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 1年8月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Aug.,20ll 第24卷第4期 Journal of Shiyan Technical Instit ute Vo1.24NO.4 校企 合作共 建专业管理平台模式探索与实践 张德新 ,李军。,李爱萍 (1.十堰职业技木学院;2.十堰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湖北十堰442000) [摘要] 专业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基本单位,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校企合作应在专 业层面上共同搭建管理平台。在对平台概念、合作项目以及合作要素进行分析后,认为项目是校 企合作的载体,项目选择上的内在需求、合作过程中的诚实守信、合作结果上的互利共赢是能否 有效进行校企合作的关键要素;探索并实践了订单培养管理平台、生产经营性实训管理平台、课 程开发管理平台、设计工作室管理平台等多种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管理平台模式。 [关键词]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管理平台;模式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738(2011)04—0011—03 一、平台概念分析 设。”即通常所讲的人才培养、发展科技和社会服务 职业教育本质上是依托行业和企业的一种教 的三大任务。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类型的高等 育,在教育过程中需要依靠企业和行业的技术和职 教育,所以高职教育也承担有高等教育的三大任务。 业标准以及用于教学的实训场地、设备,根据企业生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 产对劳动力的需求,以及学生发展来安排教学。实 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 践证明,没有企业和行业的参与,职业教育就形同无 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 源之水、无本之木 。 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①。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要朝校企合作的管理平台方 强化社会服务功能是高等职业院校主动服务区 向发展。这个平台就是把企业的设备、标准、师资、 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培养区域产业发 需求拿过来,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学本领,既为开展 展急需人才,拓展社会服务功能,面向行业企业开展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有力支 技术服务,面向区域开展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参与 持,也解决了政府投人不足、社会共同分担办学成本 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为企业职工和社会成员提供 的问题。其建设应该成为当前高职院校专业发展中 多样化继续教育、为中职毕业生在岗接受高等学历 的重要任务L2]。 教育创造条件,增强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能 由此,我们认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应着力 力②。 在专业层面上,校企合作办学实质上是校企合作办 由此可以认为,高职院校的第一要务是培养高 专业,也就是在专业层面上,校企合作共同搭建一个 技能人才。同时,高职院校也承担有发展科技和社 平台,这个平台就是校企合作共建的专业管理平台。 会服务的任务,在发展科技方面主要侧重于技术服 在此平台上,校企双方根据各自的需求,通过优势互 务,在服务社会方面主要侧重于教育培训服务。 补,选择具体项目开展合作,并对合作开展的项目实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也是办学的基本 施共同管理,实现共同发展的合作目标。 单位,它也承载着高等教育的三大任务。高职院校 二、合作项目分析 专业所承载的三大任务可以概括为:人才培养、技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提出“高等教育 服务和教育培训服务。因此,在校企合作共建的专 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 业管理平台上,校企合作开展的项目主要来自人才 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培养、技术服务和教育培训服务三个方面。 ①参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16号)。 ②参见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18号)。 [收稿日期]201卜07—01 [基金项目]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高职院校学生实习实训环节管理规范研究’,(项目编号:2008341)。 [作者简介]张德新(1955一),男,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李军(1974一),男,十堰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副教授;李 爱萍(1973一),女,十堰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 1l一 张德新,李 军,李爱萍: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管理平台模式探索与实践 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校企合作项目应包括:共 走向成功和深入。 同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专业教学标准),共 校企合作的结果应当是互利共赢,通过实施校 同开发课程(包括课程标准、教材、实训教材),共同 企合作,使校企双方都要各有所得,各有所获,各得 打造专业教学团队,共同开展实训基地建设(包括实 其所,因此合作双方的互利共赢是合作能否持久的 训基地企业文化建设),共同开展顶岗实习的实施管 第三个关键要素。在校企合作中,学校最需要的是 理(包括工学交替学习),共同开展教学质量评价活 人才培养,希望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动,共同开展“订单”培养等内容。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企业最需要的是经济利益。 在技术服务方面,校企合作项目应包括:共同开 学校虽然不可能直接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但通过 展应用技术研究,共同开展新产品、新工艺开发,共 问接的服务,也可以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具体表现 同开展技术项目开发(攻关)等内容。 在教育培训方面,校企合作项目应包括:共同开 展(企业在职员工)岗位培训,共同开展职业技能培 训等内容。 三、合作要素分析 在校企合作的实践中,总体上来讲,学校从人才 培养的角度考虑,总是希望能够培养出企业认可的 人才,因此学校对校企合作意愿强烈;但是,在市场 经济体制环境中,企业的价值取向以生产性盈利为 唯一标准,认为培养人才是学校的责任,是企业额外 的负担,因此企业对校企合作缺乏热情。 我们认为,校企合作能否有效地深入进行,有三 个关键要素:一是校企双方在合作动机上要有内在 需求,二是校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要诚实守信,三是 校企双方在合作结果上要互利共赢。 校企合作双方的内在需求是合作的基础,合作 双方既要考虑己方的需求,也要考虑他方的需求,没 有需求就无从商谈合作事宜,因此寻找校企双方共 同的内在需求,这是双方合作能否开展的关键要素。 对企业而言,无论企业的所有制如何,都要受市场经 济规律制约,而要降低成本、创新技术、提高市场竞 争力、实现快速发展,需要技术工人来实现,这些离 不开学校的人才培养;对学校而言,为培养出企业一 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要打造“双师”结 构的教学团队,要建设生产性的实习实训基地,要开 发工学结合的课程,这些也离不开企业的支持。因 此,可以说,校企双方客观上都存在有合作的内在需 求。 在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制度尚不完善的 背景下,校企双方在共同具有内在需求的基础上所 开展的校企合作是比较脆弱的,需要校企双方共同 进行精心培育,因此合作双方的诚实守信是合作能 否成功的又一关键要素。在校企合作中,双方都应 建立他方利益为中心的工作理念,遇事多从他方考 虑,换位思考设计己方的工作思路。校企合作内容 多,涉及面广,仅以顶岗实习为例,就涉及到政府、学 校、企业、学生、教师等多个主体,还受到教育制度和 劳动制度的双重规范和制约,具有人才培养、企业用 (招)工、家庭减负、学生就业等多个功能,要接受学 校和企业的双重管理。因此,校企合作需要校企双 方诚实守信,多沟通、多体谅,相互妥协,使校企合作 为:通过培养企业适用的专门人才,可以实现经济利 益的提升;通过教师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也可以实 现经济利益的提升;通过学校为企业开展在职职工 的培训提高,仍然可以实现经济利益的提升。学校 应在为企业的服务中寻求合作项目,通过合作项目 的有效开展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的持久发展。 校企双方只要有内在需求,就具备开展合作的 基础;只要合作双方秉承诚实守信的原则,合作就能 成功;在合作过程中只要能够达到互利共赢,合作定 会长久。内在需求、诚实守信和互利共赢这三个关 键要素中的任何一个要素都会直接影响校企合作的 结果,因此它们共同决定校企合作的成效。在校企 合作中,应当把这三个关键要素作为一个整体系统 设计,使之在实施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实现合作办 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和合作发展。 四、管理平台模式分析 (一)订单培养管理平台模式 订单培养是高职院校主动贴近企业,根据企业 人才规格进行“量体裁衣”的有效形式。订单班实际 上也是学校与企业合作的一个教学管理平台,把企 业的设备、师资、需求拿过来,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 学习本领、锻炼能力L1]。 为了满足企业对有关岗位人才的特殊需求,培 养出“适销对路”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近几年来学 院分别与东风精密铸造有限公司合作,在机械设计 与制造专业开办了“东风精铸班”;与武当山风景区 导游服务中心合作,在旅游管理专业开办了“武当景 区导游班”等。订单班是学校和企业之间合作搭建 的订单培养专业教学管理平台,校企双方在这个平 台上,既要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的一般要求,也要结合 合作企业职业岗位任职的特殊要求制订订单班的专 业人才培养方案,引入合作企业的技术标准共同开 发专业课程,共同开展订单班的人才培养工作,实现 校企合作育人。 订单培养管理平台模式通过订单培养把企业和 学校捆绑为一个整体。校企合作开办的订单人才培 养可以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纳入企业发展的总 体战略规划,使企业对自身发展更具主动性,管理运 行更科学。订单班的毕业生在就业前就已经熟悉了 企业的文化、产品性能、生产工艺流程、管理规章等, 到企业后可立即上岗工作,有效减少了企业的人力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 1年第4期 第24卷第4期 资源成本,成为企业稳定的骨干队伍。 课程开发管理平台模式通过人才培养和员工培 (二)生产经营性实训管理平台模式 训把企业和学校捆绑为一个整体,利用企业的设备 高等职业院校在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 和技术优势,学校的人力资源优势,校企合作共建的 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要 课程开发平台所开发出来的系列化课程,无论是对 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 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还是对行业企业的员工开展 地条件。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 技术培训,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能够充分 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 实现课程开发成果的资源共享。 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 。 (四)设计工作室管理平台模式 合资建厂可以实现教学与生产合一,用产品利 设计工作室管理平台建设是学院在不断探索工学 润补贴企业运行成本,完全引人生产元素,又可以根 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实践的一种校企组合模式。 据教学需用组织生产,所以是一种很好的实训教学 学校提供办公用房和设备、企业提供技术和市场, 管理模式 。 分别与武汉市富恒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十堰分公 近几年,通过引企人校的方式,学校提供土地、 司、湖北中江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十堰分公司和十堰 场地、全部或部分设备,分别与十堰欧亿实业有限公 山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了装饰设计工程工 司、十堰亨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星源(十堰)悬架有 作室、建筑设计工作室和环保设计工程工作室。 限公司、湖北铱派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了汽 设计工作室管理平台模式通过工程项目和学习 车改装生产车间、汽车维修中心、挂车悬架生产线、 项目把企业和学校捆绑为一个整体。通过校企合作 汽车电子产品生产和装配等多个校内具有教学和生 进行的设计工作室管理平台建设,企业可以利用学 产功能、学校和企业共用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主要为 校的优质智力资源拓展市场开发能力,扩大企业市 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 场份额;学校相关专业的学生可以适时、全程参与企 生产经营性实训管理平台模式通过实习实训和 业所承担的真实设计(工程)项目的工作之中。企业 生产经营把企业和学校捆绑为一个整体。校企合作 的设计(工程)项目就是学生的学习项目,项目实施 共建的生产经营性实训基地的契合点是学校利用企 的生产现场就是学生顶岗实习的场所,学生的顶岗 业的资金、技术、管理、文化、市场等优势,培养企业 实习随着设计工作室的设计(工程)项目同步进行。 所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企业利用学校所具有 在我院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管理平台实践中,校 的土地、厂房以及部分实习实训设备的优势,为企业 企双方都较好地利用这个平台,不断开发平台的功 降低生产成本以获得更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能,根据各自的内在需求,共同选择好有效的合作项 (三)课程开发管理平台模式 目,稳步扎实地推进校企合作,使校企合作的项目从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 单一向综合发展,合作项目的内涵从表层向深度发 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无论是学校的人才培 展,使校企合作相关利益方在合作中都能得到实惠, 养,还是企业的员工培养,课程都是供给人才成长的 实现校企合作的共赢目标。 “奶粉”。针对企业的设备和技术,结合学校的专业 定位,校企合作开发的课程既能用于学校的人才培 ①参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养,也能用于企业的员工培训。 (教高[2006]16号)。 近几年,学校提供场地、企业提供课程开发软件 [参考文献] 及设备,分别与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大学合作部、 [1]马树超,等.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历史的抉择[M].北京: 中国联通十堰分公司和中国移动十堰分公司合作,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96. 共建了嵌入式系统课程开发部、3G技术开发服务部 [2]马树超,范唯.以专业改革与建设践行高职教育科学 等课程开发平台。 发展观[J].中国高等教育,2009(8).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o Build Prefessional ManaRement Platform ZHANG De-xin ,I I J un。,L1 Ai—ping (1.Shiyan Technical Institute;2.Teaching Affairs Office of Shiyan Technical Institute,Shiyan 442000,China) Abslract:Major is the basic unit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nd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s the essentia1 require— 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thu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should be based on major level tO establish management platform.with the analysis of its concept,cooperation project and elements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this paper holds that internal demand of project options,honesty and trustworthiness during the process of cooperation.mutuaI benefit of cooperation results are key elements to effective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And practice has been car— ried OUt in establishing designated training management platform,productive practice management platform,design—studio management platform,curriculum development management platform to build major management platform mode.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management platform;mode constr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