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来源:画鸵萌宠网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精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端、粽”等13个生字,会写“午、节” 7个字。认识“立、米”两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

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

4.想象画面,体会作者对端午粽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认识“端、粽”等13个生字,会写“午、节” 7个字。认识“立、米”两个偏旁。 教学难点:

1.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

2.想象画面,体会作者对端午粽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吃粽子吗?为什么?那你知道怎么包粽子吗?今天咱们就跟着作者到外婆家去看看,怎么包粽子。

板书课题《端午粽》,齐读。 2.知识链接:

(1)端午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各地端午节习俗不同,主要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

(2)屈原,字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人。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3.走近作者:

屠再华:笔名杜鹃花。浙江杭州人。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200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散文集《常有灯为伴》,童年散文集《嘟嘟糖和小雪灯》等,本文选自《嘟嘟糖

和小雪灯》。

二、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 提出要求: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第一行生字 (课件出示) duān zòng jié zǒng mǐ jiān 端 粽 节 总 米 间 fēn dòu ròu dài zhī jù niàn 分 豆 肉 带 知 据 念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拓展组词:

duān wǔ jié zònɡ yè mǐ zhēn fēn dòu

端 午 节 粽 子 竹叶 大米 真 是 十分 红豆 zǒnɡ jiān ròu dài zhī jù niàn 总会 中 间 鲜 肉 带回去 知 道 据说 纪 念

读准字音:“粽、总”的平舌音,“端、间、分、念”的前鼻音,“肉”的翘舌音需要重点指导,注意声母“”的发音。

(3)识字方法:

加一加:艹+卩=节 扌+居=据 今+心=念 米+宗=粽 看图识字:米、豆、海带

熟字组词:端:端正、端午 节:节日、过节 总:总是、总和 间:房间、空间 分:分开、十分 知:知识、知道

据:根据、据说 念:想念、思念 (4)开展读字游戏。 开火车读,再读。 小老师领读,齐读。 (3)多音字:

fēn (分开) hǎo(好人) 分 好 fèn(水分) hào (好奇)

4.理解词意(可以多种形式,借助语境,引导学生理解词意) 【清香】清淡的香味。

【花样】花纹的式样,泛指各种式样和种类。 【据说】据别人说;根据传说。

【美滋滋】形容很高兴或很得意的样子。 【纪念】用事物或行动对人或事表示怀念。 二、生字书写

出示生字:午、节、叶、米、真、分、豆 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午、节、叶、米、真、分、豆”并讲述,组词、造句、指导:

出示生字: 午wǔ 结构:独体 部首:十

组词:下午 午餐 造句:佳佳正在吃午餐。

节 jié 结构:上下 部首:艹

组词:季节 节日

造句: 秋天是个落叶纷飞的季节。 叶 yè 结构:左右 部首:口

组词:树叶 落叶

造句:秋天来了,树叶都落了。 米 mǐ 结构:独体 部首:米

组词:米饭 大米

造句:爸爸从超市扛回一袋大米。 真 zhēn 结构:上下 部首:目

组词:真正 认真

造句:虎子正在认真地做作业。 分fēn 结构:上下 部首:刀

组词:分数 分别

造句:小玲把课外书都分类整理好了。

豆dòu

结构:独体 部首:豆

组词:土豆 豆浆

造句:弟弟喝豆浆的可爱模样把大家都逗乐了。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课件出示)提出要求。 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严格按笔顺描写。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过渡:让我们把这些字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3.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数一数,课文一共 个自然段。我会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4) 4.本文介绍了有关粽子的哪些知识?

粽子的做法、原料,粽子的味道,粽子的种类,粽子的纪念意义。(板书:做法 味道 种类 纪念意义) 四、讲授新课:

1. 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从这个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1)从哪个词语看出端午节是一种习俗?

一到端午节,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子,盼着我们回去。

(“总会”意思是一直。从“总会”写出了外婆端午节煮粽子不是偶尔的,而是习惯,可见煮粽子是端午节的习俗。)

(2)练习朗读第1自然段,注意:“总会”“盼着”要重读,强调端午节煮粽子已经是一种习惯。

2.朗读第二自然段,看一看: (1)粽子是怎样做的?指名读句子:

(课件出示)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 颗红红的枣。

①读一读,想一想,这句话写了粽子的哪些特征,找一找相关的事物(粽叶包着的,

里面有糯米,中间有枣)。

粽子特征:粽叶包着,里面有糯米,中间有枣

②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些事物分别是怎样的(课件出示)(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这些短语在前面“()的()”朗读指导中已经有一定的基础,这里再让学生美美地读一读。

③作者介绍粽子的顺序是怎样的?

从“里面、中间”这几个方位的词,发现句子由外及里描写了粽子的样子。(由外到里)

(2)外婆包的粽子好吃吗?从哪些句子中看出来?

(课件出示)出示: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让学生练习用“一……就……”写句子。 妈妈一回到家,就______________。(开始做饭)

我一 ,就______________。(回到家,开始做作业)

(3)外婆包的粽子真是色香味俱全,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吧!注意读好长句子中间的停顿哦!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 颗红红的枣。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指导朗读:第2 自然段:“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这几个词读得重一些。后两句读出粽子的香甜。(板书:青青的箬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

3﹒学习第3 自然段。

(1)默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这个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样也多。(中心句) (2)找一找,外婆包的粽子有哪些花样?

(除了红枣棕,还有红豆棕和鲜肉粽。)(板书:红枣粽 红豆粽 鲜肉粽)

(3)谁读读这一句?(课件出示)“我们在外婆家美美地吃了以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你看出外婆怎么样?

(可以看出外婆的善良和无私)

(4)大声地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吧,注意根据停顿符号去读长句子。

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十分”重读,强调粽子好吃。“还会”重读,读出外婆的无私。

4.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想一想:人们为什么要在端午节这天吃粽子? (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板书:纪念屈原) 拓展升华: 课文主旨:

本文主要讲了“我们”一家去外婆家吃粽子及外婆做端午粽的材料和种类,表达了作者对中华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 拓展延伸:

端午节赛龙舟的由来

古时候,楚国人舍不得屈原投江而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课堂小结:

每年端午节我们都会吃粽子,今天通过学习《端午粽》,我们不仅“品尝”了美味香甜的端午粽,还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每当我们吃美味香甜的粽子时,不要忘记缅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课堂练习

一、选择词语,填入空中。 月饼 元宵 饺子

( )是春节吃的食物,( )是元宵节的食物,( )是中秋节的食物。 二、想一想,填一填。

1.粽子是用 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 糯米,中间有一颗 枣。

2.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 。 参考答案:

一、饺子 元宵 月饼

二、1.青青的 白白的 红红的 2.屈原 作业布置:

1. 会写本课生字,读熟课文。

2. 你知道哪些关于屈原的故事,和同学说一说。 板书设计:

做法 青青的箬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 纪念屈原

端午粽 花样 红枣粽 红豆粽 鲜肉粽

教学反思:

1.《端午粽》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习俗活动之一。上课伊始,带学生走入情境,感受端午节品粽子的节日气氛。通过“品尝”端午粽,学生们对端午粽从外形、种类及端午粽的由来有了进一步的认知。

2.“品”粽从“读”粽开始,通过多种形式、方法的朗读,增强了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并提高了阅读的能力,以读代讲,在读中进行识字教学,使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最新2020-2021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一、教学方面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第一学期的学习,部分学生能认汉字500字左右,每生能写汉字100字一150字之间,汉语拼音巩固比较好,音序清晰,这为本册的音序查字典法打下了基础。写字姿势正确,再加大阅读量,部分学生已经能独立写一、二句的拼音作文(不会写的字用拼音),孩子有了

初步的写话兴趣、本学期将重点加强学生的写字训练以及写话兴趣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8个单元2个专题,分为8组8个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每个专题内涵部必将宽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每组包括3-4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包括词语、三字经、对对子、谜语、谚语、诗歌等多种形式。课文共29篇,内容丰富多彩,“语文园地”包括4个栏目:趣味识字,引导学生紧握学习方法,主要是识字的方法:词句运用_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书写提示,积累识字学会正确的笔画顺序书写。日积月累-积累各类词语与文学作品,增强学生的口语交际一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互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一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所得的舞台,

本册识字的编排,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会写200个认识的字,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练习里有标明,此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认识的字、节后生字表(一)列出了全册要认识的字,生字表(二)

列出了全册要求会写的字。

(三)教学总目标(听说读写能力的安排)

1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其中20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初步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能用音序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2.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所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间读中积累词语。

(5)阅读浅近的童话、语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系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6)诵读儿歌、童谣、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8)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或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词文15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万字。

3.写话

对写话有兴趣,能简单写自己想说的话 4.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用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同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5.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此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养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8)热心参加夜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巩固认识的400字,会写的200字。 难点:如问正确的阅读。 (五)教学措施 1.识字与写字

(1)相信学生能够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学习本册生字,鼓励他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识字,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如,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当小老师等。

(2)采用多种形式,注意加强生字的复习和巩固,防止回生。

(3)加强写字指导,不但要写对,更要写好。最好每节课上都让学生写几个字,切

实保证写字质量。

(4)学期中组织学生开展“汉语拼音听写大赛”“生字找茬游戏”,巩固孩子拼音的读写和生字的认读,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2.阅读教学

(1)重视朗读的指导。

(2)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式,如给画面配音,分角色朗读等,引导学生朗读,

(3)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除了讨论书中的思考题外,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4)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引导学生选择好的读物。 3.口语交际数学

(1)重视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景地进行口语交际。 (2)重视日常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活动。

(3)努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时间活动,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六)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备注 第一周 1、春夏秋冬 3.1-3.5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第五周 第六周 第七周 第八周 第九周 第十周 第十一周 第十二周 第十三周 第十四周 第十五周 第十六周 第十七周 第十八周 第十九周 3.8-3.12 3.4-3.8 3.11-3.15 3.18-3.22 3.25-3.29 4.1-4.4 4.8-4.12 4.15-4.19 4.22-4.26 4.29-5.3 5.6-5.10 5.13-5.17 5.20-5.24 5.27-5.31 6.3-6.6 6.10-6.14 6.14-6.18 6.21-6.25 2、姓氏歌 3、小青蛙 4、猜字迷 语文园地一 1、吃水不忘挖井人 2、我多想去看看 3、一个接一个 4、四个太阳 语文园地二 5、小公鸡和小鸭子 6、树和喜鹊 7、怎么都快乐 语文园地三 8、静夜思 9、夜色 10、端午粽 11、彩虹 语文园地四 期中 5、动物儿歌 6、古对今 7、操场上 8、人之初 语文园地五 12、古诗两首 13荷叶圆图 14、要下雨了 语文园地六 15、文具的家 16、一分钟 17、动物王国开大会 18、小猴子下山 语文园地七 19、棉花姑娘 20、咕咚 21、小壁虎借尾巴 语文图地八 单元复习与检测 单元复习与检测 第二十周 6.28-7.2 期末检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