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模板工程方案
通过比较并结合本工程结构特点、工期和质量要求,我们对本工程地下结构模板选择如下。 结构部位 基础墙 框架梁 基础顶板 模板选型 覆膜木模板 覆膜木模板 覆膜木模板 支撑(加固)体系 φ48钢管、穿墙螺栓加固 碗扣脚手架早拆成套体系 φ48钢管、穿墙螺栓加固 底板、承台、地梁 砖砌模板 (一)基础承台、底板模板 1、底板下承台模板
人工清平槽底并修整承台边坡后,利用小线对承台中心挂线,钢尺测量承台外边线,砌筑承台坡角,并对砌筑坡角进行水泥砂浆抹灰,然后进行承台、底板混凝土垫层浇筑施工。 2、地下外墙处底板模板
基础底板垫层施工完毕后,利用电子经纬仪及全站仪在基础底板垫层上弹出轴线控制线,依据图纸按已弹好的轴线控制线外返基础底板外边线,按照弹好的基础地板外边线单面挂线进行底板侧模的组砌施工,侧模组砌后使用1:2.5水泥砂浆对砖模内侧进行中级抹灰,与基础底板垫层交界处抹成小圆角,以利底板防水施工。
墙厚w/425240砖模≥500500mm宽3mm厚钢板止水带基础底板基础垫层 (二)地下剪力墙模板
墙模板采用15厚覆膜木模板,密肋50×100木方、φ48双钢管、山型卡、穿墙螺栓加固,剪力墙外墙采用普通φ14止水螺栓,内墙采用Ø14穿墙螺栓,穿墙螺栓间距400mm,每边超出墙体30cm,梅花形布置。
基础墙加固施工示意图 基础内墙穿墙螺栓施工示意图
混凝土墙体31050×100木方螺栓200~300混凝土墙体300300斜撑200~300100×100木方300100×100木方15mm厚木模板50×100木方螺栓100×100木方15mm厚木模板 基础墙加固施工示意图 基础外墙止水穿墙螺栓施工示意图
基础外墙水平施工缝示意图
(三)梁板模板 1、材料选用
本工程框架模板全部采用覆膜木模板,支撑采用φ48碗扣式脚手架早拆成套支撑系统。
2、梁模板支撑架的构造和施工要求
除了要遵守《扣件架规范》的相关要求外,还要考虑以下内容 (1)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
1.梁模板支撑架根据设计荷载采用单立杆;
2.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确保两方向足够的设计刚度;
(2)立杆步距的设计:
1.当架体构造荷载在立杆不同高度轴力变化不大时,可以采用等步距设置;
2.当中部有加强层或支架很高,轴力沿高度分布变化较大,可采用下小上大的变步距设置,但变化不要过多;
3.支撑架步距以0.9--1.5m为宜,不宜超过1.5m。 (3)顶部支撑点的设计:
1.最好在立杆顶部设置支托板,其距离支架顶层横杆的高度不宜大于400mm;
2.顶部支撑点位于顶层横杆时,应靠近立杆,且不宜大于200mm; 3.支撑横杆与立杆的连接扣件应进行抗滑验算,当设计荷载N≤12kN
时,可用双扣件;大于12kN时应用顶托方式。 (4)支撑架搭设的要求:
1.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置;
2.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规范》的要求; 3.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是满足要求的,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控制在45-60N.m,钢管不能选用已经长期使用发生变形的;
4.地基支座的设计要满足承载力的要求。 (5)施工使用的要求:
1.精心设计混凝土浇筑方案,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最好采用由中部向两边扩展的浇筑方式;
2.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对出现的超过最大荷载要有相应的控制措施,钢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
3.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 3、细部做法 (1)面板之间的接缝
为防止顶板混凝土,模板与模板之间不严密,出现砂线问题,采用“硬拼缝法”,确保模板拼缝严密不漏浆,接茬平整。
模板面板之间的接缝做法为:在面板的接缝处夹橡胶条,背面用胶布封堵并衬以方木,确保模板接缝严密,不漏浆。拆模后,混凝土面平整光滑,不变色。
15100×100木方子15mm厚多层板1001505025M12螺栓,间距50050×100木方子5025100×100斜撑,间距500M12螺栓,间距50050×100木方子
(2)面板与肋之间:
用螺丝连接,螺丝从面板上表面进入其下10×10木方内,根据面板厚度确定螺丝长度,确保螺丝进木方不小于2cm,施工中,必须确保制钉不出板面,不鼓包。 4、施工 (1)施工工艺
1、按照计算要求及以往施工经验确定的模板支设方案进行模板的施工。
2、首先按规范要求及支撑布置方案搭设满堂红脚手架,并按图纸要求调整顺水杆和横杆的高度。然后安装早拆接头。
3、在脚手架上铺设预先加工好的10×10木方,特殊结构使用10#工字钢。
4、在木方上铺设15厚覆膜多层板,用螺丝紧固。
5、使用早拆体系等对多层板进行调平,加固,使之符合常规模板验收标准。 (2)模板起拱
1、当设计对模板起拱有明确要求时,严格按设计要求组织施工。 2、当设计没有明确模板起拱要求,施工单位应按2‰~4‰考虑模板起拱高度。
3、施工单位要绘制模板起拱平面布置图,悬挂在操作面,便于操作人员了解各部位模板起拱高度,同时也便于管理人员检查验收。
4、模板起拱的检测
(1)当竖向混凝土构件脱模后,立即抄平,弹出+500或+1000线,根据1m线拉通线检查模板底标高起拱情况。
(2)当模板支设完毕后,立即在主筋上抄平,拉通线检查模板起拱情况。
(3)模板支撑体系
1、模板架体施工前,弹出架体施工线。按线搭设架体。
2、模板支撑下面必须铺设木方,长度应大于400mm。木方铺设,横
向成排、纵向成队。
3、模板架体上层与下层的支撑要对应。 (4)对顶板模板主次龙骨要求:
1、主次龙骨截面必须一致。
2、主龙骨间距不应大于1200mm,次龙骨间距不应大于300mm。 (5)模板拆除
1、模板拆除时间应满足有关规范要求。非承重模板拆除时,其结构强度应不低于2.5Mpa,承重模板拆除时,跨度在8m以上的结构,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方可进行。
2、拆模顺序为后支先拆、先支后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拆除跨度较大的梁底模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分别拆向两端。梁板拆模前以试块强度为准,达到要求强度并经项目经理批准,方可拆模。
3、拆模时不要用力过猛过急,拆下来的模板应及时运走、并清理干净,板面刷油按规格分类堆码整齐。
4、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四)模板安装管理措施
1、模板面平整干净,涂模板隔离剂、模板缝用海绵不干胶粘贴封闭,以杜绝跑浆、加固用的脚手管要直,以保证组合模板的表面平整。
2、浇制砼时要分层循环浇灌振捣,严禁一次浇灌到顶。浇灌砼时设专人看模。基础内剪力墙柱采用穿墙螺栓加固的方法,模板支设时位置要准确,墙面、柱面垂直接缝符合要求。模板支设中进行检查,检查孔洞位置数量的准确性,检查预埋铁件,钢套管位置的准确性不得遗漏。检查合格后准许合模,并交下工序检查和施工。
3、模板支设前要注意对墙、柱根部清理干净,以保证砼接茬质量。组装模板的质量标准按(GBT214-1996)施工规范专人检查,严把质量关。
4、顶板支模时要搭设满堂红脚手架对模板进行支撑,满堂红脚手架立杆间距为1m,水平间距为1.5m~1.8m,并设置扫地杆。
5、现浇钢筋砼梁板当跨度大于或等于4m时,模板应起拱,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3‰或遵照设计要求。起拱处按设计要求,保证
楼板的厚度。
6、现浇结构的模板及其支撑系统拆模时,砼强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和设计要求,遇有特殊情况拆模后梁板下加设临时支撑。
7、柱、地梁模板:地梁支模前,先检查柱和地梁外边线尺寸是否正确无误后方可支模,•以钢管、木方、木楔加固,U型卡一边卡满。支模时要注意柱的垂直度,随时用经纬仪修正,支模完毕后,挂通线保证梁的顺直。在柱脚处抹水泥砂浆1:2.5防止砼振捣时漏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