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分层浇筑施工技术

来源:画鸵萌宠网


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分层浇筑施工技术

【摘 要】目前我们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基础底板大体混凝土结构,由于有着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因此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应用。但是,因为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面积比较大,而且很难对其施工质量进行控制管理,所以人们在对其施工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于是技术人员为了保障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人们就采用分层浇筑施工技术来对其进行处理,进而满足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的相关要求。本文首先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其次在通过实际案例对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技术;分层浇筑

在现代化建筑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许多新型的建筑结构也已经不断的出现在了人们的事业当中。而在大型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人们为了使其地下结构的施工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就将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应用到其中,这不仅很好的满足了工程建设施工的相关要求,还使得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有效的保障。不过,由于其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自身的体积过大,在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质量问题,因此我们在对进行浇筑施工的过程中,就采用分层浇筑施工的方法,来对其进行相应的施工处理,从而使得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分层浇筑施工的质量得到很好的保障。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分析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将许多先进的施工工艺应用到其中,从而使得现代化建筑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得到保障。而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运用,主要是为了满足大型建筑工程建设施工的相关要求,使得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很好的保障。但是,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其自身体积过大,这就容易导致人们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中,其混凝土结构出现稳定裂缝,这就对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满足大型建筑工程建设施工的相关要求,我们就要对其施工工艺进行相应的优化改进,进而使其施工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工程实例

在某大型高层建筑中,其总建筑面积得到了139400㎡,占地面积为103700㎡,人们在对其进行建设施工的过程中,为了使得整个高层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很好的保障,就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来对其进行施工处理。而在对其地下结构进行建设施工的过程中,人们则是采用的人们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来对其进行处理,这就很好的满足了高层建筑工程建设施工的相关要求。

基础工程施工的特点:

在该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其基础工程主要是采用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来进行相应的施工处理,其施工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其基础底板结构比较复杂,厚度也比较大,而且人们在对其进行施工处理的过程中,为了使得施工质量得到很好的保障,就在其中加入了较多的钢筋材料。

第二,根据后浇带划分,基础底板一次连续浇筑量大,最大处10000m3;基础埋深16.0m,最深处达20.0。

第三,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正值夏季及雨季时节,气温高,雨水多, 施工难度较大。

第四,本工程处于交通拥挤地段,且现场场地狭小,供电量不足( 仅”台+#(567变压器供电),现场组织协调难度大并制约了现场垂直运输的方式。

3.大体积混凝土分成浇筑施工

3.1施工段的划分及浇筑顺序

根据基础底板尺寸,混凝土的浇筑采用斜面分层法浇筑。

基础底板外侧四周砌筑240厚砖墙。基础底板上的预留基坑、积水坑部位采用组合钢模板支模,不合模数的部位采用木模板支模。

3.2钢筋

钢筋加工在现场钢筋场进行,基础底板钢筋施工完毕进行柱、墙插筋施工,柱、墙插筋应保证位置准确。基础底板钢筋及柱、墙插筋施工完毕,组织一次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4.施工过程的控制

对混凝土的出机温度与浇筑温度进行控制。研究表明降低碎石的温度是降低出机温度的最佳办法。温度较高时,为避免阳光直射,要在砂石堆场设置遮 阳棚;如有必要,可以碎冰形式加入部分拌和用水。为确保混凝土均匀性,在结束搅拌前,应保证混凝土拌和物中的冰全部溶化。为达到对混凝土的浇筑温度目的,可提高运输速度,缩短运输时间,在运输途中尽可能地降低搅拌速度。在温度较高时,运输车的搅拌罐可施行冷水喷淋,降低运输时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并加大浇 筑强度,减少浇筑时间。采取分层或分块浇筑,加快混凝土散热速度。

4.1分层浇筑

①控制其施工时母层的相应厚度于1m~1.5m间,具体指标根据混凝土浇筑能力极其降温措施来确定。②浇筑捣实下层混凝 土的工作的完成必须在前层混凝土初凝或丧失重塑性之前。③若下层混凝土施工时无法在前层混凝土初凝或失去重塑性能前完成,应按规定有4d~7d的间歇,待前层混凝土到达一定强度后再浇筑下层混凝土,且在浇筑前按施工缝对两层结合面进行凿毛及清扫浮浆处理。

4.2分块浇筑

当截面面积超过100m2时,在前层混凝土开始初凝或失去重塑性能前无法完成浇筑振捣下层混凝土时,如采用分层浇筑,因 间隔时间长会导致工期的延误。为加快进度并保证施工质量,应采取分块浇筑。①对分块区域进行合理布置,每块平均面积应不小于50m2,高度应小于 1.5m。②错开布置上下邻层混凝土间的竖向接缝,将其做成企口,按施工缝处理。

5.混凝土的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容易被太阳暴晒和被雨水、冷空气的袭击,导致表面有较大温度变化,产生裂缝。所以必须加强混凝土的养护。浇筑混凝土完后,应适时 加覆盖物并洒水进行养护;同时保证供应冷却水的供应,加强保温、保湿养护,减小内外温差。在其内部和表面设置测温点,加强温度观测,并随时了解混凝土浇筑 后温度情况,掌握混凝土温差变化,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于25℃以内。

6.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化建筑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分层浇筑施工技术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应用,它不仅使得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还降低了基础工程的施工难度,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也将许多先进的施工工艺应用到了其中,从而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相应的优化处理,这就满足了现代化建筑工程施工的相关要求,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岩.大体积混凝土筏板施工技术研究[J].工程建设,2008(2).

[2]高安平.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承台温度裂缝控制[J].福建建材,2006(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