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梁

来源:画鸵萌宠网
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梁

钢绞线断丝、滑丝原因浅析及预防措施

贺友平

【交通部公路一局一公司 北京100024】

摘要:对张拉钢绞线施工中断丝、滑丝现象予以理论分析,并据此指导施工。

关键词:断丝 滑丝 分析 措施 钢绞线

1 断丝、滑丝力学浅析

1.1 锚固体系受力分析

1.1.1 钢绞线锚固体系剖面图(图1)

图1

1.1.2 钢绞线、夹片受力分析

张拉过程中,钢绞线、夹片、锚圈受力图(图2)

图2

T0—千斤顶对钢绞线的张拉力;T1—夹片对钢绞线的夹持力;

N1—夹片对钢绞线的压力;T1′—钢绞线对夹片夹持力的反作用力;N1′—钢绞线

对夹片压力的反作用力;

N2—锚圈对夹片的压力;f—锚圈对夹片的摩擦力;f′—夹片对锚圈摩擦力

钢绞线受力简图见图3,夹片受力简图见图4。

图3

T0—千斤顶对钢绞线张拉力 T1—夹片对钢绞线夹持力 N1—夹片对钢绞线的压力

图4

T1′—钢绞线对夹片夹持力的反作用力

N2—锚圈对夹片的压力 N1′—钢绞线对夹片压力的反作用力

f—锚圈对夹片的摩擦力

根据以上受力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平衡条件: 由图2及图3

ΣFx=0 T0-T1=0即T0=T1 (1)

由图2及图4

ΣFx=0 T1′-N2sinα-fcosα=0 (2) 

ΣFy=0 N2cosα-fsinα-N1′=0 (3) f=N2*μ(μ为锚圈与夹片间摩擦系数) (4) T1与T1′,N1与N1′是两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则 T1=T1′ (5) N1=N1′ (6)

由(1)、(2)、(3)、(4)、(5)、(6)式得:

N2=T0/(cosα-μsinα) (7) N1=T0(cosα-μsinα)/(sinα+μcosα) (8)

夹片对钢绞线的切口深度为ΔL

ΔL=K1*N1=K1*T0(cosα-μsinα)/(sinα+μcosα) (9)

 K1—夹片与钢绞线相对硬度参数

钢绞线的抗滑力和T2取决于钢绞线本身的强度、夹片的齿形及齿数,以及与钢绞线

的相对硬度等因素。

T2=K2*△L=K1K2T0(cosα-μsinα)/(sinα+μcosα) (10)

 K2—钢绞线抗滑能力参数

钢绞线的实际抗断力T3′,取决于钢绞线的母材(即钢丝)的强度,由钢丝加工成钢绞 线后各丝受力的均匀程度,以及锚具锚固后夹片对钢绞线的切口效应等。设按钢丝强度计

算的钢绞线理论抗破断力为T,钢绞线不计切口效应的抗破断力为T3和由于切口效应使

钢绞线抗破断力的下降值为△T3,并设:

△T3=K3*△L=K1K3T0(cosα-μsinα)/(sinα+μcosα)

(11) K3—切口效应钢绞线抗破断力下降参数

T3′=T3-△T3=T3-K1K3T0(cosα-μsinα)/(sinα+μcosα)

(12) 式中:T3′—钢绞线实际抗破断力;

T3—钢绞线不计切口效应的抗破断力; 夹片的抗滑力T4可用下式表示

T4=K4*△L=K1K4T0(cosα-μsinα)/(sinα+μcosα) (13) K4夹片抗滑力参数

由(10)、(13)可得出如下关系式

T2/T0=K1K2(cosα-μsinα)/(sinα+μcosα) (14)

T4/T0=K1K4(cosα-μsinα)/(sinα+μcosα) (15)

要保持不断丝,必须满足以下力学条件

T3′/T0≥1即:T3-K1K3T0(cosα-μsinα)/(sinα+μcosα)≥T0

(16)

要保证不滑丝,必须满足以下力学条件

(1)T2/T0≥1即K1K2(cosα-μsinα)/(sinα+μcosα)≥1(17) (2)T4/T0≥1即K1K4(cosα-μsinα)/(sinα+μcosα)≥1(18) 根据以上关系式分析滑丝断丝的原因如下:

在以上关系式中,K1、K2、K3、K4、α是锚固体系本身因素,但在施工过程中受安装

锚固系统的影响而改变,夹片安装不齐,间距不均匀或有杂物,尺寸不准确等都会影响

K1、K2、K3、K4的大小,从而影响锚固效果。

μ也影响其锚固效果,根据式(10)、(13)分析,μ过大,将使抗滑力T2、T4降低,造

成滑丝。根据式(11)、(12)、(16)分析,μ过小将使△T3增大,切口效应增强,钢绞线抗

破断力减小,同样不利于锚固。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有适当的措施控制μ值的大小。μ值

过小易造成断丝,μ过大,易造成滑丝。 1.2 原因分析

①断丝原因较多,主要因素有夹片齿形及硬度,摩擦系数μ和锚具的加工与安装等,

这里有锚具自身的因素,也有人为的操作等因素。当夹片齿形尖锐,或硬度超出钢丝硬度

过多,则其切口效应将加大,使钢绞线的抗破断力下降值△T3增加,使钢绞线的实际抗

破断力T3′变小而断丝。此时,如μ值越小,切口深度△L将增大,越易促成断丝。 ②滑丝原因:往往由于夹片齿形不恰当,或硬度小,切口深度△L值减小,夹片多次

使用齿绞被磨平而滑丝。操作时,夹片安装不均匀,三片夹片不能整体受力。降低了各参

数K值;当锚固系统质量及安装合格,而μ值太大,将使T2/T0<1或T4/T0<1而滑丝。

2 措施

2.1 概况

2.1.1 张拉设备

QYC-230千斤顶2台与之配套63MPa油泵2台。 2.1.2 锚固体系

锚垫板、锚圈QM13-1和QM15-1及配套夹片,组成锚固体系。

2.2 滑丝、断丝问题统计表

 我公司承担沪宁高速公路苏州段某标段施工,13m板梁预制7周期共56片,张拉钢绞线

98根,张拉过程中断丝、滑丝统计如表1。

断丝、滑丝统计表 表1

张拉时间 断丝式 滑丝数 1995.5.1 1995.5.15 1995.5.23 1995.5.31 1995.6.4 1995.6.10 1995.6.22 0 0 1 1 0 0 1 1 1 0 1 1 1 0 钢绞线夹片损坏情况 钢绞线轻微损坏 钢绞线重伤、两片夹片损坏 断口呈斜口 断口呈斜口、一片夹片损伤 钢绞线、夹片均无损伤 钢绞线、三片夹片轻微损伤 断口有旧痕 总数量 1 1 1 2 1 1 1 2.3 滑丝、断丝原因分析及对策

针对不同的滑丝、断丝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整理、分类,找出重点,抓住重点,分析

其原因,寻找最佳的解决措施(见表2)。

通过以上断丝、滑丝问题的原因分析,我们认为断丝滑丝问题的出现不是其一二种原

因所致,而是几方面同时作用造成的,从锚固体系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进行归纳。 2.3.1 内部因素

(1)锚圈夹片、钢绞线的几何尺寸不精确; (2)技术参数达不到要求; (3)锚圈、夹片不配套;

(4)钢绞线、夹片相对硬度大; (5)夹片齿形圆弧不合要求。 2.3.2 外部因素

(1)锚圈、夹片、钢绞线安装时有污物没有清理干净;

(2)夹片安装不整齐,间距不均匀,不能同时受力,同时降低了夹片的抗滑力参数K4及

钢绞线的抗滑力参数K2; (3)张拉过程中速度过快; (4)夹片与锚圈间系数μ过大,降低了夹片的抗滑力T4及钢绞线的抗滑力T2。

2.3.3 采取的措施

(1)实验不合格,不配套的锚固系统不得使用;

(2)对张拉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质量意识,增强责任心; (3)安装前对锚固系统的每一部分认真清理,对其外观仔细检查,

并在锚圈孔内涂少

量石蜡油,不宜多擦;

(4)锚固体系的安装、夹片要整齐、间距要均匀,夹片夹持钢绞线外露部分在15m左

右,夹片槽内钢圈要紧;

(5)张拉前,检查锚固体系安装符合要求后,再进行张拉; (6)张拉时,速度不宜过快,要保持张拉油表读数均匀增加。 (7)千斤顶油表定期校核,同时,在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

①千斤顶经过拆卸、修理;

②油表不能回零,受到碰撞或失灵现象,更换油表;

③张拉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不符,超过规范要求;千斤顶油压表要进行校核、更 换;

(8)为确保安全,张拉人员要遵守张拉安全操作规范,张拉前将钢筋笼放在钢绞线上 方,设置安全挡板。

滑丝、断丝类型、原因分析、措施表 表2 序号 断丝、滑损伤状丝 况 类型 断口呈斜口 断丝 断口有旧痕 原因分析 措施 1 安装夹片前认真夹片齿形太尖,切口效检查夹片 应大,属 加强对钢绞线的剪断钢绞线在张拉前检查、保 受损伤 护 安装夹片前,将夹片用柴 夹片齿槽内污物多,钢油清洗晾干,用干绞线上有 棉纱将 浮锈,沾有油污,空气钢绞线擦干净,加湿度大, 强对 夹片与锚圈间摩擦阻钢绞线的保护,谨力大,夹片 防生 齿形圆弧大 锈,在锚圈孔擦石蜡油, 检查夹片齿形 夹片安装时,三片夹片间距不 均匀,不能整体受力,降低 安装夹片前,除在锚孔内 涂少量石蜡油外,安装夹 2 钢绞线与夹 滑丝a 片均无损伤 三片夹片, 滑丝b 一片较严 重,钢绞了夹片抗滑力参数K4值 片时,调整夹片间线 距使其 也受损 均匀,张拉速度不宜过 快,保证夹片均匀受力 安装夹片前,观察钢绞线夹片齿形圆弧太大,夹夹片齿 轻微 片齿形 形,并与锚固效果滑丝c 损伤,夹槽内有污物降低了钢好的夹 片 绞线与 片对比选择,不合无损伤 夹片相对强度参数K1值 格夹 片不得使用 夹片严对经过实验证明重损 夹片质量存在问题,夹夹片质量 滑丝d 伤,钢绞片抗滑 不存在问题时,方线 力参数K4较小 可使用 无损伤 钢绞线严重 损坏,两滑丝e 片 夹片受伤 严重 安装前,清洗锚圈内的污 夹片与锚圈摩擦系数物,浮锈,然后涂μ过大, 石蜡 夹片不整齐,受力不均油,使三片夹片均匀 匀受 力 2.4 实施效果

采取以上措施并严格执行后,杜绝了断线、滑丝现象,说明以上措施是很有效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