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作者:耿培钦
来源:《经营管理者·中旬刊》2016年第02期
摘 要:私人银行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以财富管理为核心,面向高净资产客户提供的顶级专业化的一揽子金融服务。私人银行起源于瑞士日内瓦,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国际私人银行业务在西方国家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是金融服务领域的一个重要部分,有高利润率、高贡献率、专业化服务等特点,是传统商业银行个人业务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产物。 关键词:私人银行 金融需求 发展对策 一、私人银行业务的产品和服务
为满足客户复杂多样的金融需求,私人银行业务形成了多元化的产品结构,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范围相当广,涵盖了规划投资、合理避税、教育信托、现金管理、遗产管理等(谢国梁,2004)。为了满足这些需求,私人银行家们必须同时充当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税收咨询专家、律师、会计师和一般财富管理者的综合角色。 二、私人银行业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我国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现状。与蓬勃发展的中高端理财业务相比,私人银行业务在我国可以说是起步较晚,市场的开发与建设都处于一个初步阶段。业务经验的缺乏,高端从业人员的缺乏,理财产品的单一以及理财观念的转变都成为我国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障碍。分业经营的制约,使银行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与保险、证券、基金、信托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再加上不发达的金融环境,使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道路任重而道远。 2.我国私人银行业务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优秀的私人银行家队伍。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最关键的环节是发现客户需求,并做出满足客户需求的解决方案。由于客户财富积累方式的不同,年龄层次的差异,风险承受能力的不同,使得私人银行业务的客户经理必须精通个人财富管理,了解全球金融动态以及各国的市场规则,熟悉各国的税收政策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所涉及到得各项法律法规。同时具有高端的生活品味以适应和客户交往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为高端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遗憾的是目前这类高素质的私人银行从业人员正是我国缺乏的。无法在短时间内打造出一支丰富经验的理财团队成了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一大瓶颈。
2.2分业经营下的产品较为单调。私人银行业务最成功的地方是能满足客户个性化的理财需要。客户生活阅历的不同,财富积累方式的差异,风险偏好的不同使得他们对私人银行产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要求多种多样,往往都涉及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外汇等多个领域,而受制于我国银行业分业经营的现状,银行与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产品综合化水平很低,限制了私人银行业务提供投资产品组合的品种,给我过私人银行产品创新造成了障碍。中国富裕阶层所需的个性化和高私密性的财务咨询、规划、避税及信托等服务,在我国的私人银行中仍不健全甚至是空白。各个私人银行所提供的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有的甚至照搬国外的业务模式却不适应中国的富裕群体的需求。既无法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也很难为客户分散风险,极大地削弱了产品组合的回报率和吸引力。从而给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带来了难度。
3.银行与客户之间的相互沟通不足。私人银行业务在开展时是需要全面了解客户的收入来源、财富状况,甚至是个人喜好等情况的,否则就无法真正做到为客户量身定做方案。由于我国自古以来“财不露白”的传统,再加上我过私人银行服务的信誉尚未完全建立,中国高收入人群的财产来历复杂,富人不愿过多披露自己的财富,客户往往在提供个人信息时修改一些数据,给银行全面了解客户的私密信息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开展业务时针对性大大降低。 4.外汇管制比较严格。私人银行业务的投资组合涉及全球金融领域的方方面面,全球化配置资产以获得高收益与规避风险。私人财富能否自由投资、自由出入、自由兑换是开展这些业务的关键。而我国较为严格的外汇管制使得这一模式在我国基本无法开展,长期来看必将降低我国私人银行管理财富的安全性,从而可能加剧客户的不信任的情绪。 三、我国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对策研究
私人银行业务在西方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和教训,给国内私人银行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这对国内银行业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虽然国内私人银行业务还不成熟,存在着专业人才缺乏,理财产品单一、无法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等问题。为推进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应做到以下几点:
1.突破银行分业经营限制,丰富和创新产品。私人银行业务要求全方位,跨领域的配置财富。大部分的私人银行理财涉及金融领域的方方面面。金融业分业经营的现状给我国私人银行在产品设计和财富管理上制造了不小的障碍,客户资金只能在各自独立的体系内循环,有限的金融衍生工具使得银行无法利用其它两个市场实现理财增值,产品的创新范围和创新深度也十分有限,这给我国私人银行向客户提个性化的,跨领域的理财产品造成了不小的障碍。再加上发展时间短,创新机制不完善,我国私人银行业务提供的产品比较单一,不能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我国应首先健全立法,提高金融监管水平,然后逐步推进混业经营,使银行,证劵,保险,信托等不同金融领域紧密结合起来,极大地提高产品组合的回报率和吸引力;立足现有国情,同时借鉴国际私人银行的成功经验,在充分了解客资料,熟悉客户风险偏好的基础上,积极进行产品创新,丰富产品层次和种类,提供差异性的理财产品,为客户提供符合其要求的理财服务。使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受到更多高端客户的认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培养一支符合要求的私人银行人才队伍。私人银行的高端性决定了私人银行从业人员必须是一个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长时间的金融经验的积累与较强的应变能力,以及对富豪们高端生活的理解是一个私人银行从业人员立足的根本,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客户经理才能根据客户的需求,针对性的设计出个性化的理财产品,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同时私人银行客户经理能否成功地留住客户并从现有客户中争取更大的资金,或者开拓市场争夺新的客户资源,成为了私人银行能否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关键所在。面对我国高端私人银行人才队伍相对缺乏的现状,加快引进优秀的人才,培养一支符合我国本土要求的私人银行家队伍成为我国私人银行领域必须尽快解决的重大问题。
3.提供细致入微的服务。银行业是金融业也是服务业。对于以零售业务为基础的私人银行而言,核心竞争力拼的就是服务水平的高低。与中资银行相比,外资银行的优势就在于他们对服务更为注重。由于政策的限制,目前国内银行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所以服务由此显得尤为重要。对于高端客户来说,单纯的理财服务已经无法满足需要。对高端客户的服务领域已经从最初的资产管理发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子女教育,遗产管理,艺术品收藏,出行安排等无所不包。和国外高端客户相比,我国富有阶层在资产管理,子女教育,遗产安排等各个方面对服务都有其独特的要求,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说,应在充分认识到私人银行客户需求复杂性、多样性的前提下,尽快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文化,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如何针对我国高端客户的特点,提供细致入微的全方位服务,成为了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吸引客户,占有更多客户资源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黄春铃.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态势及其对策[J].新金融.2012.(03). [2]谢明.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现状与发展对策[J].区域金融研究.2011(8). [3]王海鸽,祁艳青.中国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研究[J].商业营销.2009(10). [4]石军.私人银行业务发展中的若干法律问题[J].上海金融.2012(1). [5]黄正全.领略外国的私人银行[J].金融经济.2010(3).
作者简介:耿培钦(1987—),男,河南驻马店,郑州大学商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证券投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