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文言文复习《孙权劝学》
一、文学常识
1.《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2.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朝代) 政治家、史学家(称谓)。
二、重点字词
1.注音。 点拨:“邪”“更”是多音宇,可根据字义推测读音。
卿qīng 邪yé 即更gēng刮目相待 遂:suì
2.解释词语。
(一)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___________ .
(二)词的积累
(1)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___________ 以:________ ..
(2)但当涉猎 但:___________ 涉猎:___________ ...
(3)见往事耳 见:___________ 往事:___________ ...
(4)及鲁肃过寻阳 及:___________ 过:___________ ..
(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岂:________ 治经:________ 博士:___________ ....
(6)卿今者才略 才略:___________ 卿:___________ ...
(7)肃遂拜蒙母 遂:___________ .
(8)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___________ ..
(9)即更刮目相待。更:___________ 刮目相待:___________ .
3.请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并解释。
(1)成语:吴下阿蒙。意思是:指没有学问的人。
(2)成语:士别三日 意思是:刮目相待。不能以老观点来评判人或事物,必须要有发展的战略眼光。
4、古今异义:
博士 今义:一种学位名称 古义: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
孤 今义:孤独 古义:君主的自称
见往事 今义:看见 古义:了解 .
但当涉猎 今义:但是 古义:只 .
见往事耳: 今义:过去的事情 古义:历史 ..
5、重点虚词
辞以军中多 自以为大有所益 ..
6、朗读课文,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所表示的语气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表反问语气,吗
2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表限止语气,罢了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表感叹语气,啊
三、重点句子翻译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___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③卿言多务,孰若孤?
④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⑤“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⑦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四、课文理解
1.启示:人只要肯读书,就会有所进步(开卷有益)
2.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解释)
3.内容理解: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
4.人物性格:孙权(严格要求下属、循循善诱)、吕蒙(知错就改,谦虚好学)、鲁肃(敬才爱才)
5.主要写法:语言描写。
6.侧面描写:“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以鲁肃赞美吕蒙的进步,从侧面表现
出吕蒙才略的长进。文章结尾“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表明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五、中考链接
语段一:《孙权劝学》《乐羊子妻》对比阅读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乙】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①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②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③,以就懿④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节选自《后汉书·烈女传》)
【注】①趋,快步走向 ②捐,抛弃 ③亡,通“无”,不足 ④懿,美好
1.下列句子加点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见往事耳(了解) .
B.及鲁肃过寻阳(到了……的时候) .
C.当日知其所亡(每天) .
D.遂七年不返(才) .
2.乙文段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B.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C.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D.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段孙权要求吕蒙不仅要涉猎广泛,而且要钻研经书。
B. 乙文段中羊子被妻子的话感动,又回去修完了他的学业。
C.甲乙两文段中,孙权、羊子之妻都劝学有法,并达到了劝学的目的。
D.甲文段孙权指出“学”的必要性;乙文段羊子之妻指出“学”要不断积累,持之以恒。
4.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蒙辞以军中多务。(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何异断斯织乎?(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段二:《孙权劝学》《送东阳马生序》对比阅读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①!”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②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
选自《资治通鉴 孙权劝学》)【注】①当涂:当权。 ②博士:古时专掌经学教授的学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走: .
②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尝: .
③蒙乃始就学 乃: .
④及鲁肃过寻阳 及: .
2.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②蒙辞以军中多务
3.甲文是通过( )和( )两件事来反映宋濂求学经历的,乙文则是通过( )从侧面反映了吕蒙的学习效果。
4.细读甲乙两文,谈谈宋濂、吕蒙两人的成功对你有什么启发?
语段三: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蒙辞以军中多务 以为顺流下矣 ..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一老河兵闻之 ..
D.肃遂拜蒙母 遂反溯逆上矣 ..
2.文章中隐含的两个成语是:( )。(2分)
3.谈谈你对“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这句话的理解。
4.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2分)
《孙权劝学》答案
语段一答案1.D;2.B;3.A 4.⑴吕蒙以军中事务多为由推辞。⑵同割断这丝织品有什么不同呢?
语段二答案1.走:路 尝:曾经 乃:才 及:到,等到
2.①因此,人们多(愿意)把书借给我。②吕蒙用军中事务多(为借口)推辞。
3.甲文是通过借书抄录和奔走求师两件事来反映宋濂求学经历的,乙文则是通过鲁肃的言行从侧面反映了吕蒙的学习效果。
4.要想学有所成,必须不畏艰辛,虚心求学,刻苦读书;学习的起步晚了,只要坚持不懈,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语段三答案1、 D 2、刮目相待,吴下阿蒙 3、这句话的意思是:我难道是要你去阅读经书当博士吗?我只不过是叫你应当多读点书,熟悉一些历史罢了。这句话写出了孙权对读书目的的看法,揭示了读书并不仅仅是为了求取功名,更重要的是为增长见识阅历。4、答:用自己读书的切身体会来劝吕蒙学习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