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卷第15期 V01.32 No.15 企业技术开发 TECHNOL0GICAL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2013年5月 Mav.2013 电力系统电能计量装置计量误差和影响误差因素 林春华 (国网厦门供电公司,福建厦门361000) 摘要:电力系统电能计量装置在我国已经有了6O年的发展历史,并对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和壮大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 也应当发现,电力系统电能计量装置计量的误差依旧存在,影响误差的因素-O.A ̄多,这对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起到了不好的影 响。文章从阐述电力系统电能计量装置误差入手,对影响误差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能计量;计量误差;误差因素 中图分类号:TM9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15—0126—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电力系统的不断进步,电 互感器变流比选择不当会造成电力系统电能计量的误差。 能计量装置也取得了不断的进步。但是在电能计量装置的 同时对电流互感器的额定电流、电流互感器的饱和情况、 计量过程中存在许多会影响误差的因素,例如在变压器的 磁化曲线的非线性工作、电流互感器的数量、恒定电流大 定期测量中电力参数的计算误差是存在的,并且在执行抄 小都有很大的影响。除此之外,负载电流变压器的过载电 表过程中设备和人为的因素都可能导致误差的存在。在电 流损伤对于电能表的计量误差也有很大影响,并极大地减 能计量的实际操作过程中适当的误差是不可避免并被允 少了电压互感器的计量精度。 许的,但是电力企业仍然可以将减小误差的方法确定,并 1.3电流互感器二次接线不规范造成的计量误差 电流互感器的运行原理是依据电磁感应原理对电路 通过对电能计量装置测量误差进行检测。从而可以方便、 直观的找出影响误差的因素,这种方法在寻找误差影响因 进行闭合从而进行工作。电流互感器的一次接线较少,并 素是极其有效的。通过应用这一方法可以在整个电能计量 且大多串在电流的线路中,因此在这一过程中误差往往存 装置的计量过程中进行误差检测的实践,从而更好地将电 在。而二次接线比较多,二次接线串接在电力系统的测量 能互感器计量装置的误差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仪表和保护回路中起着重要作用。电流互感器在进行工作 时其二次回路通常是闭合的,因此测量仪表和保护回路串 联线圈的阻抗很小,这容易造成误差的存在同时也容易造 成电流互感器的工作状态接近短路。 1电力系统电能计量装置误差 电力企业通过对电力系统电能计量装置的误差进行 研究可以增强预防意识,并可以尽量减少计量误差同时可 以更好地改进电能计量装置的设计并做好误差预防措施。 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电力系统电能计量装置误差进行 了分析。 2电力系统电能计量装置影响误差因素 电力设备和其他条件的影响,都会使电力系统计量的 不确定性和误差增加,这对于电网的运行起着不好的影 响。因此电力企业应当对运行时的误差进行分析并在在实 1.1 电能表选择不当造成计量误差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电力的需求越 际工作中对计量设备的误差进行有效改良。以下从几个方 来越大,因此不同地区、不同时段之间用电不均衡的现象 面出发,对电力系统电能计量装置影响误差因素进行了分 也日益严重。为了更好地缓解我国日益严重的电能供需矛 析。 盾,减少电能计量误差显得尤为重要。电能表安装地的负 2.1二次接线安装不规范带来的隐患 载电流、设施情况、位置情况都会对电能表的选择造成影 电流互感器如果安装和连接不牢固往往会造成较大 响,也会对电能计量的误差产生影响。与此同时不适当的 的计量误差,与此同时在二次线的布局和接线过程中如果 电能表安装同时也会造成窃电等现象的发生。因此恰当的 位置和顺序混乱也会造成误差。电能表、电表箱的安装不 选择和安装电能计量装置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问 题。 ’牢固会对电流互感器、电路配置表等其他电力系统的装置 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而加重了电能计量装置的计量 误差,从而加大了电网的损失率。电力系统电能计量装置 1.2 电流互感器变流比选择不当造成计量误差 额定电流比是指一次额定电流与二次额定电流之比, 对于电力系统的相关统计数据都有着重要影响,并直接影 通常采用不约分的分数来进行表示。所谓的额定电流是指 响到电网运行的经济效益。因此电力企业应当注意到对二 在这个电流下互感器可以有效运行而不会发热损坏的电 次线的安装进行规范化管理,并将这一管理渗入到其他电 流。电能计量设备管理技术规范中规定的电流互感器的额 力设备的安装过程中。 2电能表安装不规范造成的误差 定电流应当保证在实际负载电流额定值的60%左右,从而 2.更好地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除此之外,电力系统的 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电能的仪表,通常又被称为电度 有功电能表、无功电能表、最大需量表、标准电能表、复费 率分时电能表、预付费电能表、分投币式电能表、磁卡式电 能表、电卡式电能表、损耗电能表、多功能电能表和智能电 动态稳定电流应当小于实际负载电流额定值的30%。电流 表,多指测量各种电学量的仪表。按用途电能表可以分为 作者简介:林春华(1984一),女,福建泉州人,大学本科,主要研究方 向:电能计量。 第32卷第15期 林春华:电力系统电能计星装置汁 和影Ⅱ向误差因素 127 能表等。电能表的正确安装对于计量标准体系、抄表制度 不利的作用。 的建设都有很大影响。电能表是电力系统电力计量的基础 设备,是电能计量的前提和基础。许多的计量设备运行的 数据都是从电能表中得出的。电能表作为电能计量装置对 3结语 随着60年来我国电能计量装置和计量水平的不断进 于计量误差的分析和改进有着重要的影响,并对二次回 步,给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 路、和变压器的电能计量结果的准确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也应当看到,我国电力系统的电能计量装置计量误差仍然 2.3抄表活动不规范带来和窃电行为带来的误差 存在,同时影响误差的因素仍旧很多。电力企业应当从电 在电力企业工作人员进行电能抄表过程中,许多工作 能计量装置的理论出发进行有效实践,从而更好地减少计 人员的失误和抄表设备本身存在的问题对电力系统电能 量误差,并使误差因素对电能计量装置的影响变得最小。 计量装置的误差造成了很大影响,并造成了窃电现象的发 生。窃电现象是指以非法占用电能为手段,以不交或少交 参考文献: 电费为目的,采用违法的方式减少计量用电。窃电方式比 较常见的做法是用导线或并接电阻插入电能表的相线输 【1]修文群,池天河.城市地理信息系统(GIs)[M].北京:北京希望电 入端和输出端,从而起到分流作用。用导线短接而导线电 子出版社,1999. 阻几乎等于零,因此绝大部分的电流将从短接导线中通 『2]刘健.配电自动化系统[7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9. 过,电能表的电流线圈中几乎没有电流,致使电能表停转。 【3孙铁民.3J电能计量【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 抄表活动的不规范和窃电行为给电力系统电能激励装置 [4]电能计量录像教材fM]一E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6. 计量误差造成很大影响,对于电力系统的健康发展起到了 (上接第120页)来重要,说起来次要,影响了“严、细、实”的 3.3加大对电网企业安全工作监管的力度 工作作风的养成。 首先,加强反违章工作,严格执行“两票三制”,从制度 3我国电网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研究 上规范电力安全操作规程,针对习惯性违章展开专项整治 工作,实现安全生产的常态化管理。其次,求真务实,要求 针对上文分析的电网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提 将安全工作监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而非停留在口号与 出如下解决方法。 书面范畴,领导干部应该树立“轻看成绩,重看问题”的安 3.1构建良好的电力设备和安全器具保护与管理环境 全政绩观,反对形式主义。安全工作应该是一项长期而艰 首先,加强对电力设备的管理工作,加强防盗措施。 巨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短短一段时间内取得速效, 其次,针对电力设备运行面临的各类恶劣自然条件, 必须坚定对安全管理工作的管理和执行力度。此外,完善 建立对灾害事故的研究,建立相应的事故预警和应急机 奖惩制度,适应不断发展的安全形势发展需要,建立健全 制,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在电网技术方面,加大对 奖惩制度,对有利于安全工作开展的创新手段给予奖励, 灾害防治技术的投入,例如针对冰灾开展融冰技术、光纤 对发现的习惯性违章和无票操作等情况给予惩罚,做到制 集成纵联自动切换技术等,为电力设备运行创造一个良好 度严格、奖惩公平、强制约束。 条件。 再次,加强对安全器具的管理,建立一整套包含器具 4结语 选型、器具管理、使用规程、维修和报废在内的管理制度, 智能电网的大规模建设和发展给电网安全管理工作 并做到有据可依、有据可查,与管理制度配合建立相应的 提出了更多的挑战,电网安全管理形势更加复杂和多样 档案制度,填写相应的设备使用记录、修试记录、报废申请 化。如何推动员工意识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 等材料,以便进行设备管理和责任挂钩。 变,进一步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推动新形势下电网 3.2营造良好的氛围提升电网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 安全工作的发展,是安全管理工作者应该积极研究的新命 全责任心 题。 如上文所述,电网安全管理不仅包括设备安全,也包 括人身安全,基于电网企业员工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安全 参考文献: 意识和安全责任心不够强的情况。首先,应该营造良好的 安全文化氛围,开展各种特色活动,如安全知识竞赛、安全 [1】尚海平.电网安全生产管理探析叨.湖北电业,2008,(6). 警句征集和安全文化宣传等,通过现场画面的还原,给予 [2】孙爱军.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方法探讨阴.科技致富向导, 员工以警醒和教育。其次,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知识培训,帮 2009,(20). 助他们建立过硬的专业素质,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出 [3】王友权.新形势下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思考[J].通讯世界,2013, 现的安全事故,提升他们的岗位技能和面对突发事件的处 (3). 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