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础和支撑,是我校稳步发展、塑造品牌、实现升本目标的关键。根据学院(以下简称“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特编制学校“十四五”(2021-2025年)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一、专业建设现状
“十三五”期间,学校坚持“以能力为本位,学生为中心,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和“立足商科,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需求,按照“商科优、工科强,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建设思路,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专业设置,深化教学改革,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师资结构趋于优化,教学改革成果丰硕,人才培养效益显著,办学质量稳步提升。2014年启动“创新强校工程”建设,成效显著;2018年学校通过了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一)主要成效 1.招生专业布局日趋合理
“十三五”期间,学校结合自身办学基础和专业建设实际,建立主动适应湖南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专业布局日趋合理。专业大类由10个扩大至12个,招生专业数由29个扩大至51个,先后增加了中西面点工艺、药品经营与管理、康复治疗技术等15个专业,目前在校生规模达到21000人(含高职扩招),较好完成了“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专业布局目标,全面提升了学院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表1:2021年招生专业设置情况表
专业名称 大数据与会计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 金融服务与管理 财富管理 商务英语 国际商务 电子商务 专业代码 530302 530301 530201 530205 570201 530502 530701 所属专业大类 财金商贸大类 财金商贸大类 财金商贸大类 财金商贸大类 教育与体育类 财金商贸大类 财金商贸大类 所属专业二级门类 财务会计类 财务会计类 金融类 金融类 语言类 经济贸易类 电子商务类 学批准设制 置时间 3 3 3 3 3 3 3 2009年 2012年 2011年 2015年 2012年 2013年 2015年 1
专业名称 跨境电子商务 现代物流管理 市场营销 行政管理 工商企业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旅游管理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烹饪工艺与营养 中西面点工艺 应用电子技术 工业机器人技术 工程造价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建筑工程技术 建筑设计 专业代码 530702 530802 530605 590206 530601 590202 540101 540106 540202 540203 510103 460305 440501 440102 440301 440101 所属专业大类 财金商贸大类 财金商贸大类 财金商贸大类 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 财金商贸大类 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 旅游大类 旅游大类 旅游大类 旅游大类 电子与信息大类 装备制造大类 土木建筑大类 土木建筑大类 土木建筑大类 土木建筑大类 交通运输大类 装备制造大类 电子与信息大类 电子与信息大类 电子与信息大类 医药卫生大类 教育与体育类 所属专业二级门类 电子商务类 物流类 工商管理类 公共管理类 工商管理类 公共管理类 旅游类 旅游类 餐饮类 餐饮类 电子信息类 自动化类 建设工程管理类 建筑设计大类 土建施工类 建筑设计大类 道路运输类 汽车制造类 计算机类 计算机类 计算机类 健康管理与促进类 教育类 学批准设制 置时间 3 3 3 3 2020年 2010年 2012年 2014年 2016年 2018年 2010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09年 2016年 2011年 2015年 2016年 2020年 2015年 2016年 2009年 2016年 2019年 2017年 2019年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500211 新能源汽车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 数字媒体技术 大数据技术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学前教育 460702 510202 510204 510205 520802 570102K 3 2
专业名称 艺术设计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室内艺术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动漫设计 中医养生保健 中药学 药品经营与管理 药学 护理 医学美容技术 健康管理 康复治疗技术 早期教育 软件技术 金融科技应用 智能控制技术 电气自动化技术 眼视光技术 化妆品经营与管理 人物形象设计 专业代码 550101 550103 550114 550102 550116 520417 520410 490208 520301 520201 520507 520801 520601 570101K 510203 530202 460303 460306 520901 490217 550117 所属专业大类 文化艺术大类 文化艺术大类 文化艺术大类 文化艺术大类 文化艺术大类 医药卫生大类 医药卫生大类 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 医药卫生大类 医药卫生大类 医药卫生大类 医药卫生大类 医药卫生大类 教育与体育类 电子与信息大类 财金商贸大类 装备制造大类 装备制造大类 医药卫生大类 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 文化艺术大类 所属专业二级门类 艺术设计类 艺术设计类 艺术设计类 艺术设计类 艺术设计类 中医药类 中医药类 药品与医疗器械类 药学类 护理类 医学技术类 健康管理与促进类 康复治疗类 教育类 计算机类 金融类 自动化类 自动化类 眼视光类 药品与医疗器械类 艺术设计类 学批准设制 置时间 3 3 3 3 3 3 3 3 2013年 2019年 2020年 2020年 2020年 2019年 2019年 2019年 2019年 2020年 2020年 2020年 2020年 2021年 2021年 2021年 2021年 2021年 2021年 2021年 2021年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2.专业建设成果较为丰硕
学校全面推进专业建设和专业群建设,基本形成了12大校级重点专业群(见表2)。各专业群大力实施内涵建设,不断积累建设成果,获得湖南省高职教育质量工程建设项目4项,其中旅游管理专业群成功通过湖南省高职教育高水平专业群项目立项。“十三五”
3
期间,学校为社会输送了近15751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新生报到率稳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2020年达到85.40%;历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7%以上。主要成果详见下表3。
表2:校级重点“专业群”基本情况
专业群 专业代码 540101 旅游管理 540106 540202 540203 530302 大数据与会计 530201 530205 500211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510103 460305 530605 市场营销 530802 530601 计算机网络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工业机器人技术 市场营销 现代物流管理 工商企业管理 金融服务与管理 财富管理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财经商贸大类 财经商贸大类 交通运输大类 专业名称 旅游管理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烹饪工艺与营养 中西面点工艺 大数据与会计 所属专业大类 旅游大类 旅游大类 旅游大类 旅游大类 财经商贸大类 所属专业二级门类 旅游类 旅游类 餐饮类 餐饮类 财务会计类 财务会计类 金融类 金融类 道路运输类 汽车制造类 电子信息类 自动化类 工商管理类 物流类 工商管理类 计算机类 计算机类 设置年度 2010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09年 530301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 财经商贸大类 2012年 2011年 2015年 2015年 460702 新能源汽车技术 装备制造大类 电子与信息大类 装备制造大类 财经商贸大类 财经商贸大类 财经商贸大类 电子与信息大类 电子与信息大4
2016年 2009年 2016年 2012年 2010年 2016年 510202 510205 计算机网络技术 大数据技术 2009年 2019年 专业群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所属专业大类 类 所属专业二级门类 设置年度 510204 数字媒体技术 电子与信息大类 计算机类 2016年 表3:专业建设主要成果统计表
序号 1 2 3 3.财经商贸特色日益鲜明
在2021年开设的51个招生专业中,商科类专业有18个,建筑类、信息类、汽车类等工科类专业14个,教育与艺术类专业8个,医药类专业11个,形成了以财经商贸类专业为主体,信息工程、智能工程、教育艺术、健康医药类专业为四翼的“一体四翼”专业结构,较好的适应了湖南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二)存在问题
1.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尚待完善
适应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革新需要,确保专业结构与时俱进不断优化,是专业合理设置和特色发展的关键。富有商科特色的专业群结构的不断优化,针对主体专业、拓展专业的分类管理,“并、转、停”专业的辨识,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和经济转型社会发展所需新专业的增设,都亟待探索和推进。
2.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有待全面提升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能力提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深化改革,“三教”改革、“1+X”证书、高职扩招学生的“分层、分类教学”等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和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社会服务能力的稳步提升,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深入探索、“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习惯养成”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环境的营造等专业建设的突出问题,都面临新要求和新挑战。
3.国际视野人才培养通道有待拓展
当前国际办学和国际合作项目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制度化与常态化机制未形成,工作成果不明显,与国际接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卓越人才的办学通道有待拓展。
5
专业建设主要成果 数量(项) 二、指导思想、建设思路和建设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建设与发展的全局,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以能力为本位,学生为中心,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坚持学院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努力创新办学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建设思路
针对高职教育的职业本位、岗位本位的特征,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以“立足增城区,面向长沙市,瞄准大湾区,服务湖南省”的理念为中心,紧盯区域、行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始终把专业建设作为学院人才培养的核心,对学院现有专业结构进行整体思考、系统设计,针对社会需求增设新专业,凝练现有专业特色,扶持强化重点专业,改造缺乏市场生命力的老专业,全面构建围绕社会需求变化的动态的专业结构体系。
(三)建设原则
——服务需求原则。助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我省经济建设急需、社会民生领域紧缺的专业领域,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找准人才培养和行业企业需求的结合点,打造一批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
——校企共建原则。鼓励专业与企业共同协作,形成学校、企业、专业、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共建体系,推动学校专业建设与发展。充分利用大湾区的区域优势,参照企业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强化专业与产业的紧密对接,通过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深化专业的内涵建设。
——创新发展原则。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专业建设发展思路,以社会需求为依据,按周期、分阶段推进建设,实行动态管理、过程监测,持续推进各类项目,打造系列标志性成果。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立足增城区,面向长沙市,瞄准大湾区,服务湖南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社会急需”的原则,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专业布局;健全“对接产业、动态调整、自我完善”的专业群建设发展机制,按照教育部职业本科层次学校设置和专业设置标准,加强
6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建设开放共享的专业群课程教学资源和实践教学基地,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推动课堂革命、打造高职“金课”,增强财经商贸类专业优势,培育现代服务类专业特色,拓展信息类、机械类专业发展空间,加强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研究与应用,形成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提升工科专业,支撑财经商贸类专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格局。建成一批高水平专业和专业群,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二)具体目标
1.至2025年,招生专业数达到60个左右,其中财经商贸、信息工程、智能工程、教育艺术类专业45个左右,健康医学类专业15的左右,专业与区域产业集群的吻合度达到95%及以上;
2.在校生达到20000人左右,各专业年均招生人数在100人以上;
3.重点培育建设旅游管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市场营销、计算机网络技术等5个校级高水平专业群,新增3个以上省级高职高水平专业群立项项目;完成旅游管理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任务,通过省厅评审;
4.培育建设8个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力争立项1个省级团队;
5.探索高职专业认证,使大数据与会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旅游管理4个专业达到国家级重点专业建设标准;
6.招生计划完成率不低于90%, 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不低于95%;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7%以上,专业对口率达到80%以上;毕业生月收入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毕业生对学校总体满意度达到90%以上,雇主对毕业生满意度达到95%以上;
7.推进“1+X”证书制度改革,完成已有的16个“1+X”证书制度试点建设,立项2个以上省级“ 1+X ”证书制度试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通过率不低于50%;
8.年均立项5项省级科研项目,重点打造财经商贸和人工智能实训基地,力争立项省级科研创新平台或省级虚拟仿真中心2项;
9.年均面向学校毕业生和校外社会人员开展培训10000人次以上。 四、任务与措施
(一)面向产业需求,动态调整专业结构
依据国家战略和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专业建设水平、就业质量等合理规划引导专业设置,动态调整专业结构。加强专业设置引导和调控,建立科学合理、与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专业结构优化自我调节机制。按照总量控制、分区设置、集中申报、逐年滚动的原则,
7
新增早期教育、软件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化妆品经营与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游艇设计与制造等18个专业(见附件1:学院2021-2025年专业设置规划),专业规模稳定在60个左右。优化校区间专业设置,以长沙校区以财经商贸类专业为主,江门校区以工科类专业为主(附件2:学院2021-2025年校区专业分布)。积极探索高职专业评价和认证,制定校级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努力提高学校专业在全省专业评价排名的名次。
(二)对接产业集群,建好5大专业群
围绕国家和省重大发展战略,面向湖南省内区域或行业重点产业,按照“定位准确、特色鲜明、校企合作共生、培养质量高、综合实力强”的建设标准和职业本科专业设置标准,重点培育旅游管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市场营销、计算机网络技术等5个校级专业群,新增3个以上省级高职高水平专业群立项项目,完成旅游管理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任务,通过省厅评审。建立专业群内部和专业群之间的竞争机制,实行动态管理、滚动建设、预警和淘汰,发挥专业群的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推动各专业群特色发展、内涵发展。依据国家职业本科建设标准,重点建设大数据与会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4个专业,使大数据与会计、市场营销等2个专业达到《职业本科专业设置标准》要求的水平,为升格职业本科院校奠定基础。
表4:“十四五”期间专业群建设规划
序号 1 2 3 4 5 6 7 电子8 9 商务 530702 530502 跨境电子商务 国际商务 8
专业群 专业代码 530302 专业名称 大数据与会计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 金融服务与管理 财富管理 金融科技应用 电子商务 商务英语 所属专业大类 所属专业二级门类 设置年度 财经商贸大类 财务会计类 2009年 财经商贸大类 财务会计类 2012年 财经商贸大类 财经商贸大类 财经商贸大类 金融类 金融类 金融类 2011年 2015年 2021年 大数据与会计 530301 530201 530205 530202 530701 570201 财经商贸大类 电子商务类 2015年 教育与艺术大类 财经商贸大类 语言类 电子商务类 2012年 2020年 财经商贸大类 经济贸易类 2013年 序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专业群 市场营销 专业代码 530605 530802 530601 540101 专业名称 市场营销 现代物流管理 工商企业管理 旅游管理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烹饪工艺与营养 中西面点工艺 智能控制技术 电气自动化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新能源汽车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工业机器人技术 建筑工程技术 工程造价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建筑设计 计算机网络技术 所属专业大类 所属专业二级门类 设置年度 财经商贸大类 工商管理类 2012年 财经商贸大类 物流类 2010年 财经商贸大类 工商管理类 2016年 旅游大类 旅游大类 旅游大类 旅游大类 装备制造大类 装备制造大类 装备制造大类 旅游类 旅游类 餐饮类 餐饮类 自动化类 自动化类 自动化类 2010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21年 2021年 2022年 旅游管理 540106 540202 540203 智能控制技术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460303 460306 460301 500211 460702 510103 460305 440301 交通运输大类 道路运输类 2015年 装备制造大类 汽车制造类 2016年 电子与信息大类 装备制造大类 电子信息类 2009年 自动化类 2016年 土木建筑大类 土建施工类 2016年 土木建筑大类 建设工程管理类 2011年 建筑工程技术 440501 440102 440101 510202 土木建筑大类 建筑设计类 2015年 土木建筑大类 建筑设计类 2020年 电子与信息大类 电子与信息大类 电子与信息大类 计算机类 2009年 计算29 机网络技术 30 510204 数字媒体技术 510205 大数据技术 计算机类 2019年 计算机类 2016年 9
序号 31 专业群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所属专业大类 电子与信息大类 教育与艺术大类 医药卫生大类 教育与艺术大类 所属专业二级门类 计算机类 设置年度 2021年 510203 软件技术 32 学前教育 570102K 学前教育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早期教育 艺术设计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动漫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室内艺术设计 药学 中药学 药品经营与管理 康复治疗技术 健康管理 中医养生保健 医学美容技术 教育类 健康管理与促进类 教育类 2019年 33 520802 2017年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康复治疗技术 药学 艺术设计 570101K 550101 550103 550116 550102 550114 520301 520410 490208 520601 520801 520417 520507 2021年 文化艺术大类 艺术设计类 2013年 文化艺术大类 艺术设计类 2019年 文化艺术大类 艺术设计类 2020年 文化艺术大类 艺术设计类 2020年 文化艺术大类 艺术设计类 2020年 医药卫生大类 医药卫生大类 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 医药学 中医药类 药品与医疗器械类 2019年 2019年 2019年 医药卫生大类 康复治疗类 2020年 医药卫生大类 医药卫生大类 健康管理与促进类 中医药类 2020年 2019年 医药卫生大类 医学技术类 2020年 注: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对表中所设专业将进行动态调整。 (三)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教育集团平台,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路径,构建学校与企业利益共享、科学合理的长效合作机制,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合作办学、共同育人”为主线,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每个专业群要依托2家以上在地方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企业共同开发课程,推进校企共建产业学院、共建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专业技术研发中
10
心,企业人员技能再培训或学历再提升、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深化“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继续拓展校企合作领域,校企,联合申报市省级科技项目,合作开发专利、职业培训标准,开展师资培养、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等产学合作。继续推进中高职贯通培养三二分段工作。选拔具备较强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中职学生,到我校相应专业继续就读,探索高技能人才选拔培养机制,向湾大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适用的高技能人才。
(四)聚焦“双师”素质,打造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深入推进专业带头人引培和骨干教师培养工作,保证每个校级专业群有1名高水平带头人、3名博士、6名骨干教师,力争省级教学名师和省级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取得突破。完善企业行家和能工巧匠进课堂、教师下企业服务或锻炼工作,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与职业学校教师双向流动,到2025年,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超过60%。改革专业教师晋升和评价机制,破除“五唯”倾向,将企业生产项目实践经历、业绩成果等纳入评价标准。
(五)推进质量工程建设,实施教材与教法改革
全面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专业群背景下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和培养机制改革。规范人才培养方案研制发布程序,完善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证、赛”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做好已经获批的16个“1+X”证书制度试点建设,争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通过率不低于50%。推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模式、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与教材的改革。加强课堂教学日常管理,规范教学秩序。推动职业学校“课堂革命”,适应生源多样化特点,将课程教学改革推向纵深。以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切入点,将创新创业课程学习、项目训练、平台打造、产品孵化进行高度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形成一批在同类专业中有较广泛影响的教改成果,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完善职业教育教材规划、编写、审核、选用使用、评价监管机制。对接主流生产技术,注重吸收行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校企合作开发专业课教材。探索推行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融媒体教材。到2025年,力争有10本左右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职业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六)专注技能培养,构建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
重点培育、搭建财经商贸综合实训基地和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做到设施先进、管理规范,基地建设与实践教学项目设计相适应、相配套。加强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占总学时数50%以上,积极推行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
11
实习方式。完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专业和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强化实习实训考核评价。在学校《“课程+技能+基地”三位一体的“2211”实践教学体系》框架下,构建各具特色的课程、专业及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一门专业课程、一个专业及专业群一模式,争取五年内能初步取得良好实践检验效果。
(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强化信息化资源建设
主动适应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要求,以“信息技术+”升级传统专业,大力推进“互联网+”、“智能+”教育,大力推进在线精品课程建设(,建设涵盖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库,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为院校师生、企业和社会学习者提供服务;搭建校企信息化教学平台,实现企业的生产过程、工作流程等信息实时传送到课堂。开展信息化全员培训,提升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信息化能力,以及学生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优质在线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力争建设2门省级及以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立项国家职业教育规划教材2部以上,力争有2个以上项目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争取获得省级特等奖。
(八)以科研和培训为重点,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通过引导有效科研、完善科研制度、培育科研团队等系列举措,凝练科研方向,明确研究领域,争取5年内累计立项厅级及以上科研项目20项以上,到账经费200万元以上。职业本科建设专业五年内主持纵向课题5项以上或横向课题经费到账20 万元以上。同时,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创新研发能力,提高科研成果质量,形成技术技能特色优势,5年内横向技术服务年均到账经费200万元以上。落实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推进培训项目和培训资源建设,校企联合建设2个左右示范性职工培训实训基地,培育2个左右示范性继续教育基地、1门左右优质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培育遴选2个左右社区教育示范基地和老年大学示范校,完善培训激励政策,健全参训人员的支持鼓励政策,建立培训评价与考核机制,力争5年内年均非学历培训人次数不低于全日制在校生数1倍,职业本科建设专业年均开展培训500人次以上。
(九)发挥资源优势,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依托教育集团的资源优势,在现有中外教育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合作办学的规模和范围。巩固并扩大外事交流,开拓与国外知名高校的合作,开创与发达国家以及台湾地区的合作。学校5年内招收境外学生、交流交换生规模年均不低于100人,力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个以上。
五、保障措施
12
(一)机制保障
创新教学管理机制,修改、完善相关教学管理制度,优化工作流程,提升管理水平,形成能有效支撑专业发展建设需要的管理制度体系、机制和调控手段。成立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强化对专业建设的宏观指导。逐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强化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重视过程监控,建立起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各系制订详细的专业建设规划,各专业制订本专业建设实施计划和具体目标。
(二)队伍保障
优秀的专业教学团队是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根本保障。从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双师结构的角度入手,结合专业(群)建设需要,适时、适度地招聘、引进优秀人才,多渠道、多形式聘任校外行业专家、兄弟院校名师,努力形成一支专兼合一、校企合一、素质精良、结构优化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三)经费保障
严格按学校管理制度,合理安排和使用专业(群)建设预算经费,保障重点建设项目的建设资金及时到位并逐年提高。完善相关政策配套,加强预算支出管理,加大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督察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附件1:学院2021-2025年专业设置规划 附件2:学院2021-2025年校区专业分布
学院
2021年8月5日
附件1:学院2021-2025年专业设置规划
二序级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2021年 大数据与会计 财金学院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 金融服务与管理 财富管理 金融科技应用 530302 530301 530201 530205 530202 13
已有专业及“十四五”新增专业年份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号 学院 1 2 3 4 5 〇 〇 〇 〇 * 二序级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已有专业及“十四五”新增专业年份 2021年 现代物流管理 市场营销 行政管理 工商企业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现代文秘 商务英语 国际商务 电子商务 跨境电子商务 530802 530605 590206 530601 590202 590401 570201 530502 530701 530702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2022年 *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号 学院 6 7 8 9 工商管理10 学11 院 12 国13 际14 经15 济与贸16 易学院 17 酒店18 管商务日语 570205 * 旅游管理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烹饪工艺与营养 中西面点工艺 应用电子技术 工业机器人技术 工程造价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建筑工程技术 540101 540106 540202 540203 510103 460305 440501 440102 440301 14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19 理学20 院 21 智22 能23 工24 程25 学二序级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已有专业及“十四五”新增专业年份 2021年 建筑设计 440101 〇 〇 〇 * * 〇 〇 〇 * 〇 2022年 * * * 2023年 * * 2024年 2025年 号 学院 26 院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信35 息36 工37 程38 学39 院 40 教育42 与艺43 术44 学45 院 46 47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500211 新能源汽车技术 智能控制技术 电气自动化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 游艇设计与制造 计算机网络技术 数字媒体技术 大数据技术 软件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学前教育 460702 460303 460306 460301 460704 460508 510202 510204 510205 510203 510209 510101 520802 570102K 570101K 550101 550103 550114 550102 550116 41 〇 Δ 早期教育 艺术设计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室内艺术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动漫设计 * 〇 〇 〇 〇 〇 Δ 15
二序级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已有专业及“十四五”新增专业年份 2021年 中医养生保健 中药学 药品经营与管理 药学 护理 医学美容技术 520417 520410 490208 520301 520201 520507 520801 520601 520901 490217 550117 520202 520401K 520501 520504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 * * 2022年 2023年 * * * * 2024年 2025年 号 学院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健康医学院 健康管理 康复治疗技术 眼视光技术 化妆品经营与管理 人物形象设计 助产 中医学 医学检验技术 口腔医学技术 注:〇为已有专业;*为新设专业;Δ为新设中高职贯通培养三二分段国控专业。
16
附件2:学院2021-2025年校区专业分布
1. 长沙校区“十四五”专业群布局规划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艺术设计 学前教育 旅游管理 电子商务 跨境电子商务 国际商务 旅游管理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烹饪工艺与营养 中西面点工艺 学前教育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早期教育 艺术设计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动漫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室内艺术设计 旅游管理 学前教育 艺术设计 市场营销 大数据与会计 专业群 现有专业 大数据与会计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 金融服务与管理 财富管理 金融科技应用 市场营销 现代物流管理 工商企业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行政管理 电子商务 商务英语 拟新增专业 现代文秘 商务日语 核心专业 大数据与会计 市场营销 电子商务 17
序号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专业群 现有专业 药学 拟新增专业 助产 中医学 4 核心专业 药学 康复治疗技术 药学 中药学 药品经营与管理 康复治疗技术 健康管理 中医养生保健 康复治疗技术 医学美容技术 眼视光技术 护理 化妆品经营与管理 人物形象设计 合计 37 2. 江门校区“十四五”专业群布局规划表 序号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计算机网络技术 建筑工程技术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工业机器人技术 建筑工程技术 工程造价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建筑设计 计算机网络技术 大数据技术 建筑工程技术 智能控制技术 专业群 现有专业 智能控制技术 电气自动化技术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新能源汽车技术 拟新增专业 机电一体化技术 游艇设计与制造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 核心专业 智能控制技术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18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合计 数字媒体技术 软件技术 商务英语 金融服务与管理 市场营销 电子商务 大数据与会计 旅游管理 20 5 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8.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23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