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校教师学习社群构建与专业发展研究——基于知识经济时代

来源:画鸵萌宠网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7期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No.7 2015 高校教师学习社群构建与专业发展研究 基于知识经济时代 罗军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教师的专业知识必须与时俱进,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求。目前高校教 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局限于教师个人自我的专业成长.难以满足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运用知识管理理论探讨了高校教 师学习社群构建与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提出通过互动构建学习社群,促进高校教师学习,激发专业热情,提升专业知识 和技能,提高开发新课程的能力等策略,促进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知识经济;高校教师;学习社群;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99(2015)07—0100—03 作者简介:罗军(1980-),男,博士,重庆科技学院(重庆401331)工商管理学院讲师,博士后,研究方向为知识管理、教育 管理。 收稿日期:2015-04-17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高等教育改革重点项目“围绕核心技能培养,打造卓越管理人才的理论与实践”(1202008)。 回顾过去30多年来的教育改革。第一阶段集中 在体制方面,第二阶段的焦点在课程方面,但都遇到 了不少的困难,也引发了不少的争议与批判。反思这 两轮教改的焦点与推动方式,不难看出:(1)教育改 流动。如何使教师彼此之间能有更多的互动与交流, 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机构与管理部门必 须思考的问题。基于此.笔者引进知识管理新工 具——实践社群(communities of practice)理念,构建 革的核心及成败关键,不是体制,也不是课程,而是 人的素质。(2)改革速度太快,容易造成适应不良、配 套措施不足,导致未见其利,先见其弊。因此,在知识 经济推动下的第三轮教改,应以协助教师提升素质 为核心,将焦点置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终身成长方 面。特别是对于高校来讲,其作为培养、输送高级专 业人才的重要基地,更应该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高 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 要求,也是传统教育与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重要区别。 一高校教师专业学习社群,促进教师有效分享自己的 知识与教学经验,从互动中促进专业成长,帮助其专 业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当前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局限与趋势 (一)传统个人主义思维的局限 目前,我国高校教师一般都具有研究生学历,从 师资培养到在职进修均是以学术专业为导向的培育 方式。这种方式是以改变教师个别的教学知识与行 、知识经济下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 为,提升教学效果为前提假设。因此,高校教师的成 长与发展,偏重微观层面的教学改进,局限于个别的 教学知识,教师仅是被动接受训练,而非主动建构学 习,缺乏群体和社会建构的理念。Oversby等学者指 出,学术专业导向观点把教学当作理性与技术的活 动,把教师专业成长等同于训练教师在教室复制行 要性 在高校的教育实践中,知识管理的关键在于教 师,知识传递的主角是教师,知识分享的核心当然也 应是教师。然而,传统教师时常受限于自我选择的认 知方式,采用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模式,教师的认知 为而已,只重视个人的专业成长.并未重视知识分享 和社群协商,窄化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也忽略了 学习过程的复杂性,因此有必要进行改革。李翠白、 形式与个人经验决定其教学行动。因此就出现了所 谓的“教学因应策略”。这种因应策略是教师自主的, 从自己认知的角度去决定教学,缺乏知识分享,容易 宋萑等学者指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师缺乏 导致了教学孤立主义等问题。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 教师本应是知识分享的主角,但却成为了阻碍分享 的因素,使得高校的知识传递只限于个别教师传递 给个别班级.失去了教师间的群体知识分享和知识 一真正的团队合作,更多的是通过协同教学、交换班级 授课,合作流于形式,没有进行很好的团队协商和讨 论。究其原因,在以往的师资培训过程中,并未教导 未来的老师们从不一样的角度去接纳、思索不同的 100~ 声音,启发教师树立彼此之间协同合作教学的理念, 并形成教师即研究者的角色。这些人员进入高校后, 学校行政单位一般只能通过定期举办的各种班际或 为,为了提升教师多方面的能力,以及通过不同的渠 道与方式,发挥个人知识的最大化功能,一种有利于 教师合作与创新的“知识社群”的形成是发展的必 然。综上所述,众多的研究和文献都非常强调发展 校际的讲课竞赛、教学评比等,将教师塑造成捍卫班 级荣耀、成就学生学习成果的主导者。在此背景下。 “教师学习社群”,以社群合作凝聚共同教学的价值, 再以彼此的教学实践知识为讨论内容。这对教师的 专业发展才具有重要价值。 虽然有些学校提倡教师要通过分享或彼此讨论来达 成学校某些行政目的或愿景.但是教师的心态很难 改变。所以,更难要求高校教师改变传统思维,无私 地分享知识与智慧,塑造学校的共同愿景。目前有许 多教师带着对不确定性的畏惧,不希望被孤立、被冷 落的想法,勉强和大家拴在一起。对此,陈美玉、邱学 青等学者质疑这种因暂时性目的而结合在一起的教 师新文化究竟能维持多久。 在知识经济浪潮中,知识的半衰期愈来愈短,高 校教师的个人知识亦是如此。Wasik&Hindman认 为,若教师不能及时与他人进行多层面的知识转换, 并学习彼此的新知识.让个人知识发挥拓展性的应 三、基于学习社群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一)高校教师学习社群的理论内涵 从理论发展来看.“学习社群”在20世纪9O年 代开始发展.源于企业对组织学习能力的假定.为激 发个人与组织的潜能.推动组织改进的动力。之后, 这个概念被应用到教育上,提出了教师学习社群概 念。不同的学者使用不同的名称来描述教师学习社 群,这包括教师专业学习社群、实践社群和学习者社 群。虽然这些学者的用语及分析有差异,但其内涵及 本质是相通的。总的来说。教师学习社群应包括以下 四个方面:(1)共同要关心的事务,通过持续的互动 增加及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与技术;(2)具备共同的 目标及价值取向;(3)共同协作,集体负责;(4)一起 探究、反思、学习、分享经验及改进教学。因此,我们 可视高校教师学习社群是通过协同合作的人际互动 关系,形成相互支持的专业发展环境。加强具体的教 学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建立学习型组织的目标。 (二)基于学习社群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1.通过互动促进高校教师学习 用价值.展现教师智慧的学习力.那么教师会局限于 自己的框架中,难以再学习和应对新的挑战。因此, 高校教师应该是知识的传播者、分享者,也是知识的 创造者,更是专业学习社群的一分子。不应该只是单 打独斗的独行侠,只有进行团队知识分享与学习文 化,才能带动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趋势:合作与社群 在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高校教 师的专业发展,其原因包含学校、家长和学生对高等 教育的高度关切。一方面,社会期待高校教师能够不 断地成长;另一方面,环境不断的变化,使得教师对 知识的自我更新能力和知识分享的机制更加重视。 学习是发生在有意义的交换、共同合作及合作 建构中。学习社群不只是将人聚集起来并给予代表 名称而已,重要的是人员的共同参与和投入。Vygot. sky认为学习是一种社会现象,高校教师的成长与学 习是发生在教师彼此的互动之中的.这说明了社群 当课程与教学的知识不断地增加与要求创新时,高 校教师不能仅拥有原来研究生学习与师资培育时所 接收的知识和技能,而是需要不断的专业发展。只有 促进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才能使教师改进自己的 教学。不断提升教育质量。从当前国内外教师专业发 展的途径来看,主要包括在职进修、教师行动研究、 教学教案、教师叙事和反省日志等。从在职进修来 看.教师一般利用晚上或寒暑假参与研究所承担的 课程或进修课程等,这些都只能是学校某个老师个 人的参与.回到学校也只是个人的专业成长而已。笔 者认为在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传统方法中,大多是 个别教师的自我成长.即使全校教师都去参与不同 的专业发展,回到学校教学环境中,在没有知识分享 的重要性。以学习社群作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触 媒,可引导教师互相共同学习,分享彼此的知识,还 可以将内隐知识转化为大家可以共同分享的知识; 同时。社群里的教师还可以放心地提出问题以产生 对话。并促成课程改革。 2.提供高校教师学习的机会 Butler.Schnellert研究指出,高校领导者若能成 功提供学习机会、学习空间和学习条件,则将能触发 教师的专业发展。要发展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师不能 闭门造车.只有和其他面临相同情况的人有接触、交 的机制下。仍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因此,许多学者 都提出了有关教师合作学习和建立知识社群的概 念。例如:Bullough&Githin提出了“教育社群”(ed— ucative community)概念,此概念就是用来矫正个人 流的机会,才能够累积他们的经验。高校教师可经由 类似学徒学习的过程,学习社群中的技能、规范与规 则。总之,新教师、实习教师或在职教师,均可在社群 中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 3.激发高校教师的专业热情 学习的缺点:周淑卿提出教师专业的提升不仅追求 个人的进步,更致力于专业社群的建立;陈美玉认 一现有不少高校存在过度强调行政化科层体制, 101— 这不利于激发高校教师的教学热情,也不利于教师 的专业发展。因此,为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校的 际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是目前我国教育改革实 践中的一个重大课题。高校教师内在专业结构的发 展在教师专业成长中处在核心位置。随着高等教育 组织结构宜在科层体制的基础上,逐渐营造有利于 教师学习社群的网络组织。在学习社群中,教师们分 享自己的课程实践经验供他人参考,而其他教师也 会立即予以反馈.或者采用某位教师提供的经验将 其应用于教学上,提供分享的教师将会觉得自己的 意见被同事采纳而感到自己受到重视,内心得到满 教学改革的深入,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逐渐超越了 教师的个人层面,向高校教师群体专业化迈进。高校 教师专业发展走向群体实践使得群体共生的教师文 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教师群体不仅承担着学 校作为知识组织和传播的功能,也是知识创新的主 体,其自身的专业发展更是通过教师个体知识的内 化与外化过程得以实现,而运用知识管理的理念促 足,更进一步激发其热情,下一次更愿意分享其实践 经验:而从社群中获得经验的教师,则认为社群提供 的宝贵经验,可激发其进行教学改革的热情与动机。 4.提升高校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进以校为本的教师群体专业发展也逐渐成为了学校 管理的新范式。 参考文献: 高校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优劣,攸关高等教 育质量的良莠,教师参与社群对教师发展、改进教学 和提高教育质量均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社群, 教师可以和同事相互交换教学经验与反省专业发 展.进而获得学科知识与能力、教学知识与技能及教 育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促进其 专业成长。 5.提升高校教师开发新课程的能力 [1]陈美玉.从内隐知识的观点论教师学习与专业发展【J】.课程 与教学,2006(3). [2]邱学青,李正.基于知识管理视角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6). 『31饶慧媚.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D1.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7. f4】李翠白.西方情境学习理论的发展与应用反思 】.电化教育 研究,2006(16). 由于高校教师在学习社群中是分享共同的资 [5]宋萑.新教师专业发展:从师徒带教走向专业学习社群[JJ.外 国教育研究,2012(4). 源、经验与教学案例,一方面他们可通过课程社群学 习跨领域课程的整合以及学习如何思考课程内容的 适切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学习社群邀集其他教师 共同分享教学经验以及创新课程,创造优秀教师与 其他教师交流的机会,促进对教学实践的理解及改 [6】张素贞,吴俊宪.大学与学校专业伙伴合作之个案研究:以 专业学习社群为焦点『J1.教育研究与发展,2012(1). [7]赵倩.促进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 学.2008. [8]詹志禹.课程创新与教师的自我创化一系统演化的观点[JI.教 育研究集刊,2003(28). 进。以决定其是否接受课程或修正课程,甚至再设计 新课程。因此,通过学习社群中具备共同实践的特 性.可以帮助教师累积课程实践知识,提升课程开发 和创新能力。 6.帮助高校吸引及留住优秀教师人才 f9]Avalos B.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over ten years[J].Teaching and teacher e— ducation,2011(1). [10】Butler D L,Schnellert L.Collaborative inquiry in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3[].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012(8). 合作文化及专业社群可以帮助高校教师激发创 意,增强其实践新点子的自信心。即使遭受挫败也有 支持性的网络予以支持.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不会 感到孤单。高校教师学习社群的组建就是为了改变 教师孤立的倾向.增强对学校的认同与归属感,并在 [1 1】Golombek P,Doran M.Uniting cognition,emotion,and activity in languag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Ⅲ.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014(39). [12]Kedzior M,Fiifeld S.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J]. Education Policy Brief,2004(21). 与同事的互动学习中,触发专业对话,提升专业知 识,并提升学校效能。在社群中,教师可以获得成就 感。满足其兴趣,也可以让教师具有归属感,因而愿 意留在学校继续服务,这就可以为学校留下优秀的 [13】Oversby J,McGregor D,Woodhouse F.Science Education Research and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J].Eduea— tion in Science,2013(251). 人才。同时,学校如果能营造良好的教师成长氛围, 则可以吸引更多其他高校的教师慕名而来.加入该 高校的教师行列,使学校具有优秀的师资队伍,促进 学校发展。 [14】Van Driel J H,Berry A.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cusing on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J】.Educational Researcher,2012(1). [15】Wasik B A,Hindman A H.hnproving vocabulary and pre— literacy skills of at——risk preschoolers through teacher pro— 四、结语 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已成为国 fessional development【J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 gY,201 1(2). (编辑:文汝) 一1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