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源市2013年秋七年级历史期末检测试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号/ 考/ 准/ / 线 密封 此 超过 名得 不 题 姓答 / / / / / / / 校/ / 学/…线得 分 ……
得 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分,将你认为正确的答……… 案填写在上表对应的题号下)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 …1、一般认为揭开中国历史第一页的最早人类是( )
…封A、元谋人 B、 蓝田人 C 、北京人 D 、山顶洞人 …2、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的主要表现在( ) …… ○
1采用磨制和钻孔技术制造石器 ○2使用弓箭 …… ○
3懂的人工取火 ○4开始使用简单的语言 A、○
1○2○3 B、○2○4 C、○3○4 D、○1○3 ………3、假若再现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情境,下列情境中不会出现的是…( )
A、种植水稻 B、住半地穴式房子 C、用陶器装粮食 D、骨耜耕地 ………4、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华夏族的主体是( )
… ○
1 炎帝部族 ○2蚩尤部族 ○3 黄帝部族 ○4 尧部族 A、○
1○2 B、○2○3 C、○1○3 D、○1○3○4 ……密5、下列事件中由“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标志是( )
… A、禹建立夏朝 B、启继承了最高统治者的地位 …… C、部落首领推举伯益作禹的后继承人 D、 启杀死伯益,打败了有扈氏 …6、动画片《哪吒》展现了哪吒帮助姬发一起讨伐暴君的情景。姬发指的是( ) …… A、商汤 B、周文王 C、周武王 D、周幽王
1 / 6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
7、有人说:“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主要是评价( )
A、世袭制 B、郡县制 C、禅让制 D、分封制 8、下列战役中,属于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的是( )
1 城濮之战 ○2逐鹿之战 ○3 围魏救赵 ○4长平之战 ○
1○2 B、○2○3 C、○3○4 D、○1○4 A、○
9、下列战国七雄中不包括( )
A、齐 B、楚 C、秦 D、晋
10、战国前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 )
A、农业产量的提高 B、农业技术的进步 C、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D、水利工程的兴修 11、郭沫若说:“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致命的打击”缘于( )
A、商鞅变法 B、秦始皇“焚书坑儒” C、陈胜吴广起义 D、汉武帝削弱封国
12、为巩固统一,秦始皇与汉武帝在经济方面实施的相同措施是( ) A、统一文字 B、统一货币 C、统一度量衡 D、盐铁官营 13、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是( )
A、发展同西域的友好关系 B、了解西域的地理和物产情况 C、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D、开辟丝绸之路,加强中外联系 14、标志着欧洲国家同我国开始直接友好往来的历史事件是( )
A、张骞出使西域 B、甘英出使大秦 C、班超经营西域 D、大秦王朝遣使来汉 15、下列人物不属于三国时期的是( )
A、曹操 B、刘备 C、孙权 D、诸葛亮 16、曹操在封建集团割据混战中取得的政治优势的原因是( )
A、挟天子以令诸侯 B、招贤纳士,实行屯田 C、奖励农耕 D、官渡之战,打败袁绍 17、我国古代北方农民南迁的原因是( )
A、南方气候优于北方 B、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 C、北方统治者实行移民政策 D、南方经济发展需要北方的劳动力 18、颁布“胡人汉服,胡人汉食”的习俗的统治者是( )
A、商鞅 B、秦始皇 C、汉武帝 D、孝文帝 19、目前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产于( )
2 / 6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20、战国时期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天府之国,得益于( )
A、地理位置的优越 B、都江堰的兴修 C、人民勤劳勇敢 D、土地肥沃 21、在我国古代被人们奉为“医圣”的人是( )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孙思邈 22、下列关于长城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 A、秦修建长城的主要目的是防御匈奴 B、长城是古代世界的伟大工程之一 C、长城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D、长城一直有效地阻挡了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
23、假如你是秦朝时期的人,你要给朋友写信,你所写的字体最有可能的是( )
A、甲骨文 B、小篆 C、行书 D、楷书 24、孔子的思想主张被归纳为( )
A、“仁”的学说 B、“兼爱”,“非攻”的学说 C、“礼”,“法”结合的学说 C、“无为而治”的学说 25、《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该史书记述了我国古代( )
A、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B、从夏朝到三国时期的历史 C、从商朝到唐朝时期的历史 D、从战国到五代时期的历史 得 分 评卷人
二、列举题。(26小题5分,27小题3分,共8分)
26、列举春秋五霸
3 / 6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
27、列举三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得 分 评卷人 三、阅读材料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小题
10分,29小题14分,30小题18分共42分)
28、材料一: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朝的变法。
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必亲近 ———《战国策 秦策》
材料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 《史记 商君列传》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1分)变法得到秦国哪一位国君的支持?(1分)
(2)商鞅法后某位平民想使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卿大夫平等,那么他最合理的途径是什么? (2分)
4 / 6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
(3)根据材料二、三,说说商鞅变法触犯了什么人的利益? (1分)那一条能够直接体现出来?(1分)
(4)商鞅后来被车裂而死,那么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1分),请说明理由(3分)
29、材料一:皇帝之下,有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三公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互不相属,相互牵制。
材料二:汉初在沿用秦地方管理制度外,对于一些王公和战争功臣,分封了一些诸侯王国。诸侯王的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
(1)材料一中的“皇帝”是谁(2分)“三公”分别指什么?(3分),他在地方上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2)材料二中汉初分封的诸侯王国后来的发展对中央造成了什么影响?(2分),汉武帝继位后采取什么措施消除这一影响(2分)
5 / 6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
(3)古代中国的各朝代均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作为一种管理制度,你认为实行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作用?(3分)
30、材料: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曹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1)指出“操克绍”的著名战役?(2分)它发生在那一年?(2分)这次战役有何作用?(2分)
(2)挟天子以令诸侯中的“天子”指的谁?(2分)曹操这样做的作用是什么?(2分)
(3)这段话是诸葛亮对谁说的?(2分)你能简单慨括一下材料的内容吗? (2分)
(4)后来那一次战役的胜利证明了诸葛亮这种看法的正确性?(2分)这次战役有何作用?(2分)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