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画鸵萌宠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的求职经历

我的求职经历

来源:画鸵萌宠网
我的求职经历

此时此地,我在福大图书馆的一个角落里快速地敲击着键盘,窗外的天空很蓝,阳光和煦。看着周边都是埋头苦读的学子,回想起过去一个月东奔西走到处求职的经历,这种安静写论文充实中又稍微带点慵懒的时光真是十分享受。看着QQ空间好久没更新的状态,脑子里突然有种想把求职经历过程记录下来的冲动。纠结了好一阵子,终于下定决心写一下我的感受。作为福大建筑学第一届的研究生,希望可以为学弟学妹们留下点东西。

今年是高校就业的寒冬,不管是什么专业,就业都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房地产投资的快速萎缩造成了今年很多设计院都在缩招,北上广深一线大城市的大型设计院也出现了大量裁员的情况。建筑学前几年就业如火如荼的景象已一去不复返,作为2015届毕业的学生,我也有种感觉生不逢时的悲凉。

我是十月份开始投简历的,大部分设计院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收简历,简历最重要的就是作品集的制作。特别是想去一线城市发展的同学一定要把作品集做的炫丽一点,当初我也没太注意这个问题,是十月上旬我去上海调研建筑的时候寄住在大学同学的宿舍,吴××看了我的作品集之后喷了我一地,让我痛定思痛,回来后马不停蹄地重新做了一份作品集。我的作品集是这样的,仅供参考:作品集切记要扬长避短,充分展示你个人的优势地方。在研究生期间,我一直跟随导师从事实际项目的设计,这就是我的优势地方,意识到这点,我的作品集就分为两个部分,研究生部分用大量的实际案例来展示,突出实践性。如果有画过施工图的,就拿一份放上去,可以有单独一张完全展示节点大样图,但篇幅不要占太多,记得要精选。本科生部分要突出概念性,把自己以前参加竞赛的作业放上去,然后放一些个人觉得比较有意思的课程设计作业。最后放一些个人爱好擅长的东西,比如

手绘作品、模型制作、摄影作品等。整个作品集要非常注意排版、字体大小、颜色选取等等。这些都是我从吴××身上学到的,在此表示感谢!(PS:吴××看到别忘记点赞!哈哈!)

作品集做完就是海量投简历的时刻了,我把目标集中定在上海、广州和深圳这三个城市。省内的厦门也投了两家:厦门合道和厦门绿城设计。之后陆陆续续地收到叫我去笔试的信息,不过说来也很奇怪,我投的那些大型民营设计院都石沉大海了,回复的寥寥可数;倒是那些国企设计院都通知我去考试,像上海现代、广东省院、华工设计院和厦门合道。(PS:上海现代我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瞎投的,我主要是想看看作为国内最顶尖的集团它的考试是什么样。)前三家设计院的笔试我都通过了并最终拿到了广东省院的Offer,厦门合道当时和华工设计院的考试时间冲突而没去考。下面我来介绍一下这几家设计院的考试经验。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

上海现代是这几个设计院中第一个去参加笔试的,现代的整个招聘流程很长,前前后后大概有一个月之久。我是十月底投的简历,所有简历必须在公司官网上投,资料要求填的十分详尽,作品集、获奖证书、项目经历、其他能力证明等等都尽可能上传上去。简历投完网站会弹出一份能力测验试卷让你填,这份试卷很重要,会刷人的;主要是公司HR对你性格的一些了解。以前网上看帖子说会刷掉大约80%的人,因为报考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所以我怀着谨小慎微的心态仔细地阅读着每个题目。总共有60道题,一个小时之内完成,都是单选题。每道题四个选项都合理,没有固定答案,凭你的直觉选一个,主要看你平常处理事情的一些态度。但是要尽量记住自己做过的答案,不要在试卷上体现出你前后不一的人格出来。我整整花了45分钟才完成试卷。

简历筛选完全国建筑专业大约有300个参加笔试,这里说一下,现代的招聘分提前面

试录取和需要参加笔试的,提前面试录取针对的全是建筑老八校加一个浙大的研究生。有100个人进入,最终录取几个我就不知道了。笔试在全国有十来个考点,我被安排在了深圳哈工大研究生院校区中进行(福建这边没有考点)。如果说建筑学有国考的话,那么无疑就是上海现代建筑集团了。考试时间定在11月22日,6小时快题设计,考试当天,监考老师把试卷逐一发下来,我一看试卷,先是愣了一下,是一张施工图的A2硫酸纸,仔细一看,是一个大型的办公楼设计,图纸上各层的平面图外轮廓线已经有了,各层的核心筒交通空间和剖面图也提供好了。总共有八层平面,比例是1:500,让你根据任务书的功能要求布置平面内的房间。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剖面图上已经透露出一些大空间的信息,你需要懂得看图,知道有一些功能房间已经被限定住了。整个平面设计我觉得还好,并不是特别难,有点像英语的完形填空,你只要找好前后对应关系再加上点细心就行了;这跟同济大学的考研类型有点类似。试卷最主要考察的是你的立面设计能力,你必须在已经被框定的建筑体量中进行立面语汇设计,用透视图来表现。任务书上的要求是具有简洁大气、十分现代气息的风格并进行外立面节点大样设计。我当时考虑平面中庭的位置在立面上做大实大虚的构成处理,考虑到体量比较矮胖在立面上强调水平向的线条,并通过百叶来丰富立面并起到遮挡空调架的作用。至于节点大样图,还好我之前在做实际项目中有画过一套外立面改造的施工图,所以画起这个就比较轻松。我整整用了一张A2图纸来表现效果图,这样看上去比较壮观一点。另外一张A2图纸就是画节点大样和一个中庭空间效果图和一个室内空间效果图,这些都是任务书上所要求的成果表达。

就这样我完成了现代的笔试,到了12月4号中午,进入面试的名单出来了,我很惊讶我进入了面试。不过一看那面试名单,我的心情马上由惊喜变成惊吓完成一个180度的大转弯。进入面试名单的总共有115个,22个是本科生,其他都是研究生,同济大学的研究生占了1/3,其他老八所的研究生又占了1/3,剩下的就是985和211的研究生了,我的学历在研究生当中是最差的。不过,我想了想,反正都是抱着试试的态度来的,就不要太在意结果。面试时间定在12月13日,我是第一批面试的,早上九点,排在我前面的

是三个来自大连理工的小姑娘。每个人有15分钟左右时间,轮到我面试时,对面坐着四个面试官还有一个记录的女秘书。我向每个人都发了一份简历,那天不知怎的,我的整个状态都好差,表现得不敢说话,有两分钟的自我介绍我仅用了30秒的时间就完成了。然后其中一个面试官抓住我的硕士毕业论文方向提问了几个问题,我都回答的牛头不对马嘴。甚至在面试中间我就有种完蛋的感觉。不过面试的时候,自我证明的材料一定要带充足,像获奖证书、作品集、手绘作品最好都带过去,面试官是会看这些东西的。起码现代的几个老总都有看我的作品集和手绘作品。面试完后,我感觉非常糟糕,是我面试几家设计院下来表现最差的一次。

现在,现代的第一批录取名单已经出来了,没有我的名字,第二批的名单还没出来,不过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我已经决定签约广东省院了。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院

华工设计院是我考试的第二家设计院,其报名门槛较高,要211硕士以上学历才符合条件,我就这样擦边进入了笔试。考试时间是在11月29日,为此我还错过了宿舍老六的婚礼,心理感觉很对不住他,但是为了自己个人的前途命运,我还是决定了来考试。华工总共有66个人笔试,大部分是华工本校的研究生。考试题目是一个中大型会议展览建筑设计,也是6小时,试卷一发下来,我也还是先愣了一下,只见任务书上要求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的比例是1:300。这可惊呆我了,我只拿了1:200的方格网纸来,压根不知道还有设计院会考1:300的比例的。然后我用了快半小时的时间重新画了1:300的比例纸,这直接导致我后来的图纸没画完。题目建筑体量很大,基地占地面积12000㎡,总建筑面积6000多㎡,(这也是为什么要用1:300的比例来画的原因)形状是梯形,四面都有道路,左边是城市主干道,其他三边都是城市次干道。基地南侧有80米限高的高层酒店,东南侧有城市绿化公园,北侧有高层住宅底商,左侧也是商业建筑。整个试卷的难点我归纳为

以下几个:1.体量大,6000多㎡的建筑,这是我以前画快题从没碰到的情况。2.主次入口的选择,基地四个面都有道路,主次入口的选择十分关键。3.大部分是大空间设计,功能要求是大展览空间,小展览空间,多功能厅(有高差、座位、室内设计),库房和办公。4.大空间展览结构的设计,要求有至少两间以上房间中间不能设有柱子。5.基地密度有要求,不能超过50%,总平布局不能以分散的几个功能体块来设计,偏向于集中型的。这是最难的一点,如果说建筑能平铺分散的,那这个题目就简单了,因为基地有12000㎡这么大的面积,而对于密度的要求则使题目具有挑战性。我在布置功能的时候做的很不得心应手,当我把平面草图设计完成后,距离考试开始已经过了3个小时。我当时手心都出汗了,这是我有史以来考快题做方案花时间最久的一次,就算当时在考天大研究生的时候都没出现过这么紧张的情况。我只有3小时的时间来画正图,平面我花了一个半小时完成,透视图花了半个小时,最后一个小时,我还剩下总平面、两个立面、两个剖面。只见当时,我的耳朵只听到周边到处都是各种掉东西的声音。果不其然,到交卷的一刻,我还差一个立面和一个剖面没画完。华工设计院考试很正规,整个考场就像考研一样,绝不拖泥带水。想着我还没画完的图纸,我当时那个难受劲啊,心理真是堵的慌!这是错过老六婚礼的一场考试,然而我却考成这样。与上海现代不一样,我很看重华工设计院的考试,回来后我就跟女朋友说肯定没希望了,不过她一直在鼓励我说没关系,尽力就好。真是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

当天晚上快11点,我得知我进入了面试,我有好几分钟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稍微静下心来我脑海里就想着明天面试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第二天早上8点15分,我早早就来到了面试地点,面试是9点开始的,我被排在了第一个面试,面试顺序按考试的编号排的,我的编号比较靠前。总共有33个进入了面试,也就是说笔试刷掉了一半。每个人有十分钟的时间,进去一分钟的自我介绍,然后是老师针对你昨天画的快题的一些发问。华工的老师比较亲切,不会出现难人的情况,而且其中一个老师说对我的快题有印象因为我是全场唯一使用铅笔表现的,所以整个过程让我感觉还好,对于快题的一些问题我都解

释的比较清楚。出来后我心里告诉自己听天由命吧。我是12月5号晚上知道结果的,我没有被录取,33个当中录取了26个,其中22个是华工本校的研究生,1个是清华的、1个是东南的、1个是厦大的、还有1个是深大的。虽然有小小的失落感,不过我感觉虽败犹荣。在此,我想跟有在华工读研的学弟学妹说一句:华工设计院还是很强的,在考场时我发现我周边华工的学子画的快题,还是很有水平的。你们能有这么好的发展平台锻炼的机会,真心为你们感到高兴。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最后说说录取我的广东省院吧!广东省院的考试时间是在12月8日,简历筛选完总共约有120个人参加考试,分为两场,上午一场,下午一场,三小时快题。我被安排在了上午,题目是社区图书馆。在考试前3分钟,监考人会发一张省院里各分院概况的表格下来,上面总共有18个分院,让你在看完之后在试卷上填你意向去的所或分院。当时我也不了解情况,就随便填了个服从院调剂。场地基地面积很大,有6000多㎡,总建筑面积大约在3000㎡,基地左侧是住宅区,北侧是城市道路,东南侧是河水,基地形状是不规则的弧形地块,场地内有两颗被保护的古树。密度要求不大于30%,任务书上有提供各种房间大小的面积模块和A3大小的总平面图,考试要求用硫酸纸。看到这个题目,我再次又是先愣了一下,这也是跟我以前画过的快题不一样,因为带进去的方格网纸是派不上用场了。(亏得我这次还长经验教训了,1:200的和1:300的方格网纸我都有带进来,只可惜用不到,心理也只能默默叹气了)任务书上提供的面积模块就是让你按照那个模块大小大概地布置房间大小,并不要求你画的十分精确,允许误差范围。我发现有的同学用比例尺很精确地在那边描,这样肯定是在3小时之内画不完的。这个题目最大的难点就是基地形状和考虑保护古树来布置功能房间。我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快题中做弧形的平面,当中我有考虑用锯齿形平面来呼应地形,但总是呼应的有点牵强,索性就全部用弧形来顺应地形的弧线轮廓。但在做弧形平面时,一定要找好定位点,并不是凭着感觉很自由随意地画弧线,

在过去研究生两年多的时间里,我跟朱老师学到最多的就是找好定位关系,这会使你的方案在一个理性的控制范围之内。在处理功能分区上,我还是做得比较游刃有余的,挺顺利的,每个功能分区都比较但整体又能统一起来。考完后,我心里对能进入面试还是比较有把握的。

不出所料,当天晚上9点半,短信通知我参加第二天早上的面试,总共有50个进入了面试,招聘上写的是要招40个,这意味着面试要刷掉10个。面试形式是我从未见过的,所有分院都分开坐在一间大的多功能厅里,你意向去哪个分院就去那边面试。如果你想面试所有的分院也可以逐一地面试过去,所以你可以看到有的分院排队排的老长,有的分院又只有稀稀疏疏几个。我看了下办公地点在广州的几个分院并依次面试过去,面试内容也都一样,先自我介绍一下,然后介绍昨天画的快题。当天下午,我收到其中两个分院的终极面试,叫我隔天早上去见分院老总,我最终选择了其中一家去面试。终极面试的过程很顺利,主要交流的是院里的工作模式、待遇薪酬、项目类型的问题。第二天,我就收到了省院人事处负责人的电话通知说被录取了。从笔试到录取通知,省院只用了三、四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其招聘效率还是很高的。此时,已经是12月11日,然后我就马不停蹄地赶往上海参加上海现代的面试,虽然当时心里已经差不多确定就是签省院了,但是我希望做事有始有终,既然现代有叫我去参加面试,那我还是去吧。这就又回到了刚开始面试上海现代的情景。

这就是我过去一个月找工作的心得,经历过等待、难过、苦涩还有成功过的喜悦,各种滋味都深有体尝。总结一下,考设计院和考研不一样,每个设计院考的虽说是快题,但你总会发现一些意外的地方。比如体量大的吓人,比例不是平常的比例,带进去的方格网纸没用等等,但是只要你有个扎实的基本功,就不用担心这些问题,所谓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画快题的方法、要点。快题设计的精髓在于不要求新立异,扎扎实实地做出一个方案。功能合理、造型有构成感再加上细节没有出错就是一个好的方案。在这里我

强烈推荐黎志涛写的一注建筑方案设计一书,这本书把做方案设计像写数学方程式一样一条一条很有逻辑性地罗列出来,是我每次考快题之前必看的书籍。

最后我想谈谈到底该不该读研究生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我在研一的时候也非常迷茫过,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只说说我的看法,仅供参考。首先,你要在读研究生之前就要搞清楚自己读研的目的是什么!是要走学术路线,往研究方向发展?还是要往实践方向发展?如果是要往研究方向发展的话,那读研就理所当然。而如果是要往实践发展的话,那你在研究生期间所跟随的导师就非常关键。要选择一个实际工程很有经验的导师为妥。坦率地说,我当时读研的目的就是毕业之后想要去更大的发展平台,而且肯定是走设计院这条路线的。所以在研究生期间我一直跟随朱卫国老师从事着实际项目,我很庆幸朱老师手把手教了我很多东西,让我获益匪浅,在此,我很感激朱老师的精心栽培!我承认,在读研期间,我在学术方面的造诣并不高,但在实践工程的经验是跟本科毕业的同学是同步积累的。如果说只是想获得研究生这本证书,但是又没有实质性地提升设计能力的话,那么我建议还是不要读研究生的好(除非家里有关系)。因为就业形势真的是说变就变,像今年的就业,跟去年就有天壤之别。学历只是个敲门砖,真正的还是要以能力说话。像这几个大院的考试,如果我只是以我本科学历报考的话,是没有资格的。研究生的话,设计院就会给你提供考试的机会,但经不经的过笔试和面试,这就看你的水平和努力程度了。所以,如果你以后想去一些大型设计院或更大平台发展的话,那么我建议你读研,但要不忘初心!心里要明确自己内心想要的真正目的!希望我的经历对学弟学妹们有用,好了,终于写完了,不知道有哪些小伙伴们这么有耐心地看完我这长篇阔论的滔滔不绝,真是辛苦了!哎!我码字也码的好累!(这字数都快赶上我小论文的字数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8.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23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