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名师《亡羊补牢》教学设计(精选5篇)

来源:画鸵萌宠网
名师《亡⽺补牢》教学设计(精选5篇)

  作为⼀位不辞⾟劳的⼈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配课堂时间。那么⼤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是店铺帮⼤家整理的名师《亡⽺补牢》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名师《亡⽺补牢》教学设计1  教学⽬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

  2、学会本课⽣字新词,正确读写“寓⾔、亡⽺补牢、后悔”等词语。注意多⾳字“圈”的读⾳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补牢》这则寓⾔故事的内容,复述故事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活实际,谈⼀谈感想。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谈话导⼊理解题意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那么现在我们回忆⼀下我们听过的故事:童话故事《⼩红帽》、《狼外婆》神话故事《⼥娲补天》《开天辟地》还有成语故事《闻鸡起舞》《胸有成⽵》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外⼀类故事-----寓⾔故事《亡⽺补牢》。  2、请给“亡”“牢”组词。  死亡(板书:死亡)监牢

  3、、“亡⽺补牢”⾥的“亡”、“牢”是什么意思?

  师:平时,我们学习的“亡”是死亡的意思,有⼈认为是失去的意思,有⼈认为“牢”是牢房的意思,到底是什么?请你们到课⽂中找找答案。  ⼆、初读课⽂,扫除障碍

  1、教师范读课⽂,注意听准⽣字的发⾳

  2、⾃由读课⽂,读后把本课的⽣字带词读⼀遍。  3、检查⾃学效果:

  三、精读课⽂,理解内容。  1、学⽣⾃由读课⽂

  讨论:(1)养⽺⼈丢了⼀只⽺,为什么还会丢第⼆只呢?  (2)⼩组讨论、交流。  A、⽺圈破了个窟窿。

  B、街坊是咋样劝告他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  C、可养⽺⼈呢?指名读,读出他的⽆所谓,毫不在乎。  D、想⼀想:养⽺⼈这这时会咋样想呢?  E、同桌分⾓⾊朗读。

  (3)街坊真⼼劝告,可养⽺⼈却不当回事。看⼀看,会有咋样的后果呢?  A、⼜丢了⼀只⽺。想⼀想,这个“⼜”字应该咋样读?  B、指明学⽣读,教师指导。

  (4)指名读课⽂第1—4⾃然段,说说如果⽤题⽬中的两字来概括,这部分讲了什么?(亡⽺)  2、养⽺⼈第⼆次丢⽺后,他⼜是咋样想、咋样做的?  A、学⽣读课⽂中相关的部分。

  B、出⽰课⽂插图,看图说⼀说:这个⼈在⼲什么?  (补⽺圈)

  C、“赶快”咋样理解,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D、养⽺⼈的⾏动这次为什么这么快呢?

  E、想⼀想,他的做法对吗?从哪⾥可以看出来?  (从此,他的⽺再也没有丢过)

  F、指名读第五⾃然段,这部分⼜可以⽤那两字概括?  (补牢)

  四、拓展延伸总结全⽂

  1、如果这个⼈不修好⽺圈,还会出现咋样的后果?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咋样的道理?

  (事情出了错,要及时补救,以避免再错)  3、把这个故事讲给别⼈听。

  4、同学们,我们祖国⽂化源远流长,博⼤精深,像这样的故事很多,我们来看图说出寓⾔故事的题⽬吧,这是画蛇添⾜、坐井观天、掩⽿盗铃,课后希望你们多去看看寓⾔故事,下节课,我们要举⾏⼀个寓⾔故事交流会。  五、巧设作业深化情感  1.背诵这则寓⾔。

  2.联系学习、⽣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则寓⾔的感想。  名师《亡⽺补牢》教学设计2  【教学⽬标】

  1、理解亡⽺补牢这个成语的意思。

  2、理解寓⾔内容,正确回答课后问题,懂得寓⾔的寓意。  3、练习⽤从此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  【教学重难点】

  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活实际,发表感想。  【教学⽤具】

  录象、幻灯图⽚、⾃制教学幻灯⽚等。  【教学过程】  ⼀、复习检查

  1、说出掩⽿盗铃的意思。  2、回忆学习掩⽿盗铃的⽅法。  图⽂结合,理解内容。

  反复朗读,悟出道理。  联系分析,加深理解。  ⼆、讲读

  第⼀则寓⾔──《亡⽺补牢》(出⽰课题)  1、释题:

  亡─丢失;牢─关牲⼝的圈;亡⽺补牢─⽺丢失后修理⽺圈。  2、分节读⽂,质疑。

  纠正读⾳:街坊中坊读轻声;窟窿中窿读轻声。  3、看录象,思考问题,理解⼤意。

  那个养⽺⼈丢失第⼀只⽺后,听了街坊的劝告是怎样想的?(⽤_______划出)结果怎样?  当养⽺⼈第⼆次丢失⽺后,他是怎样想的?(⽤_______划出)结果怎样?  4、细读课⽂,归纳寓意。

  幻灯出⽰:⽺已经丢了,还修⽺圈⼲什么呢?  ⑴把这个反问句换成肯定句:  ⽺已经丢了,修⽺圈没有⽤。

  ⑵问:修⽺圈有没有⽤?为什么?

  (修了⽺圈就不会再丢⽺了,有⽤⽽且⼀定要修。)  ⑶⽐较句⼦:

  ⽺已经丢了,还修⽺圈⼲什么呢?  ⽺已经丢了,修⽺圈没有⽤。

  (反问句语⽓更强,突出了养⽺⼈根本没有想到后果,执迷不悟。指导朗读,⽤毫不在意的语⽓读出。范读,个别读,齐读。)  ⑷讨论:

  如果你是养⽺⼈,你会怎样做?  过渡:

  由于养⽺⼈没有你们正确的想法,所以就出现了⼜丢了⼀只⽺的结果了。  出⽰句⼦: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  ①理解填空:

  养⽺⼈现在感到很___________,明⽩了应该___________街坊的劝告。  ②⽐较句⼦: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  他很后悔,应该接受街坊的劝告。

  (前⼀句两个不不双重否定,突出表明了养⽺⼈知错改错的决⼼。)指导学⽣读出后悔、知错的语⽓。个别读,范读,齐读。  ③从哪些地⽅看出他真的后悔呢?⽤_______划出有关的词语。(赶快、结结实实可看出他的⾏动上改过了)指导读出重⾳。  ④讨论:

  养⽺⼈现在才后悔,现在才动⼿修⽺圈晚了吗?  5、朗读全⽂,思考:

  这个故事说明了⼀个什么道理?

  四⼈⼩组讨论;个别答;然后⽼师⼩结。  ⼩结:

  这则寓⾔故事说明了⼀个⼈做错了事,及时改正还不迟,改正得越快,错误造成得恶果就越⼩。现在我们通常⽤亡⽺补牢这个成语⽐喻发⽣错误后及时纠正,补救还不算晚。

  三、指导复述课⽂,联系⽣活实际谈感想  四⼈⼩组讨论,指名谈谈。  四、堂上练习  指导造句:从此

  先读书上得例句,理解词语意思后,再试说句⼦。  五、作业

  1、熟读本则寓⾔,试背。  2、说出亡⽺补牢成语的意思。  名师《亡⽺补牢》教学设计3  教学⽬标:

  1.认读“窟窿,叼、劝”4个⽣字,会写“寓、则、窟窿、狼、叼”等9个⽣字。  2.联系课⽂,联系⽣活实际理解“窟窿、街坊、劝说”和课题“亡⽺补牢”的意思。  3.引导学⽣抓住关键词,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述故事⼤意。  4.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导⼊

  1、板书“寓⾔”,学⽣齐读,说⼀说什么是寓⾔(⼩故事,⼤道理)  2、读课题《寓⾔两则》,怎么理解“则”(篇,两则就是两篇的意思)  3、齐读第⼀则寓⾔题⽬:亡⽺补牢  ⼆、⾃读课⽂,⽣字过关  1、⾃读课⽂,提出⾃读要求

  2、⽣词过关:⽺圈窟窿叼⾛劝说街坊后悔

  (1)⼩⽼师领读,重点关注:窿、坊读轻声,多⾳字“圈”  (2)去掉拼⾳,⼩组开⽕车过关  (3)全班齐读

  三、概括⼤意,总结寓意

  能⼒迁移,运⽤学习《燕⼦专列》的⽅法,根据起因、经过、结果给课⽂分段,再圈⼀圈关键词,加上⾃⼰的话概括课⽂⼤意  1、起因:

  (1)指⽣读第1⾃然段

  板书关键词:“窟窿”(指导书写,注意“窿”中间有“⼀”,什么是窟窿?根据“⽳”理解,破洞)  (2)⽤因为......所以.......说话。板书关键词2:“叼⾛”

  (3)概括:⼀个⼈的⽺圈破了窟窿,⽺被叼⾛了。  2、经过:

  (1)⽺叼⾛了,谁来帮助他了?(街坊,指导朗读,提醒轻声)怎么帮助的?(劝说)  板书关键词::“劝说”是怎样劝说的?

  PPT出⽰:“赶快把⽺圈修⼀修,堵上哪个窟窿吧。”指⽣朗读(有⼀点点着急,你⽐她更着急)齐读。

  PPT出⽰:“⽺已经丢了,还修⽺圈⼲什么呢?”他的意思是什么?你赞同他的说法吗?(⽺已经丢了,不⽤修⽺圈了)补充板书“不听”  (2)PPT出⽰第3、4⾃然段,关键字:“⼜叼⾛”

  (3)⽤上因为所以把经过说清楚(因为不听劝说,所以⽺⼜被叼⾛了)  3、结果:

  (1)结果是什么?关键词1:“后悔”

  PPT出⽰“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你能给他换个说法吗?

  出⽰:他很后悔,应该接受街坊的劝告。男⼥⽣读,提问:这两句话意思⼀样吗?  PPT出⽰红字提醒“双重否定句”“肯定句”。

  师:把不字去掉,双重否定句就变成了肯定句,句⼦的意思是⼀样的  男⼥合作读这两句话,相同句型练习。  (2)填空:他很后悔,是因为。  接受劝告,他堵上了窟窿,⽺也。  (3)关键词:“堵上”关键词:“没丢”  (4)概括全⽂⼤意

  4、理解“亡”、“牢”的意思

  本来“亡”“牢”的意思是什么?那联系课⽂,你知道他们在⽂中是什么意思吗?连起来说⼀说。  5、读了这个故事,懂得了什么道理?  揭⽰寓意

  PPT出⽰:⼀个⼈有错并不要紧,只要能及时纠正,就不算晚。  四、课后延伸

  ⽤同样的⽅法读寓⾔,再讲给⼤⼈听。  名师《亡⽺补牢》教学设计4  【教学⽬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初步理解课⽂内容。

  2、把握故事内容,结合⽣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能⽤⾃⼰的话讲述这则寓⾔故事。  3、让学⽣懂得做错了事要认真改正,什么时候都不算晚。  【教学重难点】

  1、认读汉字、扣住重点词理解课⽂内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结合⽣活实际理解寓意。

  课前活动:⽣⽐赛说寓⾔故事。(⾃相⽭盾掩⽿盗铃刻⾈求剑亡⽺补牢南辕北辙叶公好龙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滥竽充数画蛇添⾜…)  ⼀、板书课题,释题。

  1、板书《寓⾔两则》,齐读课题。

  2、简介寓⾔,解释“寓⾔”、“则”的意思。  ⼆、授新。

  1、初读课⽂,整体感知,学习⽣词。  (1)板书《亡⽺补牢》,齐读。

  (2)理解“亡”和“牢”的`含义,并分别组词。

  (3)⽣⾃由读⽂,要求:读准字⾳,读通句⼦,读出感情。  (4)理解词语:⽺圈窟窿街坊后悔

  (5)点学⽣说说这则寓⾔讲了⼀个什么故事?  2、品读课⽂,理解内容。  (1)⽣质疑。

  (养⽺⼈为什么丢了⽺?丢了⼏次?他的⽺圈修好了吗?结果怎样?)  (2)划分段落。师点拨:亡⽺∥补牢  亡⽺(1—4)补牢(5)

  (3)释疑。A、养⽺⼈为什么丢了⽺?读第⼀⾃然段,紧扣“⽺圈”“窟窿”这两个词,抓住三个动词:破钻叼从这五个词中悟出丢⽺的原因。  B、丢了⽺,对于养⽺⼈来说那是⼀个损失啊,可不能再丢第⼆次了,故事是按照我们的愿望发展下去的吗?你是从⽂中哪⼀⼩节看出来的?(第4⼩节)师范读,故意重读两个“⼜”字,让学⽣理解其含义(⽺丢了,养⽺⼈没有听街坊的劝告,看来不及时改正错误的结果是⼀错再错啊。)⽣齐读这⼀⼩节,读出惋惜的语⽓。C养⽺⼈没有听街坊的劝告吗?你是从哪⾥看出来的?理解3、4⼩节。问:养⽺⼈是怎样想的?(痛恨狼惋惜满不在乎侥幸)板书:满不在乎分解⾊朗读3、4⼩节。D、分析丢⽺原因。出⽰⼩⿊板:a⽺圈破了窟窿,狼钻了进去,叼⾛了⼩⽺。b不听街坊劝告,不及时修补⽺圈,,狼再次钻进⽺圈,再次叼⾛了⼩⽺。E、养⽺⼈的⽺丢光了吗?第⼆次丢⽺后,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默读课⽂,⽤笔画出有关的句⼦。分组朗读养⽺⼈所想和所做的句⼦)。F、⾃从养⽺⼈把⽺圈修补结实以后,出现了什么结果?(齐读最后⼀⾃然段,理解“从此”⼀词,并⽤它说⼀句话)。  三、悟理。

  1、养⽺⼈在修补⽺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恰巧路过,想想街坊⼜会怎么说,养⽺⼈⼜会怎么回答?  2、如果养⽺⼈再不修补⽺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3、同桌交流,现实⽣活中“亡⽺补牢”的故事。  板书:亡⽺补牢为时未晚

  4、学了《亡⽺补牢》这则寓⾔故事后,你明⽩了什么?  (⼀个⼈做了错事,只要及时改正就不算晚。)  5、总结学习寓⾔的⽅法。

  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板书设计】  亡(⽺)

  补(牢)——为时未晚  丢失  ⽺圈

  名师《亡⽺补牢》教学设计5  教学⽬标:

  1、认读、会写本课⽣字。

  2、理解课⽂内容,体会寓⾔的寓意。  3、有感情的朗读课⽂。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内容。  2、复述课⽂内容。  教学过程:  ⼀、激趣导⼊

  同学们喜欢听语⾔故事吗?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寓⾔故事呢?(⽣说)这些寓⾔故事都是通过⼀个故事告诉⼈们⼀个道理。今天这节课我们⼀起来学习寓⾔两则中的第⼀则寓⾔《亡⽺补牢》(板书课题,齐读)  ⼆、理解题⽬

  1、“亡⽺补牢”是个成语。通过预习,你知道这个成语中的“亡”和“牢”分别是什么意思吗?(亡:丢失。牢:关牲⼝的圈,课⽂中指⽺圈)  2、能⽤⼀句话完整地说说“亡⽺补牢”的意思吗?  三、初读课⽂

  1、这则寓⾔到底讲了⼀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由读课⽂,注意要读准字⾳,读通句⼦。  2、出⽰词语:⽺圈后悔劝告  窟窿街坊寓⾔  (1)⾃由读词

  (2)第⼀⾏谁来读?(指名读)

  请同学们看第⼀⾏的词,有⼀个字的读⾳⽐较特殊,找到了吗?(圈:多⾳字)  (3)第⼆⾏谁来带读?(指名读)

  同学们在读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哪⼏个字的读⾳需要我们注意?(坊和窿读轻声)  (4)⼀起把这⼏个要注意的词再读⼀读。  (5)齐读这些词。  3、指导书写

  过渡:窟窿这个词不仅读⾳特殊,字形也⽐较复杂。这两个字是同偏旁同结构的字,它们的偏旁都是“⽳”,“窟”的下⾯是“屈服”的“屈”,“窿”的下⾯是“隆重”的“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窿”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1)⽣观察。  (2)师范写,

  (3)⽣练写并展⽰。  四、再读课⽂

  1、这篇课⽂共有⼏个⾃然段?(5个)请5位同学站起来读⼀读,其他同学注意听他们读的怎么样,并且边听边想,这篇课⽂主要讲了⼀件什么事?

  (1)指名读课⽂,  (2)⽣评价。

  2、谁能⽤⾃⼰的话说说这个故事的内容。  3、养⽺⼈⼀共丢了⼏次⽺呢?(2次)

  (1)请同学们默读课⽂1-4⾃然段,找出养⽺⼈第⼀次丢⽺的原因。可以动笔在书上划⼀划。  汇报:原来⽺圈破了个窟窿,夜⾥狼从窟窿钻进去,把⽺叼⾛了。  齐读这句话。板书:圈破丢⽺

  (2)养⽺⼈第⼀次2丢⽺是因为⽺圈破了,那么第⼆次丢⽺⼜是因为什么呢?(不听街坊的劝告)  (3)街坊知道了这件事,对养⽺⼈说了什么呢?谁来读?

  指导朗读:想⼀想街坊会⽤什么语⽓对养⽺⼈说这些话呢?(劝告)谁再来劝⼀劝养⽺⼈。同学们学着他的样⼦在下⾯练⼀练。请⼥同学⼀起来劝⼀劝养⽺⼈。

  (4)养⽺⼈有没有听从街坊的劝告呢?(板书:不听劝告)他是怎么说的呢?谁来读?

  指导朗读:⽺丢了,养⽺⼈有没有在乎这件事?(没有)那我们应该⽤什么样的语⽓来读养⽺⼈的话呢?(满不在乎)谁再来读⼀读?(1-3)  (5)句式练习

  (2)由此可见,不听劝告,没有及时补救过失,不好的结果就会重演。  5、学习第5⾃然段

  (1)⼆次丢⽺后养⽺⼈是怎样想的呢?⼜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由读第5⾃然段,划出有关的句⼦。指导朗读:第⼆次丢⽺,使养⽺⼈感到(⾮常后悔),谁能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2)他是怎样做的呢?⼀起读(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圈修的结结实实的。)(板书:修补⽺圈)从这⾥能够看出养⽺⼈(已经认识到了⾃⼰的错误并及时的改正了错误)(板书:知错就改)  6、拓展

  请同学们发挥你的想象,这个⼈在修⽺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街坊⼜会怎么说呢?养⽺⼈⼜会怎么回答呢?  五、体会寓意

  1、想⼀想,在丢⽺,修⽺圈这件事中,养⽺⼈做错了什么,⼜做对了什么呢?  2、⽣活中也常常发⽣类似的事,你能联系⾃⼰的⽣活实际来说⼀说吗?  3、从亡⽺补牢这个故事中你明⽩了什么道理呢?

  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则寓⾔,并且懂得了其中的道理。今天回去把这则寓⾔⽤⾃⼰的话讲给爸爸妈妈听。  这句话是⼀个什么句?(反问句)你能不改变句⼦的意思,把这句话换⼀种说法吗?(⽺已经丢了,不⽤修⽺圈了。)  (6)同桌练读。  (7)演⼀演。

  4、邻居的好⼼劝告,养⽺⼈当作了⽿边风,让我们来看看不听劝告的结果吧!

  请1位同学读⼀读第4⾃然段,其他⼈找⼀找养⽺⼈不听劝告的后果是什么?(⽺⼜少了⼀只)(板书:再次丢⽺)这⾥的“⼜”说明了什么?(这次丢⽺的过程跟上次⼀样)

【名师《亡⽺补牢》教学设计(精选5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