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测量放线监理实施细则

来源:画鸵萌宠网
A.0.4

无锡奥通汽车销售有限公司4S店建设工程

监理实施细则 (测量放线)

内容提要: 专业工程特点 监理工作流程 监理工作要点 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项目监理机构(章): 专业监理工程师: 总监理工程师(签字、执业印章): 日 期: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监制

编制依据

1、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的施工合同;2、建设单位提供的本工程全套施工图及设计文件;3、设计变更及技术核定单;4、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5、工程测量放线技术规程;6、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与目标值:

本项目总平面布置虽错落有致,比较清晰,但现场的场地条件和各单体工程的平面形状较为复杂,为此必须重视施工测量放线,尤其是细部放样工作一定要认真仔细把关,在开工前监理人员要掌握和督促施工单位完成以下资料、仪器的准备与熟悉工作。

(一)事前控制的内容

1、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及时组织图纸会审和设计图纸交底;

2、校测仪器和测量用具,必须按计量法有关规定进行检定和校验并有标准证;

3、放线、验线的依据要原始、正确,有效设计图纸、变更。起始点(如红线)水准点等,及其他已知数据必须是原始资料,最后是要有效正确;

4、施工放线前,施工单位应做好施工测量方案,并报监理审核后方可放线并对施工测量工作提出预防性要求;

5、放线观察人员应持证上岗。 (二)验线施工质量控制

1、审核施工测量方案,在施工的各主要阶段,对施工测量提出预防性要求,做到防患于未然。

2、复核原始正确的有效的图纸、变更,会议洽商与起始点(如红线桩)及其他已知数据(如坐标高程)必须是原始资料,最后是要有效正确。

3、验收仪器与钢尺由宏达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检测部已经校准的仪器。 4、验线的精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主要包括: (1)仪器的精度应适应验线要求,并校正完好;

(2)必须按规程作业,观测误差必须小于限差,观测中的系统误差应采取措施进行改正;

(3)验线本身应先行闭合校核。

5、必须独立验线,验线工作应尽量与放线工作不相关,主要包括: (1)观测人员; (2)仪器;

(3)测法及观测路线等。 6、验线方法及误差处理:

(1)场区平面控制网与建筑物定位,应在平差计算中评定其最弱部位的精度,并实地验测,精度不符合要求时应重测;

(2)细部测量,可用不低于原测放线的精度进度验测,验线成果与原放线成果之间的误差处理如下:

①两者之差若小于1/2倍限差时,对放线工作评为优良;

②两者之差大于1/2且小于2倍限差时,对放线工作评为合格(可不必改正放线成果,或取两者的平均值);

③两者之差超过2倍限差时,原则上不予验收,尤其是要害部位。若次要部位可令其局部返工。

7、验线的关键部位环节与最弱部位,主要包括: ①定位依据桩位及定位条件;

②场区平面控制,主轴线及其控制桩(引桩); ③场区高程控制网及+0.000高程线; ④控制网及定位放线中的最弱部位; 8、基础验线时的允许偏差如下: 长度L、宽度B的尺寸(m) LB)≤30 30< LB)≤60 60< LB)≤90 (三)本项目测量内容主要包括:建筑物的定位、轴线放样、标高复核、建筑物总高测量、建筑物的垂直度测量、建筑物沉降观测。 一、测量前准备

⒈测量前应对拟采用的测量仪器(水准仪、红外线测量仪等)进行校正和定期精度认定,以减少仪器的测量误差。

⒉校核测量配套工具,如标尺刻线、丈量长度所用圈尺的精度。 ⒊准备好不同测量内容所用的测量记录表。 ⒋检查判明测量用的原始点是否已破坏。

⒌测量前应确定测量方案,由于测量方案关系到测量精度,因此,测量方案应由技术负责人审核确认,其次,测量人员应有职责分工。 二、工程测量 ⒈建筑物的定位测量

⑴建筑物定位测量前,应由建设项目法人提供规划测量位测量并确认的建筑物角标的坐标,(包括书面通知和现场坐标移交)角标一般为三点以上,其中两点作为定位测量用,其余点作为校核用。

⑵所提供的角标施工单位应妥善保护,当角标位于建内或施工过程可能会破坏时,应在单体定位后,引至安全地方固定好。

⑶建筑物定位测量时,以所提供的两个角标进行测量定位,然后利用其余角标反向测量校核;属角标有误时,应及时通知现场专业监理工程师和项目法人代表进

允许偏差(mm) +5 +10 +15 一步证实;属放样本身轴线有误,应重新放样。

⑷放样后的轴线应标于龙门板上,用于基槽轴线放样,模板定位,地梁轴线复核,以及±0.00以下的墙体轴线放样,每次测量前均应先根据角标复核龙门板轴线。 ⒉轴线放样

⑴在基础回填之前,可利用龙门板的轴线,先放样底层轴线,也可以先把龙门板的轴线后移至不影响回填土的地方,待回填土后再进行底层放样。当底层墙体或柱施工完毕,应把后移的轴线标点移至建筑物的四大角和转角墙、柱上,并用铁漆标好,这些标准轴线将随建筑物的施工一直往上引,作为本层其它轴线放样的依据。为确保框架结构中外框架的垂直和观感要求,外排柱应每柱都引通高轴线。

⑵本层内的墙体或框架中排柱应以边轴线拉通长线进行内墙或内排柱的轴线定位。框架结构中的外排柱在通线进行定位后,还应对单柱上下层的轴线进行复核。

⑶当墙体为框架剪力墙或柱时,在模板安装前,还应根据已放样的轴线,弹出模板安装时的内边线,作为立模定位的依据。

⑷砌体组砌时,外围护墙应边砌边吊线校核。柱或剪力墙的模板上口引中线与标准轴线校核。梁板则根据柱、墙上口校核过的中线进行轴线校核。

⑸阳台或出墙构件,除应从轴线外引进行定位外,还应吊垂线与低一层的阳台或出墙构件对齐。 ⒊建筑物标高复核

⑴在建设项目法人提供规划部门测量确认的角标时,应同时提供永久性高程点,当永久性高程点距建筑物较远时,应引至建筑物四周不受影响的地方做半永久性高程点或在建筑物四周做高程桩,再把永久高程引至高程桩。高程桩应设井围护,桩身置于残积土以下,桩身为上小下大方柱或圆柱并埋设Φ16圆钢,高程桩应设在不易扰动的地方,半永久性高程应定期校核。

⑵根据永久性高程或半永久性高程,测量基底标高,在基底做标高木桩控制垫层厚度,在地梁模板上弹梁面标高线以控制地梁标高,在底层墙体上或框架柱上测出建筑物单体的±0.00基线,并用铁漆标出,作为层高的控制线。层高测量可采用挂线丈量与经纬仪测量昂角后计算层高相结合。每层施工完,相应的层高控制线应上引。

⑶根据层高控制线引入室内转为30线或50线。室内30线或50线作为窗台控制,墙顶控制,木门窗安装标高控制,梁底和板底标高控制的依据。30线或50线还可做为天棚粉刷打底的阴角水平比较线和地面找平或找坡控制的比较线。 ⒋建筑物的总高测量

建筑物的总高测量主要是利用经纬仪测量总高点的昂角,再与±0.00基线测出经纬仪的高度,利用经纬仪与±0.00基线的距离,和总高点昂角计算经纬仪至总高点的高度,后与经纬仪高度的总和即为建筑物的总高。采用红外线测量仪时,则

可直接测出总高度。 ⒌建筑物的垂直度测量

⑴在建筑物主体封顶后,装修前,应对建筑物的垂直度进行第一次测量。待装修后,竣工前测第二次。

⑵装修前的垂直度测量,可采用吊垂线和经纬仪相配合。垂线从屋面边轴线吊线下来,经纬仪控制垂线的垂直,垂线在底层与同轴的轴线偏差,即垂直度偏差。 ⑶装修后的垂直度测量,则可在直接从屋面的外墙大角吊垂线。经纬仪控制垂线的垂直,垂线在底层与大角的偏移,即为垂直度偏差。

⑷一般建筑物四大角均应测量垂直度。每个大角应测量两个方向。 ⒍建筑物沉降观察

⑴沉降观察要求采用Φ18钢筋进行预制,端头垂直90°角。平直长度2.2CM的弯头作为测量点,测量点应磨成半球形或圆台状。

⑵沉降观察点统一安装在建筑物室外标高以上50CM处。安装时,若安装点是钢筋砼柱时,则应直接焊接于柱筋上;若是砖墙,则应采用先预埋在砼预制块上,再砌上墙,沉降观察点安装时,应伸出墙10CM左右,以确保外墙装修后,沉降观察点能伸出墙2.5CM,沉降观察点安装后应上漆并标出标志。

⑶沉降观测点每个建筑物应设不少于6个,观察点一般设在建筑物的转角和建筑物沉降缝两侧。

⑷建筑物沉降观察是利用永久高程点或半永久高程点进行测量的。测量时应采用闭合差测量,沉降观察的目的除测量建筑物每测量点的沉降量外,最主要的目的是测出不均匀沉降量。因此,测量沉降时每次只允许采用同一个永久高程或半永久高程。

⑸建筑物沉降观察在沉降点安装后,第一次应先测出各沉降点的实际高程,以后每上一次荷载或每上一自然层应测一次沉降观察。到建筑物封顶后,则改为每月定时观察。

三、测量责任和资料管理

⒈除每次测量的测量方案需技术负责人确认外,每次测量后,负责跑尺、观镜、校对、复核、审核的责任人应签字。

⒉原始记录和根据原始记录整理的测量结果均是测量技术资料。

⒊技术负责人在每次审核测量结果时,一旦发现建筑物的垂直度或沉降有异常,有责任向专业监理工程师报告,隐情不报,技术负责人应承担责任。 ⒋专业监理工程师将定期抽查测量资料。施工单位应积极配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