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医院实验室安全意外应急预案

来源:画鸵萌宠网
医院实验室安全意外应急预案

为切实做好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防止实验室内感染,避免由于实验室操作不当造成感染与传播,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检查、维护实验室设备,控制实验室感染。 一、力口强消毒隔离工作,减少医源性传播机会。 1、空气消毒:紫外线照射通风消毒等。

2、物体表面:擦拭或浸泡消毒处理。 (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

二、污染物品:一次性物品,用后必须焚烧处理,防止污染扩散。

三、体内物质:分泌物、排泄物等,用含氯消毒剂消毒2h。 四、手与皮肤:用0.5%碘伏溶液擦拭。

五、按照实验室安全规程操作,降低飞溅和气溶胶的产生。 :

六、每天至少消毒一次工作台面,活性物质溅出要随时消毒。 七、所有培养物、废弃物在运出实验室之前必须灭活或放入专用密闭容器内。

八、对漏出的样本、化学和放射性污染,在安全预防措施下、安全方法和个人防护、净化和消毒。

九、在生物性、化学性失火和其它紧急情况下,应确保急救和紧急程 ,序的设备在实验室内可供使用。

十、实验室可能遇到的意外和事故的紧急处理及报告程序:

意外紧急处理程序:

l、菌(毒)外溢在台面、地面和其他表面处理人员应戴手套,穿防护服,必要时需进行脸和眼睛防护。 1.1.2用布或纸巾覆盖并吸收溢出物。

1.1.3向纸巾上倾倒适当的消毒剂,并立即覆盖周围区域。通常可以使用5%漂白剂溶液(次氯酸钠溶液);但在飞机上发生溢出时,则应该使用季铵盐类消毒剂,如苯扎溴铵等。 1.1.4使用消毒剂时,从溢出区域的外围开始, 向中心进行处理。

1.1.5作用适当时间后(例如30分钟),将所处理物质清理掉。如果含有碎玻璃或其他锐器,则要使用簸箕或硬的厚纸板来收集处理过的物品,并将它们置于可防刺透的容器中以待处理。

1.1.6对溢出区域再次清洁并消毒(如有必要,重复第2~5步)。

1.1.7将污染材料置于防漏、防穿透的废弃物处理容器中。

1.1.8在成功消毒后,通知主管部门目前溢出区域的清除污染工作已经完成。

2、菌(毒)外溢在防护服上应立即进行局部消毒,更换。污染的防护服用消毒液浸泡后进行高压灭菌处理。

3、菌(毒)外溢到皮肤粘膜这种情况被视为有很大危险,应立即停止工作,能用消毒液的部位可进行消毒,然后用水冲洗1 5—20min,。处理后安全撤离,视情况隔离观察,期间根据条件进行适当的预防治疗。

4、皮肤刺伤若皮肤被刺破应被视为有极大危险,应立即停止工作,对伤口进行挤

血,用水冲洗消毒。视情况隔离观察,其间根据条件进行适当的预防治疗。 5、离心管发生破裂

1.5.1非封闭离心桶的离心机内盛有潜在感染性物质的离心管发生破裂

1.5.2这种情况被视为发生气溶胶暴露事故,应立即加强个人防护力度,其处理原则如下:

1.5.2.1如果机器正在运行时发生破裂或怀疑发生破裂,应关闭机器电源,停止后密闭离心筒至少30min,使气溶胶沉积。

1.5.2.2如果机器停止后发现破裂,应立即将盖子盖上,并密闭至少30min。

1.5.3发生这两种情况时都应报告实验室负责人。随后的所有操作都应加强个人呼吸保护并戴厚橡胶手套,必要时可在外面戴适当的一次性手套。当清理玻璃碎片时应当使用镊子,或用镊子夹着的棉花来进行。所有破碎的离心管、

玻璃碎片、离心桶、十字轴和转子都应放在无腐蚀性的、已知对相关微生物具有杀灭活性的消毒剂内。未破损的带盖离心管应放在另一个有消毒剂的容器中,然后回收。离心机内腔应用适当浓度的同种消毒剂反复擦拭,然后用水冲洗并干燥。清理时所使用的全部材料都应按感染性废弃物处理。 1.5.4在可封闭的离心桶(安全杯)内离心管发生破裂 1.5.5所有密封离心桶都应在生物安全柜内装卸。如果怀疑在安全杯内发生破损,应该松开安全杯盖子并将离心桶高压灭菌。还可以采用化学方法消毒安全杯。 6、发现相关症状

1.6.1 若操作者或其所在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出现与被操作病原微生物导致疾病类似的症状,则应被视为可能发生实验室感染,应及时到指定医院就诊,并如实主诉工作性质和发病情况。在就诊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隔离防护措施,以免疾病传播。

1.6. 2若操作者或其所在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出现与被操作病原微生物导致疾病类似的症状,则应被视为可能发生实验室感染,应及时到指定医院就诊,并如实主诉工作性质和发病情况。在就诊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隔离防护措施,以免疾病传播。 报告程序:

1、发生突发事件或事故时,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并报

告实验室负责人。

2、负责人立即向上级主管领导报告,并进入现场处理。 3、注意工作人员的安全并妥善处理事故使其得到控制,严重时考虑启动急救程序。

4、进行事故调查,收集信息,拍摄照片,如实填写事故记录和事故处理记录。

5、处理后负责人应立即向医教科详细汇报,在12小时内向市卫生局进行汇报。

实验室事故的报告制度一般应遵循以下程序和原则:

2 2小时内

2小时内 2小时内

立即 2小时内 2小时内

医 教 科 院领导 县卫生局 县公安局 县人民政府 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小时内

立即

承运科室、护送人、保藏科室、使用科室 (运输、存储、使用中发生被盗、丢失、被抢、丢失、泄漏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