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卸车岗位危险危害因素:容易触发的事件: 1、易燃易爆介质
2、设备运行泄露;装卸车泄露;阀门法兰泄露;泵破裂或动密封处泄露;阀门、管道、流量计、仪表连接处泄露;阀门、管道、流量计、仪表因质量或安装不当泄露;撞击或认为破坏造成泄露;有自然灾害造成设备设施破坏而泄露;合成塔、混合器、反应器、储罐破裂泄露、压缩机破裂、动密封泄露等。(易燃易爆物质蒸汽浓度达到爆炸极限)。 3、、火花:穿带钉子皮鞋;用钢制工具敲打设备、管道产生撞击火花;电气火花;电气线路陈旧老化或受到损坏产生短路火花;静电放电;雷击(直接雷击、雷电二次作用、沿着电气线路、金属管道侵入);车辆未戴阻火器;高热等。 4.、事故模式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中毒。
5、事故后果:财产损失、人员伤亡、停产或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6、措施:⑴控制和消除火源:严禁吸烟、携带火种、穿带钉子皮鞋进入装置区;动火必须严格按动火手续办理动火作业票,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使用防爆型电气,如防爆手电、使用安全电压(12V)防爆灯;使用青铜或镀铜工具,严禁钢制工具敲打、撞击、抛掷;按规定采用防静电措施,安装避雷装置;加强门卫管理,严禁未带阻火器车辆进入火灾、爆炸危险区;运送物料的车辆必须佩带完好的阻火器;转动设备部位要保持清洁,防止因摩擦引起因杂物而燃烧;周围卫生防护距离内严禁燃放烟花爆竹。
⑵严格控制设备质量及其安装质量:阀门、管道、流量计、泵等设备及其配套仪表要选用合格产品,并把好安装质量关;管道等有关设施在投产前应按要求进行试压;对设备、管线、泵、阀、仪表等定期检查、保养、维修,保持完好状态。
⑶加强管理,严格工艺纪律,在厂区范围内建立禁火区,并加贴安全标签或安全告知卡;制定制度和规程,防止超温、超压、超液位运行;坚持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容器内或与容器有关的作业,必须将该罐与其他作业部分隔离,清洗置换干净,分析其合格后才能动火,检修时须有人现场监护,并保证通风良好;配齐应急的安全设施;安装阻火或泄压设施;安装高液位或低液位声光报警器;生产区或罐区安装可燃气体浓度测试声光报警仪。 7、中毒:如氨,触发事件毒物泄露和未戴防毒面具(如缺乏、取用不方便、因故未戴)和防毒面具失效(面具破损失效、选型不对、使用不当)。除增加人员应佩戴防毒面具外,措施同上。
8、高温灼伤:高温物料。生产中高温物料喷出(反应器设备泄露;高温管线、阀门以及设备与管线,阀门与管线连接处泄露)或检修中高温物料故障喷出(从管线、阀门、法兰以及其他部位喷出)。措施:佩戴有效地头盔、工作服和鞋子;严格控制设备质量,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坚持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检修高温设备时,应将设备、管线内物料排空,应关闭阀门,并对管线加堵盲板。
9、泵等产生的噪声:在噪声强度过大的场所作业。个人防护耳塞缺乏或失效;未设置减震噪措施;未戴保护耳塞(无、嫌麻烦、因故未戴);护耳器失效(失效、选型不合适、使用不当)。措施:隔声、吸声、消声,设置减震、阻尼佩戴耳塞、减少不必要的停留时间。
PHA岗位风险分析记录表
被分析岗位:氨库 分析人员: 年 月 日
序号 1 可能发生的事故 危险危害因素 引起现触发事件(1) 象 1、设备运行泄露; 2、装卸车泄露; 3、阀门、法兰泄露; 4、泵破裂或动密封处泄露; 5、阀门、管道、液位计、压力表、安全阀连接处泄露; 6、阀门、管道、液位计、压力表、安全阀因质量或安装不当泄露; 7、撞击或破坏造成泄露; 8、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设备设施破坏而泄露; 9、未按规定对罐体及其附件定期防腐、更泄漏后容易达到爆炸极限【爆炸极限15%~30.2%(体积比)】 1、火花:穿带钉子皮鞋; 2、用钢制工具敲打设备、管道产生撞击火花; 3、电器火花; 4、电气线路陈旧老化或受到损坏产生短路火花; 5、未接地或接地损坏放电; 6、未设置避雷或避雷高度或覆盖的面积不能满足而雷击(直接雷击、雷电二次作用、沿着电气线路、金属管道侵入); 7、车辆未戴阻火器; 财产损失、人员伤亡、停止装卸活动或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或环境污染 触发事件(2) 造成后果 风险等级 建议或措施 备注 火灾、NH3 爆炸 1、⑴控制和消除火源:严禁吸烟、 携带火种、穿带钉子皮鞋进入装置区; ⑵附近现场动火必须严格按动火手续办理动火作业票,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⑶使用防爆型电气,如防爆手电、使用安全电压(12V)防爆灯; ⑷使用青铜或镀铜工具,严禁钢制工具敲打、撞击、抛掷; ⑸按规定对罐体、管线、法兰、阀门静电静电; ⑹安装覆盖有效的避雷装置; ⑺加强门卫管理,严禁未带阻火器车辆进入罐区; ⑻拉液氨的车辆必须佩带完好的阻火器; ⑼罐区周围20米之内的卫生防护
新,致使腐蚀破裂泄露等 8、气温高,无喷淋或喷淋失效等。 距离内严禁燃放烟花爆竹。 2、⑴严格控制罐、管线、阀门、法兰、温度计、压力表、安全阀等质量及其安装质量: ⑵阀门、管道、压力表、安全阀等设备设施及其配套仪表要选用合格产品,并把好安装质量关;⑶管道等有关设施在投产前应按要求进行试压; ⑷对设备、管线、阀、仪表等定期检查、保养、维修,保存记录并保持完好状态。 3、⑴加强管理,严格工艺纪律,罐区建立禁火区,并加贴安全标签、安全告知卡、高毒警戒线; ⑵制定罐区管理制度和装卸规程,防止超温、超压、超液位;⑶坚持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罐内或在罐附近作业,必须将对该罐与其他作业实施隔离,清洗置换干净,分析其合格后才能动火,检修时须有监护能力的人现场监护,并保证通风良好; ⑷配齐防毒面具、滤毒罐、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灭火器至少2具;⑸车辆安装阻火器,有有效的安全阀,
有有效的液位计,防止超装(超过80%) ⑹罐有高液位或低液位声光报警器,并上传至操作室,运行有效;⑺罐区安装有毒气体浓度测试声光报警仪,并远传至操作室。 2 中毒 NH3 同上 浓度≥30mg/m3 ⑴毒物泄露和未戴防人员伤害 毒面具(如缺乏、取用不方便、因故未戴); ⑵防毒面具失效(面具破损失效、选型不对、使用不当)。 ⑴毒物泄露和未戴防人员伤害 毒面具(如缺乏、取用不方便、因故未戴); ⑵防毒面具失效(面具破损失效、选型不对、使用不当)。 同上,在加上佩戴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 3 冻伤 NH3 同上 浓度≥30mg/m3 同上,在加上佩戴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或防寒工作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