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张灵玲
来源:《新校园·中旬刊》2015年第02期
摘 要:伴随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际交流、阅读、写作成为组成语文学习的关键部分。以小学语文来说,习作无疑是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语言表达等多方面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目前我国小学语文习作普遍存在作文质量偏低、文不对题等问题。本文将以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在结合多方文献的基础上给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问题;对策
不同于其他学科,语文习作考查的并不是学生对语文古诗、课外文阅读和理解,而是综合能力。伴随人际交流、交往的日益密切,语文习作成为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基础。从小学教学的角度看,小学语文习作能力的培养能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成绩,开发小学生的多元化思维。小学是学生学习的起始阶段,在这个阶段应该保证对其语文习作的正确引导,努力提升和培养小学生的语文习作水平。
目前,小学生的作文空话、大话比较多,并没有写出真情实感,甚至有的作文也来源于一些高分作文宝典,部分学生面对作文还会产生害怕心理,这些都不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因此,本文将重点研究小学语文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合理化建议,希望对今后小学语文习作课开展有所帮助。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小学生对作文课兴趣不浓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语文习作课也是这样。只有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和语文成绩。与学生进行探讨了解到,他们普遍感觉习作太难,需要写的字数太多。出现这种问题主要是学生面对习作的时候没有内容可以写,不能理解题目,加上教师上课过于平淡,导致学生对习作提不起兴趣。 2.写作中缺乏个人感情
小学生和高年级、成人的思维都有很大的不同,由于思维方式等还处于成长阶段,他们很难明白怎样写能提高习作成绩,所以教师不能对其有过多的要求。在小学这个特殊的阶段,保持学生童真心理,避免过多的虚伪表达才是关键。目前我国小学生作文假话、空话普遍,造成语文习作成绩不高。 3.缺少科学化的习作指导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生习作成绩不高自然有学生的个人因素,但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导师,在学生习作能力提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学生习作成绩的提高,教师科学的指导是前提。但由于教师并不重视对学生习作教学,而是根据课程大纲讲授教材,忽视了对学生习作的指导,导致学生习作水平不高。
二、加强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几点建议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有了对习作学习的兴趣,就能在课上积极表现,认真听讲,最终提高语文习作水平。语文作文课其实对于小学生来说,更像是故事课堂。对学生进行叙事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语文习作课堂的喜爱程度,以避免学生因厌写导致的作文成绩差。 2.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
学生出现习作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不知道写什么题材的内容,实际上就是缺少习作素材,导致内容不充实。生活是艺术的来源,更是学生写作的来源,只有充分体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才有可能在今后的习作中灵活运用,提升习作水平。教师可以根据自然、生活、人文等素材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如描写春天的作文,学生要知道春天是草木发芽的季节,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春天带来的美好,以此提升学生习作素材的积累。 3.提升教师对习作课堂的认识
新课改要求教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即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能动作用,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和想象能力,以此激活学生的思维。小学语文习作课堂是提升学生语文成绩、开拓交流视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语文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习作方面的指导,努力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和水平。
总的来说,小学语文习作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对学生今后的人际交流、语言表达也有重要影响。新课改正是基于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考虑,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得到提升,为小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和今后的升学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玲玲.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3.
[2]冯春.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知识经济,2014(8). [3]陈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学习(下),2014(3).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