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寒地区公路隧道防排水设计

来源:画鸵萌宠网
公路隧道 2012年第3期(总第79期) 高寒地区公路隧道防排水设计 李广平魏琪 710075)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西安摘 要在高寒地区由于水害、冻害的产生给公路隧道工程的建设带来很大的危害,因此防排水设计在隧道设计中 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针对具体的项目要求,对在高寒环境中的公路隧道防、排水设计及相应的施工进行浅析。 关键词高寒地区隧道设计防水排水 I 刖 昌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 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迅猛发展,公路隧道的建设水 平也日趋成熟,特别是寒冷地区修筑隧道的技术水 平较之前有很大的提高,文章总结了青海省玉树州 雁口山隧道的防、排水设计,以便为今后的高寒地区 隧道的设计提供参考。 2项目工程概况 2.1 隧道设计 雁口山隧道位于青海省玉树州称多县歇武镇东 北方向约lOkm处,为分离式隧道,左线长4032m, 进出口设计路面高程4333.99 ̄4235.74m,设计纵 坡一2.5 ;右线长4000m,进出口设计路面高程 4333.O1~4236.26m,设计纵坡一2.5 9/6,轴线方位 228。。隧道最大埋深361m,洞门型式进口为端墙 式,出口为削竹式,隧道进口路堑较长,为了防止风 吹雪对隧道造成影响,洞口设置60m防雪棚洞。 2.2隧址区地形、地貌 该隧址区属冰缘水流构造侵蚀中山地貌,山体 平均海拔高度大都在4000m以上,最高峰海拔为 4970m,地势总体西北高东南低。隧道地形高程 4229.16~4635.OOm,相对高差750m,地形起伏较 大。进出口处地形较陡,进口坡度约36。~42。;出口 坡度约38。~47。。 2.3气象与水文 隧址区深处内陆高原腹地,海拔高,受海洋季风 影响较微弱,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半干旱气候类型, 其特点是:冬季气候寒冷漫长,多风雪,易成雪灾;夏 季气候凉爽短促,雨水较充足,中高山脉终年霜雪不 断,降水分布地区差异明显,随地势升高降水量增 加,且降雨主要集中在5~9月份,气温和蒸发量随 海拔高度的增加而相对下降和减少,线路区寒长暑 短,四季不分明,昼夜温差大,空气稀薄,气压低含氧 量少,大气含氧量比平原低40 ,缺氧严重。隧址 区大气降水沿坡面流人冲沟内,最后汇人歇武河。 歇武河河水常年流水不断,雨季时水量较大,旱季时 水量较小,隧址区范围内歇武河河床较为狭窄,河漫 滩较为平缓。 3公路隧道防、排水设计 3.1 设计原则 (1)应遵循“防、排、截、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 合治理”的原则,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 设计、施工管理措施,保证防、排水结构物和设备的 正常使用。 (2)防排水措施应考虑“保护冻土”的设计原则, 尽量减小融化圈范围并有利于冻土的恢复。 (3)隧道防水应充分利用混凝土自防水能力,其 抗渗等级不得低于P8_】]。 (4)隧道衬砌和设备洞室衬砌的防水等级应达 到《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一2001)规 定的一级防水等级的标准。 3.2隧道防、排水设计方案 防排水设计原则采用“防、截、堵、排“相结合,形 成完整的防排水体系,使隧道防水可靠,排水畅通, 保证营运期隧道内不渗不漏,隧道建成后达到洞内 干燥的要求,以保证结构、设备的正常使用和行车安 全。通过洞外、明洞、暗洞各防排水系统形成完善且 可维修养护的洞内、外防排水系统。 (1)洞口段防排水 明洞段衬砌采用外贴防水层防水,洞顶回填并 设置粘土隔水层;洞顶刷坡线5m以外设截水沟,以 ・ 43・ 公路隧道 防止雨水对坡面及洞口的危害,并与路基排水形成 完整有效的排水系统。隧道进口为下坡,为避免大 量雨水流人隧道内,在洞口外设置横向拦水沟,洞外 路基边沟设置反坡并适当加深,以确保水流的畅通。 (2)洞身段防排水 防水措施:在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铺设由 EVA防水板与土工布(一膜一布)组成的防水层,在 施工缝、沉降缝、变形缝均设橡胶止水带或带注浆管 的止水条,二次衬砌混凝土抗渗等级不低于P8。对 地下水丰富地段,衬砌防水引入分区防水的概念,在 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铺设由EVA防水板与土 工布(一膜一布)及背贴式止水带组成的防水层,使 防水板每隔一定距离具有连续突出的止水肋,嵌入 二次衬砌中,并预留注浆管,使地下水不能在大范围 流动,若出现漏水现象,可注浆止漏,治理上也相对 容易一些。对可能出现涌突水地段还需辅以超前围 幕注浆等堵水措施。 排水措施:为了有效排除衬砌背后围岩水与静 水压力,在初期支护中设置完善、有效的排水盲沟系 统,围岩水采用环向半管和软式圆管引排,设置间距 4一lOm,衬砌背后边墙脚设(I)160纵向排水管,起汇 水与排水作用。围岩水经由环向排水管引到纵向排 水管再经由横向引水管将水排到中心排水沟或防寒 泄水洞内,环、纵向、横向排水管均采用三通管连接, 施工中应注意封堵与稳妥连接,以防混凝土灌入、堵 塞,另每隔50m边墙设置一处纵向排水管检查井与 排水边沟沉砂井,以实现排水系统的可维修性。隧 道采取围岩水与路面污水分开引排的原则,由中心 排水沟或防寒泄水洞排放围岩地下水,清洗水、雨水 由排水边沟排放,以利于环保。 为防止路面下水渗到路面上以及衬砌渗、漏水 排至路面,影响行车安全,在隧道路面下设置排水盲 沟,排除路面下积水,两侧检修道设置集水凹槽,排 除衬砌渗、漏水。 3.3高寒条件防冻胀设计 本项目隧道为高海拔寒区隧道,对于该地区的 隧道,防水是基础,排水是核心,保温是关键。隧道 的保温设计考虑以下几方面: (1)防冻必先治水,做好防排水设计,确保围岩 裂隙水能顺畅的排出隧道。设计中考虑使用土工布 (400g/m )加EVA防水板(厚1.5mm),防水板幅 宽4~6m,施工缝、沉降缝处全部设置中埋式橡胶止 ・ 44 ・ 2012年第3期(总第79期) 水带,衬砌混凝土中添加高效复合防水剂,提高结构 自防水等级,结构混凝土抗渗标号不小于P8,混凝 土强度采用C30,通过 1O0环向Q排水管、(PTl60 纵向排水管、深埋中心水沟、防寒泄水洞、保温出水 口等措施排水。 (2)隧址区属于季节性冻土,采用保温层设置在 衬砌表面的方案,材料采用F13—1型PU聚氨酯硬 质泡沫塑料保温板。该材料主要技术参数为:表观 密度 ̄40kg/m。,导热系数≤O.020w/m・k,吸水率 ≤2.0 ,抗压强度≥200kPa,温度使用范围一41℃ ~150℃,闭孔率≥95 ,一41℃不发脆,老化寿命≥ 5O年,耐酸耐碱,具低毒性,自熄性≤5Sec。 (3)隧道洞口冻融区200m范围内每隔20m设 置一道变形缝,其余段落每隔200m设一道变形缝。 (4)控制洞顶截排水沟的排水坡度不小于8 , 水沟断面采用宽浅型。 (5)深埋中心水沟,出口段设置500m防寒泄水 洞,其余段落设置深埋中心水沟,见图1。 图1隧道深埋中心沟设置图 (6)防寒泄水洞 1)防寒泄水洞的埋置深度,即隧道路面至防寒 泄水洞顶的高度,主要根据当地围岩最大冻结深度 2.89m确定。 2)防寒泄水洞每隔100m设中心检查井,检查 井同样要注意冬季的防寒保温,检查井应设双层盖 板,两层盖板之间填塞保温材料。同时每隔50m设 一道泄水孔横通道。 3)防寒泄水洞的出水口采取保温设施,图2。 李广平等 高寒地区公路隧道防排水设计 幽2隧适防寒泄水洞设置 4 高寒地区防、排水施工应注意的相 关问题 (1)该项目处在高寒地区,隧道防排水应充分考 虑:1)保证衬砌背后不发生积水现象,以防渗水现象 的发生及因渗水产生冻害;2)对排水沟采取有效的 防冻措施,以免冻结影响隧道的排水系统的使用 。 (2)隧道的中心水沟应使用砂砾填充,根据设计 条件及现场测得的实验数据选择合适的级配形式, 特别应注意的是,级配不宜过小,以避免采用过细材 料堵塞中心排水管而影响排水功能。 (3)在施工中要做好各种管道、设施的保护工 作,应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对相应的管路接头、 管道采取合理的保护,并在混凝土施工中,确保管路 通畅E3]。 (4)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应根据当时的气温 和防水要求,合理选择像防冻剂、防水剂等外加剂, 从而确保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5 结 语 综上所述,本项止的隧道工程建设通过上述防、 排水方案,在高寒的环境下保证了隧道结构物和劳 动设备的正常作用,对今后高寒条件下的公路隧道 防、排水技术有直接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小刚.昆仑山隧道防排水设计EJ].地下工程与隧道, 2007,(1):35. E2]梁华,段琼云,张亚荣.寒冷地区隧道防、排水设计 E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05,(2):7. E33谭智勇,赵洪飞,张学成.公路隧道防排水设计简述 E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o12,(2):31. ・4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