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韧”伴我行
-广播电视监测中心 孙琪
捧着“2006-2008年度广电总局优秀团干部”表彰决定,我的眼睛湿润了,这对于别人来讲也许微不足道的荣誉,于我却意义非凡。2006年那场几乎夺走我生命的大病过后,我的生活便布满阴霾:“高死亡率”、“易诱发恶性肿瘤”、“易感染”、“复发后病情加重”、“愈后效果不好”,这些病痛之外的隐性“毒瘤”时刻困扰着我的亲人和朋友,他们小心翼翼地不在我面前提起有关疾病的一切话题,而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用行动告诉所有关心我的人们:这病痛不算什么,我很坚强,我不会倒下,我能做的更好!
面对疾病和困难,我总有超乎寻常的乐观与坚韧,而这特殊性格并非与生俱来,一切都源于十几年前那段刻骨铭心的磨难经历:
1993年,12岁的我因为表现出色被保送北京八中,谁知兴奋和激动只持续了短短一个星期,我便因风湿性关节炎住进医院。少年不知愁滋味,对自己的病,我丝毫没放在心上,以为这就如同普通发烧感冒,吃了药,歇几天就会好。直到有一天,我全身每个关节都变得僵直,腿疼的无法走路,一个简单的下蹲动作都得咬牙切齿地颤抖着才能完成;直到有一天,我偶然听到人们说这种病其实就是不死的癌症,几乎没有治愈的可能;直到有一天,我看见未到四十的母亲鬓角上瞬间生出的几缕银丝,还有医生病友们投来的怜惜目光,才终于醒悟,同时彻底绝望。
我只有12岁,我有美好的梦想,有远大的抱负,我刚刚被保送八中,正跃跃欲试踏上人生更绚丽的征程,一切都那么美好,病魔却突然给我宣判了“死刑”。年幼的我完全不知如何面对这突然袭来的“灾难”,我把自己封闭起来,拒绝说话、拒绝治疗,同学们自由活
动,我就躲在教室看书,同学们春游秋游,我便把自己关在家里不肯出屋,心中对窗外世界的无限憧憬渐渐被病魔吞噬的荡然无存,我不去也不敢再憧憬未来,我开始厌恶早上睁开眼的感觉,每天都是灰蒙蒙的,不是新的开始而是一种煎熬。
看着昔日活泼开朗的女儿被病痛折磨地判若两人,爸妈心急如焚,他们买书剪报搜集来坚强人们的抗病故事激励我振作起来,这时我才知道,身边有很多比我不幸,却比我乐观的人们,他们可以正视困难,于是每天都在书写奇迹。而一直以来,我却总是消极、懦弱地逃避,所以我的天空总是灰涩。我告诉自己:再也不能这样活,我要积极地面对挫折,勇敢迎接这生命的挑战,我要努力做一个坚强的女孩!
决心已下,接下来等待我的便是艰苦而漫长的治疗过程。关节炎毕竟不是普通的病症,尽管父母带我遍寻名医,中药、西药、偏方轮番上阵,我也积极地配合治疗,病情依然没有好转,而且急剧恶化。我的脚踝、膝盖、手、肘关节每天都是红肿、僵直的;到二楼的教室上课是我最发怵的事情,我需要扶着楼梯栏杆,借助胳膊的力量,把腿往台阶上拖,即使是冬天,来到教室后我也会累的大汗淋漓。
看着同龄人无忧无虑地在运动场上驰骋,我不由黯然神伤,我不奢求自己像他们一样尽情奔放,只要让我睡觉时不再疼醒,只要让我走路时不再因为腿抽筋而突然摔倒,只要让我不再惧怕楼梯,就已经很满足了。值得庆幸的是,被疾病磨砺过后的我已不会再屈服于任何困难,我虽没有年轻人应有的充满活力的体魄,但我有年轻人勇往直前的冲劲,我一定尽己所能书写自己的青春。
大夫说积极锻炼有助于关节炎的治疗,我便骑车上学,从清华大学到北京八中,每天往返50余里,风雨无阻,始终坚持;不能上体育课,放学后,妈妈就陪我到操场上“跑”步,也许在别人眼中,从姿势到速度那都称不上是跑,而于我来讲,这艰难迈出的每一步,
都载着对健康的期许和对胜利的渴望。妈妈说:只要自己不放弃,一切都会好起来!
我边锻炼边治疗,不懈努力着,终于在14岁的时候迎来了生命的转机,人民大学校医院开设了蜂疗门诊,据说对关节炎疗效显著,于是妈妈决定带我去试,却未曾想到,蜂疗科主任拒绝了我们的治疗请求,他对妈妈说:“这种方法治疗效果虽然好,但被蜜蜂蛰后会有钻心的疼痛,整个疗程下来,要被蛰几千次,成年人都难以忍受和坚持,更何况这十几岁的小姑娘,你们还是再想别的办法,别再让孩子额外受罪了。”妈妈犹豫了,生来胆小的我此时不知从哪来的一股劲儿,拉住妈妈对主任说:“让我试试吧,我不怕疼,我能行!”我的坚定眼神说服了主任,于是,开始了自己长达一年的蛰蜂治疗,被蜜蜂蛰过的疼痛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但为了能够早日康复,我顽强坚持。终于,病魔向坚韧的我屈服,在被两千多只蜜蜂蛰过后,我奇迹般痊愈了。
“惟坚韧者始能遂其志”,逃离病魔的我更加积极也更坚强, 1999年,我以优异成绩考入全国重点大学,毕业后又如愿到广电总局监测中心工作。然而命运多舛,2006年,罕见的“多发性肌炎”袭来,我不得不再一次面对病魔,这一次,需要我对抗的抑或是死神,全身肌肉萎缩,吞咽受阻,呼吸困难……真的不想再回忆那段煎熬的历程,只知道“坚韧”在我的人生低谷再次将我拯救。
半年后,我带病重归工作岗位,此时的我,因为曾经饱尝艰辛,于是更知珍惜,我希望自己迈出的每一步都是坚实有力的,我会尽己所能做到最好。为了应对数字化、网络化带来的全新挑战,我利用业余时间充实自己,坚持每个周末到中国传媒大学学习,每天晚上自学英语和测试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不仅获得了中国传媒大学颁发的“工程硕士学位证书”、信息产业部颁发的“科技人员英语资格考试证书”,还通过了合格率仅百分之十的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水平考试,获得“国家软件评测师”资格。通过努力,我成为测评中心的骨干力量并被任命为质量主管,敬业精神和业务水准得到了一致认可。
2007年底,我当选监测中心团委书记,面对陌生领域和全新挑战,我不懈探索、大胆创新,将兴趣调研与丰富活动结合,将服务理念深入中心任务和青年成长成才需要,经过不懈努力,2010年监测中心团委在广电总局综合考评排名第一,并获“中直五四红旗团组织”荣誉称号,这也成为监测中心成立以来共青团工作获得的最高集体荣誉。
面对成绩和荣誉,我会选择淡定,每个人都拥有梦想,对于身患重病的我,能够工作,便是快乐。大夫至今也不告诉我何时才能痊愈,但我早已坦然面对这一切,人生中,会有挫折,也会有磨难,却不要惧怕,“坚韧”随行,一定记住:认真走好每一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