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血液学检验 血栓与止血检查的基本方法练习题
一、 A1
1、出血时间延长可见于以下疾病,但哪项除外( )。
A、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血小板无力症 C、血友病
D、血管性假血友病 E、抗凝物质过多
2、患者 APTT延长, PT 正常。延长的 APTT可被硫酸钡吸附血浆纠正,而不能够被正常血清纠正,该患者缺乏的凝血因子是( )。
A、因子Ⅱ B、因子Ⅴ C、因子Ⅷ D、因子Ⅸ E、因子Ⅹ
3、凝血时间延长可见于下述疾病,但哪项除外( )。
A、纤溶亢进 B、抗凝物质过多 C、血友病 D、血栓性疾病
E、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4、出血时间缩短常有于( )。
A、血小板减少症 B、血小板储藏池病 C、血小板乏力症 D、血栓性疾病
E、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大症
5、下述疾病中,不能见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的是( )。
A、严重肝病
B、维生素 K 缺乏症 C、纤维蛋白原缺乏 D、拥塞性黄疸 E、血友病
6、测定受检血浆中有否肝素或类肝素物质存在,常用的试验是( )。
A、蕲蛇酶时间测定 B、蝰蛇毒试验
C、甲苯胺蓝纠正试验
第 1 页
临床血液学检验血栓与止血检查的基本方法练习题
D、凝血酶原纠正试验
E、血浆纤溶酶原测定
7、以下哪一项不是二期止血弊端的出血特点(
)。
A、自觉性或略微外伤后,深部组织(肌肉群、关节腔及内脏)出血难止为主,而皮肤、黏膜出血为次
B、创伤或手术后,创口立刻发生渗血难止,连续时间一般不长
C、出血连续的时间一般较长,可能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
D、可分遗传性和获得性
E、一般止血药物收效欠佳,但输血、血浆或特别血浆制品有明显疗效 8、以下哪项组合是错误的( )。
A、血管壁异常,束臂试验阳性
B、 DIC 初期, 3P 试验阳性
C、甲型血友病, APTT延长
D、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块缩短优异
E、血小板第 3 因子缺乏症, PF3 释放减少
9、关于获得性血小板功能异常症,以下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
A、出血时间延长和血小板数减低
B、血小板黏附和齐聚功能减退
C、血小板第三因子有效性减低
D、血块缩短正常
E、 β -TG 和 TXA2增高 10、血凝块的回缩是由于( )。
A、纤维蛋白缩短
B、红细胞叠连
C、白细胞变形
D、血小板缩短蛋白缩短
E、红细胞破裂
11、 . 能诊断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的实验室检查是( )。
A、血涂片上体积巨大(如小淋巴细胞)的血小板>
50%
B、体内、外血小板黏附试验减低
C、血小板齐聚试验正常,但对
Ristoeetin 无反响
D、单克隆抗体( AN5Ⅰ, SW2)证明缺乏 GPⅠb
E、血小板对 ADP肾上腺素及 AA,TXA2的齐聚试验正常 12、血小板齐聚功能增高不见于哪一种疾病( )。
A、瓣膜移植术
B、心肌梗死
C、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D、口服阿司匹林
E、糖尿病
第 2 页
临床血液学检验血栓与止血检查的基本方法练习题
13、血浆 β - 血小板球蛋白浓度及血小板第
4 因子的浓度变化,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
A、两者均增高,表示血小板被激活
B、两者均增高,表示血小板未被激活
C、两者均正常,表示血小板被激活
D、两者均减低,表示血小板被激活
E、以上都不是
14、 β -TG 主要由肾脏排泄,故可议论( )。
A、糖尿病预后
B、尿毒症预后
C、白血病预后
D、急性肾炎预后
E、 SLE 的预后
15、血小板黏附率增高见于以下哪一种疾病( )。
A、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B、血小板无力症
C、血管性血友病
D、心肌梗死
E、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16、血浆复钙时间延长,加正常新鲜血浆和正吸血浆均能纠正,而正常血清不能够纠正,可能缺乏的凝血因
子是(
)。
A、因子Ⅷ B、因子Ⅸ
C、因子Ⅹ
D、因子Ⅺ
E、因子Ⅻ
17、关于凝血酶原时间测定的国际敏感指数( ISI )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
A、 ISI 越低表示试剂越敏感
B、 ISI 示标准品组织凝血活酶与每批组织凝血活酶
PT 校正曲线的斜率
C、 ISI 用于 INR 的计算
D、 ISI 平时由各实验室自测
E、 ISI 平时由试剂厂商供应 18、血液凝固的发生是由于( )。
A、纤维蛋白溶解
B、纤维蛋白的激活
C、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
D、血小板齐聚与红细胞叠连
E、因子Ⅷ的激活
第 3 页
临床血液学检验血栓与止血检查的基本方法练习题
19、出血时间测定延长可见于(
)。
A、Ⅷ,Ⅸ,Ⅺ因子缺乏
B、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减少
C、止血初期弊端
D、Ⅶ因子活化
E、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20、疑为血友病患者,首选常用的精选试验是( )。
A、复钙时间
B、凝血时间
C、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D、活化凝血时间
E、因子活化及抗原测定
21、检查内源性凝血系统的试验不包括( )。
A、凝血酶原时间
B、凝血时间
C、血浆复钙时间
D、简单凝血活酶生成试验
E、凝血酶原耗资试验
22、凝血酶原时间( PT)测定不能够反响以下哪一个凝血因子的活性( )。
A、Ⅶ
B、Ⅱ
C、Ⅻ
D、Ⅴ
E、Ⅹ
23、以下哪一种疾患不会出现血浆纤维蛋白原( Fg)增高(
)。
A、急性心肌梗死
B、原发性纤溶亢进
C、多发性骨髓瘤
D、糖尿病
E、急性感染
24、以下哪项是继发性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 )。
A、 TFPI
B、 FDP
C、 TF
D、 vWF
E、 D-二聚体
25、 D-二聚体增高不见于( )。
A、肺梗死
第 4 页
临床血液学检验血栓与止血检查的基本方法练习题
B、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C、 DIC
D、原发性纤溶亢进症
E、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26、以下有关纤维蛋白原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糖尿病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
)。
B、双缩脲法的参照值为
2~4g/L
C、也称为Ⅰ因子
D、也称为Ⅱ因子
E、多发性骨髓瘤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
27、在纤维蛋白降解过程中,由可溶性纤维蛋白形成不溶性纤维蛋白需要钙离子和( A、因子Ⅻ
)。
B、因子Ⅻa
C、因子ⅩⅢ
D、因子Ⅷ
E、因子Ⅹ
28、正常人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是( A、 2~ 4g/L
)。
B、 2~ 5g/L
C、 2~ 3g/L
D、 3~ 4g/L
E、 1~ 3g/L 二、 B
1、 A. 血小板抗抗体( PAIgG)明显增高 B. 血小板齐聚功能减低 C.3P 试验( +) D.血小板齐聚功能增高
E. 简单凝血活酶生成试验时间延长 <1> 、冠芥蒂患者长远服用阿司匹林( A A
B B
C C
D D
E E
答案部分
<2> 、 DIC 中期( )。
)。
一、 A1
1、
【正确答案 】 C
【答案剖析 】 出血时间延长表示初期止血弊端,可见于:血管结构功能异常,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
板量和功能异常,如血小板无力症;血管性假血友病;严重的凝血功能阻挡,但一般凝血因子缺乏,
BT 并
第 5 页
临床血液学检验血栓与止血检查的基本方法练习题
不延长。血友病是一组遗传性因子Ⅷ、Ⅸ基因弊端、突变、缺失、插入等以致内源性凝血路子激活凝血酶 原功能发生阻挡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答疑编号 100794733, 点击提问】 2、
【正确答案 】 C
【答案剖析 】 对内源凝血路子因子(Ⅷ、Ⅸ、Ⅺ)缺乏较 友病。此时可进下步做纠正试验,即于患者血浆中加入 清(试剂拜会凝血酶原耗资试验的纠正试验),再做 清不能够纠正,则为因子Ⅷ缺乏。 【答疑编号 100794732, 点击提问】 3、
【正确答案 】 D
【答案剖析 】 凝血时间延长可见于缺乏凝血因子Ⅷ、Ⅸ、Ⅺ的各型血友病;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因子Ⅴ、Ⅹ严重降低;血中抗凝物质增加,如肝素、双香豆素;纤维蛋白溶解活力增强。【答疑编号 100794731, 点击提问】 4、
【正确答案 】 D
CT、敏感(血小板异常不影响
APTT),能检出
Ⅷ: C 小于 25%的轻型血友病。对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缺乏则不够敏感,故 APTT延长的最常有疾病为血
1/4 量的正常新鲜血浆、硫酸钡吸附血浆或正常血 APTT,如正常血浆和吸附血浆能纠正延长的结果而血
【答案剖析 】 出血时间延长见于血小板减少症;出血时间缩短见于某些严重的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答疑编号 100794730, 点击提问】 5、
【正确答案 】 E
【答案剖析 】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的临床意义:①
PT 延长见于遗传性外源凝血系统的因子Ⅱ、
V、Ⅶ、 X 和
PT
纤维蛋白原减低,但均很少见。②肝脏疾病:由于外源性凝血因子主要在肝脏合成,所以肝脏疾病时, 延长。③维生素 K 缺乏症:胆石症、胆道肿瘤、慢性肠炎、偏食、 生素的患者等,由于维生素
延长。④血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加,如肝素或
K 吸取或合成阻挡,以致肝脏合成异常的凝学酶原、
2~7 月龄的再生儿以及长远服用广谱抗
FⅦ、 FⅨ、 FX 均分子, PT
FDP生成增加, FDP有
FDP增加等。 DIC 和原发性纤溶时,由于
较强的抗凝能力,故使 PT 延长。 ⑤用于香豆素类等口服抗凝剂的监控, 倍左右( 1.3 ~ 2.5 倍)即 25~ 30s ,或 PTR为 1.3 ~1.5 (最大不高出 短见于口服避孕药、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等。 【答疑编号 100794729, 点击提问】 6、
【正确答案 】 C
一般认为以保持 PT 值在参照值的 2 2), INR 为 2.0 ~ 3.0 为宜。⑥ PT 缩
【答案剖析 】 凝血酶时间 ( TT)及甲苯胺蓝纠正试验的临床意义: 见于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血中 和肝脏疾病等)。
受检 TT 值延长高出正常比较 3s 为延长,
SLE
FDP增高( DIC),血中有肝素和类肝素物质存在(如肝素治疗中、
【答疑编号 100794728, 点击提问】 7、
【正确答案 】 B
【答案剖析 】 二期止血弊端是指凝血因子和抗凝因子弊端所致的出血病。 创伤或手术后,创口立刻发生渗血难止,连续时间一般很长。 【答疑编号 100794727, 点击提问】 8、
临床上以关节、 肌肉出血为特点。
第 6 页
临床血液学检验血栓与止血检查的基本方法练习题
【正确答案 】 D
【答案剖析 】 血块缩短降低常有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增加症、血小板无力症、红细胞增加
症、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答疑编号 100794726, 点击提问】 9、
【正确答案 】 D
【答案剖析 】 因血小板功能减退,获得性血小板功能异常症时,血块缩短不良。 【答疑编号 100794725, 点击提问】 10、
【正确答案 】 D
【答案剖析 】 血小板缩短蛋白有缩短的功能,它能使血浆凝成血块。 【答疑编号 100794724, 点击提问】 11、
【正确答案 】 D
【答案剖析 】 目前多采用荧光素标志的抗血小板 【答疑编号 100794720, 点击提问】 12、
【正确答案 】 D
【答案剖析 】 血小板齐聚功能增强见于高凝状态和
(或)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如心肌梗死、 心绞痛、
GP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作为探针,流式细胞术正确测定
GPⅠ b。
血小板 GP。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BSS)患者血小板质膜缺乏
糖尿病、脑血管病变、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静脉血栓形成、肺梗死、口服避孕药、后期妊娠、高脂血症、抗原 - 抗体复合物反响、人工心脏和瓣膜移植术等。 【答疑编号 100794719, 点击提问】 13、
【正确答案 】 A
【答案剖析 】 β -TG 和 PF4是血小板的特异蛋白质,它们的血浆浓度高升或血小板内含量的减低,表示血小板被激活和释放反响的增强。 【答疑编号 100794718, 点击提问】 14、
【正确答案 】 B
【答案剖析 】 β - 血小板球蛋白( β -TG)是血小板活化的重要指标。当
β-TG 增高时,反响血小板被激活
及其释放反响亢进,见于血栓前状态和(或)血栓性疾病,如尿毒症。 【答疑编号 100794717, 点击提问】 15、
【正确答案 】 D
【答案剖析 】 血小板黏附率增高反响血小板黏附功能增强,见于高凝状态及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 【答疑编号 100794716, 点击提问】 16、
【正确答案 】 A
【答案剖析 】 于患者血浆中加入
1/4 量的正常新鲜血浆、硫酸钡吸附血浆或正常血清(试剂拜会凝血酶原
耗资试验的纠正试验),再作 APTT,如正常血浆和吸附血浆能纠正延长的结果而血清不能够纠正,则为因子
Ⅷ缺乏。
【答疑编号 100794715, 点击提问】
第 7 页
临床血液学检验血栓与止血检查的基本方法练习题
17、
【正确答案 】 D
【答案剖析 】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的国际敏感指数( 用参比品测得它们的
ISI )的测定方法是用多份凝血因子水平不同样的血浆,
logPT ,以前者为纵坐标,
PT 的对数( 10gPT),再用待标定的组织凝血活酶测得它们的
后者为横坐标作图,经回归求得直线斜率。则待标定的组织凝血活酶的 试剂对有关凝血因子降低的敏感度越高。再求报告国际标准化比值( 【答疑编号 100794714, 点击提问】 18、
【正确答案 】 C
ISI= 已知 ISI ×斜率。 ISI 值越低, INR), INR=PTRISI 。
【答案剖析 】 在受检血浆中加入过分的组织凝血活酶(人脑、兔脑、胎盘及肺组织等制品的浸出液)和钙离子,使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后者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从而使血液凝固。【答疑编号
100794713, 点击提问】 19、
【正确答案 】 C
【答案剖析 】 出血时间延长表示止血初期弊端,可见于:血管结构或功能异常;血小板量及功能异常;血 管性假血友病;严重的凝血功能阻挡。 【答疑编号 100794712, 点击提问】 20、
【正确答案 】 C
【答案剖析 】 对内源凝血路子因子(Ⅷ、Ⅸ、Ⅺ)缺乏较 【答疑编号 100794711, 点击提问】 21、
【正确答案 】 A
【答案剖析 】 观察血浆凝固所需时间即凝血酶原时间。该试验是反响外源凝血系统最常用的精选试验。【答疑编号 100794710, 点击提问】 22、
【正确答案 】 C
【答案剖析 】 PT 延长见于遗传性外源凝血系统的因子Ⅱ、Ⅴ、Ⅶ、Ⅹ和纤维蛋白原减低,但均很少见。由 于 VitK 吸取或合成阻挡,以致肝脏合成异常的凝学酶原、
FⅦ、 FⅨ、 FX 均分子, PT 延长。但 PT 不能够反响
CT敏感(血小板异常不影响 APTT),能检出Ⅷ:
C小于 25%的轻型血友病。对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缺乏则不够敏感,故 APTT延长的最常有疾病为血友病。
Ⅻ的活性。
【答疑编号 100794709, 点击提问】 23、
【正确答案 】 B
【答案剖析 】 血浆纤维蛋白原( Fg)增高见于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急性传生病、结缔组织病、急性肾炎、多发性骨髓瘤、休克、大手术后、妊高征、急性感染、恶性肿瘤和应急状态等。降低见于先天性低或 无 FIB 血症、遗传性 FIB 异常、 DIC、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和肝硬化等。
【答疑编号 100794708, 点击提问】 24、
【正确答案 】 E
【答案剖析 】 D- 二聚体是继发性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
D-二聚体在继发性纤溶症为阳性或增高,而原发
性纤溶症为阴性或不高升,可作为两者鉴其余重要指标。 【答疑编号 100794707, 点击提问】
第 8 页
临床血液学检验血栓与止血检查的基本方法练习题
25、
【正确答案 】 D
【答案剖析 】 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时为阳性或增高,是诊断 DIC 的重要依据。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时,血浆 D-二聚体含量也增高。 D-二聚体在继发性纤溶症为阳性或增高,而原发性纤溶症为阴性或不高升,可作为两者鉴其余重要指标。
【答疑编号 100794706, 点击提问】 26、
【正确答案 】 D
【答案剖析 】 纤维蛋白原也称为Ⅰ因子。
测定值的参照范围为
2~4g/L(双缩脲法) 。血浆纤维蛋白原 (Fg)
增高见于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急性传生病、急性肾炎、多发性骨髓瘤、休克、大手术后、妊高征、急
性感染、恶性肿瘤和应急状态等。降低见于先天性低或无 FIB 血症、遗传性 FIB 异常、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和肝硬化等。
【答疑编号 100794705, 点击提问】 27、
【正确答案 】 C
【答案剖析 】 在钙离子作用下,因子 XⅢ能使溶解于尿素溶液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聚合物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
【答疑编号 100794704, 点击提问】 28、
【正确答案 】 A
【答案剖析 】 正常人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参照范围是 【答疑编号 100794703, 点击提问】
2~4g/L 。
二、 B 1、
【正确答案 】 B
【答案剖析 】 血小板齐聚功能减低见于获得性血小板功能减低:如尿毒症、肝硬化、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急性白血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等。
【答疑编号 100794722, 点击提问】
【正确答案 】 C
【答案剖析 】 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
3P 试验)阳性见于 DIC 的早、中期,但在恶性肿瘤、上消化道出
3P 试验阴性见于正常人、
血、外科大手术后、败血症、肾小球疾病、人工流产、分娩等也可出现假阳性。
后期 DIC 和原发性纤溶症。
【答疑编号 100794723, 点击提问】
第 9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