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钢琴练习的科学方法

来源:画鸵萌宠网
论钢琴练习的科学方法 ●李圆圆 [摘要】科学练习钢琴是钢琴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科学地练琴主要是从读谱精确、练琴得法、内心听觉 指导弹奏三个方面来一一说明。如果能在有限的练琴时间里掌握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练琴效率,就能 在钢琴学习中取得较大的进步,运用科学的练习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培养科学的、良 好的练琴习惯是学生练好钢琴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练琴方法;读谱;内心听觉 钢琴艺术在近代西方音乐发展史上占据了很 重要的地位。钢琴学习不同于其它的学科学习,它 既有知识的学习,又强调技能的训练,是一门技术 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想要更快、更好地学习这门学 慢弹与快弹;合弹与分弹;看谱与背谱;零与整的辩 证关系。 (一)慢、快关系 慢就是放慢速度练习,快就是按规定的速度或 科,研究并采用科学、有效的练琴方法就更有其重 要的意义。 科学、有效的练琴方法,笔者将之概括为:读谱 精确;练琴得法;让内心听觉指导弹奏等三个方面。 一接近规定的速度练习。慢练是使头脑有充分的时间 将音符节奏、表情记号、力度记号等准确弹出,防止 因不熟练造成不准确或中断等毛病。这对于快速或 技术较难、节奏复杂的段落特别需要。快弹是对慢 、读谱精确 弹的检验,快弹是一点一点地把速度加快。练琴虽 然由慢到快,但在整个的练琴过程中慢练与快练要 交替安排练习。 (二)分、合的关系 读谱是钢琴学习的第一步。学习钢琴若有谱不 读,或读谱不认真、不准确,则不仅弹奏错误很多且 难以改正,并且容易养成马虎不认真的坏习惯。读 谱要求: (一)看清曲名 分是两个手分开单独练习,合是双手合起来训 练。练习新曲目时,必须先进行单手练习。这样做能 看清曲名是读谱的第一步。有的乐曲有标题, 有的乐曲没有标题。 (二)了解作者 使精力集中在单只手上,能练得更精细、效率更高。 左、右手常是不同的声部,有相对的独立性。左、右 手分开单练,便于充分的了解高、低声部的音乐形 象,有利于作品的分析。钢琴弹奏,要求左、右手具 有相同的能力。但左手一般比较弱,所以要多练左 每位作者都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和国家,他的作 品就具有时代精神、民族特色和个人风格。如德国 的作曲家巴赫,是将西欧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融为 一手,以达到左、右手能同时熟练,配合协调。在左、右 手单独练好以后,就应进行双手合练。在配合中,左 右手不得有任何的含混不清,既要突出旋律,其它 部分要轻一些,但仍应非常清晰鲜明,富有层次感, 这样才能起到配合的作用。分与合是相辅相成,互 相促进的。分与合要进行交替练习,每一次交替都 体的开山大师。奥地利的作曲家莫扎特作品风格 清新流畅、轻快优美,音乐语言生动、活泼,是古典 乐派的代表人之一。了解作者就便于理解乐曲和表 现乐曲。由民间音乐改编的作品,虽没有作者,但也 有其时代背景、民族特色和风土人情,也需要了解 和研究。 是更高一级质量的循环反复。 (三)看、背的关系 (三)看清标记 乐谱上的标记有“三号”即:谱号、调号、拍号; “三法”即:指法、句法、奏法;术语和符号等。 二、练琴得法 看谱和背谱常常不在意,影响了学习的进度, 降低了学习的效率。练习新的曲目一定要看清曲子 的基本要求,这是最起码的要求。所以一开始就要 练琴和学习文化课一样,需要有好的学习方 法。钢琴演奏经历三百年的发展与探索,逐步形成 保证准确的识谱,然后按照谱面的所有要求进行分 析思考,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综合研究,整体安 排。 了一整套的练琴方法,这就是:科学、合理的安排好 背谱弹奏是熟练程度的标志之一,是上台演奏 的需要,背谱之后可以用全部精力投人演奏,从而 大大提高演奏的水平。背谱应该是有意识地,积极 地,边看边记。背谱更应理解乐曲,分析乐曲的过 程,脑子里非常清楚,非常理智又非常深刻地将音 创作,由内心听觉去选择符合作曲家内心表现需要 的各种音响手段,因而作曲家只有当他在心中听到 某些他需要的音时才能把它写下来,这种内心听觉 可以说贯穿于作曲家作曲的全过程。所以,内心听 觉是认识和感知音乐作品的心理活动,如果不重视 乐形象记下来。这样的背谱牢固、扎实、经久不忘。 实践证明:到了能熟练的背谱弹奏的阶段,想要更 进一步的提高演奏水平和更深的表达音乐内涵,是 内心听觉的训练,只重视技巧动作或模仿别人弹 奏,练习的思路不清晰,对钢琴作品的整体音响只 有模糊的印象,那就只可能是被动、机械、盲目地弹 奏,而无法进行音乐的表现,是不能达到学习的目 很有效的办法。看谱与背谱的交替进行,除了使记 忆更准确、牢固之外,主要是让音乐融人自己的感 情。 (四)零、整的关系 零是指部分、片段;整是指全部、完整。零、整的 关系指的是分段练习与全曲练习的关系。练习一首 新的乐曲或作品,特别是比较长的曲目时,若是一 遍一遍的从头到尾的练习,必然印象不深,弹奏不 精。对新曲目一定要分段落进行认真、仔细地练习, 这样才能提高效率,节省时间。 曲目中困难的部分抽出来进行强化的单独训 练、多练,从慢练开始人手,单独练它一百遍,逐步 地一点一点地加快,直到最后,难点就容易了。分段 练习仅限于一个段落内,没有完整的音乐形象。完 整练习则限于整首乐曲,有完整的乐思。完整练并 不是简单的将各段落拼凑在一起,而是使各段落融 合,连接在一起,相互配合,前后呼应,有完美音乐 形象的完整乐曲。分段练习是为了更好的完整弹 奏。在完整练时发现不足又要再把不足的拿出来单 独练。每次也都是在新的高度上反复,以达到不断 提高的目的。 三、让内心听觉指导弹奏 (一)内心听觉对弹奏的影响 音乐进行中情绪的变化、情感的流露、意境的 描绘、形象的塑造都要靠凝神的细听,同时进行思 维和形象来感受和体会。这种具有心理功能的“听” 是学习音乐不可缺少的。对于一个钢琴弹奏者来 说,是在表现和解释音乐的作品,他应该在下键之 前就想到音乐进行的状况及要表达的一切,这就是 指导我们演奏作品的内心听觉。内心听觉是在心中 有音的基础上强调声音在心理上自如运用,它是一 种音乐能力,是一种构成内心音乐形象的能力,它 对音乐活动具有先导性与创造性。正是由于内心听 觉具有先导与创造的能力,因而,无论是在音乐创 作、演奏还是在欣赏过程中,这一心理过程都显得 尤为重要。比如作曲家总是通过某种内心听觉进行 的。 (二)音乐的再创作 钢琴演奏是在进行音乐的再创作,是弹奏者认 识作品的心理反映。钢琴演奏的艺术再创造的过程 是演奏者对音乐作品的准确理解,并结合了自身情 感体验和意境领会,所以都有着鲜明的个性色彩。 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有控制、有激情的弹奏必须 根据内心听觉来实施和完成,因此,“认识——练 习——再认识——再练习”是达到演奏目的的唯一 途径。演奏音乐,实际上是作曲家的创作之后的再 创作。这种再创作的音乐形象,并不是在第一次读 谱时形成的,也不会随灵感突发而产生。从客观感 应到主观想象,都有一个较细致的分析判断,加之 推理的过程,没有足够的认识内容,就不可能实现 再创作,这种道理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只有认真分 析、细心体会音乐作品,科学地运用练习方法,有计 划、有步骤地勤奋练习,才能取得成功。 科学、有效的练琴方法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探 索出来的,是在运用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规律。它随 钢琴事业的发展而发展。以上文章中指出的每一步 练琴的方法、步骤在我们的实际练琴过程中尤为重 要。总之,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练习钢琴演奏的方 法是通向钢琴学习成功的保证,只有科学地练习才 能获得高深的演奏技能,只有科学地练习才能使每 首作品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品。 参考文献: [1]代百生.教学法[M].湖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列文l钢琴弹奏的基本法则[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OOO. [3]刘畅标.关于练琴的几点思考IJ].钢琴艺术,2006,(6). 141克・格・汉密尔顿.钢琴演奏中的触键与表情[M].北京:人民音 乐出版社.2oo6. (李圆圆,唐山师范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黄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