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镜源 张明磊
来源:《科教导刊》2022年第14期
摘 要 为满足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基本需求和现代教育的要求,高职院校一定要加大大学生劳动教育,以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文章主要关注陕西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际状况,并立足于学情,探讨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具体实践路径,提出了七点可行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 新时代;陕西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2.14.007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Labor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nShaanxi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New Era
HUANG Jingyuan 1 , ZHANG Minglei 2
(1. Shaanxi Vocational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Xi 'an, Shaanxi 710119; 2. Xi '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Xi 'an, Shaanxi 710055)
Abstract In order to meet the basic need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modern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ust increase labor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order to cultivate talents who can adapt to social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mainly focuses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labor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Shaanxi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based on the learning situation, discusses the specific practical path of labor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and puts forward seven feasible practical strategies. Keywords new era; college students of Shaanxi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abor education 1新时代陕西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际状况 1.1陕西高职院校的部分大学生劳动价值观不够健全
在陕西高职院校中,大部分大学生都能明确劳动的重要意义,也能够形成劳动最光荣的价值观,并且希望利用劳动去创造更幸福的生活。然而在调查中,发现也有部分学生对劳动教育
的理解出现偏差,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幸福的生活也可以不通过劳动,他们将劳动简单定义为体力劳动,对劳动教育的认识还不够,其劳动价值观还不够完善,也不能切实意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与价值。
1.2陕西高职院校的部分大学生缺乏劳动精神
虽然陕西高职院校的多数大学生都可以在校园、家庭、社会中承担相应的劳动责任,但仍有部分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因为他们觉得在当今社会中,体力劳动并不重要,而脑力劳动则更能反映自身的人生价值,所以这部分学生都认为在今后的职业中要选择脑力劳动的工作岗位,因此对劳动教育并没有特别重视,也没有意识有目的地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培育自己的劳动能力。
1.3陕西高职院校的部分大学生劳动品德需要加强
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经过长时间的坚持才可以形成,而好的劳动习惯也应如此,良好的劳动品德需要坚持不懈的毅力。笔者经过对有关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和实地考察,发现陕西高职院校的部分大学生很少在家庭、学校、社会中坚持劳动,在学习期间,由于家庭较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了让学生可以有更多的学习时间,很多家长很少让学生劳动;而在学校中,大部分学校也只会让学生进行每周一次、每月一次或者每学期一次的劳动活动,从而造成了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较好的劳动习惯,没有形成良好的劳动品德。 1.4陕西高职院校的部分大学生缺少劳动实践活动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进一步强化理论知识。通过对相关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和实地考察,笔者发现陕西高职院校的部分大学生几乎没有参加过任何劳动实践活动,部分参加过的劳动实践时间也比较短,这从另一层面上也反映出了新时代陕西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劳动教育亟须加强。 2新时代陕西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缺失的原因剖析 2.1陕西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教育机制的虚化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从初中或者高中开始起就很少接触劳动教育,学校更多重视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劳动教育没有在考试的范畴内,导致学生和教师缺少对劳动教育的重视。进入高校以后,老师们更多关注的是对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在高职院校的教育考核体系中也很少将劳动教育纳入考核的范畴。此外,由于学校不断扩大的招生规模,以及學科数量和在校学生总量的迅速增长,也造成了不少高等职业院校所开设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并不能涵盖到高职院校的全部在校学生,而大部分高职学校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也均以学生自主参与的形式进行,从而造成了部分学生并未参与过具体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高职院校劳动教学体系的不完善,以及劳动教育制度的虚化,使得高职院校的劳动教学制度没有了实际的价值和意义。
2.2陕西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的窄化
新时代,虽然目前陕西省的高职院校大部分都开展了劳动教育课程,但许多高职院校所开展的劳动教育课程相对比较片面,课程内容较单一,不能够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对于劳动教育的基本内容也认识得不彻底。尽管目前高职院校都在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但大多都以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集体劳动等为主,劳动课程的社会实践时间较短,并且内容相对阶段化,学生所接触的劳动教育的内容比较片面化,也不容易建立系统的劳动教育体系。
2.3家庭教育中劳动教育理念的缺失
据了解,目前大多数陕西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是独生子女,自幼就深受父母的宠爱,很少参与劳作,也有部分家长并不了解劳动教育功能,导致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衣食住行包办到底。这种教育理念下,不少学生自幼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忽略了劳动教育的基本价值,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导致大部分学生缺乏自主劳动的意识,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
2.4社会氛围中不良风气的影响
由于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网络、新兴媒体等的兴起,大学生容易受到社会中不良行为的影响。例如:不断爆出的直播行业的负面新闻,不少人利用各种传媒软件,通过宣传低俗内容获取大量钱财,而这些社會中的不良风气也对当代大学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大学生正是处于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阶段,这些负面影响,会使他们淡忘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妄想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财富。 3新时代陕西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机制构建 3.1剖析劳动教育改革文件,构建5+2制度体系
高职院校可以组织全校各系的教职工,深入学习劳动 教育改革的相关文件,充分领悟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从 学校的实际情况着手,形成“教学、宣传、科研、实践、竞赛”五个抓手和“评价教育机制”“评价管理机制”两个机制的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5+2”劳动教育制度体系,并且 将“5+2”劳动教育制度体系融入新时代陕西高职院校人才 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充分彰显出劳动育人的价值,促进大 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3.2 结合陕西高职院校学生学情,构建实现阶梯式劳动教育课程
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劳动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新时代新形势下,劳动教育不仅仅是一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还是一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陕西高职院校可根据本
院的学生学情,立足于立德树人教育宗旨,把劳动教育纳入当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可在院校各系开设“劳动教育与实践”的公共必修课程,同时组织老师编写《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务》校本课程教材,让全院各系学生全面接受劳动教育理论课程;此外,高职院校还可以组织各系开展具有行业特殊性的劳动教育课程群,不断丰富劳动教育载体,进一步明确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计划,并充分把课程思政理念与劳动教育学科加以融合,从而构建一个独具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群。
3.3创新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可以对劳动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以革新,并丰富其劳动教学的路径,从而优化高职学校的劳动教学模式,激发大学生的劳动积极性,提升大学生的劳动素养。如:老师们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可以充分挖掘出各学科课程中的劳动资源与元素,把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勤劳品质、吃苦耐劳的精神与各科教学相结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渗透劳动教育,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劳动教育的陶冶,从而进一步提升其劳动素养;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大量的劳动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劳动素养。 3.4结合劳动教育内涵,构建劳动教育研究中心
可以组织有科研经验的老教师构建一个劳动教育研究中心,吸纳院校内的青年教师和大二大三的学生加入,以老带新的形式开展劳动教育相关科学研究,积极进行劳动教育的课题研究和申报。比如:对于有科学研究经验的教师,可以要求其定期发表相关劳动教育的学术论文或者进行相关的课题申报,对于没有经验的青年教师和学生,可以要求其撰写劳动教育的心得体会,并且定期检查,充分彰显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和功能。 3.5 量化评估方法,建立健全和完善学生的劳动素养评估标准
为了提高学校劳动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高职院校可以针对本校现状,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设置并完善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标准,从而打造出符合本校学情的劳动教育评价机制。院校可以对学生“劳动教育”课程考核的标准进行优化,将上课考勤与实践考核相结合,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考核体系,不断强化学生的劳动素养,使其在思想上重视劳动教育,深化劳动教育改革。
3.6 积极融合校内外平台,建设陕西职业院校学生劳动素质教育平台
学校可以举办“杰出劳模进校园”“工匠进校园”等讲座,邀请社会中的杰出劳模、优秀毕业生到校开展讲座,让学生在校园里聆听劳模的故事,通过讲座正确认识劳动文化的深刻内涵,领悟劳动育人功能和价值,感悟并且激发学生的劳动精神,培育学生的劳动品德。另外,可以在寒暑假给学生布置劳动任务,比如“我为家长做顿饭”的打卡活动,构建家校协同育人平台,将劳动教育与家庭相结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新时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再
如,院校可以主动与社会中的相关企业建立合作,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利用寒暑假或者休息日带领学生进入社会企业,深入体验劳动教育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关联,进一步发挥劳动育人的功能,推动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培养当代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 3.7依托校园设施,构建“精神涵育”劳动文化环境
可以在校园宣传栏张贴彰显劳动价值、杰出劳模故事的相关海报等内容进行宣传,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此外,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网络、新兴传媒的蓬勃发展,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已经变成了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必备品,院校可以通过本校网站、本校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微博等,发布与劳动教育相关的文章或者短片视频进行宣传,让学生对劳动教育的含义、价值有进一步的认识,并且鼓励学生积极撰写发表劳动教育相关的论文,对于优秀论文或者劳动实践报告进行表彰,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形成“精神涵育”劳动文化环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4总结
根据陕西省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精辟地阐述了劳动教育内涵,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提供了理论分析框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学校素质教育教学理论,使劳动教育更充实,完备,推动劳动教育理论的发展。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新时代陕西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SGH20Y1590)。 参考文献
[1] 陈伟霞.新时代高职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基于茂名市4所高职院校的调查分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4):141-143.
[2] 彭元辉.核心素养视野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现状及对策——评《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J].热带作物学报,2021,42(10):3090.
[3] 刘文敏, 刘文齐.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及对策探析[J].作家天地,2020(22):89-9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