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落叶跳舞》是用实物落叶剪贴的各种小精灵,画家巧妙地根据落叶的形状拼成惟妙惟肖、形神兼备的动物、昆虫、人物;他们表情丰富、各具个性,尤其是那些落叶娃娃动感十足、形态各异,六十个落叶精灵各不相同、颇具风采。其实落叶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并不陌生,进入秋天,他们常常会在散步时捡起一片落叶兴奋地说:“看,金鱼的尾巴”、“蝴蝶的翅膀”等等,此时,我们适时地带领幼儿走进《落叶跳舞》的世界,顺势引导、适度拔高,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目的在于沟通美术与生活的联系,让美术贴近生活,让幼儿在观察中感受美、体验美,在实施操作中表现美、创造美。 活动目标:
1.从落叶造型、表情、姿态等方面欣赏绘本,感受绘本中造型丰富、形态各异的落叶娃娃的热烈与有趣。 2.细致的观察力,大胆表述能力。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同伴间相互合作的乐趣,感受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引导幼儿发现造型、表情、动态变化的美术要素,并能在操作中运用起来进行设计、创作。
活动准备:
人手一本《落叶跳舞》绘本,阅读过《落叶跳舞》。幼儿活动前参加过秋游活动,观察过秋叶。 活动过程:
1.启发谈话,引发兴趣。
——教师以落叶为话题引发谈话内容。
2. 欣赏感悟,探究绘本中落叶造型、表情及动态。 ——欣赏造型:(自主——集体——自主) (1)自主欣赏:
提问:翻一翻,找一找,落叶还拼成了什么? (2)集体看PPT,对比欣赏第七页和第十四页: 提问:刚才我们看到的各种造型分别是由哪些树叶组成的?为什么要这样拼贴?画家选用了什么形状的树叶拼成了狐狸的脸和身体?金龟子也是选的尾部尖尖的椭圆树叶,为什么效果不同呢?这些造型是什么色调的?你感觉怎么样?你最喜欢哪些装饰?
小结:画家根据树叶形状拼成了昆虫、动物和各种小人儿,重叠、修剪,让它们栩栩如生。同时运用对称性的装饰手法,将各种不同深浅的黄色、红色树叶搭配,色彩协调、层次丰富。
(3)集体欣赏后,幼儿再次走进绘本,有目的地自主欣赏
——观察表情:
提问:落叶娃娃的脸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小结:通过嘴巴和眼睛的变化来表现表情的变化! ——观察动态:(观察——模仿——创造) 提问:落叶娃娃形态各异,他们有哪些有趣的姿态呢?你最喜欢哪个动作,上来学一学,摆一摆?
小结:头部和身体的位置变化、四肢弯曲、配合就会让娃娃跳舞啦。
3.游戏《落叶跳舞》
播放欢快的音乐,幼儿扮演落叶跳舞,音乐停止,每人模仿绘本或自创摆放一个有趣造型。 活动延伸:
1.幼儿到操作区内,根据树叶的形状、颜色特点,按方法要求,制作树叶贴画,教师巡视其中,适当给予指导。 2.将幼儿作品装订成一本自制的绘本,和幼儿一起带上自己设计完成的绘本讲给弟弟妹妹听,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