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综合测试题(文科)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
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
②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 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传说,有两个秀才一同去赴试,刚上路就遇到出殡的队伍,黑漆漆的棺材擦身而过。甲秀才大感晦气,心头愁绪郁结,结果没有考好,名落孙山;乙秀才则暗自高兴;棺材棺材,有官有财,是个好兆头。上了考场,他精神爽快、文思泉涌,果然一举高中。两个秀才回来后都说自己的预感很灵验,甲说:“一碰上那秽物就知道不好了。”乙则说:“果然是有官有财了。”回答3—4题。
3、对两个秀才的说法,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①二者都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②甲的观点错误,乙的观点正确 ③意识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是有差别的 ④二者都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观点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4、两个秀才参加科举的不同结果说明 A.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B.办事情是否成功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C.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有阻碍作用 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办事情才能成功
5、新闻报告中主张只能如实反映客观存在,反对“虚假新闻”,实际上就是在哲学上 A.坚持了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B.坚持了可知论,反对不可知论 C.坚持了辩证法,反对不可知论 D.坚持党的思想政治路线
6、下列选项和右边漫画寓意相反的是
A.存在即被感知
B.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 C.天地合而万物生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名句。诗人感到“月是故乡明”,这表明( ) A.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的任何客观基础 B.诗人反映的是认识主体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
1
C.审美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D.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是由客存在决定的 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此诗句所包含的哲理是( )
A.事物都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 B.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事物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9、下列能体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是
A.统筹兼顾,适应安排 B.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C.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D.解剖麻雀,抓好典型
10、目前已知我国至少有380种入侵植物、40种入侵动物、23种入侵微生物。外来物种给农业的生态系统、畜牧和鱼类的栖息环境、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人类健康都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外来物种离开生长地,由于天敌减少,在适宜生态和气候条件下疯狂生长,危及本地物种生存,导致物种的消灭和灭绝。这说明( )
A.有些事物之间有联系,有些事物之间不存在联系
B.事物联系的条件不同,其引起的联系的状态也就不同 C.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D.联系不仅存在于事物之间,而且存在于事物的内部
11、传说大禹治水时,在左手执“准绳”,右手拿“规矩”;“望山川之形,定高下之势”,“此数所由生也”。这个传说表明( )
A.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发生的
B.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12、下面这幅漫画“过关”主要的唯物辩证法启示是
A.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B.要坚持适度原则
C.要善于抓主要矛盾 D.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3、生活中人们常说“是药三分毒”,可我们一旦生病还得吃药,因为我们看重的是那七分的药效。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是药三分毒”不符合客观实际,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B.办事情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C.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D.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存在绝对真理
14、神舟飞船一小步,人类文明一大步。中国的“神舟”就像一场永无止境、勇攀高峰的接力赛。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认识推动实践不断发展 ②人类探索太空的实践是永无止境的 ③要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④人类能够穷尽宇宙间的一切奥秘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2
15、“词不离句,句不离章”是记英语单词的一个有效办法。对此,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事物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B.要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C.认识事物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D.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直接联系
16、由于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特别是延缓世界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的经济也必将造成影响,但只要我们政策对头,我们一定能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 ②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③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④正确的意识决定着客观事物的方向和进程
A.①③ B. 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17、有一位著名教育家这样说过:高等教育是一支大乐队,名牌大学是乐队里的大钢琴,但不要只把眼光盯在大钢琴上.大提琴、小提琴都是好乐器。这里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 B.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 C.新事物一定战胜旧事物 D.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18、元好问有诗:眼处欣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下列选项中与此诗所包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A.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B.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 暗潮已到无人会, 只有篙师识水痕 D.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9、下列说法中,包含着辩证否定原理的是
①做机械运动的物体,在某一瞬间,既在空间的某一个位置上,又不在空间的某一个位置上 ②任何生物体的存在,都是同化和异化的对立统一 ③“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无政府主义思潮 ④在对外开放的问题上,一方面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一方面要学习国外一切东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一架热气球,里面坐着三个人,一个是环境保护科学家,他可以保护地球生存环境;一个是核专家,他可以防止地球发生核战争;第三个是粮食科学家,他可以把荒漠变成桑田。当热气球飞到高空之后,由于重量过重,必须扔下一个人。问:应扔下谁?有一个小孩回答说,应扔下最重的那个人。对此你怎么看?
①正确,因为他懂得创新,敢于解放思想 ②正确,因为他抓住重点
③错误,因为他答非所问 ④错误,因为他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 B.② C.①② D.③④
21、从北京奥运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到奥运会吉祥物“福娃”,从金玉合璧的奥运奖牌到纸卷轴状的祥云火炬。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设计时都遵循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的理念。从哲学上看,“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是因为 A.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B.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做出的
C.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部分离不开整体 D.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事物的特殊本质,是其存在的深刻根源
22、古人云:“殷忧启圣,多难兴邦。”灾难使党经受考验,更加伟大坚强;灾难使人民经受考验,更加团结爱国;灾难也使民族性格得到磨砺,更加坚韧不拔。“多难兴邦”表明
①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贯通 ②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向对立面转化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 ④看问题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前有“芙蓉”,后有“凤姐”。想必在2010年,“凤姐”已成为继“芙蓉姐姐”之后网络点击率最高的女性了。对于这种恶性炒作,网络传媒和传统媒体不仅没有拒绝,反而都在疯狂地传
3
播着,并且对自己参与和制造了这样的热点沾沾自喜,深深沉浸在这样的虚拟热潮中。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信息传递和获取日益快捷,全球传媒业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媒体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次世界媒体峰会以“合作、应对、共赢、发展”为主题,反映了人们对全球传媒业发展面临挑战的关切,显示了各媒体加强交流合作、寻求共同发展的愿望,体现了媒体从业者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决心。上述材料说明
①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④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4、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曾作出这样的比喻:“高中阶段就像一个人的腰,腰间无力,今后干什么都不行。”高中阶段在人生中如此关键,我们必须珍惜时光,集中精力努力学习,为今后成才打好基础。从唯物辨证法角度,这就是说要
A.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B.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C.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D.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5、“危难之时,国是我家,这是我们这几天来最深切的感受。”这是同胞撤离后的心里话。下列说法与上述观点所体现的哲理一致的是
A.旁观者清 当局者迷 B.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 C.差之毫厘 谬以千里 D.祸兮福依 福兮祸伏
26、日本大地震引发核辐射后中国出现了抢盐风波。有人说:可怕的不是“辐射”,而是被放大的“恐慌”。可怕的不是“辐射”,而是被放大的“恐慌”,是因为①在一定条件下意识对物质起决定性作用②“恐慌”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③在特定环境下无知的恐慌会对问题的合理解决起巨大的阻碍作用④价值判断对人类活动具有导向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7、孔子赞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此语表明的哲理是
A.苦即是乐,乐即是苦,苦与乐难以界定 B.苦极生乐,乐极生苦,苦与乐相互转化 C.苦带来乐,东带来苦,苦与乐互为因果 D.亦苦亦乐,亦乐亦苦,苦与乐是相对的 28、虽然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过了日本,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日本的1/10。这一看法表明:
A.同一事物存在不同矛盾 B.量的积累是质变的前提 C.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D.整体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29、2010年11月18日《秦皇岛日报》A4版刊登了海港区“平民偶像”候选人事迹简介,由市民评选出自己心目中的”平民偶像”。这些“平民偶像”候选人都是普通人,所作的都是平凡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平凡的事情常年坚持做好,因而变得不平凡。这表明 A.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稳定的、永恒的
B.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C.对人生价值的评价在于得到社会的承认 D.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30、即使我们是一支蜡烛,也应该“蜡炬成灰泪始干”;即使我们只是一根火柴,也要有一次闪耀。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发展自己才能,提高个人素质 B.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价值观 C.追求个性解放,哪怕一次闪耀
D.放弃个人利益,铸就永恒的人生
二、非选题(31、6分 32、10分 33、12分 34、12分)
4
31、材料一 读“十二五”规划编制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十二五”规划编制流程图反映了辩证唯物论的哪些道理?(6分)
32、文化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年来,我国网络文化中也出现了一些色情、暴力与低俗恶搞的现象,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带来消极影响。为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九部门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深入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全面净化网络文化环境,弘扬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素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结合材料而谈谈弘扬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的必要性。(10分)
33、材料一 有人认为,“90后”是“温室长大的一代”“迷惘的一代”“垮掉的一代”,一代不如一代;有人认为,“90后”是“有爱心的一代”“有担当的一代”“可敬的一代”,一代牛过一代;还有人认为,对“90后”的认识不能标签化„„苏格接底有句名言:未经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我们要正确审视自己。
(1)请联系实际,运用矛盾分析法谈谈应怎样正确认识自我。(6分)
材料二 大学一毕业,小杨打破传统观念,只身来到千里之外的一个乡村任村委会主任助理。任职期间,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下,她走访农户,宣传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和政策,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协助主任处理一系列村务。她刻苦学习雕刻知识,与该村艺人共同努力,使该村濒临失传的木雕工艺重放异彩,并将原先小打小闹的木雕品发展为人人喜爱的旅游纪念品。短短两年,该村的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因此,“村官”小杨得到了领导和村民的一致好评,小杨自己也认为当“村官”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2)结合材料二,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有关知识,说明“村官”小杨在乡村的精彩人生给我们的启示。(6分)
34、阅读以下材料, 回答问题。
5
2007年11月26日,中国正式公布嫦娥一号卫星传回并制作完成的第一幅月面图像,这标志着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首次探月工程的成功实施,为我们进一步推进科技事业发展与创新积累了以下宝贵的经验:第一,坚持以实施重大科技工程为牵引,带动研发、制造、应用整体水平,探月工程是我国首次开展对地球以外天体的直接探测,是世界科技领域的前沿项目。第二,坚持勇于探索科学求实的精神,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成功实施,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带动了我国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若干领域深入发展,促进了众多技术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要求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第三,坚持多部门协作,形成科学高效系统管理模式。
首次探月工程实施过程中,一大批中青年业务骨干勇挑重担,刻苦攻关,是工程研
制的中坚力量。他们为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做出了突出贡献。 运用《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的原因。(12分)
6
高二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综合测试题(文科)
答卷
姓名 班级 学号 一、选择题(每个2分,共30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2 16 17 3 18 4 19 5 20 6 21 7 22 8 23 9 24 10 25 11 26 12 27 13 28 14 29 15 30 二、非选题 31、“十二五”规划编制流程图反映了辩证唯物论的哪些道理?(6分)
32、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结合材料而谈谈弘扬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的必要性。(10分)
33、(1)请联系实际,运用矛盾分析法谈谈应怎样正确认识自我。(6分)
7
(2)结合材料二,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有关知识,说明“村官”小杨在乡村的精彩人生给我们的启示。(6分)
34、运用《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的原因。(12分)
8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选择题
1—5CAABA 6—10ABCDA 11—15ABBAD 16—20CDCAB 20—25DBCBD 26—30BDCDB
非选题
31、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这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编制“十二五”规划做好前期调研和相关论证,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2分)②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编制“十二五”规划是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的具体体现。(2分)(或答出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也可以得1分)③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通过前期调研和相关论证能够把握国民经济发展的本质和规律。(2分)
32、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弘扬先进网络文化,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素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4分)。 (答意识的反作用也可替代①给分,但不重复给分)②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弘扬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有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3分)。③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弘扬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弘扬民族精神等具有重要的影响(3分)。 33、(1)①要承认矛盾,勇于揭露矛盾,坚持两分法,对自己一分为二,正确认识自身的优、缺点。②认识自我要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胜不骄,败不馁。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着重抓主流。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每个要点2分)
(2)①小杨在做“村官”的实践中,不仅使该村的社会风气好起来,村民的钱包鼓起来,自己也得到了好评,表明人只有在奉献社会的实践中才能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②小杨的精彩人生离不开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也离不开村民的共同努力,表明人的价值只能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③小杨打破传统观念做“村官”,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乡村建设作出了贡献,说明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每个要点2分) 34、(1)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要求我们,既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同时又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探月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多学科高技术集成的系统工程,嫦娥一号卫星的研制与发射过程中坚持多部门协作,形成科学高效系统管理模式,为完成中国首次绕月探测工程的任务创造必要条件。
(2)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用创新推动事物的发展。“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首次月球探测工程之所以“取得圆满成功”,关键在于科研人员坚持勇于探索科学求实的精神,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认识复杂事物的过程中,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嫦娥一号卫星的研制与发射过程中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坚持以实施重大科技工程为牵引,带动研发、制造、应用整体水平。
(4)个人与社会是统一的,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是人民群众的利益。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是青年科技工作者坚持正确的价值选择,并在劳动和奉献中、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的结果。 (共4个要点,每个3分)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