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NODE操作手册
SpectralWaveV-Node
STM-16SDH光传输设备
系统描述
武汉NEC
武汉日电光通信工业有限公司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一)产品概述:
1.1系统研制背景 1.2设备特性
V-Node系统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计思想,继承了NEC在SDH领域的技术积淀,
结合网络业务的多样化和网络结构的变化赋予SDH设备新的技术内涵:V-Node系统是一种集各种功能于一体的MSTP设备。
1.2.1宽带业务传送能力
强大的交叉连接能力 V-Node系统单子架可提供256×256等效VC-4的交叉能力。对于交叉板而言,各种业务接口之间是等同的,因此可以实现不同接口之间业务的无阻塞全交叉,交叉连接的粒度为VC-4或VC-12。大容量的交叉连接矩阵使V-Node具有很强的业务调度和带宽管理能力,具备数字交叉连接设备DXC的功能。 大容量的业务接入能力 V-Node系统提供丰富的业务接口:S-16、S-4、S-1光接口及E1、E3电接口、GE、10M/100MEthernet,并可提供高集成度的业务接口盘,满足大容量业务接入的需要。 1.2.2多业务支持能力 丰富的辅助接口 设备利用SOH中的开销字节提供额外的数据接口,并可提供灵活的开销通路上下方式。辅助接口由系统的公务盘提供,可为用户提供额外的低速业务应用。 1.2.3完善的网络应用和网络保护能力 完善的保护功能 V-Node系统在硬件上采用冗余设计,系统采用双总线的结构体系,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交叉盘和时钟盘1+1热备份,并采用分散式供电方式,电源分配系统为两套独立的系统,可任意更换。
V-Node系统支持多种网络保护应用:链路复用段保护(1+1/1:N)、二纤单向通道保护环、二纤双向复用段共享保护环、双节点互通功能(DNI)、子网连接保护(SNCP)等。 1.2.4完善的定时同步处理能力
系统可以选择多种定时源:外时钟、S-N业务接口、内部时钟作为设备定时基准。定时系统可以工作在三种工作模式:同步锁定模式、保持模式和自由振荡模式。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系统支持同步优先级倒换和基于SSM算法的自动倒换,在复杂的传送网中,基于SSM算法的自动倒换可以优化网络的定时同步分配,降低同步规划的难度,避免定时环路,保证网络同步处于最佳状态。 1.2.5完善的网络管理能力
SpectralWaveV-Node系列产品均采用INC-100MS综合网络管理系统,SpectralWaveV-Node采用NEC设计思想,提供网元层、网元管理层和网络管理层的管理,具备系统、性能、配置、故障和安全等完善的管理功能,具有友好的人机界面,操作简单。
SpectralWaveV-Node系统提供可靠的备份功能,一个子网可以接入多个网管系统,不仅实现分段、分区域的管理,还大大增强了网管系统的可靠性。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2.设计依据与执行标准
GB/T16814-1997 YD/T767-1995 YD/T877-1996 YD/T900-1997 YD/T1022-1999 YDN099-1998 YD/T1238-2002 IEEE802.17-2003 IEEE802.1d(1998) IEEE802.1q(1998) IEEE802.3(2000) IETFRFC1661(1994) IETFRFC1662(1994) IETFRFC1990(1996) IETFRFC2615(1999) ITU-TG.691(2000) ITU-TG.703(2001) ITU-TG.704(1998) ITU-TG.7041(2001) ITU-TG.7042(2001) ITU-TG.707(2000) ) ITU-TG.781 ITU-TG.782 ITU-TG.783(2000) ITU-TG.784(1999) ITU-TG.803 ITU-TG.813 ITU-TG.825(2000) ITU-TG.831
ITU-TG.841(1998) ITU-TG.842(1997) ITU-TG.957 ITU-TG.958
ITU-TM.3100(1995) ITU-TQ.821(2000) ITU-TQ.822(1994) ITU-TX.721(1992)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同步数字体系(SDH)光缆线路系统测试方法 同步数字系列设备和系统的光接口技术要求 同步数字体系(SDH)复用节点和系统的电接口技术要求
SDH设备技术要求-时钟
同步数字体系(SDH)设备功能要求 光同步传送网技术体制(暂行规定) 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技术要求 弹性分组环访问模式和物理层规范 介质访问控制(MAC)桥协议 虚拟桥局域网 带碰撞检测的载波监听多重访问方式及物理层定义 点到点协议(PPP) 类似HDLC帧中的端对端协议 PPP多链路协议 在SONET/SDH上的PPP 单信道STM-64,STM-256和其他带有光纤放大器SDH系统的光学接口 系列数字接口的物理/电特性 用于1544、6312、2048、8448和44736kbit/s速率系列级的同步帧结构 通用成帧规程 链路容量调整方案 同步数字系列(SDH)的网络结点接口 同步数字体系(SDH)——从网元考虑的双向性能监测 同步数字系列(SDH)复用设备的有关建议的组成 同步数字系列(SDH)复用设备有关类型和一般性能 SDH设备功能块的特性 SDH管理 以同步数字系列(SDH)为基础的传送网的体系 同步数字系列(SDH)设备从时钟(SEC)的特性 基于同步数字体系(SDH)的数字网中抖动和漂动的控制
以同步数字系列(SDH)为基础的传送网的管理能力 SDH网保护结构的类型与特性 SDH网保护结构的互通
与同步数字系列有关的设备和系统的光接口 使用光缆的基于同步数字系列的数字线路系统 通用网络信息模型
Q3接口的二级和三级描述-告警监视
Q3接口的一级、二级和三级描述-性能管理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管理信息的结构:管理信
息定义
ITU-TX.733(1992)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系统管理:告警报告功能 ITU-TX.738(1993)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系统管理:摘要功能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系统管理:测量客体和属
ITU-TX.739(1993)
性
基群或基群以上速率的国际恒定比特率数字通道
ITU-TX.826(1999)
的误码性能参数和指标
ITU-TX.86(2001) 基于LAPS的以太网 邮电部《光同步传输网技术体制》
国家标准《同步数字体系(SDH)光缆线路系统进网
要求》 系统结构及各板配置位置如图 V-Node设备的机盘分布图 系统单板配置: 层 槽位 业务板 注释 上 1,7,10 公共出线区 8、9 保留 2,3,4,5,6,12,13,14,15,16 E1TPS 2~3,4~5,11~12,13~14,15~16 E3/DS3/STM-1ETPS 下 1 MCP 2,3,4,5,6,7,10,11,12,13,14,15, STM-4Os、STM-1Os、STM-1Od、 16 STM-1Es、STM-1Ed、E12_32、E31_3、E32_3、FE_2、FE_4、GE、ATM 8、9 CLK_CS 5,6,7,10,11,12 STM-16Os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各扩展单板名称解释如下: 英文简写 名称 MCP 管理控制板 完成功能 完成CPU控制、ECC通信、公务处理,开销通道处理、外部告警处理等功能 STM-16Os 单STM-16光业务完成光发/电转换、时钟提取、开销处理、指针板 调整,ECC通信等 STM-4Os 单STM-4光业务完成光发/电转换、时钟提取、开销处理、指针板 调整,ECC通信等 STM-1Os 单STM-1光业务完成光发/电转换、时钟提取、开销处理、指针板 调整,ECC通信等 STM-1Od 双STM-1光业务完成光发/电转换、时钟提取、开销处理、指针板 调整,ECC通信等 STM-1Es 单STM-1电业务完成码型转换、时钟提取、开销处理、指针调板 整,ECC通信等 STM-1Ed 双STM-1电业务完成码型转换、时钟提取、开销处理、指针调板 整,ECC通信等 CLK_CS 时钟交叉板 完成锁相、保持、振荡、切换等时钟功能;完成VC4、VC3、VC12交叉功能。具有128XVC4,2016XVC12交叉功能。 E12_32 E1业务板 完成32路E1映射和去映射、E1接口处理 E32_3 DS3业务板 完成3路DS3映射和去映射、DS3接口处理 E31_3 E3业务板 完成3路E3映射和去映射、E3接口处理 FE_2 2WAN口FE以太实现以太网按LAPS或GFP协议经过虚级连映射网业务板 到1~48个VC12或1~2个VC3或1个VC4内进行传输。同时实现2层交换功能。支持LCAS功能。支持2个WAN口和4个LAN口。 FE_4 4WAN口FE以太实现以太网按LAPS或GFP协议经过虚级连映射网业务板 到1~48个VC12或1~2个VC3或1个VC4内进行传输。同时实现2层交换功能。支持LCAS功能。支持4个WAN口和4个LAN口。 GE 千兆以太网业务把2路千兆以太网映射到SDH中传输 板 ATM ATM业务板 实现ATM业务接口和汇聚功能,并映射到SDH中传输 TPS TPS保护倒换板 实现电接口TPS倒换功能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典型配置:
A.E1TPS(2x1:4TPS,252E1) TPTPTPTPTPS S S S S ap a1 a2 a3 a4 TPTPTPS S Sbb1 b2 3 TPSb4 TPS bp CS CS MCP STE1 E1 E1 E1 E1 M-(a(a(a(a(a4/p) 1) 2) 3) 4) 16O STM-4/16O STM-4/16O E1 E1 E1 E1 E1 (b(b(b(b(b1) 2) 3) 4) p) B.E3/DS3TPS(5x1:1TPS,15E3/DS3) TPS 1 TPS 2 TPS 3 TPS 4 TPS 5 CS CS MCP E3 /DS3 (W1) E3 /DS3 (P1) E3 /DS3 (W2) E3 /DS3 (P2) STM-4/16O STM-4/16O STM-4/16O E3 /DS3 (W3) E3 /DS3 (P3) E3 /DS3 (W4) E3 /DS3 (P4) E3 /DS3 (W5) E3 /DS3 (P5) C.STM-1ETPS(5x1:1TPS,10STM-1E) TPS 1 TPS 2 CS CS TPS 3 TPS 4 TPS 5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MCP STM-1e (W1) STM-1e (P1) STM-1e (W2) STM-1e (P2) STM-4/16O STM-4/16O STM-4/16O STM-1e (W3) STM-1e (P3) STM-1e (W4) STM-1e (P4) STM-1e (W5) STM-1e (P5) D.E1+E3+STM-1ETPS(3xE3+3xDS3+2xSTM-1E+96xE1) TPTPS Sbb2 3 TPSb4 TPS bp TPS 1 TPS 2 TPS 3 CS CS MCP STM-1e (W1) STM-1e (P1) E3 /DS3 (W2) E3 /DS3 (P2) STM-4/16O STM-4/16O STM-4/16O E3 /DS3 (W3) E3 /DE1 E1 E1 E1 S3 (b(b(b(b(P2) 3) 3) p) 3) 一.设备开通步骤: 1.网元校时 2.初始化网元 a.网元属性配置 b.网元槽位配置 c.时钟源配置 d.时钟源切换模式配置 e.时钟模块配置 3.端口配置 4.时隙配置 5.网络参数配置 a.IP参数设置
b.DCC链路层设置 c.物理层设置 d.路由设置 网元校时
1. 打开目标网元的管理窗口,
2.从配置菜单中选择网元校时命令或点击3.调整“设置时间”为需要的时间值。 4点击设置按钮下发网元校时命令。
5.点击查询按钮可检查校时后的网元时间。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快捷图标。网元校时命令对话框
点击取消按钮完成网元校时并关闭此命令窗口。. 二初始化网元
1.从配置菜单中选择初始化网元命令,初始化网元命令对话框如图所示。完成本操作以后,的步骤执行网元的安装配置。
在网元安装配置的对话框中,以下配置项目需要设置: 网元安装配置对话框
2.指定(填入)合适的参数。
3.确认网元安装配置无误,点击下一步按钮进入网元插盘配置对话框。 注:
a..点击取消按钮,退出网元初始化操作,对网元安装配置所作的设置不会生效。 b.设备类型:显示当前设备的类型. 网元标识: 开通日期:显示设备开通的日期,可通过下拉列表来选择,日期范围是1980-01-01到2037-01-01。 网元名称:由用户自定义的网元名称,可以是中文或英文字符,但最多不超过80
个英文字符。缺省值为空。 系统位置:再次用户可填写设备的位置信息,比如“中国重庆”,但最多不超过80
个英文字符。缺省值为空。 联系方式:可填写设备制造厂商的联系信息,但最多不超过80个英文字符。缺省
值为空。 c.网元标识不能随意改动,获得网元标识操作如下: 1)登记注册完MCP板后重新登陆 2)写一个任意的数字,然后会有一个对话框弹出,显示该设备的网元标识。 3)点击“是”或者输入对话框中的网元标识如图所示 网元插盘配置 插盘配置对话框如图 网元插盘配置对话框 1.在左边设备管理窗口中选择需要配置的槽位,在槽位序号一项中会显示此槽位序号。 2.在要求安装板中通过下拉列表选择需要安装的正确板类型。 3.在管理状态中通过下拉列表选择“正常工作”。 注:只有“正常工作”一项可选。 4.点击插入按钮以安装此板。 注:如果需要取消此单板的配置,请点击拔出按钮。 5.选择下列操作中的一步执行: 确认网元插盘配置无误,点击下一步按钮进入网元时钟源配置对话框。 点击上一步按钮,回到网元安装配置对话框以修改网元安装配置。 点击取消按钮,退出网元初始化操作。 注:
槽位序号:显示在左边设备管理窗口中所选择槽位的槽位序号(不可设置) 实际安装板:显示所选择槽位实际安装板类型 (不可设置)
硬件版本号:显示所选择槽位实际安装板的硬件版本号(不可设置) 要求安装板:通过下拉列表选择所选槽位要求安装板类型 管理状态:通过下拉列表选择管理状态
运行状态:显示所选择槽位实际安装板的运行状态(不可设置) 插入/拔出(按钮):在CID上插入/拔出单板配置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网元时钟源配置 添加时钟源
1.网元时钟源配置的对话框所示:
网元时钟源配置对话框
2.点击网元时钟源配置对话框左上角的添加按钮,进入时钟源设置对话框.
时钟源设置对话框
3.从下拉列表系统时钟/导出时钟中选择需要设置的时钟源类型。 4.在时钟源窗口中选择需要的时钟源。
5.在右边的对话框中设置好需要的参数:收SSM设置值,SSM发送方式,强制 发SSM值。
6.设置倒换延迟时间(0~1800ms)(一般设置为300ms)和倒换恢复时间(0~720s)。(一般设置为0s) 7.指定自动反向DNU组ID为“0”。 8.设置优先级(1~255)。 9.确认所有条目设置无误,点击确认按钮,退出时钟源设置对话框并返回网元时钟源配置对话框,可以看到已配置的时钟源在此窗口显示。 注:如果点击取消按钮,将会退出时钟源设置对话框并返回网元时钟源配置对话框,且所作的时钟源配置不会生效。 10.点击网元时钟源配置对话框中的查询按钮可以查询保存在设备上的已配置时钟源。 11.选择下列操作中的一步执行: ?点击上一步按钮,回到网元插盘配置对话框以修改网元插盘配置。 ?点击取消按钮,退出网元初始化操作。 时钟源属性设置 1.点击时钟源属性设置进入时钟源模块对话框 时钟模块设置对话框
2.在时钟选择类别窗口中选择系统时钟。
3.通过下拉列表选择启用私有或SSM协议。(一般选择SSM协议) 4.通过下拉列表选择需要的闭塞门限。(一般选择G.813时钟)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5.确认设置无误。
注:可点击左下角的查询按钮来查询设备时钟模块已有的配置。 6.选择下列操作中的下一步执行:
?点击下一步按钮进入结束网元初始化对话框.
?点击上一步按钮,回到网元时钟源配置对话框以修改网元时钟源配置。 ?点击取消按钮,退出网元初始化操作。 结束网元初始化
按照以下步骤操作以完成网元初始化配置:. 步骤
1.结束网元初始化
结束网元初始化对话框 2.选中下载配置数据单选框。 注:要正确下发配置数据到设备,必须要选中下载配置数据。 3.如果需要,在时间校准窗口中调整日期和时间。 4.选择下列操作中的一步执行: 点击上一步按钮,回到时钟模块配置对话框以修改时钟模块配置,再次点击上一步按钮,可回到其他配置对话框中以修改网元设置。 点击结束按钮,完成网元初始化配置。. 点击取消按钮,退出网元初始化操作。 端口安装 1.打开目标网元的管理窗口 2.在配置菜单中选择端口安装命令,将弹出端口安装的对话框 3.从下拉列表中选择单板。 4.选择需要配置的端口。 5.在对话框下部的设置:端口安装类型的下拉列表中选择需要安装的端口类型。 6.点击设置按钮以完成端口安装的配置并下发数据至网元。. NOTE: 安装的端口类型必须与实际安装端口类型相符合。. 7.点击查询按钮可查询网元已安装的端口配置和工作状态。 8.点击取消按钮退出端口安装对话框。 时隙配置 时隙配置流程 时隙配置通过配置菜单中的网元时隙配置命令完成 1.从配置菜单中选择网元时隙配置命令,会弹出时隙配置对话框 2.打开网元时隙配置对话框。 3.选择端口并移入配置窗口。 4.通过展开下一层命令选择合适的端口。 5.指定时隙配置方式、时隙类型等信息。 6.完成时隙配置。 时隙配置步骤
1.打开网元时隙配置对话框。
2.从左边的树形列表中选择端口,然后点击左端口、右端口、上端口或下端口 旁的移入按钮,将此端口移入时隙配置窗口。 3.选中建立单选框。
4.选择配置时隙的方式:单选或多选。
注:单选是指一次只能配置一条时隙;而多选方式可一次配置多条时隙。 5.指定时隙连接的类型为广播。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6.在时隙配置窗口中选择需要的源端口,并点击鼠标左键,被选择端口将变为红色。 注:如需要取消源端口的选择,点击鼠标右键,从弹出的时隙配置辅助菜单中选择取消选择命令执行。
7.在时隙配置窗口中选择需要的宿端口,并点击鼠标左键,时隙连接将被创建。 点击下发按钮完成当前时隙配置,下发配置数据至网元并生效。 案例1:
配置保护时隙
1.选择“收端主用”,将#1101光口的1#TUG31#TU12作为时隙源,将E1端口 的1#TU12作为时隙宿,连接起来。
2.选择“收端备用”,将#1202光口的1#TUG31#TU12作为时隙源,将E1端口 的1#TU12作为时隙宿,连接起来。 3.选择“广播”,将E1端口的1#TU12作为时隙源,分别将01光口的1#TUG3 1#TU12和02光口的1#TUG31#TU12作为时隙宿,连接起来。 4.选择“广播”,将01光口与02光口的1#TUG3的2#和3#TU12分别对应连接起来。 5.单击“设置”下发以上设置。 无保护时隙设置 1.打开网元时隙配置对话框。 2.从左边的树形列表中选择端口,然后点击左端口、右端口、上端口或下端口旁的移入按钮,将此端口移入时隙配置窗口。 3.选中建立单选框。 4.选择配置时隙的方式:单选或多选。 注:单选是指一次只能配置一条时隙;而多选方式可一次配置多条时隙。 5.指定时隙连接的类型为广播。 6.在时隙配置窗口中选择需要的源端口,并点击鼠标左键,被选择端口将变为红色。
注:如需要取消源端口的选择,点击鼠标右键,从弹出的时隙配置辅助菜单中选择取消选择命令执行。 7.在时隙配置窗口中选择需要的宿端口,并点击鼠标左键,时隙连接将被创建。 点击下发按钮完成当前时隙配置,下发配置数据至网元并生效。 注: CIITU-TUG3 D TU12 TUG3 T TU2 TU12 时隙号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1 2 3 4 5 6 7 8 9 101 11 21 3 1 2 3 4 5 6 7 8 9 101 11 21 3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2 2 3 3 3 4 4 4 5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1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11441 1 551 1 661 1 771 1 881 1 992 2 002 2 112 2 222 2 332 2 442 2 552 2 662 2 772 2 882 2 993 3 003 3 113 3 223 3 3CI 3 TUG3 D TU12 2 2 2 2 2 2 2 2 2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343 53 63 73 83 94 04 14 24 34 44 54 64 74 84 95 05 15 25 35 4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时隙号 343 53 63 73 83 94 04 14 24 34 44 54 64 74 84 95 05 15 25 35 4 5 2 5 3 6 1 6 2 6 3 7 1 7 2 7 3 1 1 1 2 1 3 2 1 2 2 2 3 3 1 3 2 3 3 4 1 4 2 4 3 ITU-TUG3 T TU2 2 2 2 2 2 2 2 2 2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5 5 5 6 6 6 7 7 7 1 1 1 2 2 2 3 3 3 4 4 4 TU12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3 3 3 3 3 3 3 3 3 555 65 75 85 96 06 16 26 3 555 65 75 85 96 06 16 26 3 3 3 3 3 3 3 3 3 3 5 5 5 6 6 6 7 7 7 1 2 3 1 2 3 1 2 3 网元IP设置 1.启动CID,并登陆网元 2.打开目标网元的管理窗口 3.从通信菜单中选择IP参数管理命令 4.在IP参数管理对话框中,可以设置、修改、删除F口和DCC的IP参数。 5.设置F口IP参数 设置F口的IP参数,在IP参数管理对话框上部的F接口管理中直接输入F口 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 ?增加、修改、删除DCC的IP参数 比如需要设置所示主板的DCC2通道的DCCIP参数,首先在左边的树形结构中选中主板的DCC2然后在IP参数管理对话框下部的DCC接口管理中直接输入DCC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确认设置无误点击增加按钮。如需要修改DCC的IP参数,首先选中需要修改的DCC通道,然后在IP参数管理对话框下部的DCC接口管理中输入正确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确认设置无误点击修改按钮。 如需要删除DCC的IP参数,首先选中该DCC通道,然后点击删除按钮。 注:F口和DCC接口的广播地址由设置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自动生成,用户无需设置。 所有IP参数设置完毕后,点击设置按钮完成当前IP参数配置并下发配置数据至网元。
DCC链路层设置 按照以下步骤完成DCC链路层设置: 1.打开目标网元的管理窗口. 2.从通信菜单中选择链路层设置命令。 3.在链路层设置对话框中左边的树形结构中选择DCC端口。 4.在链路层设置对话框中右边的参数上双击鼠标左键,弹出DCC链路参数对话框。 5.通过下拉列表选择Side项的参数:用户侧或网络侧。 注:当本端网元配置为网络侧(用户侧),相对应的远端网元必须配置为用户侧(网络侧)。
6.点击确定按钮,保存DCC链路层设置,同时退出DCC链路参数对话框, 返回链路层设置对话框。
7.所有DCC链路层参数设置完毕后,点击设置按钮完成当前链路层参数配置 并下发配置数据至网元。
注:在点击设置按钮以后,CID会弹出信息框,提示所设置的链路层参数必须要复位设备以后才会生效。
注1:两个网元通过DCC互联,若其中一个网元的DCC链路层参数Side设为用 户侧,则另一个网元必须设为网络侧。对于某个网元设置成网络侧还是用户侧无要求,只是要求其必须对应设置。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注2:对此设置某些设备有不同的含义。例如NEC的SMS设备就应该设置为网络侧-网络侧或用户侧-用户侧。 物理路层参数设置
1.从通信菜单中选择物理层设置命令 2.在左边的树形窗口中选择DCC端口。
3.在右边的DCC配置状态窗口中双击选中的DCC端口,弹出DCC配置对话框。 注:上层协议栈默认为TCP/IP,使用的开销默认为D1-D3,用户不可设置。 4.选中激活状态右边的单选框,以启用该DCC通道。
5.完成DCC配置后点击确定按钮,保存设置,退出DCC配置对话框并返回物理层设置对话框;如果点击取消按钮,同样退出DCC配置对话框并返回物理层设置对话框,但所作的DCC设置无效。 设备维护 设备复位 1.在“维护”菜单中选择“复位控制“,“设备复位”窗口弹出如图所示: 2.在“设备选择”里选择需要复位的对象:设备,插盘或端口等。 如果选择的设备/插盘/端口无误,点击“设置”按钮,弹出确认对话框 3.点击“确认”复位设备。. 注:点击“取消”按钮将关闭确认对话框,“设备复位”窗口重新出现。 4.设备自动重启。耗时大约60~90秒。 注:重启期间,CID和网元之间的通信将中断。 设置环回 1.在“维护”菜单中选择“环回控制”。 环回控制 2. 在左边的窗口中选择需要环回的端口(选中的端口高亮显示)。 3.按“查询”按钮,设备将选定端口的环回信息上报给CID。 4.点击“环回状态”下的某个端口或线路,其环回状态将在(线路环回)?
(终端环回) (不环回)三种状态中来回切换。 注:选定某个端口后,若在“全部”下点击某个按钮,相应的环回状态将在
该端口的所有线路上生效。 5. 按“设置”按钮,选定的环回状态将发送给网元。 6. 按“关闭”按钮将退出环回设置窗口。 SDH告警 告警窗口浏览 执行以下三个步骤中的任意一个: 在“告警”菜单中选择“当前告警浏览”,“历史告警浏览”或者“告警核对浏览”,在弹出的“告警浏览”窗口将显示相应属性页。 在网元管理窗口中,点击面板显示非绿灯的插板,在弹出的“告警浏览”窗口将显示“当前告警”属性页。 点击工具栏中的告警窗口浏览
按钮,在弹出的“告警浏览”窗口将显示“当前告警”属性页。
FAN
说明
在安装风扇版时会检测到该告警,告警原因可能是风扇板或主板出现问题。
工具
一块用于更换的风扇板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防静电手环
消除FAN告警
1. 换掉风扇板.
2. 查询当前告警,检查FAN告警是否消除,如果告警未消除,请联系NEC
公司。
MEM_FAIL
说明
当设备的FLASH存储器出现读写问题时,检测到以上告警。
工具
用来替换的FLASH存储器 防静电环 消除MEM_FAIL告警 1. 替换FLASH存储器。 2. 查询当前告警,查看MEM_FAIL告警是否消失。若MEM_FAIL仍存在,请联系NEC相关部门。 PKG_FAIL 说明 该告警显示设备查询到一个安装盘失效。可能的原因是插盘失效,盘类型无法鉴别。
所需工具 用来替换的插盘 防静电环 清除PKG_FAIL告警 3. 更换坏盘。 4. 查询当前告警,查看PKG_FAIL告警是否消失。若PKG_FAIL仍存在,请联
系NEC相关部门。 PKG_REMOVED 说明 该告警显示设备查询到某个安装盘未安装。可能的原因该盘被拔除了。 所需工具 用来替换的盘 防静电环 清除PKG_REMOVED告警 5. 6. 7. 8.
确定盘安装在要求安装的槽位上。 查询当前告警,查看PKG_REMOVED告警是否消失。 若PKG_REMOVED仍存在,替换插盘。 查询当前告警,查看PKG_REMOVED告警是否消失。若PKG_REMOVED 仍存在请联系NEC相关部门。
PKG_TYPE
说明
该告警显示设备查询到一个安装盘失效。可能的原因实际安装盘与期望安装盘不一 致。
所需工具
防静电环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清除PKG_TYPE告警
1. 参看实际安装盘与期望安装配是否一致。 2. 如果不一致,在网管上修改相应配置。
3. 查询当前告警,查看PKG_TYPE告警是否消失。若PKG_TYPE仍存在请联
系NEC相关部门。
AIS
说明
该告警显示设备查询到线路输入信号告警。问题产生的原因是由该线路与本设备相 连的远端网元出现了失效。
清除AIS告警
1. 检查远端网元线路或通道上是否有告警,若有,清除该告警。 2. 查询当前告警,查看AIS告警是否消失。若AIS仍存在,请联系NEC相关部门。
AU-AIS 说明 该告警显示设备在线路输入信号查询到一个AU-AIS告警。问题出现在远端网元的 MSA功能模块上。 清除AU-AIS告警 3. 检查远端网元线路或通道上是否有告警,若有,清除该告警。 4. 查询当前告警,查看AU-AIS告警是否消失。若AU-AIS仍存在,请联系
NEC相关部门。 AU-LOP 说明 该告警显示设备在线路输入信号查询到一个AU-LOP告警。问题出现在远端网元的 MSA功能模块上。 清除AU-LOP告警 5. 检查远端网元线路或通道上是否有告警,若有,清除该告警。 6. 查询当前告警,查看AU-LOP告警是否消失。若AU-LOP仍存在,请联系
NEC相关部门。 CLKFAIL 说明 该告警显示设备在线路输入信号查询到一个CLKFAIL告警。问题出现在时钟模块 上。 所需工具 用来替换的时钟模块 防静电环
清除CLKFAIL告警
7. 检查时钟参考源是否失效。. 8. 清除产生该告警的条件。
9. 查询当前告警,查看CLKFAIL告警是否消失。若CLKFAIL仍存在,请联
系NEC相关部门。
CLKDRIFT
说明
该警告说明频率发生漂移。若出现这种情况,是远端网元的发时钟出现故障。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消除CLKDRIFT
1. 检查是否时钟源参数发生漂移。 2. 检查产生告警的条件。 3. 查询当前告警,检查CLKDRIFT告警是否清除。若未清除请联系NEC公司。
HP-DEG
说明
该告警显示设备在线路输入信号查询到一个HP-DEG告警。问题出在光纤和连接头 上,或者远端网元的HPT功能模块上。
清除HP-DEG告警
1. 检查上游设备的光纤和连接头。 2. 清除产生该告警的条件。 3. 查询当前告警,查看HP-DEG告警是否消失。若HP-DEG仍存在,请联系
NEC相关部门。 HP-EXC 说明 该告警显示设备在线路输入信号查询到一个HP-EXC(B3误码)告警。问题出在光纤和连接头上,或者远端网元的HPT功能模块上。 清除HP-EXC告警 1. 检查上游设备的光纤和连接头。 2. 清除产生该告警的条件。 3. 查询当前告警,查看HP-EXC告警是否消失。若HP-EXC仍存在,请联系
NEC相关部门。 HP-PLMF 说明 该告警显示设备在线路输入信号查询到一个HP-PLMF告警。问题出在远端网元的配置上。 清除HP-PLMF告警 1. 检查在远端网元的相应线路上或通道上是否有告警产生。 2. 在远端网元上清除产生该告警的条件。 3. 查询当前告警,查看HP-PLMF告警是否消失。若HP-PLMF仍存在,请联
系NEC相关部门。 HP-RDI 说明 该告警显示设备在线路输入信号查询到一个HP-RDI告警。问题原因是远端网元上 有HP类的告警。
清除HP-RDI告警
1. 检查在远端网元的相应线路上或通道上是否有告警产生。 2. 在远端网元上清除产生该告警的条件。
3. 查询当前告警,查看HP-RDI告警是否消失。若HP-RDI仍存在,请联系
NEC相关部门。
HP-UNEQ
说明
该告警显示设备在线路输入信号查询到一个HP-UNEQ告警。问题出在远端网元的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交叉连接设置上。
清除HP-UNEQ告警
1. 检查在远端网元的相应线路上或通道上是否有告警产生。 2. 在远端网元上清除产生该告警的条件。
3. 查询当前告警,查看HP-UNEQ告警是否消失。若HP-UNEQ仍存在,请联
系NEC相关部门。
LOF
说明
该告警显示设备在线路输入信号查询到一个LOF告警。问题出在线缆或远端网元 上。
清除LOF告警 1. 检查上游设备的光纤和连接头。 2. 清除产生该告警的条件。 3. 查询当前告警,查看LOF告警是否消失。若LOF仍存在,请联系NEC相
关部门。 LOS 说明 该告警显示设备在线路输入信号查询到一个LOS告警。问题出在线缆或远端网元 上。 清除LOS告警 1. 检查线缆连接或对端设备是否有问题。 2. 清除产生该告警的条件。 3. 查询当前告警,查看LOS告警是否消失。若LOS仍存在,请联系NEC相
关部门。 LOS?电口INTF 说明 该告警说明设备在设备输入信号检测到LOS告警。问题出在线缆或远端网元上。
清除LOS(电接口INTF)告警 1. 检查是否设备电缆连接有问题,或另一端设备电缆连接有问题。 2. 检查产生告警的条件。 3. 查询当前告警,查看LOS((电接口INTF))告警是否消失。若LOS(电接口
INTF))仍存在,请联系NEC相关部门。 LP-EXC 说明
该告警显示设备在线路输入信号查询到一个HP-EXC(B3误码或V5BIP2误码)告警。问题出在光纤和连接头上,或者远端网元的LPT功能模块上。
清除LP-EXC告警
1. 检查上游设备的光纤和连接头。 2. 清除产生该告警的条件。
3. 查询当前告警,查看LP-EXC告警是否消失。若LP-EXC仍存在,请联系
NEC相关部门。
LINK-FAIL 说明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该告警显示DCC通信中断。
清除LINK-FAIL告警
1. 检查本端和远端网元间的链路层设置是否匹配。
2. 检查远端网元的物理层是否激活并采用同样的D1-D3数据通道。
3. 查询当前告警,查看LINK-FAIL告警是否消失。若LINK-FAIL仍存在,请联
系NEC相关部门。
CSF_LCS
说明
该告警显示客户信号丢失。当SMII总线的同步和时钟正常但数据信号丢失时检测到该告警。
所需设备 用来替换的盘 防静电环 清除CSF_LCS告警 1. 替换产生告警的插盘。 2.查询当前告警,查看CSF_LCS告警是否消失。若CSF_LCS仍存在,请联系NEC相关部门 CSF_LCSync 说明 该告警显示以太网特征同步丢失。当SMII总线的同步和时钟丢失时检测到该告警。
所需设备 用来替换的盘 防静电环 清除CSF_LCSync告警 1. 替换产生告警的插盘。 2. 查询当前告警,查看CSF_LCSync告警是否消失。若CSF_LCSync仍存
在,请联系NEC相关部门。 LINK_DOWN 说明 对LAN口,当物理连接失效时,检测到该告警。对WAN口,当带宽未配置或有WAN口失效(WAN_PORT_SF)告警,检测到该告警。但是当LAN口和WAN口被关闭时,不上报该告警。 清除LINK_DOWN告警
1. 对LAN口,检查“端口状态”,若为“断开”,请检查以太网线物理连接
是否正确有效。
2. 对WAN口,检查“端口状态”,若为“断开”,请检查是否存在WAN口
失效(WAN_PORT_SF)告警,若有请消除该告警。
3. 排除以上原因.查询当前告警,如果还存在LINK_DOWN告警,请联系NEC相
关部门。
PPS-FAIL
说明
该告警显示设备在线路输入信号查询到一个PPS-FAIL告警。告警产生的原因是主备接收端都出现了问题。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清除ClearPPS-FAIL告警
1. 检查备用通道和交叉连接配置是否可用。 2. 清除产生该告警的条件。
3. 查询当前告警,查看PPS-FAIL告警是否消失。若PPS-FAIL仍存在,请联系NEC相关部门。
REF_FAIL
说明
该告警显示设备在线路输入信号查询到一个REF-FAIL告警。问题出在远端网元上。
清除REF_FAIL告警
1. 检查在远端网元的相应线路上或通道上是否有告警产生。 2. 在远端网元上清除产生该告警的条件。 3. 查询当前告警,查看REF_FAIL告警是否消失。若REF_FAIL仍存在,请联系NEC相关部门。 RS-TIM 说明 该告警显示设备在线路输入信号查询到一个RS-TIM告警。问题原因是本端或远端网元上J0字节设置有误。 清除RS-TIM告警 1. 检查J0字节接收值与期望接收值是否一致。 2. 如果不一致,使之一致。 3. 查询当前告警,查看RS-TIM告警是否消失。若RS-TIM仍存在,请联系
NEC相关部门。 TU-AIS 说明 该告警显示设备在线路输入信号查询到一个TU-AIS告警。问题出在远端网元LPA 功能模块上。 清除TU-AIS告警 1. 检查远端网元线路或通道上是否有告警,若有,清除该告警。 2. 查询当前告警,查看TU-AIS告警是否消失。若TU-AIS仍存在,请联系
NEC相关部门。 TU-LOP 说明 该告警显示设备在线路输入信号查询到一个TU-LOP告警。问题出现在远端网元的 HSA功能模块上。
清除TU-LOP告警
1. 检查远端网元线路或通道上是否有告警,若有,清除该告警。
2. 查询当前告警,查看TU-LOP告警是否消失。若TU-LOP仍存在,请联系
NEC相关部门。
LINK-FAIL
说明
该告警显示DCC通信中断。
清除LINK-FAIL告警
1. 检查本端和远端网元间的链路层设置是否匹配。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2. 检查远端网元的物理层是否激活并采用同样的D1-D3数据通道。
3. 查询当前告警,查看LINK-FAIL告警是否消失。若LINK-FAIL仍存在,请联
系NEC相关部门。
CSF_LCS
说明
该告警显示客户信号丢失。当SMII总线的同步和时钟正常但数据信号丢失时检测到该告警。
所需设备
用来替换的盘 防静电环
清除CSF_LCS告警 1. 替换产生告警的插盘。 2. 查询当前告警,查看CSF_LCS告警是否消失。若CSF_LCS仍存在,请联系NEC相关部门。 WAN_PORT_SD 说明 当WAN口所使用的SDH传输通道出现信号劣化将导致WAN口劣化 (WAN_PORT_SD)。 清除WAN_PORT_SD告警 1. 请检查该WAN口使用的SDH传输通道是否存在信号劣化,如果有请消除 该告警。 2. 排除以上原因,查询当前告警,如果还存在WAN_PORT_SD,请联系NEC 相关部门。 LAPS_FAIL 说明 此告警显示LAPS层通道告警。当超过2048字节没有出现空闲字节(7EH)检测到该 告警。 清除LAPS_FAIL告警 1. 2. 3. 4. 请检查交叉时隙配置和FE带宽配置是否有效。 请检查SDH传输层是否存在信号失效或信号缺陷,如果有请消除。 请检查封装配置是否有效。 排除以上原因。查询当前告警,如果还存在LAPS_FAIL,请联系NEC相 关部门。 LP-Xv-LOA
说明
此告警显示虚级联复帧对齐丢失。当检测不到复帧对齐时产生该告警。
清除LP-Xv-LOA告警
1. 2. 3. 4.
请检查交叉时隙配置和FE带宽配置是否有效。
请检查SDH传输层是否存在信号失效或信号缺陷,如果有请消除。 请检查当前虚级联通道传输路径是否存在过大时延差。
排除以上原因,查询当前告警,如果还存在LP_Xv_LOA,请联系NEC相 关部门。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注:
告警名称解释 显示名称 AIS(2Mbps) AU-AIS 类别 通信 通信 说失效位明 置 告警指示信号 EXTCLKIN 外时钟源 告警指示信号 MSA 上游设备的复用段适配功能 AU指针丢失 MSA 上游设备的复用段适配功能 SETS 时钟失效 时钟模块 CLKDRIFT FAN HKAn (n=1thru8) HP-DEG 通信 设备 环境 通信 频率漂移 Fan失效 SETS 上游设备时钟发送模块 Fan 次要告警 次要告警 次要告警 HKA告警输入 Environment 环境设备 信号劣化 HPT上游设备或光纤和连接器的高阶通道终端 HP-EXC 通信 VC-4B3字节 误码(10-3) 净负荷失配 HPT 上游设备或光纤和连接器 HPA 上游设备配置 主要告警 次要告警 缺省级别 次要告警 主要告警 AU-LOP 通信 主要告警 CLKFAIL 通信 次要告警 HP-PLMF 通信 主要告警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显示名称 HP-RDI 类别 通信 说失效位缺省级别 明 置 远端缺陷显示 HPT上游设备监测到高阶主要告警 通道告警 HP-TIM 通信 踪迹失配 HPT 主要告警 HP-UNEQ 通信 LINK-FAIL 网络 LOF LOF(2Mbps) LOM LOS 通信 通信 通信 通信 未装配 LAPD 通信失效 帧丢失 帧丢失 复帧丢失 无信号输入 上游或本端设备J1字节设 置 HPT 主要告警 上游设备没有交叉设置 DCC 上游设备DCC失效 RST 上游设备 EXTCLKIN 外时钟源 HPA 上游设备 SPI 光纤或上游设备 45M 45M输入电缆或上游设备 34M 34M输入电缆或上游设备 2M 2M输入电缆或上游设备 1.5M 紧急告警 1.5M输入电缆或上游设备 EXTCLKIN(2Mbps) 输入电缆或上游设备 次要告警 缺省级别 次要告警 紧急告警 紧急告警 紧急告警 紧急告警 紧急告警 主要告警 次要告警 紧急告警 次要告警 显示名称 LOS(2MHz) LOS(electricalINTF) 类别 通信 Facility 说明 无信号输入 无信号输入 失效位置 EXTCLKIN 输入电缆或外时钟源 SPI 光纤或上游设备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LP-DEG 通信 VC-4B3字节 (10-5) VC12BIP-2字节(10-5) LPT 次要告警 上游设备或光纤和连接器 的低阶通道终端 VC-4B3字节误LPT 主要告警 -3码(10) VC12 上游设备或光纤和连接BIP-2字节误码 器 (10-3) 的低阶通道终端 信号标记失配 LPA 主要告警 上游设备配置 远端缺陷显示 踪迹失配 LPT 上游设备监测低阶告警 LP-TIM 通信 LPT 上游或本端设备J2字节设置 LPT 主要告警 主要告警 LP-EXC 通信 LP-PLMF 通信 LP-RDI 通信 LP-UNEQ 通信 未装配 主要告警 LTI 通信 上游设备没有交叉连接设 外部时钟源丢失 SETS 主要告警 所有时钟源 内存缺陷 告警显示信号 MEM 内存失效 MST 上游设备 次要告警 紧急告警 次要告警 主要告警 缺省级别 主要告警 紧急告警 紧急告警 紧急告警 MEM_FAIL 设备 MS-AIS 通信 MS-DEG 通信 MS-EXC 显示名称 MS-RDI 通信 类别 通信 MSB2字节误码 MST (10-5) 光纤或连接器 MSB2字节误码 MST (10-3) 光纤或连接器 说明 远程缺陷显示 单盘失效 单板未安装 单板安装错误 失效位置 MST 上游设备监测到告警 PKG_FAIL 通信 PKG_REMOVED PKG_TYPE 设备 设备 PKG(注) 不能识别的盘 PKG(注) 未装入单板 PKG(注) 错误配置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PPS-FAIL 通信 REF_FAIL 通信 RS-TIM 通信 通道保护倒换失 HPC、LPC 效 所有的接收信号 SSM字节失效 SETS 上游设备 踪迹失配 RST 上游或本端设备J0字节设 TU-AIS 通信 告警指示信号 HPA、LPA 上游设备的高阶通道失配功能 HPA 上游设备的高阶通道功能 主要告警 紧急告警 次要告警 紧急告警 TU-LOP 通信 指针丢失 MJ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EthernetAlarm
显示名称 CSF_LCS CSF_LCSync 类别 通信 通信 说明 以太网客户信号丢失 以太网特性同步丢失 以太网客户信号丢失远端告警 以太网特性同步丢失远端告警 丢包数越限告警 端口连接失败 收到的对齐错误包数越限告警 收到的FCS错包数越限告警 在以太网段上冲突计数越限 被延迟发送的包数越限告警 连续碰撞发送失败的包数越限告警 在发送后一个时隙时间内检测到的冲突次数越失效位置 Ethernet (WAN) Ethernet (WAN) Ethernet (WAN) Ethernet (WAN) 续前表 缺省级别 主要告警 主要告警 次要告警 次要告警 CSF_R_LCS 通信 CSF_R_LCS 通信 ync DropPkts_EXC LINK_DOWN 通信 通信 Ethernet 主要告警 (LAN&WAN) Ethernet 紧急告警 (LAN&WAN) Ethernet 主要告警 (LAN&WAN) Ethernet 主要告警 (LAN&WAN) Ethernet (LAN) Ethernet (LAN) Ethernet (LAN) Ethernet (LAN) 主要告警 主要告警 RxAlignment 通信 ErrorFrames _EXC RxFCSErrorFrames_EXC TxCollision_EXC TxDelayTransmission_EXC TxExtCollision_EXC TxLateCollision_EXC 通信 通信 通信 通信 通信 主要告警 主要告警 次要告警 次要告警 主要告警 WAN_PORT 通信 _Grey WAN_PORT 通信 _SD WAN_PORT 通信 _SF 在虚级联模式下有效,部分Ethernet 虚级联通道出错,自动变灰 (WAN) WAN端口劣化 WAN端口失效 以太网 (WAN) 以太网 (WAN) 数据库上下载 当V-Node的配置完成后,所有的配置信息可以通过数据库上载保存起来。保存以 后,这些配置信息可以通过数据库下载的功能方便地发送给其它需要配置的同样或相似信息的设备,而不需要对这些设备再次重复配置。
数据上下载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执行以下步骤完成数据库上下载: 1. 运行CID,登录目的网元。 2. 打开网元管理窗口。
3. 在“文件”菜单中选择“数据库上下载”,“数据库上下载”窗口弹出如下对话框 数据库上下载
4. 当下载数据时,首先要选择数据库被存放的文件夹,具体操作如下::
1) 点击工作目录选择右侧的浏览按钮,打开工作目录选择对话框。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图6-2. 工作路径选择
2) 在窗口左边选择目标文件夹。文件夹的路径显示在窗口上部。 3) 点击“确认”按钮,“工作路径选择”窗口关闭,“数据库上下载”窗口重新出现。“工
作目录选择”里出现刚才选定的文件夹路径。
5. 在“功能选择”里选择“上载”或“下载”。
6. 在“数据库选择”里选择需要上下载的“数据库”,左边的文本框显示所有的数据
库,右边的文本框显示选中的数据库。执行以下步骤选择用来上下载的数据库: 在左边的文本框中选择数据库(选中的数据库以高亮显示),再点击“>” 将选中的数据库移到右边。
注:两个或更多的数据库可以通过键盘上的“Ctrl”或“Shift”选定。 双击左边的数据库也可将之移到右边。 如果想将所有的数据库一次性地移到右边,请点击“>>”。这种情况下不用选择数据库。 注:通过点击“<”可将移动到右边的数据库再次移到左边。如果想将右边所有的数据库一次性地移到左边,可点击“<<”。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