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护理学导论考试重点

来源:画鸵萌宠网
1. 现代护理学:护理学是健康学科中一门独立的应用性学科,以自然科学及社会 科学为基础,

研究如何提高及维护人类身心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及发展规律。

2. 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 道德健康。 3. 疾病:疾病是机体身心在一定环境因素下所引起的一定部位机能、代谢和形态 结构的变化,

表现为损伤与抗损伤的整体病理过程,是机体内部及机体与外部 环境平衡的破坏和正常状况的偏离或终结。

4. 基本需要:人的基本需要是个体生存、成长与发展,维持其身心平衡的最基本 的需求。 5. 发展:又称发育,是生命过程中有顺序,可预测的功能改变,包括身、心两个 方面。 6. 压力:压力是个体作用于自身的内外环境刺激作出认知评价后引起的一系列非 特异性的生

理及心理紧张性反应状态的过程。

7. 压力源:压力源又称应激源或紧张源,指任何能使个体产生压力反应的内外环 境的刺激。 8. 护患关系:护患双方在相互尊重并接受彼此民族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在互相学 习和促进的

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9. 护理评估:护理评估是指有组织地,系统地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及判 断的过程。 10. 护理诊断:护理诊断是关于个人、家庭、社区对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及生命 过程反应的

一种临床判断,是护士为达到预期的结果选择护理措施的基础,这 些预期结果应能通过护理职能达到。

11. 医疗事故: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

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规范、常规,过失造成病人人身损害的 事故。

1. 患病后病人的主要心理反应。

①焦虑及恐惧;O依赖性增强;O自尊心增强;O猜疑心加重;。5主观感觉异常;

2

3

4

⑥情绪易激动;07孤独感;O习惯性心里;09害羞和罪恶感;。10心理性休克及反常 行为。

2. 需要理论对护理的意义。

一、 对护理实践的意义: 1 识别病人未满足的需要; 2 领悟和理解病人的行为和 情感;

3 预测病人即将出现或未表达的需要; 4 识别病人需要的轻重缓急。

二、 三、 四、 五、

对护理理论的意义:为护理学提供了理论框架。 对护理教育的意义:为护理教育提供了理论框架。 对护理管理的意义:调动工作积极性,稳定护理队伍。 对护理研究的意义:带来了一定的启示和思路。

3. 成长与发展的规律

1 可预测性 2顺序性 3连续性和阶段性 4不平衡性 5 个体差异性 6 关键期 4. 压力的预防原则。

1 减少压力的刺激 2 正确认识评价压力 3 减轻压力反应 4 寻求专业帮助 5. 帮助病人预防压力的方法。 P81 1 为病人创造轻松的康复环境

2 解决病人的实际问题,满足病人的各种需要 3 提供有关疾病的信息 4锻炼病人的自理能力 5加强病人的意志训练

6. 帮助病人应对压力的方法。P82

1心理疏导及自我心理保健训练 2调动病人的各种社会支持系统 7. 工作疲溃感的过程。P84

1热忱期:怀着理想进入工作岗位,充满希望,有强烈的工作目标。

2停滞期:此期出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工作热情幵始下降。

3挫折期:幵始感受到角色与自我期望的冲突,出现身体、情绪及行为方面的问题。

4疲溃期:失去工作热情,视工作为一种谋生手段,对病人漠不关心,没有同情心 及工作责任

感,严重者会辞职或调换工作岗位。

8.护患关系的基本模式 护患关系模 特点 适用范围 护士 病人 式 主动一被动 单向性 难以表达意志的 主动 被动 型 病人 主导 从属 指导一合作 主动性 病情重但意识清 指导 积极合 型 微弱单 醒的病人 作 向 主观能 动 共同参与型 双向性 慢性病病人;良好 平等合 平等合 平等合 教育者 作 作 作 9.沟通交流的层次。

1 一般性沟通 2 事务性沟通 3 分享性沟通 4 情感性沟通 5 共鸣性沟通 10. 评估的方法。 P142

1 交谈 2 观察 3 体格检查 4 阅读 11. 资料的分类。

一. 据来源分类

1 主观资料(来源既可以是病人本身,也可以是病人家属或对病人的健康有重要影 响的人)2

客观资料 二. 据时间分类

1 既往资料 2 现时资料

12. 资料的收集途径。 1 服务对象(重要来源) 2 服务对象的亲属及有关人员 3 其他医务人员

4 服务对象的病历和记录 5 医疗护理文献

13. 护理诊断的分类方法和标准。

1 现存的护理诊断:是指服务对象评估时正感到的不适或存在的反应。

2 潜在的护理诊断:是指服务对象目前尚未发生问题,但因为有危险因素存在,若 不进行预防

处理就一定会发生问题。

3 健康的护理诊断:描述的是个人、家庭或社区人群具有的能进一步提高健康水平 的临床诊断。 4 综合的护理诊断:是指一组由某种特定的情境或事件所引起的现存的或潜在的护 理诊断。 5 可能的护理诊断:已有资料支持这一诊断的提出,但是目前能确定该诊断的资料 都不充分,

需要进一步收集资料以确认或排除该护理诊断。

14. 护理诊断的组成部分。

一. 名称

是对服务对象健康状况的概括性的描述。

二. 定义 是对名称的一种清晰、正确的表达,并以此与其他诊断相鉴别。

三. 诊断依据 是作出护理诊断的临床判断标准。诊断依据常常是病人所具有的一组症状或体征, 以及有关病史,也可以是危险因素。 四. 相关因素

五. 是指造成服务对象健康状况改变或引起问题产生的情况。

15. 书写护理诊断的注意事项。

1 护理诊断所列名称应明确、简单易懂。 2 护理诊断是由护理措施能够解决的问题。

3 一个护理诊断针对一个健康问题,并且应规范化。 4 护理诊断应指出护理的方向,有利于制定护理措施。 5 列出护理诊断应贯彻整体的观点,作全面的诊断。 6 避免使用可能引起法律纠纷的语句。 7 避免价值判断。

16. 护理理念历史发展历程。

1 禁欲主义阶段( 1850~1920):崇尚奉献和自我牺牲精神;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2 浪漫主义阶段( 1921~1940):护士被美化为“白衣天使”

3 实用主义阶段( 1940~1960):实施“功能制护理”或“小组护理”的护理分工方 式 4 人本存在主义( 1960~至今):“以服务对象为中心” “以人的健康为中心” 17. 护理道德原则。

1 自主原则 2 有利原则 3 无害原则 4 公正原则 5 知情同意 18. 护理道德的基本规范。

1 热爱本职,精益求精 2 尊重服务对象,一视同仁 3 认真负责,任劳任怨 4 文明礼貌,举止端庄 5 言语贴切,保守秘密 6 团结协作,互相监督

7 廉洁奉公,遵纪守法 8 更新知识,勤学不辍 19. 初级卫生保健。

任务: 1 教育社区民众如何面对和防治当前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

2 3 4 5 6 7

改善食物的供给和提供合理营养。 提供充足饮水和基本环境卫生。 提供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

提供预防接种,防止传染病的散播,做好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预防和控制地方性流行病。 提供常见病和外伤的治疗和护理。

8 提供基本必需的药物。

具体工作内容:

1 预防性服务:计划生育、妇幼保健、计划免疫、青少年保健、中老年保健。 2 保护健康的服务:净化空气、保持食品卫生、保持饮水卫生、搞好劳动环境的卫

生和安全

3 促进健康的服务:减少吸烟、减少酒类及药品滥用、增进营养、运动与体型适度、

控制心情及精神压力等。

原则: 1公平 2可获得性 3充能 4 文化感受性 5自我决策 19. 服务对象的权力。

1 平等享受医疗的权力 2 知情的权力

① 服务对象有权获知有关诊断、治疗及预后的信息 ⑨服务对象有权知道医院与其他医疗及学术机构的关系 ③服务对象有权核对付费账单

3 个人隐私和个人尊严获得保护的权力

① 服务对象有权要求有关治疗的内容、记录以机密方式处理 ② 服务对象有权要求对其医疗计划保密

4 参与决定有关个人个人健康的权力

① 服务对象有权在接受护理前获知有关详情

② 服务对象有权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拒绝接受各种护理

5 获得住院时及出院后完整的护理记录权力

① 医院对服务对象所要求的服务有合理的回应 ② 服务对象有权获得持续性护理

③ 服务对象有权知道医院的护理规则及规定

6 服务选择权 7 监督权 8 获得赔偿的权力

20. 服务对象的义务

1 积极配合医疗和护理的义务 2 自觉遵守医院规章制度的义务 3 自觉的维护医院秩序的义务

①安静◎清洁◎不干扰医护人员正常医疗活动O 4不损坏医院财产 4 保持和恢复健康的义务

21. 自觉性是制约护士道德境界和道德修养的关键。 护理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中最重要的是

达到慎独,实现慎为。

22. 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1 科学性 2 可行性 3 针对性 4 启发性 5 规律性 6 通俗性 7 直观性 8 合作性 9 行政性 23. 健康教育的方法。

1 专题讲座法 2 讨论法 3 角色扮演法 4 实地参观法 5 示范法 6 个别会谈法 7 展示与 试听教

学法 8 其他健康教育方式

24. 简述医疗事故的特征。

1 责任主体必须是经过考核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或承认取得相应资格的各级各类医 务人员。 2 医务人员在主观上必有过失,行为人由于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而不负责任或违反 操作规程等

造成了病人人身损害。

3 产生了严重的危害结果,包括病人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 4 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必须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25. 简述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应注意的问题。

1 病人对医嘱提出疑问时,护士应证实医嘱的准确性; 2 病人病情发生变化时,护 士应及时通

知医生,并根据专业知识及临床经验判断是否应暂停医嘱; 3 慎对口头 医嘱及对待“必要时” 等形式的医嘱, 尽可能避免口头医嘱。 在急诊等特殊情况下, 必须使用口头遗嘱时,护士应向医生重复一遍医嘱,确信无误后方可执行。在执行 完医嘱后,应尽快记录医嘱的时间、内容、当时病人的情况等,并让医生及时补上 书面医嘱。 马斯洛一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 弗洛伊德一性心理发展学说 席尔一压力与适应学说 奥瑞姆一自护理论 罗伊一适应模式 纽曼一健康系统模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