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实 习 报 告
《地质地貌》
系别:交通与测绘工程学院 班级:基础工程技术xx班 姓名:xx 学号:xxxxxx 指导老师:xxxxx
实训地点:宝鸡市渭滨区、金台区 完成时间:2013年5月17号
第 1 页 共 18 页
一:实习的目的意义
1.
通过野外的实地实习,认识地质地貌对工程建设、农业生
产、矿产勘查、自然灾害防治和环境保护等的实际意义;更多地注意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认识宝鸡市的地质概况和宝鸡地区地貌的基本类型及其成因。
2.
工程地质实习: 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学会对工程地
质的基本判别方法,学会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的产状,了解岩石种类及物理性质和岩石标本。岩层产状测量,是地质调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野外是使用地质罗盘直接在岩层的层面上测量的。在测量岩层的倾向时,要注意将罗盘的北端朝向岩层的倾斜方向。测量倾角时,需将罗盘横着竖起来,使长边与岩层的走向垂直,紧贴层面,等倾斜器上的水准泡居中后,读悬垂所示的角度,就是岩层的倾角。
3.
巩固和加深在课堂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提高教学效果;了解岩层产状及其形成过程和发展情况,分析沿途所见的岩石的性质以及该地区的地质发展演变简史;学会野外观察地质现象和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初步能力。通过实习,掌握工程地质的基本知识,了解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为学习后续课程、从事专业工作、扩大知识面和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实习对象
基础工程技术xx班全体学生 三:实习时间
2013年5月14号—17号
第 2 页 共 18 页
四:实习地点
宝鸡市渭滨区和金台区
宝鸡市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西部,是我国西北工业重镇、交通枢纽和陕甘川宁毗邻地区的区域性商贸中心城市。辖金台、渭滨、陈仓3区和凤翔、岐山、扶风、眉县、陇县、千阳、凤县、太白、麟游9县,总面积1.82万平方公里,人口372万。其中市区人口138万,宝鸡市地貌呈“六山一水三分田”之势,秦岭南屏,渭水中流,渭北沃野平原,最低海拔438米,最高海拔秦岭主峰太白山3767米,是中国大陆东部最高峰。宝鸡水资源丰富,河流分属黄河、长江两大水系,黄河最大支流渭河横穿全境,长江水系的嘉陵江发源于秦岭。宝鸡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又具暖温带半湿润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2.9°C,降水量698毫米。
宝鸡地处东经106°18′~108°03′,北纬33°35′~35°06′。全市平均海拔618m(1985年数据)。东西长156.6公里,南北宽160.6公里。东连西安市、咸阳市,南接汉中市,西、西北分别与甘肃省天水市和平凉市毗邻,全市总面积1817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55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83平方公里。
宝鸡地质构造复杂,东、西、南、北、中的地貌差异大,具有南、西、北三面环山,以渭河为中轴向东拓展,呈尖角开口槽形的特点。山、川、原兼备,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占总面积56%,丘陵占总面积26.5%;川原占总面积17.5%,呈现“六山一水三分田”格局
第 3 页 共 18 页
渭滨区,宝鸡市中心城区之一。地处秦岭北麓,跨渭河两岸。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秦岭山地,北部为渭河阶地,中部为低山残塬坡地。渭河自西向东流贯境内。交通、通讯优越。陇海铁路、宝成铁路、宝中铁路纵横交汇,310国道、川陕公路等四通八达,连接川、甘、宁、晋、豫、青、新等省区,西宝高速公路直抵西安;现代电讯网络覆盖全区,联结国内、国际;城市基础设施完善,水、电、气等供应充足。面积728平方千米,人口50万。
金台区,宝鸡市中心城区之一。以境内古迹元代“金台观”得名。驰名中外的北首岭仰韶文化遗址、古陈仓城遗址、大唐秦王陵等坐落境内。金陵河、玉涧河、峡石河由西北向东南注入渭河。陇海铁路、宝成、宝中铁路在此交汇。面积309平方公里,人口40万。 五:实习概括 (一):实习工具 地质罗盘
1—反光镜;2—瞄准觇板3—磁针;4—水平刻度盘;5—垂直刻度盘;6—测斜指示针(或悬锤); 7—长方形水准器;8—圆形水准器;9—
第 4 页 共 18 页
磁针制动器;10—顶针;11—杠杆;12—玻璃盖;13—罗盘底盘 磁针:为一两端尖的磁性钢针,其中心放置在底盘中央轴的顶针上,以便灵活地摆动。由于我国位于北半球,磁针两端所受地磁场吸引力不等,产生磁倾角。为使磁针处于平衡状态,在磁针的南端绕上若干圈铜丝,用来调节磁针的重心位置,亦可以此来区分指南和指北针。
磁针制动器: 是在支撑磁针的轴下端套着的一个自由环,此环与制动小螺纽以杠杆相连,可使磁针离开转轴顶针并固结起来,以便保护顶针和旋转轴不受磨损,保持仪器的灵敏性,延长罗盘的使用寿命。 刻度盘:: 分内(下)和外(上)两圈,内圈为垂直刻度盘,专作测量倾角和坡度角之用,以中心位置为0°,分别向两侧每隔10°一记,直至90°。外圈为水平刻度盘,其刻度方式有两种,即方位
角和象限角,随不同罗盘而异,方位角刻度盘是从0°开始,逆时针方向每隔10°一记,直至360°。在0°和180°处分别标注N和S(表示北和南);90°和270°处分别标注E和W(表示东和西)如图
第 5 页 共 18 页
所示。象限角刻度盘与它不同之处是S、N两端均记作0°,E和W处均记作90°,即刻度盘上分成0°—90°的四个象限。
测斜指针(或悬锤) 是测斜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放在底盘上,测量时指针(或悬锤尖端)所指垂直刻度盘的度数即为倾角或坡度角的值。 使用方法:
测走向: 走向即岩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所指的方向,该交线是一条直线,称为走向线,他有两个方向,相差180度。
将仪器上盖打开到极限位置,调好本地区的磁偏角。将仪器两个长边靠在岩层的特征面(具有代表性的面),保持圆水准气泡居中,则读磁针北极所指示的度数,即为岩层的走向。
测倾向: 倾向指岩层面上最大倾斜线在水平面上投影所指的方向或岩层面上法线在水平面上投影所指的方向。该投影显示一条射线,称为倾向线,只有一个方向,倾向线与走向线互为垂直关系。
用联接合页下边的底盘的短边或上盖的背面靠稳岩层的特征面,保持圆水准气泡居中,则读磁针北极所指示的度数,即为岩层的倾向。
测倾角:倾角指岩层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一般指最大倾斜角与倾向线之间的夹角,又称真倾角。
打开上盖到极限位置,仪器的侧边垂直于走向而贴紧岩层的特征面,调节水水准管泡居中,读指示器所指的方向盘的度数,即为岩层的倾角。在实际测量中,走向和倾向两因素,只需测其中一个就可以,因为走向和倾向是互为90°的关系。
第 6 页 共 18 页
(二).指导老师:xxxx
(三).实习路线:宝鸡火车站→宝鸡桥梁厂→炎帝陵→清姜河→北坡→金台观→金顶寺 六.实习具体内容 1.炎帝陵
炎帝陵位于宝鸡市区南郊清姜河河畔的常羊山上。常羊山海拔900多米。它南依巍巍秦岭,北临滚滚渭河,不仅环境幽雅,景色宜人,而且人文荟萃,名胜景观众多。
常羊山下就是古人感叹“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如今宝成铁路、川陕公路从山脚下蜿蜒而过;距常羊山西南约10公里处,便是天下名关——大散关;过散关沿蜀道南下数公里,又是南宋初年吴璘、吴玠兄弟大破金兵的古战场——和尚原。
常羊山东南山脚下,是濛峪沟,民间传说炎帝就诞生在这条沟里。距市区20公里的地方,是传说炎帝误尝断肠草,不幸遇难的所在地——天台山。至今这里还留有许多传说炎帝当年采药的遗迹。
常羊山之东是出土石鼓文的石鼓山;石鼓山之东是姜太公垂钓的“滋泉”钓鱼台;钓鱼台之东是五丈原武侯(诸葛亮)祠;祠之东是褒斜道北口斜峪关;斜峪关之东是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
常羊山北面的山脚下,分布着两处规模很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一处是茹家庄遗址,一处是姜城堡遗址。在姜城堡遗址的东北角,又有传说炎帝降生“洗三”的九龙泉和神农祠遗址。九龙泉之北,隔渭河遥遥相对的是著名的道教圣地金台观。元明之际,道学宗师张三丰曾
第 7 页 共 18 页
在此修道。金台观的近旁,是闻名遐迩的北首岭和福临堡新石器时代遗址。
炎帝陵分为陵前区、祭祀区、墓冢区3部分。
我们从炎帝陵盘山公路沿路而上对挡土墙以及土层和各种防护措施进行了观察和认识;之所以选择盘山公路是因为其特殊的地况,盘山路中有一段是穿过山体的,其一旁建有挡土墙,这非常符合我们要实习的内容。
沿着路一直向前走老师给我们详细介绍了公路的一些组成成分,包括路基、路堑等。随后老师又给我们介绍了挡土墙,挡土墙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在挡土墙横断面中,与被支承土体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墙背;与墙背相对的、临空的部位称为墙面;与地基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基地;与基底相对
第 8 页 共 18 页
的、墙的顶面称为墙顶;基底的前端称为墙趾;基底的后端称为墙踵。根据挡土墙的设置位置不同,分为路肩墙、路堤墙、路堑墙和山坡墙等。设置于路堤边坡的挡土墙称为路堤墙;墙顶位于路肩的挡土墙称为路肩墙;设置于路堑边坡的挡土墙称为路堑墙;设置于山坡上,支承山坡上可能坍塌的覆盖层土体或破碎岩层的挡土墙称为山坡墙。经过老师这一番解释我才发现原来以前经常见到的那些形状各异的挡土墙竞有如此重要的作用。
土层,土壤剖面是由一些形态特征各不相同的层次重叠在一起构成的。这些层次大致呈水平状态,叫做土壤发生层,简称土层。土层,土壤剖面是由一些形态特征各不相同的层次重叠在一起构成土层的。这些层次大致呈水平状态,叫做土壤发生层,简称土层。土层的形成是土壤形成过程中物质迁移、转化和积累的结果。不同的土壤有不同的剖面构造,自然土壤剖面一般分为:①覆盖层(以A0表示);②淋溶层(A),又分为腐殖质层(A1)、灰化层(A2)、过渡层(A3);③沉积层(B);④母质层(C);⑤母岩层(D或R)。耕作土壤剖面一般分为:①耕作层。②犁底层。③生土层。④死土层。 2.清姜河
第 9 页 共 18 页
5月15号早上,我们由宝鸡桥梁厂出发冒着雨经过短暂的步行之后,来到宝鸡南部的清姜河。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矿物和岩石以及地质构造的认识和产状要素的测量。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对清姜河周围的地质地貌有了大概的了解,还对当地的各种岩石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然后,老师又给我们教会了岩石的产状要素的测量,使我们收益匪浅。最后,我们沿着清姜河逆流而上,参观了两座石桥对桥体的结构进行研究与分析
在河滩上我们还发现了皱褶的岩层: (一)褶曲的横剖面形态分类:
横剖面指垂直于褶曲轴的剖面,主要分为六种形态:
1. 直立褶曲:轴面直立或近于直立,两翼岩层倾向相反,倾角近等,又称对称褶曲。
2. 斜歪褶曲: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倾向相反,倾角不等,又称不对称褶曲。
3. 倒转褶曲: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倾向相同,一翼岩层层序正常,另一翼倒转,老岩层覆于新岩层之上。
4. 扇形褶曲:轴面直立或倾斜,两翼均倒转,两翼角可以不等或相
第 10 页 共 18 页
等。
5. 平卧褶曲:轴面近于水平,一翼岩层倒转,另一翼正常。
6. 挠曲:在水平或缓倾斜岩层中,某一段岩层倾角突然增大形成的膝状弯曲。
(二)褶曲的纵剖面形态分类
纵剖面指平行于褶曲轴的剖面,主要分为二种形态:
1. 水平褶曲:轴面枢纽近于水平,褶曲沿水平方向延伸,两翼岩层走向大致平行。
2. 倾伏褶曲:褶曲枢纽倾伏并向一个方向倾没以至消失,两翼岩层走向不平行且逐渐朝一个方向汇合。
注意:自然界中的褶曲枢纽几乎都是倾伏的,水平褶曲常是它的一部分。
(三)褶曲的平面形态分类
在水平面上,根据褶曲延伸长度及同一岩层界限的长宽比分为三类: 1. 线形褶曲:延伸远、长宽比大于10:1。
2. 短轴褶曲:延伸不远即倾伏消失,长宽比为10:1至3:1之间。 3. 近等轴褶曲:其枢纽、轴面、轴迹无定向,平面呈近圆形,近等轴背斜又叫穹窿,近等轴向斜又叫构造盆地。 (四)褶曲的组合形式
1. 复式褶皱:大型背斜和向斜的两翼地层被次一级褶曲复杂化。 2. 隔档式褶皱、隔槽式褶皱:由近于平行、发育不等的一系列背、向斜组成。隔档式褶皱的背斜呈紧密褶曲、相邻的向斜则平缓开阔;隔槽式褶皱背斜开阔、向斜紧闭。
3. 同斜褶皱:由一系列发育程度基本相同的轴面近于平行的褶曲组成。第二天,我们对河岸的岩石进行了产状测定。 岩石分类方案就是:
火成岩(岩浆岩)——顾名思义,就是直接由岩浆形成的岩石,指由地球深处的岩浆侵入地壳内或喷出地表后冷凝而形成的岩石。又可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火山岩)。
沉积岩——顾名思义,就是由沉积作用形成的岩石,指暴露在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地球发展过程中遭受各种外力的破坏,破坏产物在原
第 11 页 共 18 页
地或者经过搬运沉积下来,再经过复杂的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沉积岩的分类比较复杂,一般可按沉积物质分为母岩风化沉积、火山碎屑沉积和生物遗体沉积。
变质岩——顾名思义,就是经历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指地壳中原有的岩石受构造运动、岩浆活动或地壳内热流变化等内营力影响,使其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而形成的岩石。又可分为正变质岩和副变质岩。
三大类岩石是可以通过各种成岩作用相互转化的,这也就形成了地壳物质的循环。 3.北坡
第 12 页 共 18 页
第 13 页 共 18 页
滑坡: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
组成要素 滑坡体一指滑坡的整个滑动部分,简称滑体;
滑坡壁一指滑坡体后缘与不动的山体脱离开后,暴露在外面的形似壁状的分界面;
滑动面一指滑坡体沿下伏不动的岩、土体下滑的分界面,简称滑面;
滑动带一指平行滑动面受揉皱及剪切的破碎地带,简称滑带; 滑坡床一指滑坡体滑动时所依附的下伏不动的岩、土体,简称滑床;
滑坡舌一指滑坡前缘形如舌状的凸出部分,简称滑舌; 滑坡台阶一指滑坡体滑动时,由于各种岩、土体滑动速度差异,在滑坡体表面形成台阶状的错落台阶;
滑坡周界一指滑坡体和周围不动的岩、土体在平面上的分界线; 滑坡洼地—指滑动时滑坡体与滑坡壁间拉开,形成的沟槽或中间低四周高的封闭洼地;
滑坡鼓丘一指滑坡体前缘因受阻力而隆起的小丘;
第 14 页 共 18 页
滑坡裂缝一指滑坡活动时在滑体及其边缘所产生的一系列裂缝。位于滑坡体上(后)部多呈弧形展布者称拉张裂缝;位于滑体中部两侧,滑动体与不滑动体分界处者称剪切裂缝;剪切裂缝两侧又常伴有羽毛状排列的裂缝,称羽状裂缝;滑坡体前部因滑动受阻而隆起形成的张裂缝,称鼓张裂缝;位于滑坡体中前部,尤其在滑舌部位呈放射状展布者,称扇状裂缝。
滑坡的防治措施
滑坡的防治要贯彻“及早发现,预防为主;查明情况,综合治理;力求根治,不留后患”的原则结合边坡失稳的因素和滑坡形成的内外部条件,治理滑坡可以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着手:
①.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
滑坡的发生常和水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水的作用,往往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因此,消除和减轻水对边坡的危害尤其重要,其目的是:降低孔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防止岩土体的软化及溶蚀分解,消除或减小水的冲刷和浪击作用。具体做法有:防止外围地表水进入滑坡区,可在滑坡边界修截水沟;在滑坡区内,可在坡面修筑排水沟。在覆盖层上可用浆砌片石或人造植被铺盖,防止地表水下渗。对于岩质边坡还可用喷混凝土护面或挂钢筋网喷混凝土。排除地下水的措施很多,应根据边坡的地质结构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加以选择。常用的方法有:1,水平钻孔疏干;2,垂直孔排水;3,竖井抽水;4,隧洞疏干;5,支撑盲沟。
②.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
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
第 15 页 共 18 页
度,提高其抗滑力,减小滑动力。常用的措施有:
1,削坡减载;用降低坡高或放缓坡角来改善边坡的稳定性。削坡设计应尽量削减不稳定岩土体的高度,而阻滑部分岩土体不应削减。此法并不总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要在施工前作经济技术比较。
2,边坡人工加固;常用的方法有:1,修筑挡土墙、护墙等支挡不稳定岩体; 2,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或钢筋桩作为阻滑支撑工程;3,预应力锚杆或锚索,适用于加固有裂隙或软弱结构面的岩质边坡;4,固结灌浆或电化学加固法加强边坡岩体或土体的强度;5,SNS边坡柔性防护技术等。 六.实习总结
告别了宝鸡的实习之旅,又投入到以往的学习中,这次的实习让我们在快乐轻松、人杰地灵、山水如画的环境学到了很多在学校都无法学到的知识。了解到滑坡、三大岩石的种类,结构,形状及产状而且通过实践让我收获很大,不仅学会了罗盘的使用方法并且亲手测定了岩石的走向,倾角和倾向,加深了对各种地质作用的理解,看到了很多地质构造,了解到了各种地质构造对道路和人工设施建设的影响,也对整个宝鸡地区的地质构造有了一定的了认识。地质学的目的在于查明建设地区或建筑场地的地质条件,分析、预测和评价可能存在和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对建筑物和地质环境的影响和危害,提出防治不良地质现象的措施,为保证工程建设的合理规划、建筑物的正确设计、顺利施工和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地质科学依据。
第 16 页 共 18 页
此次实习使我对地质地貌有了更深的认识,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大的兴趣。实习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课堂内的专业理论和课堂外的真实情况,既锻练了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也培养了实际工作能力,获益甚多。
实习之余,更多的我们感受到了宝鸡的美。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关怀,亲近了自然,让我们从喧嚣的城市中得到了心灵的释放。从学习中释放压力,调整过后,必然能更深入的进入学习。将地质从理论到实际结合起来。更好的运用到实习工程中。
通过这次实习,使我学习中的观念产生了一个转变,认识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 不仅如此,在和老师同学一起到野外观察采集的过程中,也进一步地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很多工作是自己独立操作所不能完成的,需要老师指导,需要同学配合,经过组员之间的分工配合,才能更好地完成实习任务。 总地来说,这次实习是成功的,我个人在这次实习中受益匪浅,更多的方面的收获是隐性的,在将来的学习中,必将逐渐体会到这次实习带给我的更多收获。由于是第一次野外实习,野外行动,记录,测量都没有任何经验,完全靠老师的讲解才能记录,对于有些测量还得在老师的帮助之下才能完成得到数据,这些都是缺少实习经验所致,尚可理解,可是有了这次经验之后,对于以后学习及野外实习便能有更好的指导。
第 17 页 共 18 页
第 18 页 共 18 页
2013年5月30日
xx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