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描写动作有“奇招”

来源:画鸵萌宠网
描写动作有“奇招”(李晓云)

【作文小引】

小学生大都喜欢看功夫片,格斗场面的惊心动魄,扣人心弦;人物对打的一招一式,有板有眼,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其实,描写动作就像功夫片,“一招一式”都有招法。有了招法,作文就能少走或不走弯路,笔下的人物才能“立”起来。请看下面几则描写:

【招法引例】

1、他狠狠地瞪了我一眼,好像要把我拿来做下酒的菜。

“瞪”就是看的意思,“狠狠地瞪”就是狠狠地看,但这种看不是一般地看,而是怀有不满的情绪。它既有动作描写,又有情态描写和心理描写,几种描写糅合在一起,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

像这种描写,我们叫做单一性动作描写。所谓单一性动作描写,就是指抓住人物的某个最能表达人物特征的动作描写,在描写时注意和其他方面的描写相结合,以起到烘托的作用。

还有一种写法叫连续性动作描写,所谓连续性动作描写,就是指抓住人物在特定场景中的典型的连续性动作实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或人物的情感。如:

2、他端起碗,狠狠地瞪了我一眼,又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滚!那样子好像要把我拿来做下酒的菜。

这里用 “瞪”“挤”两个动词,表现了“他”不满、生气、愤怒的情绪,让我们看到了一张阴沉、可怖的人物面孔。

3、轮到“铁柱”上场了。只见他抓起铅球,在手上掂了掂,然后托举,压在肩上,人在划定的圈子里来回走了一遭,待到起点线时,他突然一声大吼,身子来了个360°的旋转,球像出膛的炮弹从臂膀上飞了出去,紧接着在空中划过一条优美的抛物线,随后“咚”的一声响,落了下来,深深地陷进了泥土里。一量,7米55,在场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天啦,这不是“俄国大力士”吗?我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比赛场上顿时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这段话描写了“铁柱”推铅球的情景。小作者抓住“掂了掂”“托举”“压”“走了一遭”“一声大吼”“来了个360°的旋转”等一连串性动作,生动细致地描写了“铁柱”推铅球的精彩一幕,表现了他推球的力气和高超技巧。读后我们仿佛亲临现场,亲自目睹了这位“俄国大力士”的王者风范和惊人壮举。

在描写连续性动作中,有一种写法叫间接性动作描写,所谓间接性动作描写就是对人物的连续性动作,不是一气贯通,而是在描写事物的同时,穿插其他描写,以突出人物的特点。比方课文《今天我喂鸡》所写的扫地、打开鸡窝门、和鸡食、喂鸡,本来是一连串的动作,但作者没有连续地写下来,而是间隔地写:“扫地”这个节写了扫地,插入了心理活动;“打开鸡窝门”这节,写了放鸡,插入了鸡争先恐后往外挤和挤出后找食的情景;“和鸡食”一节,插入了当时鸡的表现和“我”的语言;“喂鸡”插入了鸡吃食的情景。这样间隔地写连续动作,使文章更生动更有情趣。

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在描写人物的动作时,力求做好以下两点:

【技法点拨】

一是精选动词,表现特点。一个人的动作往往是这个人的思想性格和精神风貌的集中表达和反映。而人的动作要受年龄、性别、文化修养、情绪、环境等因素制约,所以描写人物的动作时,要精选动词,努力表现人物的特点。

二是选用方法,描写具体。动作描写力求具体、生动,假如描写不具体,就会影响人物行动描写的质量,甚至损坏人物形象。具体的方法很多,除了精选动词外,还有拆分动作、点亮细节、巧用修饰、描摹情状等。有位同学写了篇《我和小鸟》。他是这样写的:

今天,我在家里玩,突然发现一只小鸟停在栏杆上。我慢慢地走过去,一把抓住它。我把它放进鸟笼里。每天给它喂食喂水,还逗他它。小鸟上窜下跳地想冲出去。于是,我只好把它放了。

看着小鸟飞走了,我不解地自言自语:呆在这里有吃有喝,无忧无虑,为什么要飞走呢?真是不识好歹!站在身后的爸爸听了说:“它要自由!”

短文总体上来说写得很动情,很有儿童情趣,特别是文章的结尾很成功,引用父亲的一句话:“它要自由!”点明不能捕鸟的原因。但最大的缺点是描写不具体、不真实。鸟是一种十分机灵的小生灵,一旦发现有什么动静,早就飞的无影无踪了,怎能容得了你“慢慢地走过去,一把抓住它”?这样笼统地几笔带过,给人视觉模糊不清,不能令人信服。我们不妨把这个动作分解成这样几个过程:⑴发现小鸟;⑵慢慢走过去;⑶逮住小鸟;⑷放飞小鸟。

【升格作文】

我和小鸟

今天,我在家里玩,突然发现栏杆上有一只小鸟。

我赶忙放下手中的玩具,蹑手蹑脚地走过去(动作显示情状,形象贴切),小鸟似乎发觉有人要袭击它,扑腾两下翅膀好像要飞走。我立即屛住呼吸,心里默念着:小鸟,你不能飞走,我们做个好朋友(动作和心理活动,表达心中意愿)。就在小鸟放松警惕的刹那间,我一个箭步猛扑上去,用双手一把捂住了它(动作迅速,比喻生动,捕法灵活)。激动兴奋中,我不禁轻轻捧着小鸟说:“小鸟,小鸟,你别害怕。我不会伤害你的。”(爱鸟情怀,怡然可见)不过小鸟不懂我的话。它用哀求的眼神望着我,好像在说:“放了我吧,放了我吧!”这时我才发现它的腿上拴着一根线,原来是这根线缠在了栏杆上捆住了它的双脚。 我把小鸟放进鸟笼里,每天给它喂食喂水,还逗它玩。不过,小鸟仍然上窜下跳地总想冲出去。于是,我只好把它放了。

看着小鸟飞走了,我不解地自言自语:“呆在这里有吃有喝,无忧无虑,为什么要飞走呢?真是不识好歹!”(曲笔写人,似贬实褒)这时站在身后的爸爸听了说:“它要自由!”

点评:习作经过修改,把捕鸟的动作、情态、心理活动描写得具体细致,“蹑手蹑脚地走”、“屏住呼吸”、“心里默念”、“猛扑上去”等一系列动词的运用也恰到好处,表现了“我”喜鸟、爱鸟的情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