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 2.1.2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导学案
学科:数学 编写:高一数学组马玲
班级 姓名 【课程学习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 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2. 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
3. 能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掌握指数函数的性质; 4. 能简单应用概念、图像和性质解题。 (二)【过程与方法】
学习过程:引→探→导→学→议→练→延。
自主探究指数函数的概念、意义、图像和性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探索归纳能力,并在此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猜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习方法:阅读自学导引,小组合作探究,小组交流展示,群体质疑,小组归纳提练,拓展延伸。
(三)【情感与态度价值观】
通过各学习小组对本节内容的自主探索,合作研讨,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索新知的激情,培养学生倾听,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展示,归纳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
【教学难点】指数函数图像、性质的熟念掌握及简单应用 教学过程:
第一学习时间 新知预习----- 不看不讲(自主学习)
【学习情境构建】(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实例:
A.细胞分裂时,第一次由1个分裂成2个,第2次由2个分裂成4个,第3次由4个分裂成8个,如此下去,如果第x次分裂得到y个细胞,那么细胞个数y与次数x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
B:一把长为1的尺子,第1次截去它的一半,第2次截去剩余部分的一半,第3次截去第2次剩余部分的一半, ······ ,依次截下去,问截的次数x与剩下的尺子长度y之间的关系?
观察归纳两个函数式的共性:
再由具体到一般的思想可做怎样的延伸拓展?抽象出怎样的函数?图像怎样?性质怎样? 带着问题请大家阅读教材P54-58并完成以下问题。 【读记材料交流】(读、看、填、练交互进行)(概念形成) ●探究点(一)指数函数的定义
(1)一般地,函数 叫做指数函数(exponential function),其中x是
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 ,值域为 。 1
-
(2)为什么规定a>0且a≠1呢?否则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3)函数 y=2·3x 是指数函数吗?如何把握式子的结构特点? 题1、 判断:下列函数中,哪些是指数函数? (1) y=x (2) y=2x
3
+2
(3) y=(-2)x (4) y=-2x (5) y=π-x
题2、已知指数函数f(x)=ax(a>0且a≠1)的图象过点(2,π),求f(0),f(1),f(-3)的值
●探究点(二):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1)你能类比前面讨论函数性质时的思路,提出研究指数函数性质的内容和方法吗? 回顾:研究方法:画出函数图象,结合图象研究函数性质。
研究内容:定义域、值域、特殊点、单调性、最大(小)值、奇偶性等。
(2)作图: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图象:
1 y()x, y2x (新函数图像列表、描点、连线)
2 x … -3 -2 -1 0 1 2 3 … y2x … … 1… y()x 2图:
… 11(3)函数y2x与y()x的图象有什么关系?能否由y2x的图象画出y()x的图象?
22
(4)根据两个函数的图象的特征,归纳出这两个指数函数的性质,进一步在上面同一坐标
1系下,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底数为3 和的指数函数图像。
3
认真观图归纳新知: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