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画鸵萌宠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3年高三学年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2023年高三学年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来源:画鸵萌宠网
2023年高三学年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奇谭》赢得超高口碑,“合和共生——故宫·国博藏文物联展”等文博“开年展”大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不断“活起来”“潮起来”。

下一步,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焕发活力,要让文化自信自强的时代韵律跳动得越来越有力,可在立足本土、面向世界、打造精品、走近大众等方面下功夫,持续发掘生命力、强化亲和力、提升影响力。

(一)强化深耕中华文明的主体意识

马克思说,凡是民族作为民族所做的事情,都是他们为人类社会而做的事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新时代,坚守中华文化立场,需要进一步突出主体意识,强化中华文化自觉、增强中华文化自信、增进中华文化自强。

《中国奇谭》最吸引观众的,不仅是中式美术风格的创新运用,还在于其精神内核、叙事方式和文化底色是中国的。从古代故事到科幻想象、从乡土眷恋到唯美爱情、从生命母题到人性思考,《中国奇谭》以厚重的传统文化和深刻的东方哲学有力拓展了国漫的表达边界,彰显了中华文化喷涌不息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二) 文化自信自强不是孤芳自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不仅在于我们自己的历史有多久、决心有多大、声音有多高,还要看能否与全球受众建立起一种植根于“人类最朴素的、最具通约能力的价值观或情感”的共鸣。由此,需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放到世界文明发展的视域中予以全面认识和深刻检视。文化产品如果不深入当地文化底层、不融合当地文化传统、不考虑当地受众习惯,或者不能进行中国精神、中国价值的全球化、区域化、分众化表达,就不可避免地会面临水

1

土不服,甚至陷入“猎奇式凝视”的认知沼泽。

(三) 高水准制作、高质量内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圈”的标配。要讲好故事,精品内容是根本、是关键。归根到底,文化事业和产业是一种“体验业态”。文化产品和服务应当从受众特点和市场需求出发,通过不断迭代创新的优质内容来更好地吸引和留住用户。近年来,《国家宝藏》《中国诗词大会》等富有文化内涵又形式活泼新颗的高水平文化节目成为荧屏生力军,有力说明了传统文化不一定是“阳春白雪”,而具有跨越古今、凝聚共识的精神内核。

(四)强化走近社会大众的传播意识

保护好、传播好、展示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改变“送餐式”“填鸭式”灌输方式,通过强化传播意识、优化传播技巧、提升传播效果,增强有效触达目标人群的“可见性”,走近并融入百姓日常生活,让历史文化成为群众耳熟能详、触手可及的精神标识。

一方面,要挖掘丰富内涵,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公众生活建立起情感链接。另一方面,要创新传播手段,探索更富创意的“打开方式”。在城市规划上,可在地标建筑、商场楼字、公园广场等植入更多传统文化元素,提供高品质的文化空间:在文旅融合上,可借助人工智能、三维影像等技术,为游客营造“一眼千年”的互动式、沉浸式体验,让具有传统文化神韵的景点成为“网红打卡点”。

(摘编自孙庆华《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潮起来”》)

材料二:

《瞭望》:国家大剧院坚持走国际路线,近年来在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打造国际一流文化平台方面,有哪些创新性举措?

王宁(国家大剧院党组书记、院长王宁):国家大剧院承载着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使命,肩负着与国际艺术机构互融互通、与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的重任。

2020年9月,我们发起成立世界剧院联盟,搭建规范性、深层次、常态化的多边交流平台,目前已有18个国家27家机构成为联盟成员。在世界剧院联盟框架下,持续举办世界剧院北京论坛、世界交响乐北京论坛、台湖舞美国际论坛,为中外表演艺术机构的交流互鉴搭建重要平台;借助科技赋能,与英国皇家爱乐乐团、量尔本交响乐团、琉森音乐节等联盟成员携手,策划推出“四海之声”系列线上音乐会;连续举办了六届国际歌剧电影展,吸引了20家世界著名艺术机构、合作方的70部影片参展,将不同表演艺术机构的魅力和风采展现给世界各地观众。

《瞭望》:大剧院如何打造“中国的文化名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王宁:国家大剧院以“国之大者”的理念,汲取中华文化养分,打造了一大批反映中华优秀传

2

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优秀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叫好又叫座。我们积极推动这些优秀作品“扬帆出海”,赴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巡演,通过“走出去”,让中国优秀文化闪耀世界舞台。国家大剧院是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阵地,我们重任在肩。

(摘编自《瞭望》2023年第10期《守正创新打造国际一流文化平台》)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潮起来”,使得“合和共生”等文博“开年展”大热。 B.体现中华智慧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政局波诡云谲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 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不在于我们自己历史有多久、决心有多大、声音有多高。 D.文化产业是一种“体验业态”,应该通过不断迭代创新的优质内容来更好地吸引用户。 1.D(A项强加因果。B项“在世界政局波诡云谲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错,原文“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C项“不在于”错,原文“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不仅在于我们自己的历史有多久、决心有多大、声音有多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奇谭》以喷涌不息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拓展了国漫的表达边界,显示出厚重的传统文化底蕴和深刻的东方哲学思想。

B.只有与全球受众建立起一种植根于“人类最朴素的、最具通约能力的价值观或情感”的共鸣,才能够实现文化自信自强。

C.强化传播意识,让历史文化成为群众耳熟能详、触手可及的精神标识,就要挖掘其丰富内涵,如在地标建筑中植入更多传统文化元素等。

D.借助人工智能、三维影像等技术为游客营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互动式、沉浸式体验,可以改变“填鸭式”灌输方式,提升传播效果。

2.D(A项不符合文意。原文为“《中国奇谭》以厚重的传统文化和深刻的东方哲学有力拓 展了国漫的表达边界,彰显了中华文化喷涌不息的生命力和创造力”。B项不合逻辑。依据原文可知,“与全球受众建立起一种植根于‘人类最朴素的、最具通约能力的价值观或情感’的共鸣”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条件之一。C项张冠李戴。“在地标建筑等植入更多传统文化元素”属于“创新传播手段”。) 3下列国家大剧院各项举措不能证明材料二中“国家大剧院是面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阵地”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海外传播矩阵覆盖175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万海外受众。

3

B.将形成“一院三址”运营新格局,成为世界最大剧院群。 C.策划推出中英双语导赏,为海外观众深入解读中华文化。 D.联合多家国内主流媒体,面向海外同步播出其线上演出。 3.B(没有“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相关信息) 4.请仿照材料一小标题(一)(四)为材料一(二)、(三)分别拟写小标题,并简要分析四个小标题之间的逻辑关系。(4分)

4.(二)强化面向全球受众的世界意识。(1分)(三)强化创作优质内容的精品意识。(1分)四个小标题之间是并列关系(1分),从四个方面论证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潮起来”(1分)。(其它答案意思对可酌情给分。小标题句式与仿句句式不一致的不给分) 5.国家大剧院作为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阵地,要实现让中国艺术经典唱响世界的宏伟目标,应该如何做?请结合材料为其提几点建议。(4分)

5.①继续以“国之大者”的理念深耕中华文明,挖掘中国艺术经典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②深入世界各地文化底层,以分众化表达,尽力与全球受众建立共鸣。③进行高水准制作,保证高质量内容,打造精品,更好地吸引和留住用户。④强化传播意识、优化传播技巧,通过世界剧院联盟,搭建中国艺术经典展演平台。⑤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打造国际一流的文化平台,进行中国艺术经典展演。(每点1分,回答四点得满分。其它答案意思对可酌情给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6~9题。

棋 赵本连

提到土坝街,没有人不知道罗先河的。就连本地不大的孩子,嘴一张,也会说,我们这里有一个棋手,叫罗先河。口气当中,自负不说,因了罗先河,一个土坝街,是声震九里。

痴迷于棋的人,谁手头没有一副好棋。罗先河手头的一副棋,更是考究,是上好的蜡石,靠他一块一块人工打造出来。棋子捉在手,凉浸浸的,有一种玉质的感觉。

经常有人想出价买下这棋子,都被先河拒绝了。

一天,先河家来一位棋客。这位棋客进门,看见罗先河,大大咧咧地喊一声,挑战者来也。 先河抬眼看看,意外,添加着一份欣喜,脱口而出,是吴主任呀,哪阵风把您吹来?这位吴主任,是罗先河去地区参赛遇上的一位赛手,也是地区办一位挺大的主任,县级。吴主任棋风犀利,一路斩荆披棘,和罗先河迎面相碰,仅以一子之差,和一面锦旗擦肩而过,极是懊丧。

赛后,他过来握住罗先河的手,就像一早认识他的,一点不生疏地说,这回比赛你赢,不代表我服了你,改日我一定上门和你好好讨教。

4

当时先河以为他说说玩的,没有较真,人家多大的官,还能和你一介草民杂往,就是客套客套,走个流水形式。

没想到现在吴主任就站在面前。

先河有点受宠若惊,觉着自己的陋室,因为吴主任的到来,也一下篷壁生辉。 棋盘摆上,吴主任被先河的那副棋子吸引,不由眼睛定格,下棋多年,他还没见过 这样的一付棋。

马炮当先,二人在楚汉地界,飞沙走石起来,几步下来,先河的招式明显慢了,首尾不能兼顾,锐气跟不上,阵脚显得凌乱,有点乱花迷人眼。

围观的大京和小京,呼吸都变得沉重起来,他们比父亲还要紧张,一双手不由擦成拳头,要冒出烟,可有劲使不出来,只能干着急。两兄弟见着父亲和别人对棋,还从来没有这么被动过,哪回不是快刀斩乱麻,秋风扫落叶,杀得对方人仰马翻,乖乖俯首称臣。

现在,父亲这是怎么了,他一向稳扎稳打,剑走偏锋,冒风险,那不是他的行事原则。 先河颓势明显,兵马被吃得所剩无几,已无回天之力,对方军卒无伤,大兵压境, 直取本营过来。 这头一局,先河输了。

恼得小京狠狠砸了一下手面。在小京印象里,父亲什么时候输过棋呢,小京天真地认为,在一个土坝街,没有人能赢过父亲。

二局,先河变换招式,防守得当,悄无声息,把对方“将”吃下,才算拉平。 吴主任没防着,“呀”一声,这招厉害。很惋惜的样子。

原本黯然的小京,眼睛里透出了光芒,也让他提振起来,重拾信心,还不由喊出一声“好棋”,这一声,既是为父亲助威,也是期盼父亲乘胜追击,拿下最后的关键局。小京明白,拿下后一局,开头的输棋,可以抹去,就当不存在。

没如小京所愿,关键局,先河有点大意失荆州,重蹈覆辙,让具主任又赢下。 小京发出一声叹息,沉重,又不甘。

胜负决出,吴主任一脸春风,也是不禁欢喜,说,我要班师回朝了,这回,没辜负我来土坝街一趟。

先河说,想不到吴主任士别几日,棋艺大有长进。 臭棋臭棋。吴主任谦虚着,可话里,不免有一份盛气。 瞧他还得意。罗小京明白,要不是父亲退避三舍,他能赢。

罗小京不明白的是,父亲为什么要输棋给他,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搁在心里,想问,还问不

5

出口。

这以后,吴主任就常来常往,成了先河家的一名常客,两人成了一对密不可分的棋 友。

先河棋底厚道,吴主任要赢他一回,就不能墨守成规,就不能规行矩步,就要举一反三,就要眼观六路,走棋也就走出味道,让人欲罢不能,让人迷恋其中。

一次,吴主任下着棋,提到了先河的这副蜡石棋子。 先河一下也没迟疑,说,吴主任要是喜欢,拿去玩就是。 哪能,吴主任说,我就是随口的话,你可别当真。 看你说的,先河拿过棋盒递过来说,一并送给你了。

吴主任推辞不下,也就接过,来一句,只怕下次再到土坝街,摸不到这个棋子了。先河说,这有什么难,以后不劳你大驾,我上你尊府,你能摸这棋子,我也能睹物思情。

吴主任一下高兴起来,说,这倒是两全其美,还是你想得周到。 先河玩笑一下,只怕吴主任到时不欢迎咱这平民百姓。 哪儿的话,吴主任很是认真,你不来,我可要拽你去。

两人话多,却惹得大京和小京不高兴,两兄弟不知道父亲意欲何为,怎么能把那么好的棋子拱手送人,中间都不拖泥带水。特别是小京,难以接受,一股心酸在他肚里周旋,怎么也散不开。棋子是他们家的一个宝贝,怎么能轻易送人呢?

自此,先河常常到吴主任那里去。

某天,在家悠闲的罗大京,听到父亲跟他说,想不想去土坝街的税务所,当一名税收员? 罗大京好奇地看着他父亲,不知道他父亲为什么突然要给他说这话,土坝街的税务所,是他可以进去的吗?

大京低估了罗先河,他和父亲对话没多久,梦想如愿以偿,穿上了一身漂亮的蓝制服。 罗小京也有了新突破,罗先河和他作了一番深谈,他问小京,想不想去做一个专业棋手。 小京知道,进入地区棋队,决非易事。 事在人为,罗先河说。

听着父亲的话,好像脚下的路已经为他铺展好,只要他点头,父亲就能为他安插上翅膀。可要不要点这个头,让小京陷入了沉思……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土坝街,连一个不大的孩子都知道本地有一个棋手叫罗先河,这是因为土坝街成就了罗先

6

河,罗先河也让土坝街声震九里。

B.吴主任赛后“过来握住罗先河的手”“一点也不生疏”,足见吴主任在生活中也是一个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领导干部。

C.吴主任“推辞不下”,只能接过先河的棋盒,可见吴主任其实并不是真心想要先河的蜡石棋子,实在是推辞不过,才勉强接受。

D.罗大京对父亲“想不想去土坝街的税务所”的问题,觉得好奇,主要是大京没有想到父亲能把他“办进”税务所,没有想到自己的父亲有这么大的“能量”。

6.D(A“土坝街成就了罗先河”错,文中是“因了罗先河,一个土坝街,是声震九里”; B看不出来吴主任在生活中的平易近人和和蔼可亲,他是因为对下棋的痴迷,输棋的遗憾, 对对手的惺惺相惜,才会如此表现;C前文提到吴主任第一次见棋子就被吸引,这里又提,确实是真心喜欢,推辞是客套,并不是勉强接受。)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补叙了吴主任和罗先河参加棋赛相遇的事,可以更好的突出人物的形象,也为下文吴主任到罗先河家登门讨教作了铺垫。

B.本文善用对比表现罗先河的用意,如:罗先河平时下棋与和吴主任下棋的核风不同;罗先河对别人求买棋子和吴主任喜欢棋子的态度不同。

C.小说以“棋”为题,看似随意,实则匠心独运——表面指罗先河和吴主任切磋棋艺、成为棋友,深层指罗先河以“棋”为局,为儿子们铺路。

D.本文段落大都很短小,甚至是一句一段的形式,这种安排便于密集且清晰地组织传达信息,使内容的表达简洁而准确,加快了叙事节奏。

7.A(A是插叙,不是补叙) 8.文章以小京的视角描写吴主任到罗先河家下的第一场棋,有什么作用?(6分)

8.①通过小京视角侧面写出棋局的精彩和激烈,真实可信,极具现场感。②通过小京对棋局的评价,让读者更加客观地了解父亲棋艺高超,以及棋局的真实情况。③最后父亲输棋,反差明显,引起读者思考,揭示文章主题。(每点2分。其它答案意思对可酌情给分) 9.文章以开放式结局收尾,而作品原文结尾是小京接受了父亲的安排。你觉得哪个结局更好?为什么?(6分)

9.观点一:开放式结局更好。理由:①开放式结局没有交代小京的最后选择,设置悬念,引发读者无限的想象,引起关于小说故事情节的讨论,利于读者的再创作。((3分)②开放式结局也能激发读者深入思考小京到底会如何选择,增加文章深度,也深化了文章主题。(3分) 7

观点二:小说原结局好。理由:①小京最后接受父亲安排,更符合小说情节发展的必然。小京和大京一起看棋,也应与大京一样答应父亲的安排。②使小京的人物形象更真实,更加丰满立体,从扁平人物成为圆形人物,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③文章借这个故事是要揭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有多少人为了自己的个人私利而抛却本心、苦心钻营,小京答应父亲的安排,可以让主题更具有普遍性。④结局的确定性使小说故事情节更加完整,满足读者的阅读期待。(每点2分,答任意三点得6分。其它答案若合理可酌情给分)(没有观点不给分,只有观点不给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成祖永乐元年夏四月,命户部尚书夏原吉治水江南。时嘉兴、苏、松诸郡,水患频年屡敕有司督治无功故有是命。六月,命侍郎李文郁往佐尚书夏原吉,相度水田,量免今年租税。秋八月,遣都察院金都御史俞士吉贵《水利集》赐夏原吉,使讲求疏治之法。原吉上言:“江南诸郡,苏、松最居下流。常、嘉、湖三郡土田,高多下少。环以太湖,亘绵五百里,纳杭、湖、宣、歙诸山水,注淀山诸湖,入三泖。顷浦港湮塞,汇流涨溢,伤害苗稼。拯治之法,宜浚吴淞诸浦港,泄其壅淤,以入于海。吴松江表二百余里,广百五十余文。西接太湖,东通海。前代屡疏,以当潮汐,沙泥淤积,旋疏旋塞。自吴江长桥至下界浦约百二十余里,虽稍通流,多有浅窄。又自下界浦抵上海南仓浦口,可百三十余里,潮沙壁障,若芦丛生,已成平陆。欲即开渗,工费浩大。臣相视得嘉定刘家港,即古娄江,径通大海,常熟白茆港,径入大江,皆广川浚流。宜疏吴淞江南北两岸安平等浦港,引太湖诸水入刘家、白茆二港,使直注海。松江大黄浦,乃通吴淞要道,下流壅塞,难即疏浚。傍有范家滨至南仓浦口,可径达海,宜浚令深阔,上接大黄浦以达茆湖之水。此即《禹贡》‘三江入海’之迹。侯既开通,相度地势,各置石闸,以时启闭。每岁水涸时,修圩岸以御暴流。”疏上,行之。役夫凡十余万。原吉布衣徒步,日夜经画,盛暑不张盖,曰:“百姓暴体日中,吾何忍!”..于是水泄,农田大利。二年春正月,复命户部尚书夏原吉往苏、松疏通旧河,以大理寺少卿袁复副之。六月,以陕西按察司副使宋性为布政使右参政,从夏原吉苏、松治水。九月戊辰,户部尚书夏..原吉治水功成,还朝。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治水江南》)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相应位置答案标号涂黑。 (3分)

水A患B频C年D屡E敕F有G司H督1治J无K功L故M有N是O命 10.DHL(每处1分) 8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有“众多”“各”的意思,与“吾妻来归,诉诸小妹语曰”中的“诸”用法相同。 B.度,指“揣测”“估量”,与姜夔《扬州慢》小序中“因自度此曲”中的“度”用法相同。 C.布衣指布制的衣服,与《出师表》中“臣本布衣”中的“布衣”意思并不相同。 D.戊辰,指九月戊辰这一天,是用天干地支法来纪日,与“王戌之秋”中的“壬戌”用 法不同。

11.B(二者用法不同,“因自度此曲”中“度”是“作曲”之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成祖非常重视整治水利,嘉兴、苏、松等郡发生水灾后,他命令户部尚书夏原吉到江南整治水利,还根据百姓的受灾情况免税。

B.明成祖对夏元吉受命治水的事情非常重视,不仅派人给他送去书籍,而且提出治水建议,并且指派袁复、宋性等官员去辅佐协助他。

C.夏元吉认为松江大黄浦是通往吴淞的要道,它旁边还有范家滨到南仓浦口直接通到大海,应该挖深这些河道让它变深变宽以利治水。

D.夏元吉上奏疏向明成祖阐明江南各郡的河流水道情况,分析了哪些水道适合疏浚,哪些水道不适合疏浚,他的治水措施也得以实施。

12.C(文本相关内容意思是:松江大黄浦,就是通往吴淞的要道,下游堵塞,很难立即清除淤塞。旁边有范家滨到南仓浦口,可以直接通到大海,应该挖深河道让它变深变宽,向上连接大黄浦来通到茆湖之水。)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顷浦港湮塞,汇流涨溢,伤害苗稼。

(2)前代屡疏,以当潮汐,沙泥淤积,旋疏旋塞。

13.(1)很快港口被淹没堵塞,汇聚的水流上涨溢出,伤害禾苗庄稼。(顷,很快;涨溢,上涨溢出;被动句,各1分。句意1分。共4分) (2)以前多次疏通,来抵挡潮汐,沙泥淤积,随着疏通随即堵塞。(屡,多次;当,抵挡, 挡住;旋,随即;各1分。句意1分。共4分) 14.夏元吉江南治水成功的原因是什么?(3分)

14.①详尽了解江南水道情况。②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治水方略。③精心筹划,并与役夫同甘共苦。④得到朝廷支持,治水措施得以顺利实施。(答任意三点得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9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5~16题。

苦寒行①(节选)

曹操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②诗,悠悠令我哀。

[注]①《苦寒行》:曹操借旧题写时事,反映严寒时节在太行山中行军的艰辛.②《东山》:《诗经·豳风》中的名篇,汉毛苌说:“《东山》,周公东征也。周公东征,三年而归。劳归,士大夫美之,故作是诗也。”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首句直写“太行”,交代行军地点,“北上”二字则表明行军走向,以此笼罩全篇。 B.第二句文势一顿,发出“艰哉”的喟叹,先在心理上造成惊恐状态,避免了平铺直叙。 C.“水深”以下八句节奏紧凑,展示行军意外受阻、栖宿无所等各个侧面,历历如画。 D.诗歌感情真挚,描述了诗人亲历的军旅生活,把政治家的说教寓于具体情景描写之中。 15.D(没有政治家的说教) 16.曹操本诗与《短歌行》都用“周公”之典,请比较其异同。(6分)

16.相同点:诗人将自己的理想抱负同周公事业联系起来(都借周公抒发自己的政治情怀),因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2分)不同点: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情感不同。①本诗:诗人以周公自比,寄寓着对长期征战不得归家的士卒的深切关怀。(2分)②《短歌行》:诗人以周公自勉,礼贤下士,求贤若渴,展现宽广的政治胸怀。(2分)(其它答案若合理可酌情给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古人进谏希望国君能够接受,往往委婉含蓄以致其意。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 说即使是愚人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委婉的表达,也是严肃的谏劝。 (2)苏洵在《六国论》中,借六国旧事针砭当下,论述了“赂秦力亏”是“_____________”,同时提出忠告:“_____________。”

(3)古诗文中“风尘”二字常见,既有“风扬起的尘土”之意,又含有“旅途劳累”“纷乱

10

社会”‘漂泊江湖’等意,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知其不可 而况于明哲乎(2分) (2)破灭之道也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2分) (3)素衣莫起风尘叹 犹及清明可到家/京洛多风尘 素衣化为缁/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2分,此题为开放性试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8~19题。

新年伊始,中国电影市场迎来“开门红”。【甲】根据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档电影票房达67.58亿元左右,列我国票房排行榜第二。 春节档电影“叫好又叫座”的局面,既得益于3年疫情之后观众高涨的观影热情,也得益于中国电影在内容与艺术领域多方面的探索。题材的拓展、主题的开掘、艺术构思的创新,都为春节档电影贡献了不少精彩看点。《满江红》从一首 ① 构出小人物的动人故事,通过情节的多次反转,传颂普通民众心中激荡的忠肝义胆和家国情怀。【乙】《流浪地球2》人类视为一个面临危机的共同体,展现唯有责任才能应对挑战、携手共进才能创造未来的道理。 与往年相比,今年春节档电影的类型更加丰富,类型融合的趋势也更加明显。《熊出的没·伴我“熊芯”》融喜剧、科幻、动作等类型元素于一体,给观众带来 ② 的视听感受。《无名》将谍战题材与悬疑类型进行嫁接,使影片在紧张、刺激的观感之外,增加了 ③ 般的悬疑感。值得一提的是,一些不具有惯常意义上“合家欢”特征的电影也出现在春节档中,为观众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应该说,这是市场和观众不断成熟的表现。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8.①家喻户晓②耳目一新③抽丝剥茧(每个1分,共3分。其它答案符合语境,亦可得分) 19.文中【甲】【乙】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19.【甲】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档电影票房达67.58亿元,位列我国影史同期票房排行榜 第二。(2分) 【乙】《流浪地球2》将人类视为一个面临危机的共同体,揭示唯有责任才能应对挑战、携手共进才能创造未来的道理。(2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20~22题。

11

去年的春天,我曾在杂志里谈过春天的冷暖不匀,晴雨不定,以及种种不舒服。 ① 。所可惜者,只是春光的一去不返,不曾挽留。我们好比乘火车,自己似觉得静静地坐着,不曾走动一步,车子却载了你在那里飞奔。不知不觉之间,时时刻刻在那里减短你的前程。 ② ,一天到晚坐在屋里,果然一钱也不花。我曾经立意要不费力,一天到晚躺在床里,果然一些力也不费。我曾经立意不费电,晚上不开灯,果然一度电也不费。我曾经立意要不费时间,躲在床角里不动。然而壁上的时辰钟“的格的格”地告诉我, ③ 。于是我想,做了人真像“骑虎之势”,无法退缩或停留,只有努力地惜时光,积极地向前奋斗,直到时间的大限的来到。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0.①故春去我不觉得足惜;②我曾经立意要不花钱;③时间管自在那里耗费。(每句2分,共6分。此答案为作者原文,考生作答以规范现代汉语表述,语意正确、符合语境,可得满分) 21.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4分)

21.①拟人:“一去不返”赋予春光以人的情态,生动地写出了春去决绝,表达了对春光消逝的惋惜与无奈。(2分)②比喻:将人度过光阴比作乘坐火车,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不知不觉间时光已经飞逝,而人被裹挟着前行。(2分) 22.简述本文阐释的哲理。要求使用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40个字。(3分) 22.示例:时光匆匆,一去不返;因此做人当不退缩、莫停留,珍惜时光,积极地向前奋斗。(原因1分,结果1分,因果关系正确1分,共3分。超过40个字不得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容貌焦虑是从古至今老生常谈的话题,在全网人人容貌焦虑的背景下,似乎无人可“独善其身”,甚至“颜值即正义”大行其道。如今容貌焦虑正向低龄化蔓延。医美调查显示,我国的医美消费主体趋于低龄化,“95后”乃至“00后”年轻群体成了医美机构招徕顾客的重要“蓄水池”,在互联网医美消费平台上,“95后”与“00后”占比过半。

对于“医美消费主体趋于低龄化”这种现象,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3.作文:参照2022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材料分析:这是一篇任务驱动型的时评类作文。要求针对“医美消费主体趋于低龄化”这种社会现象进行思考,阐明观点。考生应该对此进行思辨性分析,认识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社会12

上流行的容貌焦虑;二是低龄人群体容貌认知错误,或者其还未形成正确的容貌认知,容易被社会所裹挟。本材料可以立论的角度很多,不必拘泥于一隅;但是必须围绕“医美消费主体趋于低龄化”这种社会现象展开论述。 2023年高考三校联合模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参考译文】

元年夏季四月,命令户部尚书夏原吉到江南整治水利。当时嘉兴、苏、松各郡,连续几年发生水灾,成祖多次命令主管官吏治水,督率治理都没有效果,因此有了这个命令。六月,命令侍郎李文郁前往江南辅佐尚书夏原吉,观察估量受水患的水田数目,按照数量免除今年的田赋税赋。秋季八月,派遣都察院佥都御史俞士吉把《水利集》这本书赐给夏原吉,让夏元吉重视使用疏导治理的方法。原吉上奏说:“江南各个郡,苏、松郡处于河流的最下游。常、嘉、湖三个郡的土地,高处多低处少。环绕着太湖,绵延五百里,包涵杭、湖、宣、歙各州的水,注入到淀山各个湖泊,汇入三泖。很快港口淹没堵塞,汇聚的水流上涨溢出,伤害禾苗庄稼。整治的方法,应该疏渗吴松各个港口,排出那些淤塞的泥沙,来让河水流入到海里。吴松江南北宽二百多里,东西长一百五十多丈。向西连接太湖,向东通到大海。以前多次疏通,来抵挡潮夕,沙泥淤积,随着疏通随即堵塞。从吴江长桥到下界浦大约有一百二十多里,虽然逐渐疏通水流,但又很多地方又浅又窄。再加上从下界浦到上海南仓浦口,大约一百三十多里,潮汐拥堵,茭芦丛生,已经与陆地齐平。想要立刻开始疏浚,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我考察看到嘉定的刘家港,也就是古代的娄江,直接通向大海,常熟的白茆港,直接汇入大江,都是宽广通畅的河道。应该疏通吴淞江南北两岸安平等港口,疏导太湖各河流流入刘家、白茆二个港口,让它们直接流入到大海。松江大黄浦,就是通往吴淤的要道,下游堵塞,很难立即清除淤塞。旁边有范家滨到南仓浦口,可以直接通到大海,应该挖深河道让它变深变宽,向上连接大黄浦来通到茆湖之水。这就是《禹贡》中的‘三江入海’之旧迹。等到它们开挖疏通之后,观察估量各处的地理形势,分别设置石闸,按照时间开启闭合。每年岁河枯竭时,就修筑防水护田的堤岸用来防御暴涨的河水。”奏疏上奏,准许他这样做了。服役的人共计十多万。夏原吉穿着布衣徒步行走,日夜经营筹划,盛署时节也不打伞,说:“老百姓在太阳下暴晒劳作,我怎么忍心打伞避暑呢!”于是洪水泄出,农田很受益。二年春季正月,成祖又命令户部尚书夏原吉前往苏、松等郡去疏通原有河道,让大理寺少卿袁复辅助他。六月,让陕西按察司副使宋性做布政使右参政,跟从夏原吉到苏、松等郡整治水利。九月戊辰这一天,户部尚书夏原吉治水成功,返回朝廷。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8.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23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