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衬质量控制要点
一、 防水
1、防水板铺设前基面处理:
边墙及拱顶应提前处理好外露的锚杆头, 不能有凹凸面, 可在潮湿面上施工,但表面若有积水,则需清除干净,以免影响搭接边的粘结。
钢筋网等凸出部分,先切断后用锤柳平摸砂浆素灰,如下图
有锚杆凸出部位时,螺头顶预留 5mm切断后,用塑料帽处理,如下图
初期支护应无空鼓、 裂缝松酥,表面应平顺,凹凸量不得超过± 5cm,如下图
2、防水层搭接要求
防水层搭接宽度≥ 10cm,分段铺设的卷材边缘部位预留至少 50cm
的搭接余量,无纺布则多于卷材层至少
20cm,(钢筋预留最长筋不多
防止损
于防水卷材层) 并对预留部分边缘部位进行有效的保护措施,
伤。如有损伤应及时修补。 环向铺设防水板时,下部防水板应压在上 部防水板之上。无纺布及防水层预留高度及长度相邻结构段应保持在
同一位置(高度)。如下图:
上部防水板
20cm
无纺布
上部防水板
20cm
10cm
防水板
下部防水板 下部防水板
3、防水层阴阳角及修补:
阴阳角防水施工时,防水层需施做半径不小于
5cm的圆弧。对于
因弯折而形成空鼓、破损导致焊接不到位的部位,采取加强处理,另
外补贴防水层,所有修补用的防水板加工成椭圆形 ,不能采用长方形。
4、施工缝防水:
施工缝中部设置中置钢边橡胶止水带。
施工缝外侧加设 60cm宽
防水加强层。止水带安装必须固定牢靠, 钢边橡胶止水带的转角半径
不应小于 20cm。止水带接缝不得设置在结构转角处。 止水带接头采
用热压焊接,止水带相互交叉时,交叉部位宜采用十字配件 , 如无必须采用固定措施,保证相交止水带的橡胶部分密贴。
5、变形缝防水:
变形缝处除辅助防水层外设置三道各自成环的止水线:
变形缝处设置外贴式止水带;
变形缝中部设置带注浆管的橡胶止水带(中心带气孔型) ,形成一道封闭的防水线。
6、注浆管安装:
拱墙部位的防水层和二衬之间预埋 Φ42 注浆管,注浆嘴间距为
4~6 米。管口外露长度应统一( 5cm),注浆管开口于模版台车上,
接缝位置做封堵处理, 预防露浆。能有效避免二衬拱顶浇筑砼的密实
度不足的现象。
7、施工缝处理
先浇筑的混凝土必须在达到强度后凿除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
和松软层,充分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凿毛要求露出新鲜混凝,面积
大于 75%。
纵向施工缝后浇混凝土前,在凿毛的混凝土表面铺一层不大于
30mm的砂浆或不大于 30cm的混凝土,并按设计要求设置止水条或止 水带。仰拱与矮边墙不能同时浇筑时, 仰拱水平施工缝必须凿毛并设
置止水条。
环向施工缝后浇混凝土前, 在去除表面浮浆和杂物, 设置中埋式止水带,涂刷水泥净浆或混凝土界面剂 ,及时浇注混凝土。
二、 钢筋
1、 原材料及半成品:
钢筋原材进场后, 分类堆码, 堆码时统一垫枕木,堆码高度不宜过高;半成品与原材分类堆放整齐,做好本成品、成品保护措施; 接头车丝加工完成并经检查合格后需带上保护套 。
2、 加工要求:
钢筋长度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下料, 下料前及时与工程部协调沟通,确认后方可规模加工,避免不必要的材料浪费现象。
3、 直螺纹连接:
本工程钢筋直径大于等于 22mm的均采用直螺纹连接。
直螺纹接头钢筋端部应使用砂轮切割机切断钢筋, 切口面应与钢筋轴线垂直,严禁马蹄形活翘曲, 严禁用剪断机剪断或用气割切割下料;墩粗头严禁有与钢筋轴线相垂直的横向裂纹; 钢筋丝头长度必须满足企业标准中产品设计要求,公差应为 0~2.0p ;钢筋丝头必须使
用专用直螺纹量规检验 ,通规能顺利旋入并达到要求的拧入长度,
止
规旋入不得超过 3p;对已检验合格的丝头必须加以保护。
直螺纹钢筋连接时接头必须采用管钳扳手拧紧, 钢筋丝头必须在套筒中央位置正对轴线相互顶紧; 标准型接头安装后的外露螺纹不宜超过 2p;安装后必须使用扭力扳手校核拧紧扭矩,拧紧扭矩值必须
符合表 1 规定:
表 1 直螺纹接头安装时的最小拧紧扭矩值
钢筋直径 mm
≤16
100
18~20
200
22~25
28~32
320
36~40
360
拧紧扭矩 N·m
260
4、
焊接及绑扎:
钢筋直径小于 22mm的采用焊接, 单面焊接,焊缝长度≥ 10d。采
用绑扎搭接时,搭接长度≥ 35d。
HPB300钢的焊条采用 E43**,HRB400 钢的焊条采用 E50** ,焊缝
高度大于 6mm、且中不小于钢筋直径的 0.3d ,宽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
0.8d 。
5、
其他要求:
(1) 、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 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 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
35 倍 D(D 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
直径 ) 且不小于 500mm。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
百分率不宜大于 50%。
接头不满足要求时整改办法:
在钢筋骨架未绑扎时, 发现接头数量不符合规范要求, 应立即通
知配料人员重新考虑设置方案,如已绑扎或安装完钢筋骨架才发现,
则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一般情况下应拆除骨架或抽出有问题的钢筋返
工。如果返工影响工时或工期太和则可采用加焊帮条 (个别情况经过
研究也可以采用绑扎帮条)的方法解决,或将绑扎搭接改为焊接。
(2)、变形缝、变截面、交叉口、预埋件及预留孔洞处钢筋安装需满
足设计及技术交底要求。
( 3)、杂散电流焊接现场需做好标识, 杂散电流连接及测量端子需预埋镀锌扁钢,预埋高度轨面上 50cm,焊接后报工程部技术人员检查
验收。(详细要求参见杂散电流防护技术交底)
( 4)、钢筋保护层厚度按 5cm设置,内层钢筋需按要求绑设混凝土垫块,严禁采用定位钢筋充当保护层。 模板就为后, 及时检查保护层厚度是否满足要求, 如不满足及时采取措施纠正, 避免浇筑砼后出现露
筋现象。 露筋处理措施:
范围不大的轻微露筋可用灰浆堵抹, 露筋部位附近混凝土出现麻
点的应沿周围敲开或凿掉,直至看不到孔眼为止,然后用砂浆找平。 为保证修复灰浆或砂浆与厚混凝土结合可靠, 原混凝土面要用水冲洗,
用铁刷刷净,使表面没有粉层,砂浆或残渣,并在表面保护湿润的情 况下补修。 三、 模板(台车)
1、模板台车就为前钢模板面需 涂抹机油、脱模剂 。
2、模板台车上一循环浇筑后,及时清理台车上的杂物;检查构件支 撑及螺栓稳定性、变形情况。
3、台车就为时,保证二村净空尺寸。严格落实测量组断面检查复核 制度,确保断面尺寸不侵占净空 。
4、模板加固,设置 专人负责浇筑前的检查工作 ,缝隙采取恰当措施
封堵,保障不漏浆。 浇筑时,安排专人看守,如有漏浆或模板偏移及时处理。 严禁爆模现象出现。
5、关模时,特别是端头模版时,严禁随意切割结构钢筋现象。如特 别情况需要,处理后及时通知钢筋工进行补焊钢筋, 保证结构钢筋整体性。
6、预埋件、预留孔洞、集水井等模板关设时,按测量技术交底尺寸
要求,并加固牢靠。关模时注意保护好预埋件, 做好预埋件固定措施,防止预埋件偏移走位 ,保障浇筑后预埋件位置的准确性。 主要预埋件为:止水带、杂散电流测量连接端子、综合接地引出线、矮边墙泄水孔等。
四、 混凝土
1、 浇筑前检查各项预埋件、止水带、预留孔洞、预留注浆管、杂散电流焊接及测量连接端子是否按要求预埋,加固妥当;检查模版加固支撑情况,模版缝隙是否堵塞。
2、 3、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提前 2 天计划,确保砼供应及时。
砼浇筑过程设 专人指挥、专人放料、专人捣固、专人观察端头
模板;如有异常情况指挥人员及时沟通处理。
4、 浇筑速度根据现场浇筑结构段严格控制, 预防因浇筑过快导致
脱模;浇筑最后拱顶位置,一次性浇筑,提前计划剩余砼量略高
与预估混凝土量,一次性浇筑到拱顶,确保砼连续性。
5、 砼浇筑后待强度等级高于设计的 80%后方可脱模,具体以实验
室试件强度为标准,确定脱模时间。
6、 砼浇筑后,及时处理水平施工缝的凿毛工作 筑后的错台及时打磨修补,确保砼外观质量。
,减少工作量。 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