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方案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那些不能以有形物品呈现出来的文化传统,如音乐、舞蹈、手工艺、民俗、语言等。这些文化传统代表了人类的历史、文化、价值观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遗产,我国从2006年开始实施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这项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实地调查、整理、归纳和统计,建立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二是编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和实施方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科学的指导。
具体的工作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建普查工作领导小组
根据国家的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当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方案,制定普查计划、预算和人员配置等。
二、确定普查对象及范围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范围包括我国的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文艺、民俗、传统医药、传统手工艺、传统节庆、口头文学和传统音乐等。普查对象应当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人民群众、社团、机构和专家学者。
三、确定普查的内容和方法
普查的内容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地理分布、传承形式、发展现状、价值评估等方面。普查的方法包括实地考察、调查问卷、专家评估、图像采集等多种手段。
四、组织普查人员和培训
组织具有文化、艺术、历史、社会学等专业背景的普查人员,为其提供培训和指导。普查人员应当遵守普查纪律和保密规定,认真细致地进行实地调查。
五、整理统计数据、编制普查报告
整理统计数据,对数据进行汇总和分类,编制普查报告,包括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状况等。此外,普查报告还应当提出保护和传承的建议和具体措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指导。
六、宣传推广普查工作
普查工作结束后,及时公布普查结果和报告,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推广,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意识和保护意识。同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际上的影响。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对于保护和传承人类文化财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标准化、系统化、科学化的普查工作,可以全面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和问题,制定研究、保护和传承的计划和措施。这项工作不仅是一个文化遗产
保护的工作,更是一项时代使命,为我们后代留下更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8.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23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