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卷第13期 2011年7月 甘肃科技 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f.27Ⅳ0.13 .,以.20n 铁路隧道防排水设计改进措施 马志富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300252) 摘要:结合某客运专线隧道防排水设计及运营后的渗漏水情况,将渗漏水特征根据位置、形式进行分类,并对渗漏 水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渗漏水原因逐一给出改进防排水系统的措施,优化隧道防排水设计,进一步指导隧道施工。 关键词:隧道;防排水;设计改进;建议措施 中图分类号:U453.6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交通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 分的各种隧道迅速发展,隧道建设条件和结构形式 也越来越复杂。自从中国第一座铁路隧道台湾狮球 岭隧道(全长261m)1890年建成通车以来,到2009 年底,通车运营铁路隧道总长将接近7000kin。 墙设泄水孔与侧沟连通。 1.2个别隧道渗漏水情况 1.2.1渗漏水情况 该客运专线自交付运营后,部分隧道部分地段 存在渗漏水病害,渗漏病害主要表现为衬砌及隧底 表面存在水渍与洇湿,其中甲隧道有11处渗漏水点 (底部7处、边墙3处、拱腰1处),乙隧道底部渗漏 点3处,丙隧道拱部2处,丁隧道边墙2处。 1.2.2渗漏水特征 防排水是铁路隧道设计标准建设、设计、施工中 的重点,但衬砌渗漏水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地出现在 新建铁路隧道中,隧道渗漏水不仅直接影响行车安 全,而且还降低隧道通风、照明系统的工作效率,诱 发运营设施的锈蚀,影响隧道结构的耐久性,在寒冷 地区隧道的渗漏水还会引发挂冰、底鼓等不良病害, 严重危及行车安全。 1)按渗漏水位置分 (1)拱墙渗漏水:以点、线或面渗漏的方式从隧 道拱墙部位渗漏);(2)底板渗漏水:底板存在水渍、 或明显水流现象;(3)设备洞室渗漏水。 2)按结构部位分 因此,针对目前国内的防排水技术现状,有必要 进行进一步的研讨,对防排水技术提出更新的改进 措施,进一步指导铁路隧道设计与施工,使隧道工程 (1)施工缝、变形缝部位渗漏水;(2)其他部位 渗漏水。 3)按渗漏表现形式可分为 交付运营后处于整洁状态。 1 某客运专线隧道防排水设计及个别 212点隧道渗漏水情况 1.1防排水设计 1.1.1 隧道防排水原则 (1)点渗漏如图1所示:不连续、无规律的渗漏 现象,表现为蜂窝、点状渗漏水;(2)线渗漏如图2 所示:连续的或有一定规律的,以线漏为主的渗漏现 象。渗漏线可分为变形缝和非变形缝两种,主要包 括伸缩缝、沉降缝、施工缝和裂缝等;3)面渗漏如图 3所示: 隧道防排水采取“防、排、截、堵结合,因地制 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1.1.2隧道防水措施 隧道二次衬砌采用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不低 于I'8;隧道拱墙防水板厚度不小于1.2mm;环向施 工缝内设中埋式橡胶止水带;纵向施工缝涂混凝土 界面处理剂。 1.1.3隧道排水措施 隧道内设双侧水沟加中心水沟排水管;环向设 qb50mm透水管盲沟;纵向设qb80mm透水管;隧道边 图1点渗漏 144 甘肃科技 第27卷 围2线渗漏 图3面渗漏 2渗漏水原因分析 2.1隧道防水板破坏 防水板防水是隧道防渗漏的第一道重要防线, 工程中出现失效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初期支护表面不平整,初期支护凸起部分在 模筑混凝土压力下刺破防水板。 2)浇筑二衬混凝土时,防水板在混凝土下落的 牵扯下,造成断裂或撕裂破坏。 3)因固定要,防水板热熔后产生薄弱点,易发 生损坏。 4)焊接钢筋时导致防水板受损。 5)防水板搭接处理欠佳。 2.2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失效 1)混凝土因漏振、跑模、漏浆等因素都有可能 导致自防水失效。 2)衬砌出现开裂,产生裂缝的原因,主要有几 个方面:(1)于缩裂缝;(2)温度裂缝;(3)变形裂缝。 2.3施工缝、变形缝防水失效 施工缝、变形缝是防水的薄弱部位,虽然施工缝 增加了止水带,但仍出现渗漏,原因分析如下: 1)止水带与混凝土结合不密实 混凝土浇注时,混合料与止水带紧密接触,但硬 化过程中,止水带与混凝土易出现间隙。 2)止水带的选型不合理 中埋止水带凸高对地下水渗透起阻隔作用,但 因凸高选择不合理,阻隔作用降低。 3)端头模板漏浆 端头模板在止水带两侧不够严密,混凝土浇注 时容易漏浆,使止水带周围混凝土不密实。 4)中埋止水带错位 由于模筑混凝土的牵扯以及止水带固结不稳 固,易出现弯曲、偏移设计位置等现象。 5)止水带接头不严 环向施工缝中的止水带不完整,容易形成防水 的薄弱环节。 6)渗水下排不畅 透过防水板的渗水常向环向施工缝汇聚,但由 于施工中止水带常存在弯曲现象,没有下泄通道。 7)仰拱及仰拱填充未严格分开实施 部分仰拱及仰拱填充一次性浇筑,导致仰拱形 成的贯通性的环向施工缝,易造成底部渗水。 8)水沟侧壁施工缝防水不严 目前设计中并未针对水沟施工缝采取相应防水 措施,易反渗,导致隧底面形成水渍、流水等。 2.4隧道排水不畅 发生堵塞的部位集中在如下部位: 1)盲管或泄水孔堵塞; 2)双侧水沟及中心排水管堵塞; 3)泄水孔泄水能力不足。 3 改进防排水系统的建议措施 3.1防水板 1)防水板材料选择,隧道设计过程中应根据不 同的地质、气候情况选择合适性能指标的防水板及 确定合理的防水板厚度。 2)加强施工过程中防水板检测,防水板是隧道 结构防水的第一道防线,防水板施工质量的好坏是 隧道工程渗漏病害的重要因素。 3.2施工缝、变形缝 1)施工中止水带在界面位置应保持平展。 2)加强施工缝、变形缝堵水设计 富水地段,隧道施工缝、变形缝易出现渗漏水现 象,为了便于运营期间对渗漏水的治理,富水地段施 工缝变形缝间可加设可维护注浆管,当运营期间施 工缝变形缝发生渗漏水病害时,可通过预留注浆管 注浆封堵来实现病害整治。 3)建议止水带增加排水功能,如图4所示。 第13期 马志富:铁路隧道防排水设计改进措施 145 止婆超_水 ; 渗 _・ 3)重视正洞与设备洞室相交处防水板衔接。 ‘、 _-一 4)设备洞室底板面向正洞侧应设置不小于I% ’’’’ ’u’ 打l 通道 旌工冀 |I缘 : …一 … …一 … …一~一 … … …… …一 的下坡,可确洞室内水引至正洞侧沟内。 3.5注浆防水 圈4可排水止水带 为了保证注浆效果,建议针对富水带特别是寒 冷地区富水带注浆堵水技术执行规范化管理。 3.6其他措施 4)增加沟槽部位防水设计 目前设计中对水沟电缆槽施工缝防水基本都没 有进行细部设计,导致水沟内水从部分施工缝渗出, 底板与沟槽接缝也是防水薄弱点,建议防水设计中, 应考虑细部防水,如图5所示。 一、 1)全包防水隧道结构对高水头环境适应能力 差,可能因结构庞大,结构施工工艺复杂,而导致结 可 釜 ,一…。L} 住…鐾一 !==:: :兰 …… ……一构因振捣、水化热等问题带来结构本体防水瑕疵,且 开挖断面巨大,施工安全风险较大。一般仅在有严 格地下水环境(地下水流失可能引起居民饮用水困 难、地表沉降等)要求的工程中采用。 2)将防排水施工作为一道关键施工工序,在隧 图5 沟槽施工缝构造防水 道施工组织设计中充分考虑合理的施工周期。 5)仰拱及仰拱填充必须错开施工。 6)规范与发展其他施工缝止水材料 传统的止水条与止水带相同,存在定位困难的 问题,应进一步研究方便施工止水有效的新材料。 3.3排水系统 3.3.1 盲管 4结语 随着铁路隧道的设计标准不断提高,铁路隧道 防排水设计应进一步加强其系统性,排水与防水应 紧密结合,尤其应注重隧道排水系统对防水的基础 性作用,根据具体的工程条件有针对性进行防排水 设计,做到防排水精细化设计,做好材料使用控制, 并将防排水施工作为一道关键施工工序,从而保证 防排水系统稳定可靠。 参考文献: [I]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GB50108—2008。 1)尽量考虑采用可维护型盲管,确保盲管堵塞 后,可疏通,确保隧道排水舒畅。 2)设计中明确盲管施工及保护要求,避免人为 造成施工模筑混凝土时堵塞盲管。 3.3.2侧沟 i)运营前对侧沟进行彻底清理。 2)盖板实现工厂化生产,统一管理施工。 3.3.3 中心排水管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oo8. 1)减小检查井间距,方便中心排水管疏通、维 修。 2)设计中应根据具体地质情况、地下水情况选 择合适的中心排水方式。 3.4设备洞室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TBIO003—2005,铁路隧道设 计规范[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3]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IZ311—2009,铁路隧道防排 水施工技术指南[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4]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高速铁路隧道[M].北 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1)采用全包防水,确保设备洞室内防水效果。 2)设备洞室底部周圈设置盲管,将衬砌背后地 下水引至正洞排水沟内。 (上接第45页) [5]赵勇,唐国荣,倪光斌,等.中国高速铁路主要技术标 准和关键技术[J].中国高速铁路隧道国际技术交流 会论文集.北京:中国铁路出版社,2006. 参考文献: [1]王侬,过静瑁.现代普通测量学[M].清华大学出版 社,2009. 5)利用新的卫星遥感测地资料重建我国30”× 3O”数字高程模型; 6)尽快研究我国大地测量数据向社会开放的 政策、法规和管理机制,着手建立国家级能够进入 NSDI的大地测量数据库。 [2]承继成,林珲,周成虎.数字地球导论[M].科学出版 社,2004. [3]罗伯特.空间数据分析理论与实践[M].海宁,李建 松,秦坤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