理 长春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共有两个专业群,一个独立 学院专业多、离散性高、耦合度低,专业问相互支撑性较差, 专业:其中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三个 没有形成相互支撑、重点突出、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针对 专业构成管理类专业群,以工商管理专业为骨干;经济学、国 这种问题,学院提出以工商管理和应用经济学两个专业群建 际经济与贸易和金融工程三个专业构成经济类专业群,以金 设为方向的解决方案得到了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 融工程专业为骨干;会计学专业为独立专业,因为劳动与社 众所周知,专业群的建设不是简单地等同于专业目录、 会保障专业已经停止招生,如果再申请新专业则会围绕会计 课程设置的集合,而应该是一个包含教学资源、师资力量、教 学开设,届时会形成第三个专业群。全院共有专职教师55 学设备、实训体系等在内的系统工程,只有各个子系统相辅 人,兼职教师5人,共6O人,其中管理专业群21人,经济专业 相成,才能发挥“群”的优势力量,其中人力资源最为重要,加 群22人,会计专业13人,劳动与设备保障4人,总在校本科生 强教学团队建设是提高专业群建设质量和水平的关键及根 1834人,总师生比为1:30.7。师资队伍详细统计表见表1。 本所在。本文在对长春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师资队伍调 表1数据来源说明及意义解释: 研的基础上,提出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路。 1.所有数据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完全 表1经济管理学院专业群师资队伍情况统计表 专业群师资结构 专业 专业必 专业课 本专 本专业 专业群教 专业名称 职称及比例 学历及比例 年龄结构及比例 基础 修、选 校外 教师总 专业教 T=A/ Y=A/ 业学 师生比 师人数A 教授 副教 授 讲师 博士 硕士 5o-6O 4o-5O 3o_4O 2o-3O 课教 修课教 教师 师 师 数B 师数C B C 生数 C/D D 管理专业 工商管理 5 8 8 8 13 2 12 4 3 13 13 1 22 1O O.95 2.1 198 1:19 8 群(市场营销 16 13 0 22 7 0.95 3.0 122 1:17.4 21人) 信息管理 23.8% 38.1% 38.1% 38.1% 61.9% 9.5% 57.1% l9.1% 14.3% 12 9 1 18 4 1.17 5.25 176 1:44 经济专业 金融工程 3 7 12 7 15 2 l1 9 13 12 O 18 7 1.22 3.14 339 1:48.4 群(22人) 经济学 O 16 14 2 25 8 0.84 2.75 132 1:16.5 国贸 13.6% 31.4% I6.O% 31.4% 68.6% 9.1% 5 4o. 13 12 1 21 7 1.O7 3.14 339 1:48.4 6 7 3 1O 3 8 2 会if ̄(13人) O 0 15 1O 3 21 l3 0.62 l 5D4 1:38 8 46.1% 53 9% 23.1% 76.9% 231% 61.5% 15.4% 4 2 2 3 1 劳动与设备保障(4人) O 0 0 O 12 8 l 15 4 O.27 l 24 1:6 10004 5O% 5O% 75% 25% 14 22 24 20 4O 7 3l l8 4 合计(60人) 9 6O 1 1834 1:30.7 23.3% 36.7% 4O% 33.3% 66.7% l1.7% 51.6 30% 6. ——145—— 属实。 困难,教师的自我发展,自我提升举步维艰。 2.每个教师都有可能不止承担一门课程,而专业基础课 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会有重叠,所以专业课教师总数并不是两 者之和,会比本专业固定教师人数多。 3.某专业的T值能反映出该所属专业群师资力量的共 享程度,值越小,说明学院的专业群师资力量共享程度越高。 4.Y值越大则表明本专业师资力量越薄弱,尤其是远远 超过其他专业的时候则表明该专业教师不足以保证专业课 授课任务,必须从其他专业借调,这样必然会加重教师的工 作任务。 三、以专业群为主线的教学团队建设思路的提出 教学团队是以教学名师、优秀教授为带头人,以教授、副 教授、教学基地及教辅人员为主体,以系和教研室为建设单 位,以课程群或专业群为建设平台,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线, 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而组成的正式群体。教学 团队建设立足于专业群,强调的是团队合作、资源共享和知 识共享,这与专业群的建设思路完全一致。因此,如果能在 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形成一支或几支以骨干专业为基础,以知 名教授为带头人,以专业教师为成员的优秀教学团队对于提 高教学工作效率、创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促进专业教 师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创造优秀教学成果 如精品课、优秀教材,提高科研能力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同 时这些优异的工作成果又能反向推动专业群的建设,为专业 群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利支撑。 二、专业群师资问题分析 (一)师资结构不合理,个别专业实力弱 第一,经济管理学院总师生比是1:30.7,这与教育部规 定的正常师生比1:17悬殊了将近一倍,其中信息管理、金融 工程、国贸、会计学等四个专业教师缺口最大,这种情况势必 会使在职教师的工作量加大,从而影响工作质量和人才培养 质量,尤其会对金融工程和会计这样专业群骨干专业的发展 造成巨大隐患。 第二,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数量少,有接近一半的教师 四、教学团队群建设策略 针对以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以专业群建设为主线,经 济管理学院教学团队建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做强骨干专业。重点配置金融工程师资力量 只具有中级职称,尤其像信息管理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 业更是没有高级职称教师,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20%高级职 称的办学比例要求。 经济管理学院教学师资队伍建设要突出重点,从专业群 骨干专业人手,重点配置工商管理和金融工程两个专业的师 第三,学位较低,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只占30%,两倍以 上的教师只具有硕士学位。 资力量。合理利用学院现有教师编制,争取学校编制,充分 利用市场机制,完善师资队伍。工商管理专业要强调中青年 骨干教师的培养,支持教师的各项科研工作,力争在3年之内 再增加3名左右的教授,5名副教授,实现60%以上的博士生 第四,专业群师资力量共享程度一般,八个专业之中还 有三个专业T值大于1。 (二)重点专业不强。缺少专业骨干 比例。金融工程专业本身实力相对较弱,需要重点配置。可 充分利用当前的金融危机导致的一些人才在外资、国企就业 经济管理学院专业群建设中工商管理、金融工程和会计 学三个骨干专业力量悬殊巨大,尤其金融工程专业能力不强 比较明显,在数据统计过程中发现,经济专业群内3名教授无 一困难的局面,制定优惠的政策,加速引进高层次人才,尤其是 具有较高学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加大人才引进策 略的实施。 属于金融工程,该专业只有两位副教授,其余均为讲师,也 只有2名具备博士学位教师,其余均为讲师,并且非在读博 士,另外该专业师生比全院最大,Y值达到3.14,这说明金融 工程在发展过程中带头人实力不强,专业的骨干人员缺乏。 (三)校外兼职教师缺乏。实践教学滞后 随着学院专业群的不断发展,现有教师满足不了教学需 (二)加强专业带头人培养。提升师资学术水平 带头人的选拨和培养是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环 节,带头人的水平关系着专业发展的方向,而在专业群建设 过程中,骨干专业带头人的选拨和培养更是重中之重。带头 人是师资队伍的佼佼者,一般可直接选择专业内德高望重, 权威较高的教学名师担任,但是专业群带头人往往不止一 人,对于有些专业不满足现实条件的情况下也需要创造条件 求,尤其是实践教学的需要,急需要聘请校外具有丰富实践 经验的企业家、工程师等兼职教师任教。但是,根据调查发 现,整个学院只有9名校外兼职教师,并且通过调研发现9名 兼职教师还极不稳定,多次出现缺课现象。同时,学院对兼 职教师也缺乏必要的监督管理,监管体制不完善,对教学质 量的完成有一定的影响。 (四)教学任务重,自我发展困难 去加强培养。因此,可以把专业建设作为教学团队群师资结 构优化的契机,不断加大专业尤其是骨干专业建设经费的投 入,实施激励制度,对专业带头人和优秀骨干教师给予重点 扶持,尤其是在学术研究和职称评定方面给予帮助。充分发 挥专业带头人在专业建设中的示范、辐射作用。支持教学团 队成员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活动,组织联合协作攻 关,创造宽松和自由的学术氛围,让教师群体在探索和碰撞 中产生新的思想,形成新的理论,发现新的工作方法,寻求新 因为师资力量的缺乏,每个专业的教师都具有繁重教学 任务,同时还要完成学校和国家的日常评估、管理工作,教师 忙于应对各类活动,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的完成比较困难。 教研室内不见教法研讨,没有课题讨论,个别教师虽然积极 的生长点,同时,要在尊重和依靠专业带头人的良性氛围中, 参加各类课题的申请工作,但是由于教学团队没有形成,个 人力量又薄弱,成功率较低。同时,因为没有形成良好的学 习和培训机制,专业教师获得最新学术信息和实践经验比较 ——鼓励竞争,推进发展,使专业群成为教师尤其是专业带头人 成长的沃土。这样才能依托专业的建设,不断锻炼和调整队 伍,整合师资结构,提升学术水平,提高整体素质。 146—— (三)积极引进社会师资力量。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经济管理学院师资问题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校外具有丰 体学习,鼓励个人进修,甚至强制要求按期获得学位等。 (五)严格工作考核。完善工作奖惩机制 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的严重缺乏,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培养 不是也不应该是单纯的理论教学,必须辅助一定的实践教学 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但是校内教师往往最缺乏的就 是具体实践经验,因此,在经济管理教学团队建设中必须想 方设法积极引进社会师资力量,完善和补充现有师资队伍, 优秀教学团队的形成和发展不能依靠教师的自发组织, 必须有完善的规则制度支撑,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工作的考 核机制和奖惩机制。在对教师的工作考核中,除了规定的教 学完成量和师生评价等基本内容之外,还应增加特色评价项 目,比如在专业群建设过程中,把教师有无教学创新成果、科 研创新成果作为评价项目,客观上会对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起激励作用。在考核制度方面,专业群可跟进自身情况制定 不同的目标要求和实施细则,形成可操作性的标准。对于有 突出业绩者给予奖励,而对于未完成工作任务者给予一定的 惩罚,建立一个教学团队一致认可的奖惩机制。只有在这样 或者直接传授实践工作要领来提升专职教师的素质。具体 做法是:第一,直接引进具有丰富经验的社会高层次人才作 为在编人员;第二,与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展开对接,聘请 企业家、工程师或专业工作人员进校园,作为兼职教师;第 三,加大本院师资队伍培养力度,送教师到企业和社会培训 机构学习、实践;第四,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送学生到企 业实习和锻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推动知识共享。打造学习型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相对于传统教研室的优势之一就是能更好地 实现资源的共享,尤其是教学知识、科研知识的共享,同时也 的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的支持下,才能保证教学团队群的持 续、健康发展。 专业群建设实行的是以名牌特色专业为核心,走群内专 业之间相互渗透、融合之路。开展专业群建设,有利于降低 专业建设的成本,降低师资和实验实习设备等方面的投入, 增强资源共享,提高办学效益。在专业群建设主线的基础 有利于形成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组织。虽然,教师 之间的合作关系要远大于竞争关系,对于知识共享理念的接 受方面不会存在太多障碍,但是受制于分散的工作时间和独 立的研究领域的约束,难以找到合适的知识共享尤其是隐陛 知识共享的模式与方法。这需要学院组织人力去考察和论 证适宜教学团队沟通过合作的方式。现行的做法是可以根 上,合理配置师资力量,合理规划和建设优秀教学团队,对实 现师资力量集中化、师资队伍共享最大化具有重大帮助,同 时又能在社会环境发展变动之时实现专业群内骨干专业的 动态转换,这对学院和学校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胡蕙芳.论专业群建设过程中的经验与问题[J].浙江工商职业 技术学院学报,2010(6). 据个人情况和整体师资结构情况选择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模 式或者采取咨询公司圆桌会议的模式,同时,单位也可以组 织人力物力建设知识共享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提 高教学团队成员的沟通、互动。另外,还要建立知识共享的 [2]梅亚明_高校专业群的集约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2006(9). 鼓励机制和学习型团队建设制度,一方面,对于教学团队成 员的成长或者团队发展有知识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鼓励知 [3]张立亭,等.我院专业群建设构想[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 科学版,20o4(3). 识共享;另一方面,要建立终身学习的制度,定期组织团队集 [4]周杏鹏,等.注重整体优化突出能力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 究,2006(5). (上接第72页) 可以看出“襄一良”和“襄一上”,这两种形式的简化是导 致“酿一耻”和“让一诚”的主要原因。 究不是不重要,但近代文字的研究尤其重要……我们应花足 够的力量去研究近代文字的历史……应提倡近代文字的研 另外,还有偏旁互相混写造成的俗写,如“刀”被写成 “ ”,究,俗字的研究o"[71现代俗字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研究,其 中和正字的字体关系也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据此 我们可以进一步去规范汉字,而且可以使我们对文字的发展 规律作进一步的了解。 参考文献: [1]颜元孙.干禄字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1:2. [2]唐兰.中国文字学[M].上海古籍出版社,2OOl:183. [3]张涌泉.敦煌俗字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8. [4]谢世涯:新El中简体字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9:19. [5]王继洪.异体字与汉字学研究[J].上海大学学报,1998(8):50. 如:照一照、招一掐,那么“ ”也可能被写成“刀”旁, 如:负一员、色一色。写行草时,容易将“十”写成“_}'’,如:情 一情、悦一十j乇,所以遇见“f”旁,也就有可能被写成“ 『”,如: 俗字字体形成极其复杂,但总的发展趋向,最主要的仍 博一博、协一协。这种混写的现象还有很多。 是为图省便和为适应语言运用的某种需要。 分类方法是否恰当还可以进一步商榷。有些俗字的归 类是两可的,本文只就其主要特点加以归类。 朱德熙先生在1986年曾经说过:“汉字有悠久的历史是 过去太着重于古文字的研究,总认为后代文字变化不大,没 有什么好研究的。从宏观上讲,可以这样说……但是仔细一 看,变化还是不小。就说从汉朝到现在,许多字都经历了很 复杂的演变过程,这里面有很多东西值得研究。古文字的研 [6]陆德明.经典释文[M].济南:齐鲁书社2001:3. [7]朱德熙.在“汉字问题学术讨论会”开幕式上的发言[G]//汉字 问题学术讨论会论集.北京:语文出版社,1986:8. ——14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