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城乡社会救助工作情况报告

来源:画鸵萌宠网
县人民政府

关于城乡社会救助工作情况的报告

*****

州人大常委会:

近年来,我县城乡社会救助工作,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通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圆满的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保障城乡困难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做出了积极贡献。根据有关工作安排,现将我县2007年以来城乡社会救助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县情概况

*****县位于*****省北部,*****东北部,全县幅员面积*****平方

公里,辖*****镇*****乡,*****个行政村,*****个社区居委会,常住

人口*****万人。目前,全县*****已纳入城市低保,*****纳入农村

低保对象。其中,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人,临时生活救助*****户。

(二)城乡社会救助情况

1.城镇低保。2007年我县城镇月均保障*****,月人均补差*****

元;2008年月均保障*****,月人均补差*****元;2009年月均保障

*****,月人均补差*****元;2010*****元;2011

年月均保障*****人,月人均补差

年月均保障*****人,月人均补差*****元。

2.农村低保。2007年我县农村月均保障*****人,月人均保障

*****元,保障标准每年*****元;2008

年月均保障*****人,月人均

- 1 -

保障*****元;2009年月均保障*****人,月人均保障*****元;2010年月均保障*****人,月人均保障***元;2011年月均保障***人,月人均保障***元,保障标准每年***元。

3.城乡医疗救助。截止2011年12月,我县累计救助达***人次,救助金额***万元。其中:城镇救助***人次,支出***万元;农村救助***人次,支出***万元。

4.五保户。目前,全县现有五保户***人,采取敬老院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两种形式。其中敬老院集中供养***人,供养标准***元/人、月;分散供养***人,供养标准***元/人、月。

5.临时生活救助。我县严格按照***《***城乡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实施办法》,妥善解决我县城乡困难群众的突发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2007年至2012年共累计救助城乡困难群众***户,累计支出***万元。

二、采取的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救助体系

我县高度重视城乡社会救助工作,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工作要求,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将城乡社会救助工作列入年度目标考核,加强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专款专用。

(二)扩面提标,提高救助水平

一是城乡社会救助保障水平逐年提高,目前,城镇低保已由2007年月人均补差104元提高到月人均补差161元,农村低保由2007年月人均保障25元,保障标准每年693元,提高到月人

- 2 -

均保障67元,保障标准每年1440元,保障范围已覆盖全县17个乡(镇)、村(居)委会及企事业单位,在保障对象实现全面动态管理的情况下做到应保尽保,保障资金发放方式已由手工发放发展为社会化打卡发放。二是扩大救助范围,增加医疗救助病种,我县已将城乡低收入患者和符合参保参合规定的病种全部纳入救助范围。

3.规范管理,保障群众利益

一是规范操作,严格按照个人申请、入户调查、民主评议、三级审核、三榜公示等规范程序审批,规范办理程序。二是坚持动态管理,分类施保,按标施保,应退尽退,对符合享受条件的对象及时纳入保障范围,对不符合享受条件的低保对象及时予以清退。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保障水平仍然较低,随着经济的发展,物价水平的较快上涨,现有保障水平难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

二是基层低保规范化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四、工作建议

基于***医疗救助标准仍然偏低,根据《***城乡医疗救助实施办法》,每年一次性的定额封顶救助5万元,对白血病、尿毒症、癌症等重大疾病患者来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暂时缓解了困难,但是仍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建议进一步提高我州医疗救助标准。

五、下步工作打算

- 3 -

2012年是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构建和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一年。下一步工作中,我们认真履行职责,突出民生主题,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不断推进我县城乡社会救助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强领导。强化政府主体责任,将社会救助工作作为政府执政为民、保障民生一项重要职责,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社会发展指标体系,强化部门协作,整合救助资源,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救助体系建设推进和救助工作落实。

(二)加强管理。进一步加强对社会救助资金的管理,健全完善相关财务管理制度,强化管理监督手段和制约措施,加强对社会救助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管理和监督。

(三)加强法制建设。把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与完善社会救助法律法规结合起来,不断加强各项社会救助制度的法制建设,明确法律主体,强化法律责任,使社会救助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〇一二年三月十日

- 4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