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运动场上,有人在练100米短跑冲刺,有人在练5000米长跑晋级。看见那跑100米的人从自己身边呼啸而过,练5000米长跑的人不会因此焦虑恐惧,不会担心自己被对方“淘汰”了,因为他知道不同的项目有不一样的特点。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目标,不盲目攀比,我们才能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目。材料的核心内容和主题是:“认清自身特点和目标,不盲目攀比,我们才能做最好的自己。”再简缩下,还可以概括为“做最好的自己”。因此,这道材料作文题可以转化为“以‘做最好的自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这样一来,写作难度就大大降低。材料中的“认清自身特点和目标”和“不盲目攀比”是相互关联、互为表里的两个方面,它们是“做最好的自己”的必要条件。我们也可以从“每个人都是一道风景线”“不必羡慕他人”“活出自己的精彩”“学会欣赏”“为自己鼓掌”“要坚持做人的底线”“要拥有鲜明的个性”等不同的立意角度,結合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写出具有一定深度和现实针对性的文章。
这道题目可写记叙文,叙述自己或他人“认清了自身特点和目标,没有盲目攀比,结果成就了最好的自己(取得了某种成功)”的事件;如果作文里再有反例,或者有反向受挫经历,会使文章主题更深刻。还可写议论文,以“认清自身特点和目标,不盲目攀比”“做最好的自己”等为论点,运用正反论证的方法,使论证更有说服力;还可将材料换个角度从反面进行论述,比如,假设练习5000米长跑的运动员忘记自己的项目特点,在训练中总是盲目地与百米短跑运动员比拼速度与激情,并且乐此不疲而不自知,那么到了正式比赛的时候,将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呢?这样更容易写新意。 【解答】
做最好的自己
像我们这样的初三学子,大都有过一面感叹时运不济能力不够,一面高唱老舍名言
第 1 页 共 2 页
“考而不死是为神”而继续奋斗的日子。然而,当我们盲目地在求学道路上抱怨着前行时,你是否想过,你有没有尝试去做最好的自己?
正如诗人马洛奇所说:“成败不在大小,只在乎你是否已竭尽所能。”每个人的能力不尽相同。“天地不全,故万物有缺。”所以我们都会有自己擅长和不擅长的事情,那你是否在你所擅长的领地里做到了极致呢?
做最好的自己,这是我的信条,也是古今中外的大家所认可的。“如果你不能成为山巅的劲松,就做一棵谷中的小树吧,但要做一棵溪边最好的小树。”史料记载,郑板桥在生活上十分糊涂,出门经常忘记带东西,银两经常被人拿光。但他一手出神入化的板桥体,被人誉为“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真正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糊涂虫”竟然也能名传千古,真应了阿里巴巴CEO马云所说的:“你可以不是全才,你只要在某一方面是人才。”但不管你是“全才”还是“人才”,都要竭尽所能,追求成功。
不妨再把目光投射到我们每一个个体身上。德智体超常发展的精英分子固然有,但那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都是王小波所说的“沉默的大多数”,能力都只体现在某一点或几点上。而这弥足珍贵的长处同样是上帝惠赐的礼物,我们应该充分地珍惜和重视它。我们需要时时反思,自己有没有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我们是否借助自己的才智造福一方水土或者竭尽所能地点缀了这个世界。
做不成劲松就做小树,做不成灌木就做小草,而无论是做哪一样,都可以是最好的,也可以是最美丽的,可以对世界作最宝贵的回馈。 所以,请坚持做最好的自己!
【点评】文章审题准确,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诗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目标,不盲目攀比,我们才能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进行立论,无论是开篇引用的名言,还是中间人们熟知的郑板桥的事例,都能紧扣中心论点展开说理。语言既干脆利落,又不乏生动形象之趣。
第 2 页 共 2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