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1、表演歌曲《小青蛙找家》
2、认识碰钟,并学习正确的演奏方法 教学目标:
1、能够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在歌声与表演中表达自己对小动物的爱护之情。
2、认识碰钟,学习并探索演奏方法,练习歌曲演唱伴奏。 教材分析:
《我有一只小羊羔》是一首美国儿童歌曲,2/4拍,大调节器式,一段体,歌曲短小精悍,节奏明快,旋律流畅,生动、形象。“碰钟”也叫碰铃,是铜制打击乐器,音色清脆、悦耳、穿透力强、余音较长,多用于强拍处击奏。 教学重点: 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用碰钏为歌曲伴奏 课时安排:
三课时(第三课时)
- 1 -
教具准备:
录音、头饰、打击乐 教学过程: 一、歌曲教学
1、老师有感情的范唱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所要表现的音乐形象。
2、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出自己小羊羔的可爱形象。(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3、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1)曲中的“×××”节奏要指导学生准确的演唱。2)连续相同音音高的准确。
3)注意2/4拍歌曲的强弱。
4、提示学生在演唱同音反复处唱得轻松、亲切。 5、自编动作进行表演,表达自己对小羊的喜爱之情。 6、启发学生模仿原歌词,进行创作。
要求:抓住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特点进行创作。 7、分小组表演唱(头饰):展示自己的创作。 二、认识碰钟
1、老师拿同碰钟,请学生观察它的外形:形似小碗,铜制,两个为一副。
- 2 -
2、听一听:老师敲击,听辨其声音的特点:清脆、长的(可与木鱼的声音进行对比)。
3、每小组讨论—每组一个,应怎样敲击,声音才好听(让学生的创造意识)。
4、老师讲解,碰钟的演奏方法(提问:碰钟能否敲出较短的声音—试一试)。
5、用碰钟为歌曲《我有一只小羊羔》的伴奏,对照书中所提示的图形谱,也可启发学生进行即兴创作。
6、分小组进行表演,表达自己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I表演。II唱。III打击乐(头饰)。 三、课后反思:
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短短一节课运用了一系列活动方式,使得学生无暇分神,乐此不疲。课堂根据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短暂、兴趣转移快的特点,加大信息量,多内容、多方法。例如扮演“小青蛙”和“青蛙妈妈”的角色设置,不仅让学生能够大面积的参与到活动中来,而且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掌握到教学的重难点,并且进行了反复练习。同时也保证了课堂的“动”而不“乱”。在今后的教学中值得我借鉴。
- 3 -
- 4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8.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23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