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如何进行即兴演讲

来源:画鸵萌宠网


如何进行即兴演讲

朱旭

即兴演讲的一个最大难题就是在短时间内准备好演讲内容。准备的时间短促,往往导致选手心理紧张,即使一个才思敏捷的人,这时也时常会发生思维短路的情况。

如何在短时间内准备好一篇较高质量的演讲稿呢?

技巧之一:演讲稿框架——三段式

我认为,即兴演讲的内容是可以按照一定的框架模式来准备的,如此,在拟定演讲稿时,就会从容不迫。我把即兴演讲的框架模式总结为三段式,即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揭题。简单地对演讲题目内涵作出解释,或对其意义作用进行阐述。简洁明了,旗帜鲜明地亮出演讲的主题和观点。

第二部分:案例+观点。根据演讲的时间要求,用典型事例论证自己的主题和观点。

第三部分:呼应。即演讲的结尾,或发出倡议,或表示决心,或展望未来,再次呼应第一部分的主题。

此三段式,虽然僵化了一些,但在赛场上却是非常实用的。

在即兴演讲的准备过程中,按照三段式格式,将节约出来的时间用于实质内容的思考,语言的组织与推敲,就比别人多了一筹胜算。

技巧之二:写作顺序——先两头,再中间。

由于即兴演讲的准备时间一般都比较短暂,不可能写出完整的演讲稿,因而只能拟定一个简要的提纲。

拟写提纲的顺序应当是先两头后中间。

首先完成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即想好开头和结尾。这两部分非常重要。好的开头,会给评委留下好的第一印象,会让评委先从心理上接纳和喜悦,带着欣赏的心情来听后面的演讲;反之,后面的演讲即使很好,也会被打折扣。结尾也是相当重要的,一般情况下,比赛都是现场亮分,他依靠的主要是一种感觉,一种印象。因此,结尾部分将直接影响评委下笔打分的心情和对整个演讲的评判印象。此时如果用一段精彩的语言再次呼应主题,让评委再次兴奋起来,评委的给分极有可能会上扬。因此,我认为,写好开头和结尾,力争这两部分的语言一定要生动,有感染力,开头能吸引评委,结尾能打动评委。这样,你的演讲就成功了一大半。

第二部分是演讲的主体。一方面,演讲不能空洞无物,只喊口号,演讲必须要有事实论据来支撑。另一方面,在短暂的时间内,要想出占满演讲时间的口号式语言,也是相当困难的。此时最好的选择就是讲故事(案例)。讲故事符合演讲的要求,使内容有血有肉。只在心里想一下故事梗概,在纸上写几个关键词,上场后临时发挥就行了。

技巧之三:案例——以叙事画龙,以议论点睛。

第二部分主要是案例,案例以叙事为主,故事讲完,应立即针对故事谈感想、谈体会,且感想体会必须与主题相照应,证明你的观点。如一位老师的演讲题目是“责任”。他在演讲中讲到了孟尔冬教授,说“孟尔冬教授最后倒在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然而演讲者接下来的议论却是对孟尔冬教授的崇高伟大之类的歌颂,使如此感人的案例似乎与责任挂不上钩。案例的主题思想一定要点明,你的案例到底要表达什么观点,需要明确地说出来。刚才那位选手如果用这样一段话来对孟尔冬教授献身事业的案例发表议论的话,效果就不一样了:“孟尔冬教授用他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履行了一个人民教师的责任。孟尔冬教授倒下了,但孟尔冬教授的精神却永远伫立在人们的心中,永远激励着千千万万个孟尔冬进行着他未竟的事业。孟尔冬教授倒下了,但孟尔冬教授的精神却为我们铸立了一座永恒的丰碑。在这座丰碑上,镌刻着两个醒目的大字:责任!”

在即兴演讲里,讲多少个案例最合适?我认为,根据即兴演讲时间性紧迫的特点,最多讲两个案例就行了,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一是看演讲时间,二是看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三要看案例本身的长短。

技巧之四:遭遇陌生演讲题——找准切口,偷换主题。

有时,选手抽到的演讲题是自己不熟悉的,或无从下手。这种情况,可以对主题进行偷换。从演讲题中找出某一个自己熟悉、有利于自己演讲的“题眼”,从中切入,不留痕迹。如一个选手抽到的演讲题目是“感动”,该选手感觉这个题不好讲,于是把主题换成了“寻找感动”。这不是偷换而是直换,她是这样说的:“我抽到的演讲题目是感动,但是今天,我要将这个题目改一下,改为寻找感动”。如此直截了当地改变演讲题目会让评委和观众觉得你的演讲与主题不符。如果加上这样一段过渡语:“感动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但感动必须用心去体验,用心去寻找。”这样,很巧妙地将演讲主题切换到了“寻找感动”,评委和听众被你牵着走了而丝毫不觉。

技巧之五:案例来源——怀揣案例,巧应主题。

很多选手在即兴演讲中的案例生动感人,其实多数人都是有备而来的。即兴演讲比赛虽然是现场抽题,但大的主题、大的方向一般而言是规定了的。我们完全可以事前准备几个相关的、比较典型的案例,揣着案例上场,用不变来应万变。可多角度解剖案例,提炼出多种主题、观点。如教师的演讲比赛不管什么主题,都与教师的职业相关,与教师的职业特点、职业道德相关。这之中。一方面案例必须要典型。另一方面,要善于挖掘提炼案例的思想内涵,善于巧妙地运用过渡性语言将案例与演讲主题切合起来。如果没有巧妙的过渡,事先准备的案例与主题之间就会很生硬,很牵强。如一位选手的演讲题目是《我与学生同成长》。选手讲了自己上的一堂公开课,课堂上一位男生在谈幸福时说出“我对幸福的理解就是占有权力和美色”。老师巧妙地处理了这一“突发事故”。然而,选手在讲完这个案例后却直接来了一句“我感受到与学生同成长的幸福”。这个幸福来得太突然,让听众感到莫名其妙。他表达的并不是“与学生同成长”。正因为他没有能够巧妙地切准案例与主题之间的切合点,才使得她在演讲中如此生硬的将案例结合起来。如果这位选手这样说就好了:“通过这堂课,我感受到学生思维的活跃,观点的新颖,我从他们的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通过这堂课,我的教学理念得到了进一步更新,教学艺术得到进一步提升。我强烈而深切地感受到,我正在与学生共同成长。这种成长,是多么幸福,多么美好啊!”

技巧之六:以抒情为写作重点。

如果我们做到了怀揣案例,且对怀中的案例已十分熟悉,那么在进行即兴演讲的准备时,重点就是抒情了。抒情的重点是开头、结尾和案例之后的感想三部分。并尽可能地熟悉这三部分,内容的熟悉,语言的流利,就更有利于情感的抒发和展现。注意,这里说的重点是指现场准备时,写作的重点,而不是演讲内容的重点。前提是,事前已有熟悉

的、能应对演讲主题的案例。

当然,技巧只能是技巧,它必须以深厚的知识内涵为基础。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深厚的知识、情感的积淀,技巧再熟练、再高超,也只能是空架子。因此,技巧只能是开路,真正的较量则是演讲者内涵的较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