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谈高校青年音乐教师如何说课——以《普契尼的歌剧》说课为例

来源:画鸵萌宠网
艺术传媒 谈高校青年音乐教师如何说课 以《普契尼的歌剧》说课为例 庞兴华 (徐州工程学院艺术学院 江苏・徐州 2210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72—7894(201 4)23—01 42—02 摘要 为增强高校青年音乐教师对说课的认识,了解说 1说教材 本节课选自高教版《西方歌剧简史与名作》中的第四 章——浪漫主义时期的歌剧。在西方歌剧的发展历程中,浪 漫主义时期是最重要的一个发展阶段,此时歌剧已经发展 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鼎盛局面。在这个时期不仅出现了许 多优秀成熟的歌剧作家,也产生了风格迥异的歌剧流派,意 课的定义和实施过程,本文以《歌剧发展史与欣赏》这门音 乐专业课中的一节为例.按照教什么、怎么教和为什么这样 教的思路,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学方法、学 生学法、教学过程几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课程设计.并利用多 种教学方法整理出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 音乐教师 说课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On How a University Young Music Teacher Present a 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就是浪漫主义时期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人 物。普契尼的歌剧音乐细腻柔情,旋律清新优美,他的四部 歌剧作品已成为歌剧史上耀眼的明珠。通过本课的学习,不 Lesson Plan:A Case Study on the Presentation of Lesson Plan for”Puccii‘nS Opera”//Pang Xin ua Abstract In order to enhance university young music teachers’ understanding of lesson plan presentation,and help them learn the signiifcance and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lesson plan pro— 仅能使学生了解普契尼的歌剧,体会到其中音乐的特色和 旋律的美感,也让学生领略到浪漫主义时期歌剧的整个面 貌,感受不同时期的歌剧带给我们的无穷魅力。 2说学情 这门课教授对象是音乐专业大二的学生。在大一的时 候学生们已经学习了视唱课,有较强的识谱和读谱的能力, 对于本课中出现的谱例可以轻松地演唱出来,这有助于学 生对新音乐的认识和了解。并且大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 强的音乐欣赏和分析的能力,对西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也 有了一定的深度,对于本堂课普契尼歌剧音乐语言的理解 fessional,this paper,exempliifed by a chapter in the music pr ofessional course”History and Appreciation of Opera”,makes a comprehensive CUrriculum design from textbooks.students’situ— ations,teaching objectives,key and diiculft points,teaching methods,learn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process,based on the idea of what to teach,how to teach and why in this way.And muhiple teaching methods are used t0 summarize a teaching idea in accordance wi出students’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music teacher;lesson plan presentation;teaching pro— cess;design intention ・和风格特点的把握都有很大帮助。但是基于大二的学生演 唱水平还很有限,在之前的声乐课上很少涉及高难度的咏 叹调作品,再加上对意大利语的陌生感,学生要记住并演唱 歌剧中的一些经典唱段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3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3.1教学目标 依据音乐学人才培养方案和教材的编排,将本课的学 习目标制定为两点: 3.1.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普契尼四部代表性歌剧的剧情和主要人物; (2)把握普契尼歌剧的风格特点。 3.1.2情感态度目标 “说课”就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专家以语 言述说的形式,概括地解说自己教授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教 学设计、教学过程及手法、教学效果及其理论依据的教学研 究活动,进而由评说者进行评议和讨论,达到相互交流、共 同提高的目的。“说课”是近些年来高校音乐教育领域出现 的崭新课题。“说课”可以架起专业知识和教学实践的桥梁, 可以有效培养教师课堂教学综合能力与教学研究能力,实 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对于提高音乐教师的教学技能和综 合职业素质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有积极的作用。然而 很多青年音乐教师对说课的定义理解不透彻,对于说课的 程序、要点把握不清楚,直接影响到今后的教学质量。因此 如何培养青年音乐教师“说课”能力,使其尽快胜任课堂教 学,是所有高校音乐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以高校音乐专业课《歌剧发展史与欣赏》中一节 《普契尼的歌剧》为例,说明说课的实施过程,旨在细化并规 范音乐教师说课的内容与操作,探索音乐教师说课的有效 策略 (1)深入学生了解歌剧创作的时代背景,体会歌剧中人 物的内心情感; (2)感受普契尼歌剧音乐的浪漫柔情。 3.2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3_2.1教学重点 (1)了解普契尼的四部代表歌剧作品的剧情。 (2)熟知歌剧中主要人物和其中的经典唱段。 (3)掌握普契尼歌剧的创作风格。 3.2.2教学难点 演唱歌剧中的经典唱段。(依据学情确定) (下转第151页) 作者简介:庞兴华(1984一),女,硕士研究生,徐州工程学院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声乐教学研究。 142 总第287期 2014年8月(中) 竹饭 ic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Tota1.287 August 2014(B) 进行“颠覆”后,又提出了“含纳”理论。格林布拉特在研究莎 士比亚时提出:戏剧的反抗(颠覆)效果总是被戏剧的本身 所“含纳”。他认为“对颠覆的知觉虽没有消失。但就它们仍 在戏剧结构之中来说,它们被含纳了,实际上加强了那种看 来他们将要提出疑问的权利。”《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便是 这种“颠覆”与“含纳”关系在电影中的体现。 首先,对于Pi,海上与老虎漂流的过程中,他不断阅读求 生书本,通过对老虎进行近似马戏团中驯兽的训练后,才得 以与老虎共生。与鲁滨逊一样,Pi有着在人类文明社会的生 活体验,懂得求生技巧,正是文明与冷静的理性思维使得他 在海上搭起木筏,与处于救生艇的老虎保有距离,获得生存 的空间。 个简单的单项选择题。对于真理的质疑,体现着西方主流 人士不断通过理性来寻求真理。 总之,李安选取边缘化的题材,对占据美国乃至西方主 导地位的人类中心理性至上的观念发起了颠覆,然而,颠覆 却最终被李安对理性思维的赞扬声所含纳。通过新历史主 义文化批评理论,解读《少年 的奇幻漂流》,本文最终揭示 了李安成功的秘诀。 一参考文献 [1]Greenblatt,Stephen.Shakespearean Negotiations:the Circulation of Social Ener ̄in Renaissance En ̄and[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8. 航行过程中,Pi的理性思维指导他做出合理判断。如影 片中当Pi来到一座孤岛中,科学知识让他认识到小岛原来 是一座食人岛,基于在人类社会中所学的科学知识,Pi精密 观察,认识到小岛的危险,做出了合理判断,逃离求生。 当漂泊旅程结束, 与老虎重回陆地,老虎跑进丛林, 头也不回,只留下失落的Pi在沙滩等待救援,此时的Pi若 有所思,体会到人与老虎,人与动物始终有别,最大不同莫 过于人懂得思考,用理性获取知识。 影片结束前,调查船难的工作人员对于Pi所述的海上 故事充满质疑,Pi被迫重新讲述另一个故事,两个故事哪个 才是事实?对于生活在后现代主义阴影下的人们,这并非是 夸 宣 夸-}业 0}业 j;}盥j‘}业宣 窜 ; 夸 夸; 逝坐[2]Hohendahl,Peter Uwe.A Return to History?The New Historicism and its Agenda[J].New German Critique,1992(55). [3]Wilson,Scott.The Economimesis of New Historicism(Or How New Historicism Displaced Theory in English Literature Departments) 『J1.Journal for Cultural Research,2007(2):161—174. [4]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5]刘川鄂,王贵平.新历史主义小说的解构及其限度 文艺研究, 2007(7). [6]陆贵山.新历史主义文艺思潮解析fJ1.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5): 130-136. [7]范圣怡.李安电影论[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编辑坐 自‘}妇窜妊宣‘鲁窜‘}窜 音 窖 夸; 业窜妊 窖;}专 j 王恒平 穹 宣 (上接第142页) 4说教法 本堂课用到的教学方法有:① (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2)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陶冶法; (3)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如发现法、探究法。 5说教学过程 5.1新课导入 在课程开始时为学生播放歌曲《茉莉花》。这首歌曲学 生们都很熟悉,老师要求大家跟着哼唱,之后告诉同学们这 首具有中国风格的歌曲是由一个外国音乐家创作的,他就 是意大利的作曲家普契尼,这首《茉莉花》出自普契尼的一 部歌剧《图兰朵》。接下来老师通过展示一些图片,讲述普契 尼的生平事迹,带领学生们认识这位作曲家。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习兴趣,顺其自 然引入新课。) 5.2新课学习 音乐有个初步的认识,最后聆听欣赏可以检验学生前两个 步骤对音乐的理解是否正确,也使学生对音乐有了整体上 的把握,从而加深了印象。) 第三步:欣赏咏叹调《人们叫我咪咪》,提问:这首歌曲 的旋律、节奏、力度、织体是怎样的,表达了主人翁什么样的 情感?之后老师带领学生分析作曲家是如何用音乐刻画人 物形象的。最后引导学生得出普契尼歌剧在音乐表现手法 上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几首典型的咏叹调,使学生了解 普契尼刻画人物的手法,对剧中人物的内心情感也有深刻 的体会。既加深了对音乐的印象,也感受到了歌剧的魅力。) 5.3新课拓展 带领学生欣赏《我亲爱的爸爸》和《多蕾塔做了什么美 梦》两首咏叹调并教唱《我亲爱的爸爸》。 (设计意图:依据学情的分析,带领学生了解并学唱一 些除了这四部代表性歌剧以外的咏叹调作品。) 5.4小结 第一步:上课之前老师已经要求学生预习了普契尼四 部歌剧的剧情,课堂上老师要求学生生动地向大家讲述剧 情故事,然后提出问题:大家可以从四个故事中找出哪些共 同点?并提示学生从人物、情感和故事结局三个方面去思 考。老师组织学生们分组讨论,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普契尼 歌剧在题材上的特点。 (设计意图: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在教师的引导下学 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老师用提问和总结的方法带领学生一起做课堂小结, 回顾本堂课学到的知识。 本节教学用时共两学时90分钟,新课导人用时10分 钟,新课学习55分钟,拓展20分钟,小结5分钟。 注释 ①以李秉德教授主编《教学论》中的教学方法分类 第二步:老师向学生展示歌剧《图兰朵》中《婚礼和葬 礼》的音乐谱例和我国辽宁民歌《妈妈娘好糊涂》的谱例,要 求学生通过先观察再视唱的方法,找出这两首音乐的相似 之处。接下来老师播放音像资料带领学生欣赏。最后,老师 引导学生总结出普契尼歌剧在音乐元素上的特点。 (设计意图:为让学生深入了解音乐中的借鉴手法,需 按照观察——视唱——聆听的步骤,通过观察谱例可以直 观地看到谱例之间的异同,视唱可以让学生对两首陌生的 参考文献 [1】张筠青.歌剧音乐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世元.2]普契尼:不朽的意大利歌剧作曲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 社。1999. [3]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4】张立宁,王生龙.说课教程[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 编辑王恒平 15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